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原/叢君
VIN:LFV3A23C78×××××××。
行駛里程:98000km。
故障現(xiàn)象:變速器因驅動后行星架的K2離合器活塞損壞,進行了大修。大修過程中更換了K2離合器活塞及大修包中的摩擦片,翻新了變矩器。大修后出現(xiàn)換擋桿掛入D擋位時沖擊,而且行駛中5-4擋時沖擊。
故障診斷:09G變速器的傳動簡圖如圖1所示。
這款變速器的行星齒輪傳動機構分為前后兩組行星排,屬于“Leplletier”式結構。變速器各擋位元件動作如表所示。
從上述的結構簡圖及元件動作表可以看出,在換擋桿掛入D位置時,變速器切換到1擋,切換的執(zhí)行元件是:K1及單向離合器F,而F是非用油元件。在行駛中5-4擋時,切換的執(zhí)行元件是:K1。
由此可見,入D擋沖擊及5-4擋沖擊,這兩種沖擊現(xiàn)象,很可能是由于執(zhí)行元件K1有故障造成的。
通過元件動作表可以看出:電磁閥N92控制K1離合器的工作。沖擊現(xiàn)象很可能是離合器K1接合速度過快造成的,能造成離合器接合速度過快的原因有:
(1)變速器系統(tǒng)工作油壓過高;
圖1 09G變速器傳動簡圖
變速器各擋位元件動作
(2)離合器間隙過??;
(3)電磁閥N92控制有問題。
結合本車的實際情況,因換擋桿入R擋以及行駛過程中其他擋位切換均正常,可以初步排除系統(tǒng)工作油壓過高的可能。
首先考慮變速器控制單元對N92電磁閥工作電流的控制是否有問題。尤其是大修了變速器,各用油執(zhí)行元件的摩擦片間隙都發(fā)生了變化,應該對變速器控制單元的學習值進行清除及重新學習。于是,按照標準流程進行了節(jié)氣門基本設置、強制降擋設置,以及在原地及行駛中進行了變速器控制單元的自適應學習。
結果是沖擊現(xiàn)象得到明顯改善,但還是存在。尤其是在車輛停放一段時間后,再次啟動運行時,仍有強烈的沖擊現(xiàn)象。
通過VCDS讀取N92控制電流的動態(tài)變化如圖2所示。
圖2 N92控制電流波形
從圖中可以看出,換擋桿從N位置移到D位置過程中,N92電流是在一段時間內階梯變化的,體現(xiàn)出了控制單元對各充油階段的有效控制。對比其他正常車輛,未見異常。
圖3 油壓及波形測量
圖4 K1離合器
圖5 油壓和波形(正常)
由此可以排除控制單元及電磁閥有問題的可能性。該款變速器設有K1離合器的油壓測試孔,利用壓力傳感器及示波器,測量N-D過程中“K1離合器實際工作油壓”的變化過程,如圖3所示。
通過K1壓力變化過程可以看出,充油時間是1.805s,時間過短。
由此可以推斷:大修過程中K1離合器的間隙可能調得太小。
故障排除:重新拆解變速器總成,檢查發(fā)現(xiàn)K1離合器(如圖4所示)的間隙是0.5mm,正常工作間隙是1.2mm。
重新選配K1摩擦片,間隙調整到正常值,裝車后故障排除。此時K1的實際工作油壓在N-D過程中的變化如圖5所示。
調整間隙后,K1離合器的充油時間是2.151s,比未處理前長了0.346,就是這零點幾秒的時間差,造成了如此嚴重的沖擊。
故障總結:多擋位自動變速器,對執(zhí)行元件摩擦片的間隙要求較高,我們在維修過程中要給予充分重視。雖然變速器控制單元有自學習功能,但偏差超過一定范圍后,控制單元也無能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