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敏敏
(江蘇省太倉市瀏河鎮(zhèn)新塘小學,江蘇太倉 215436)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對基礎教育階段聽、說、讀、寫四個技能提出了九個級別的要求[1]。其中,在語言技能二級“寫”的目標描述中明確要求“小學生能模仿范例寫句子;能寫出簡單的問候語;能根據(jù)要求為圖片、實物等寫出簡短的標題或描述;能基本正確地使用大小寫字母和標點符號”。
通過對學生所做的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在語文學習中,大部分學生對于作文是抱有消極態(tài)度的,很多學生不愛寫作文,甚至怕寫作文,所以,學生對于英語寫作的態(tài)度也不容樂觀。因此,要讓學生接受英語寫作,就必須先培養(yǎng)他們的興趣,讓他們享受寫作的樂趣。為此,我們體驗了以下做法。
第一,競賽中的成長。寫作要求學生有豐富的詞匯量和正確拼寫單詞的能力,在日常教學中,我們經(jīng)常進行“百詞競賽”“單詞打擂臺”等活動,讓學生在競賽中鞏固舊單詞,學習新單詞,從而增加自己的單詞詞匯量,減少單詞拼寫的錯誤率,由一開始的單詞“小矮人”成長為一個能熟練運用、書寫單詞的詞匯“大巨人”。
第二,練習中的積累。寫作是一個由詞到句、再由句到篇的過程,因此句型的掌握也是寫作技能之一。設計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的課堂或課后練習,讓學生在練習中掌握句型,進行正確的句型變化、句型改寫,其中包含了各種時態(tài)的知識點,讓學生在做練習中有意無意地積累句型,為寫作奠定好句型基礎。
第三,背誦中的升華。文科的學習離不開背誦,英語也不例外,要求學生背誦課文,尤其是一些常用的句子,固定的問答匹配,還有一些美文佳句,這些都是在寫作中能夠進行仿寫或直接引用的,就好比建立一個信息庫,可以隨時調(diào)取有用信息,因此讓學生體驗背誦,在背誦中得到升華,有利于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
學生剛開始寫作,難免會出現(xiàn)無從下手、無話可寫的現(xiàn)象,難免會有學習壓力。而心理學家認為:積極的情緒(即愉快)能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思維敏捷,從而更容易接受知識,迸發(fā)出智慧的火花,煥發(fā)出課堂的活力,進而開發(fā)智力,陶冶情操,優(yōu)化教學效果。新課標也強調(diào)學生要在愉快中學習。作為教師,應該讓學生充分放松,帶領他們進入一個無壓力的寫作氛圍,所以教師要做的就是幫助學生降低寫作的難度,讓學生學習簡單有效的寫作方式。以下是我?guī)ьI學生體驗的寫作模式。
“依葫蘆畫瓢”是小學教育中經(jīng)常采用的方式,從一開始的仿寫字母到仿寫句型,老師需要“手把手”地教會學生某些知識內(nèi)容,又要留給學生自主發(fā)揮的空間,仿寫不是抄襲。在仿寫的過程中,學生能領會內(nèi)容的精華,也能保留自己的創(chuàng)意,因此仿寫作文這一寫作模式,非常適合寫作初期對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
例如,在6B Unit 1The mouse and the line中,課文是一篇童話故事,學生很喜歡,在充分掌握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讓學生對課文進行仿寫,要求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學習基礎,進行不同程度的仿寫。結(jié)果,有同學替換了童話的主人公進行仿寫,也有同學將情節(jié)倒過來進行仿寫,還有同學改寫了課文,英語寫作能力強的同學重新編寫了一個童話故事。在仿寫過程中,不同能力水平的同學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發(fā)揮和提升,所謂“依葫蘆畫瓢”,可他們畫出來的“瓢”卻各不相同,是帶有他們自我標志的“瓢”,相信這樣的仿寫體驗,定會提高孩子們的自信心。
高年級學生要求有概括課文內(nèi)容的能力,復述課文內(nèi)容是每篇課文學完之后必須做的事情,因為復述課文不僅能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概括能力,更能很好地得到學生的學情反饋,考查學生是否能理解并闡述課文大意[2]。原本課文的復述多以口頭表達或者缺詞填空的方式進行,但是我?guī)ьI著學生體驗從口頭說到用筆頭寫來將課文復述出來,這樣能暴露學生在書寫句型時的語法錯誤,如時態(tài)、人稱改寫時所出現(xiàn)的錯誤最為常見,教師可以及時地指出錯誤,讓學生改正錯誤,以達到提高寫作能力與做題正確率的目的。
例如,在教學6A Unit 1The King's new clothes一文時,由于課文內(nèi)容學生已經(jīng)非常熟悉了,所以讓學生用寫作的方式對課文進行復述,學生做得都很好,有一位學生的作文為:Long long ago, a king liked new clothes. One day two men told him they could make new clothes. Then they showed the King the new clothes. The King tried on the magic clothes. He walked through the city. The people in the street said the clothes were beautiful. A boy laughed, “The king isn't wearing any clothes.”寫作過程中,學生注意到過去時態(tài)中過去式的運用,也很好地歸納了課文內(nèi)容。這樣的寫作方式,學生是非常樂于接受的。
英語學習不僅僅局限于課堂,作為一門語言學科,英語的最終目的是交流,是要讓學生將課堂上學到的知識運用于生活中,所以英語課堂的拓展延伸是非常重要的。英語寫作也不例外,對課堂內(nèi)容進行拓展式寫作更是對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和發(fā)散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允許學生的天馬行空,鼓勵學生的創(chuàng)意無限,肯定學生的奇思妙想,才能讓學生寫出靈動有創(chuàng)意的作文[3]。
例如,如6A Unit 7Protect the Earth中,要求學生用句型…makes…To…. We should…/we shoudn't…來寫出我們要為保護地球做些什么。6B Unit 7Summer holiday plan中,要求學生用將來時態(tài)的句型制訂自己的暑期計劃,這些都是屬于拓展性寫作。學生對于話題類課文本身很感興趣,因為此類課文通常都很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猶如講自己或自己身邊的事情,很自然、隨意。結(jié)合在學習課文時課堂上各種形式的討論交流,寫起作文來更是信手拈來。
英語寫作能力并非一蹴而就的,所以要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任重而道遠,希望我和學生們的寫作初體驗是漫漫寫作路上邁出的扎實的第一步,我會帶著學生們一步一個腳印,繼續(xù)努力前行,更希望我們能夠越走越輕松,越走越遠!
[1] 教育部.小學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 黃麗霞.淺談小學英語寫作教學[J].新課程(小學),2012,(12):125.
[3] 李銘.談小學英語寫作教學[J].考試周刊,2012,(47):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