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琛莎
【摘 要】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讓學生能夠在真實的環(huán)境下用英語進行交流,表達自己的思想。因此,單純的語言知識學習已經(jīng)不能成為英語教學的唯一目標,教師應盡自己的努力幫助學生獲得語言的實際應用能力。筆者根據(jù)自己多年的大學英語教學經(jīng)驗,從多方面思考英語口語教學之不足,探討如何有效進行大學英語的口語教學。
【關鍵詞】英語口語教學;目標;應用能力;有效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01-0228-01
英語口語是英語學習者必備的一項基本技能,然而如此重要的口語學習在大學英語的課堂中常常被忽視。究其原因,并非是教師與學生不重視口語學習,而是一堂口語課下來,可能每個同學也開口說不到幾句話,或是根本不知如何表達,學生收獲不大,因此口語教學常常得不到有效開展而被擱置。那么教師應該如何在有限的課堂時間里把口語教學落到實處,讓同學們真正提高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自己的感悟。
一、教師要明確自己在口語課堂中的角色
教師在整個課堂中起到的是一個主導性而非主體性的作用,然而在實際口語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卻置換了這個角色,這往往成為口語教學效果不佳的原因之一。 Jim Scrivener 在他的著作Learning Teaching中指出,教師應從傳統(tǒng)的explainer 過渡到involver 最終轉(zhuǎn)變成enabler,這才是現(xiàn)代教學中教師的正確角色定位。筆者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絕大多數(shù)大學英語教師仍然停留在傳統(tǒng)的explainer 角色上,把口語課定位為講授英語語言知識,一味強調(diào)單詞和語法對口語的重要性,簡單機械地把語言劃分為各種條條框框,讓學生去記憶,而不是提供一個環(huán)境讓學生去操練。整堂口語課下來,不僅沒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也使他們極容易忘記所學的知識,效果非常不理想。因此,教師在口語教學中應該留給學生足夠多的時間去練習,不要在學生說出語法形式不正確的句子時給予糾正講解,這會影響到學生的積極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適當“放手”,不再做“explainer”。
二、正確看待input 和output 的關系
眾所周知,語言的學習先要有input,才會有output,但并不意味著學生必須有充分input后才能做output 的練習,兩者其實可以同時進行。一些教師考慮到學生的基礎不行,擔心學生沒有充分的input, 因此在大一階段并不重視口語的練習,認為這個階段應該先充實語言知識,大二階段再進行口語練習,但最后大二學生的基礎還是不盡人意,整個口語教學只是”走過場”。 其實教師應該同時進行學生的input和output訓練,這正如剛開始學習說話的幼兒一樣,雖只有少量的語言知識儲備,但仍能進行口語表達。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真實語言環(huán)境,根據(jù)學生的基礎和興趣給出適當?shù)脑掝},學生在口語交流中會遇到一些不會表達的內(nèi)容,正因為這樣,學生才會盡力去嘗試換種說法表達自己的思想,整個過程學生參與了思考,對不會表達的內(nèi)容主動去尋找答案,加深了印象,實現(xiàn)了output-input-output 的整個循環(huán),比之前的input-output 更具操作性和有效性。
三、正確使用口語教學的方法,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20世紀50年代,我國英語口語教學處于語法翻譯時代,英語學習被等同于英語語法學習,教師在課堂上更像是一部翻譯機,逐字逐句進行翻譯,而學生則成為被動接受者。如今,有些高校教師依然還在使用這種教學方法。后來我國教學研究者意識到僅僅對語法和詞匯的掌握,不能達到培養(yǎng)學生語言應用能力的目的,因此又出現(xiàn)了以 “聽說法” 為主的機械操練教學。直到今天出現(xiàn)了“情景教學法”“交際法”“任務教學法”,以培養(yǎng)學生的交際能力為目的。不管使用什么樣的教學方法,要清楚口語必須是通過不斷練習才能得到提高的,而非從教師的講解里習得。筆者聽過很多大學英語教師教授口語課,發(fā)現(xiàn)他們也包括自己在教學初期經(jīng)常會犯的一個錯誤是,學生在表達時,教師很怕耽誤時間,一旦學生表達不出來,教師便急于給予幫助,而不是留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去思考。在學生表達過程中用詞或語法形式有誤時,教師也急于糾正,這樣很容易打斷學生的思維,給學生造成壓力,使他們害怕說,不敢說。在口語交流中,教師應該給予學生足夠安全的空間,讓他們自由痛快地去完成交際,弱化語法形式,注重語言的流暢,而非完美。此外,為了提高學生說英語的興趣,就得給予他們足夠的信心,讓他們能自如地運用英語去表達,這就要求教師在設置話題時要貼近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說他們感興趣的話題,讓他們做到有話可說。教師還可以舉辦各種有意思的活動,讓學生快樂自由地學英語、說英語,提高他們的興趣。
總之,教師如果在口語教學中能夠明確自己的角色,轉(zhuǎn)變觀念,靈活地運用教學手段,為學生提供一個好的英語口語交際環(huán)境,那么教師的口語教學工作就會更加有效,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會越來越高。
參考文獻:
[1] Scrivener, J. (2005). Learning Teaching: A guidebook for English language teachers, UK: Macmillan Publishers Limited.
[2] 馮凌燕.大學英語口語教學中教師的作用[J].科教導刊,2015(3).
[3] 張時英.論大學英語口語課課堂焦慮及消除對策[J]. 西南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