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巧
【摘 要】新課程改革要求物理教學過程應該成為學生一種愉悅的情緒生活和積極情感的體驗。要讓學生獲得這種情緒體驗,在教學過程中就必須注重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
【關鍵詞】物理實驗;觀察能力;課程改革
觀察能力是學生學習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生的重要心理特征之一。學生的觀察能力作為一種心理品質,是在成長中通過學習逐漸形成的。那么,如何在物理實驗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觀察能力呢?
一、激發(fā)觀察興趣,養(yǎng)成觀察習慣
教師在觀察活動開始時,就應創(chuàng)設種種情景,使觀察活動帶有一種極強的誘惑感和神秘感、趣味性和新奇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例如:通過小試管在大試管中“自動”上升等實驗,使學生所看見的現(xiàn)象與他們的日常生活經(jīng)驗或想象完全不一樣,從而對學生產(chǎn)生極大的吸引力,這樣他們會帶著極大的好奇注意觀察教師的演示。
二、明確觀察目的,掌握觀察順序
要使學生明確觀察的目的,并用這個目的有意識的支配觀察的全過程,這樣才能使他們的注意力集中在細致的觀察上,例如,在講串聯(lián)和差聯(lián)電路時,可做演示實驗,在演示時必須使學生明確觀察兩種電路中的電流電壓有何不同?然后用兩個分別標有“220V 40W”、“220V 60W”的燈泡,使學生觀察他們串聯(lián)到電路時哪個亮?他們并聯(lián)到電路中時哪個亮?這樣學生對串聯(lián)和并聯(lián)的不同就有深刻的印象,然后用所學的知識進行解釋。
對物理實驗的觀察,應遵循一定的合理的順序,這有利于搞清實驗過程中的各個方面,保證觀察的全面性。如測定小燈泡額定功率實驗觀察順序為:⑴先觀察小燈泡的額定電壓,現(xiàn)確定電源電壓,電源電壓應略高于小燈泡的額定電壓;⑵觀察電流表,電壓表的指針是否指在“零”刻度線及它們的量程和最小刻度;⑶觀察滑動變阻器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和最大阻值;⑷按要求連接電路前電鍵是否斷開,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是否在陰值最大位置;⑸電壓表是否并聯(lián)在小燈泡兩端,量程是否選得合適;⑹電壓表是否串聯(lián)在電路中,量程是否選得合適;⑺實驗開始時,閉合電鍵,調節(jié)滑動變阻器,重點觀察電壓表示數(shù),同時觀察電流表示數(shù)。通過以上的有順序觀察,獲得實驗數(shù)據(jù),測出小燈泡的額定功率。
三、獲取觀察信息,得出觀察結論
通常反映事物本質的東西并不顯見,而非本質的現(xiàn)象卻常常布下迷霧,有時的物理實驗或物理現(xiàn)象中會出現(xiàn)許多現(xiàn)象,或眼花繚亂,或稍從即逝不引人注目,如果不能在觀察中細致入微抓住本質,那就會上當受騙,因此要讓學生通過分析對比,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例如:在觀察反射定律的實驗中,使學生注意觀察:入射光線從哪里入射?反射光線從哪里射出?反射光線是怎樣隨入射光線的改變而改變的?等等。這樣能夠使學生觀察到事物發(fā)生變化的本質因素。從而推出科學的判斷。
四、學會觀察方法,培養(yǎng)觀察能力
1.全面觀察。對物理現(xiàn)象和過程進行觀察時,往往需要學會全面而系統(tǒng)地觀察,不要只局限于某一個點上看問題,這是觀察事物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有關現(xiàn)象可按如下步驟進行觀察:(1)觀察分析結果出現(xiàn)的若干場合,以獲得結果變化的有關情況。(2)觀察分析這些場合中的先行情況,以獲得其中變化因化因素和不變因素。例如,阿基米德從跨入浴盆洗澡發(fā)現(xiàn)水從浴盆中溢出而受到啟發(fā),從而發(fā)現(xiàn)了浮力定律。
2.重點觀察。既要全面觀察,又要抓住重點。觀察的片面性必然導致思維的局限性,必須防止“掛一漏萬”、“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傾向。觀察時,盡量調動多種器官參加活動,比較其異同點,得出正確結論,形成完整概念。物理學中很多規(guī)律都是在對大量個別現(xiàn)象進行觀察和研究的基礎上,通過歸納總結而獲得的。例如,牛頓在總結了伽利略等前輩對自然界機械運動的觀察和研究的基礎上,歸納出了著名的牛頓運動三定律。同時還要注意抓住重點要素進行觀察分析,防止眉毛胡子一把抓。
3.對比觀察。一般教師在開始進行探究實驗教學時,就要教會學生實驗觀察的一般方法,從變化前、變化時、變化后三個不同階段進行對比。對比觀察法是抓住事物的特點比較其異同的方法,包括異部對比、異物對比、前后對比及分類對比等。這是判斷哪一種因素對現(xiàn)象或過程起支配作用的有效方法。例如:為判明引起電磁感應現(xiàn)象的因素是否為原磁場的變化,就要用磁場雖強但無變化的情形對比,從而判明哪一種因素在電磁感應現(xiàn)象中起決定作用。
4.循序觀察。循序觀察法是按照一定的排列順序進行觀察的方法。例如,對部分電路歐姆定律實驗的觀察就是這樣。第一步,先定性觀察電阻變化或電壓變化都能引起的電流變化;第二步,固定電阻,定量觀察電壓變化對電流的影響;第三步,固定電壓,定量觀察電阻變化電流的影響。
總之,物理教師在教學中要借助物理的教學內容、學科特點和教學手段來培養(yǎng)、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然而,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觀察能力和科學的觀察方法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復雜的任務,需要我們在實踐中不斷總結。
【參考文獻】
[1]莊友寶.初中物理探究式學習的教學策略[J].物理教學探討,20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