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諾
摘 要:目前,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存在著許多矛盾,分析了在教與學的過程中產生這些矛盾的原因,同時提出了具體的解決方案,希望在今后的初中語文課堂中正確處理教與學的關系,二者相輔相成。
關鍵詞:教與學;教師素質;主動學習
一、教與學矛盾的主要表現(xiàn)
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深入發(fā)展,先進的教學理論不斷融入初中日常的教學行為中,已成為初中教師所關注的熱點問題。然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初中語文課堂的教學模式往往并未取得預期的效果,學生成績提升幅度不大,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經分析,在初中語文教學中,主要存在以下矛盾。
(一)教與學的矛盾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往往站在老師的立場,按照自己的思維模式、教授方法將知識強行灌輸給學生,這種方式很容易忽視對學生的引導,對老師的這種填鴨式的課堂教學模式,學生可能也只是停留在簡單的被動的學習過程中,從而導致了教師與學生之間教與學的矛盾。
(二)教育與考試的矛盾
就中國目前的教育體制來說,必然會導致教育與考試之間存在矛盾。雖然新課程改革不斷發(fā)展,但是它們的核心目標也只是以怎樣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yōu)橹?。就我國目前來說,無論是評價教師的教學能力,還是評價學生的學習好壞,都是以分數(shù)作為唯一標準來衡量,這種“以分數(shù)論成敗”的教學理念給我國基礎教育與考試帶來了嚴重的矛盾。
(三)學生閱讀面和實際需要的矛盾
語文學科不同于其他學科,比較注重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這種學習能力主要表現(xiàn)在學生的閱讀能力以及閱讀水平方面。閱讀能力主要是在閱讀過程中能夠主動感悟,理解作者的主旨與內涵。然而,現(xiàn)在對于初中學生來說,有相當一部分學生也只是停留在注重基礎知識的學習層面,認為基礎知識的掌握才是獲得高分的關鍵。因此,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也就產生了學生的閱讀面和實際需要的矛盾。
二、教與學矛盾存在的主要原因
(一)教師的素質有待提高
初中語文的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方法直接影響著學生人文素質的提升,但是,目前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需要,一些語文教師已經不能完全勝任目前的教學工作。有很多初中教師都停留在過去的觀念上,即在課堂上單純就是傳授知識,認為學生掌握了多少知識,完全取決于教師知識的傳授,對于教師與學生之間完全停留在了教與學的層面上。在這種情況下,必然會導致初中語文課堂上教與學的矛盾。
(二)初中學生在認知上的偏差
受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普遍學生都認為,在課堂教學中,老師負責“填鴨式”的教,而學生則只負責被動地學,這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失去了積極性、主動性,只能在學習中處于被動地位,成為“高分低能”的人。這樣的學習方式更不適合初中語文的學習過程,因為,語文的學習完全是一種能力的培養(yǎng),要是也采取這種被動的學習,很難培養(yǎng)出真正的具有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獨立的、積極參與社會的、有責任感的人。
(三)“應試教育”的弊端
就我國目前的教育體制來說,雖然大力提倡“素質教育”,但實際上,“素質教育”還沒有擺脫“應試教育”的束縛,無論是衡量教師還是評價學生,都是以最后的學習成績作為標準,導致題海戰(zhàn)術,甚至厭學、輟學的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
三、如何解決教與學存在的矛盾
(一)提高教師教學水平
我認為,要想真正實現(xiàn)對初中語文教師教學能力的提高,至少應該從以下三方面做起,首先,要進行高等師范教育的改革,因為教師除了教學實踐以外,教學內容的把握、教學能力的提高、教學理念的形成、教學方法的掌握等方面都離不開大學的教育與培養(yǎng)。其次,加大初中語文教師的培訓力度以及教師之間的交流活動。為了全面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以及教學能力,很有必要開展階段性的培訓活動。最后,筆者認為,如果教師想要真正處理好教與學的關系,一定要閱讀一些關于青春期孩子們的心理學與教育學方面的書籍,要充分了解孩子們的心理需求,這樣才能在教育孩子問題上具有說服力。
(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在初中語文學習過程中,學生應該注重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通過閱讀,可以增長知識、增加見聞、拓展思維、增強語言表達與理解能力、提高寫作能力等等。在語文課堂中,可以通過討論、發(fā)言等形式將閱讀中自己的理解充分表達給老師和同學,同時也可以將自己在閱讀過程中碰到的疑惑或不解與教師和同學共同探討,這樣,學生既能很好的在課堂上配合老師完成教學任務,又能提高自己的認知能力,真正達到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目的。
(三)改變對學生的評價體系
我認為,對學生的評價體系應該從綜合的角度、多方面、全方位去考量。比如,就語文學科,除了學習成績以外,還可以通過課堂討論、讀書報告、平時作業(yè)等多方面考查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這樣才能較為公正地、多角度地對一名學生進行評價。這樣,既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能減輕學生的課業(yè)壓力,大大提高了教學質量。
總之,在初中語文課堂中,要正確處理教與學的關系,二者要相輔相成,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起到引導、組織的作用,而作為學生,則要配合老師大膽地探索、主動學習、合作、交流,從而達到真正學習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潘海紅.談語文課堂教與學的統(tǒng)一[J].語文天地(理論綜合),2013(11),21-22.
[2]盧才堅.談如何構建語文教與學的和諧課堂[J].中學教學參考,2011(25),16.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