李建清
(陽泉市郊區(qū)農業(yè)委員會,山西陽泉 045000)
陽泉市農產品市場監(jiān)測和調控機制的思考
李建清
(陽泉市郊區(qū)農業(yè)委員會,山西陽泉 045000)
通過對陽泉市農產品市場監(jiān)測及調控機制的現狀進行調研,發(fā)現陽泉市農產品市場監(jiān)測及調控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提高政府宏觀調控能力、加強農產品市場監(jiān)測預警體系的建設、加快農產品市場改造步伐、加大農民的培訓力度并提高其組織生產能力等相應的對策。
農產品;市場監(jiān)測;調控;現狀;對策
近年來,鮮活農產品、小宗農產品價格頻繁波動,成為社會輿論關注的焦點[1]。農產品市場的穩(wěn)定對于保障民生具有重要作用,為進一步做好農產品市場的監(jiān)測和調控工作,對陽泉市農產品市場的監(jiān)測和調控機制現狀進行了調研,分析農產品市場運行中存在的問題,探索防止農產品價格大起大落的有效途徑。
陽泉市對農產品價格監(jiān)測由陽泉市農委、商務局、物價局3個部門開展監(jiān)測。全市共建立了50個價格采集點,其中農委35個、商務局9個、物價局6個、農委每周一和周四采集上報,商務局每周一采集上報,物價局每天采集上報。
為進一步做好農產品市場監(jiān)測,陽泉市農委在全市農產品集貿市場、批發(fā)市場、種植基地、養(yǎng)殖場等設立了35個農產品價格監(jiān)測點,聘請了35名農產品價格采集員,各價格采集點根據《市農業(yè)委員會制定的各采價點農產品價格采價目錄》,結合各自實際,在周一、周四采集農產品價格,并通過陽泉市農產品價格采集報送軟件上報農產品價格信息,由市農委工作人員審核通過后,發(fā)布到陽泉農產品價格信息網上。同時,不斷規(guī)范報價工作,對報價不及時、不準確的價格監(jiān)測點進行及時調整,提高報價質量;做好農產品價格采集、分析、發(fā)布工作。
在做好農產品市場監(jiān)測的基礎上,從2010年開始,每周根據所報送的農產品價格信息編制一期《陽泉市一周零售市場及超市農產品價格資訊》,2011年開始,每月編制發(fā)布一期《農產品市場價格預警》,通過與上年價格信息同比、與上月價格信息環(huán)比,對全市農產品價格用圖表形式進行了分析。
(1)開通“綠色通道”。為了進一步提高和完善全市蔬菜(農產品)運輸車輛的管理服務水平,制定了《進一步加強本地蔬菜(農產品) 運輸車輛管理服務促進蔬菜(農產品) 市場流通的實施辦法》和《關于進一步加強道路運輸保障促進蔬菜(農產品)市場流通的實施辦法》。明確了由市公安交通警察支隊、市交通局會同陽泉市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工作領導組辦公室等部門,共同負責“陽泉市蔬菜(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通行證”的審批核發(fā),對合法裝載鮮活農產品和列入綠色通道品種目錄的車輛一律發(fā)放通行證。對持有“陽泉市蔬菜(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通行證”整車運輸鮮活農產品的過往車輛免收通行費用,對其輕微道路交通違法違規(guī)行為,以批評教育為主,減少罰款處罰率。
(2)建立“菜籃子”儲備制度。為了有效檢測、及時控制和消除菜籃子市場異常波動,滿足居民菜籃子需要,維護正常的社會秩序,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持續(xù)穩(wěn)定健康發(fā)展,陽泉市根據全市生產消費特點,建立和完善了蔬菜、豬肉等菜籃子產品地方儲備制度,統(tǒng)籌產銷平衡,并將菜籃子儲備資金列入市財政預算。
(3)認真落實菜籃子價格調節(jié)基金制度。建立政府運用經濟手段平抑市場價格的調控機制,保持市場價格基本平穩(wěn),安定人民生活,陽泉市設立了價格調節(jié)基金。價格調節(jié)基金的征收及使用按照《山西省價格調節(jié)基金征收使用管理辦法》施行。在陽泉市境內從事生產、經營活動,有銷售和應稅勞務收入并繳納增值稅、消費稅和營業(yè)稅的單位及個人,均按實際繳納的增值稅、消費稅和營業(yè)稅三稅之和的1.5%計征。高稅賦的卷煙、釀酒生產企業(yè)價格調節(jié)基金按實際繳納增值稅、消費稅和營業(yè)稅三稅之和的1%計征。2016年全市共征收價格調節(jié)基金9 184萬元,用于節(jié)假日重要菜籃子價格補貼40萬元;用于以菜籃子價格補貼的臨時價格補貼為1 365.248萬元;用于蔬菜基地建設、補貼小雜糧基地建設、蔬菜大棚補貼和農業(yè)調產配套補助656萬元;用于水果經濟林基地建設50萬元;用于規(guī)?;B(yǎng)牛補貼、育繁母豬補貼18.6萬元。
(4)開展種植業(yè)保險工作。各級財政部門通過保費補貼等手段,協同農業(yè)、水利、氣象、宣傳等部門,引導和鼓勵農戶、專業(yè)合作經濟組織參加保險,積極推動種植業(yè)保險試點業(yè)務的開展,調動多方力量共同投入,增加全市種植業(yè)的抗風險能力。在種植業(yè)保險工作中,陽泉市根據“低收費、低保障、廣覆蓋”的原則,參照農作物生長期內所發(fā)生的種子成本、化肥成本、農藥成本等直接物化成本,確定玉米保險金額為3 900元/hm2,費率7%,保費273元/hm2。中央、省、市、縣財政分別按照應繳保費的40%,25%,10%,10%比例進行補貼,其余15%的保費由農戶自己繳納,也就是說,農戶種植玉米只需繳納40.95元/hm2的保費。在全市各部門的努力支持下,2016年陽泉市實際參保玉米種植面積約為3.12×104hm2,投保金額達到19 778.20萬元,保費達到1 384.47萬元,其中農戶投保207.67萬元。
(1)市場宏觀調控政策偏弱,缺乏宏觀調控能力。雖然陽泉市針對農產品價格波動特點,采取了扶持農業(yè)生產的各項措施、建立了農產品儲備制度、完善鮮活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政策等一系列宏觀調控政策,但是農產品價格波動還是沒有得到有效控制。
(2)市場體系資源缺乏影響了市場流通。陽泉市農產品市場體系缺乏統(tǒng)一規(guī)劃,布局和結構不合理,市場配套設施不完善,特別是物流配送體系不健全,使農產品市場流通成本無法降低[2]。
(3) 監(jiān)測預警體系建設滯后,有效調控難度大。農產品價格監(jiān)測停留在單純地對產地、批發(fā)市場、集貿市場、超市的農產品價格進行監(jiān)測,而未對農產品的產銷、庫存等情況進行監(jiān)測,無法掌握農產品的供需情況,無法提前預警,給調控帶來很大困難。
(1)提高政府宏觀調控能力。增強扶持農業(yè)生產力度,進一步提高農業(yè)生產能力;提高農產品儲備量,在應對價格波動時,能夠補足農產品的需求。
(2)加強農產品市場監(jiān)測預警體系建設。進一步加大財政投資力度,建立健全農產品市場監(jiān)測預警體系,對農產品價格和成本收益進行全面監(jiān)測,由農業(yè)行政管理機構與專家研究機構對所監(jiān)測的信息進行研判,通過網絡、短信、語音、電視、廣播等多種媒體實現信息發(fā)布,從而增強基層面向農戶的信息服務能力[3]。
(3) 加快改造農產品市場。對農產品集貿市場、批發(fā)市場開展升級、改造,不僅要推進貯藏保鮮、加工分選及包裝、市場信息收集發(fā)布等基礎設施建設,而且要加快提高加工配送、質量安全監(jiān)管、對外貿易、信息服務等方面的業(yè)務功能。
(4)加大農民的培訓力度,提高其組織生產能力。農業(yè)、教育、人社等部門,要通過各自的培訓渠道,加強對農民開展職業(yè)技能培訓,使農民掌握更多的新技術,提高農民的組織生產能力。
[1]趙友森,王川,董曉霞.構建農產品市場協同監(jiān)控體系的思考 [J].農業(yè)展望,2010,6(11):46-50.
[2]張立華.抑制農產品價格非理性波動的路徑選擇——基于農民專業(yè)合作社視角的分析 [J].價格理論與實踐,2010 (10):17-18.
[3]林春雷.市場監(jiān)管預警機制研究 [J].中國工商管理研究,2010(8):25-28.
Status Quo of Monitoring and Regulating Mechanism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Market in Yangquan
LI Jianqing
(Suburban Agricultural Committee of Yangquan,Yangquan,Shanxi 045000,China)
Through analyzing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Yangquan agricultural products market monitoring and regulation mechanism to carry out research,found in Yangquan agricultural products market monitoring and control problems,and proposed to improve the government macro-control ability,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market, monitoring and early warning system to accelerate the pace of transform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market,increase farmers′training efforts and improve the organize the production ability of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gricultural products;market monitoring;regulation;current situation;countermeasures
F323.7
A
10.16693/j.cnki.1671-9646(X).2017.11.042
1671-9646(2017) 11b-0051-02
2017-09-27
李建清(1983— ),男,本科,助理農藝師,研究方向為農業(yè)執(zhí)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