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一昌
摘 要:職高生心智成熟是有一個階段的,這個階段既受年齡限制,同時也受主客觀因素的影響,學生在學習生活中逐漸形成獨立的思維能力,具有對事物的一定判斷能力和批判能力,這階段更需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加強指導,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和認知能力,篩選其思維優(yōu)劣,同時學生也要學會正視自己的思維獨立性和批判性,職高生動手能力強,思維獨特,思想傾向性大,我們更要正確引導,這是一個德育大課題,值得大家研究。
關鍵詞:中職生 思維 獨立性 批判性
中圖分類號:G718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1-0289-02
職高生正處于從青年早期向青年中期和成年前期(16、17歲-19、20歲)過渡時期,這是人一生中最充滿生機、活力的時期。無論在生理還是心理,都逐漸地趨向成熟,當然思維能力也有了較大的發(fā)展,出現(xiàn)思維的獨立性和批判性。
1 職高生思維的獨立性和批判性是思維開始成熟的標志
人的思維有其一定的形成發(fā)展過渡的開始階段,到了初中階段,學生的思維發(fā)生了質(zhì)的變化。這時抽象思維處于優(yōu)勢地位,但此時的抽象還需要大量的的具體形象和感性經(jīng)驗作為支柱,進入職高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知識逐漸深化。抽象思維經(jīng)過穩(wěn)步發(fā)展,已占有絕對優(yōu)勢,他們已能用理論作為指導來分析綜合各種事實材料,能用對立統(tǒng)一和一分為二的觀點來看待分析事物,對事物有著獨立的看法,這正表現(xiàn)了職高生獨立思考能力有了較大的發(fā)展,也就是職高生思維的獨立批判性已形成。
職高生思維的獨立批判性是思維開始成熟的標志,初中學生畢業(yè)后進入職高,他們由順從書本、聽從教師,服從權威逐漸向探索事物的根源。他們一般不輕信現(xiàn)成的結論,不盲從別人的意見,對各種問題總有自己的見解。教育工作者(特別是從事職高教育的同志)不難發(fā)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學生在小學和初中階段對教師言聽計從,視教師的話如圣旨,學生常說這樣的一句話“我們的老師說的?!笨傻搅寺毟唠A段,學生開始對教師的言語和行動表現(xiàn)懷疑,直到得到證實,才會給予肯定,同時職高生喜歡上了“侃大山”。就寢前的臥談會,有時也會自由展開床頭辯論會,他們學會用自己的眼光去考察社會,發(fā)表自己的自立性和批判性對職高生以后的工作和學習是極有好處的。
2 由于主客觀原因,職高生獨立性和批判性往往會制約學生心理的成熟
客觀原因:當今世界,社會進步,科技發(fā)展,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密切,作為社會一份子的中專生必然與社會和他人產(chǎn)生聯(lián)系,客觀世界是如此復雜和變幻無窮。作為由青少年早期向成年前期過渡的職高生因自己認識、理解等能力所限,有很多憑自己的思維所無法解決的問題,對于強者他可以武裝自己的頭腦去思考,去實踐,從而解決一個個的問題,最終達到征服困難的目的;而作為弱者,他就有可能由此萎靡不振。
主觀原因也不容忽視,如上所說,如果職高生自己把握住自己,努力豐富自己,我想客觀消極因素反會起正面推動作用,可正因為中專生有了這種獨立性,他們往往不容易接受那些雖然正確,但沒有經(jīng)自己證明的論點。另一方面,如果他們一旦認為某些想法是自己深思熟慮的結果,就會固執(zhí)已見而不輕易放棄,這種想法,往往不顧客觀事實,有時即使心理接受了別人的觀點,口頭上仍不服輸,與別人無休止地爭論下去,這是言語上的表現(xiàn),有時還表現(xiàn)在行動上的屢教不改。例:我班有一個貴州籍的學生,因為他有什么事語言不能解決時就采取用暴力,暴力是解決一切問題的最有效手段的一種陋習,該學生深受其影響,他也認為是一種定理,據(jù)了解初中階段該生常打架,進入職高,翻看過他的檔案,對其進行了教育,打了預防針,他也對過去的行為表示悔改,保證在以后的職高生活中時刻銘記,可開學不到一周,為了本班同學義氣去“擺平”他班同學,如此打架事件后又發(fā)生在本班中,該同學打架老毛病犯了又犯,問其原因,該生卻說:在動手打人的那一剎那,感覺這事不能解決,非用拳頭才能解愁、解恨,事件發(fā)生后,再想自己的行為,自己卻又后悔不迭。這樣的事例正證明了職高生思維的獨立性和批判性制約了學生的心理發(fā)展。
3 班主任工作中應如何正確對待學生的思維獨立批判性
面對職高生思維獨立批判性的優(yōu)劣,教育工作者(特別是班主任)應如何正確對待呢?
首先,應正確看待,班主任應認清學生思維獨立批判性是學生思維發(fā)展到一定階段的產(chǎn)物,是學生心理開始成熟的標志,同時主客因素又往往會制約職高生心理發(fā)展。這樣一個事實,班主任不應該由于學生對自己不那么“順從”和“馴服”就火冒三丈,以為是故意與自己“反抗”、“頂牛”,進而斥責他們,甚至壓制他們,這樣,是否就能解決問題,保持自身權威呢?而實際上,這樣做的結果只能導致學生對自己的疏遠、逆反和師生之間產(chǎn)生代溝,而實際工作中許多老師也因與學生產(chǎn)生對立使課堂無法駕馭。
其次,要善于引導,班主任在教育工作中,應該注意采取一定的策略,充分發(fā)揮學生思維獨立性和批判性的能動作用,不要強制和壓服,要注意以理服人,采用疏導的方式和有說服力的邏輯論證,要允許他們獨立思考和討論,允許他們保留意見和發(fā)表不同意見,不要急于求成,對于上文所提那位貴州籍的中專生,對于其屢次動手打人行為,我并不是采用處分該生(按學校規(guī)定,該生已夠得上給予開除學籍的處分),而是采用多次談心交流說服教育以及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結合等方式,讓該生認識到動手打人并不是解決一切問題的唯一手段,在以后的學習和生活中,要注意自身言行,以實際行動來表現(xiàn)自己的認識,從而達到教育該生的目的。
最后,要以教育批判為主,以處罰為輔,對于學生因思維獨立性和批判性而犯的一些錯誤,班主任要善于察覺,找到病癥所在,采用一定的策略進行批評、教育,以期學生能正確認識和自覺改正,從而發(fā)揮學生的思維能動作用,而對于那些屢教不改,情節(jié)又較嚴重的學生應給予一定的紀律處分,使學生警醒,從而懸崖勒馬或起到吃一塹長一智的效果,但要注意,處罰僅是輔助手段,而批評、教育才是根本。
4 學生應如何正視自己的思維獨立批判性
學生思維發(fā)展到具有獨立性和批判性時,他們的心理已趨于成熟,他們有了自己對他人、社會和自己的看法,面對這些,職高生應注意認識和理解這一特性給他人、社會和自己所造成的影響,從而使自己的思維更加成熟,心理發(fā)展更符合規(guī)律。那么中職生應如何正視自己的思維獨立性和批判性呢?
首先,釋放心中的“小我”,職高生思維的獨立批判性表現(xiàn)在不輕信現(xiàn)成的結論,不盲目從別人的意見,對各種問題總有自己的見解。無形中就形成了“小我”意識,他們認為經(jīng)過自己深思熟慮,憑著自己的想法就可以給自己、他人和社會以客觀的認識和評價,可實際上,往往因為自己的知識結構、社會閱歷等所限,這種評價是不全面,不客觀的,并常以自己為中心,自己認為對就是對,自己認為錯就是錯。由此,學生在對客觀事物有自己想法時,首先必須檢查一下自己的言行是否都以自我為中心,心中是否充溢著“小我”。倘若如此,就應該釋放心中“小我”。對客觀事物進行客觀的評價,以確保自己的思維獨立批判性更客觀,對事物的評價更實際。
其次,正確認識和評價身邊的人,同學間互幫互助。職高生大多數(shù)來自全縣乃至外省一些地區(qū),初中學段學習成績相對差一點,行為習慣也較差,加之遠離父母,學校更要為職高生的共處空間創(chuàng)設條件。他們在一起生活和學習,一天二十四小時,共頂一片天,這樣的空間應是活躍,充滿生命力的空間。職高生思維的獨立性和批判性使每位職高生各自擁有了一片屬于自己的“小天地”,如何使“小我”融于“大我”,使這一片共頂?shù)乃{天更加絢爛,這就需要學生之間正確自我認識和評價,同學之間互幫互助。在現(xiàn)實生活中,不乏有這樣的職高生,他對同學總是不屑一顧,看到同學這也不順眼那也不如意,認為他人的生活和學習中總有許多毛病,而自己卻這也好那也不賴,而實際上自己卻不怎么樣,自己也只是“滄海一粟”、“小草一棵”,卻認識不到,這樣發(fā)展到最后是眾叛親離。這主要原因是學生對他人認識只憑自己的主觀臆斷,沒有經(jīng)過自己的正確和客觀的認識,如果每位學生都能正確認識和評價他人,看清自己,發(fā)現(xiàn)他人的優(yōu)點和長處,向他人學習和借鑒,發(fā)現(xiàn)人人的缺點和錯誤,幫助其改正,這樣,融個人于集體之中,同學之間互幫互助,我想,學生的思維和心理會更趨成熟,班級同學的集體素質(zhì)會得到進一步提高。
總之,職高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在文化基礎學習上是弱者,在專業(yè)技能方面是強手,他們動手能力強,自尊心也很強,獨立思維傾向性很大,如何正確引導職高生的思維發(fā)展是擺在我們德育工作者和班主任面前的新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