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海明
【摘 要】隨著新課標的實施,義務教育課程不斷改革,蘇教版語文教材被各個地區(qū)廣泛使用,同時也獲得了眾多的好評。同時外國文學在蘇教版教材中也有引用,這也給蘇教版的語文教材注入了活力,弘揚了人類的優(yōu)秀的文化,做到了與時俱進,具有時代的典范性,符合學生的身心發(fā)展。但是,蘇教版語文教材在廣泛應用的同時,也發(fā)現(xiàn)了存在的一些不足,不足之處得到及時的改正,蘇教版語文教材才能更好的得到應用與發(fā)展。
【關鍵詞】蘇教版;初中;語文教材
蘇教版語文教材整套課本包括了短文24篇,作文88篇,修改題19道。每學期安排學生有16次寫作,還包括口語活動有12次,蘇教版七、八年級語文教材設置了六個單元、閱讀分析以及名著賞析,而九年級教材除此之外還包括統(tǒng)一優(yōu)化單元和專題。那么蘇教版初中語文教材有何優(yōu)勢和不足呢?筆者認為主要包涵以下內容。
1.蘇教版初中語文教材的優(yōu)點
1.1蘇教版初中語文教材有著很強的綜合性。蘇教版初中語文教材設置口語,寫作,閱讀等不同板塊,可以對學生各個方面的能力都進行培養(yǎng),以利于今后學生更好的發(fā)展。此外,教學要求和教學內容也與作文教學等相互綜合,可以讓學生對課本形成一個系統(tǒng)的認識,在很大程度上能夠幫助學生發(fā)展綜合能力,更好的應對課本改革后的教學方式。
1.2蘇教版初中語文教材要求明確。教材中對于是否需要背誦的文章、閱讀文章速度和量以及寫作方面做出了具體而明確的規(guī)定。教師和學生可以根據(jù)課本的要求具體安排學習計劃,規(guī)劃各個不同的時間應該學習哪些東西,也可以根據(jù)教材的要求反思一下自己的學習水平。
1.3重復性減少。對于之前的語文初中教材,很多知識會和小學的知識重復,學生可能會產(chǎn)生厭膩。而蘇教版初中語文教材的內容安排上,盡量做到了不重復,初中不再重復的學習小學已經(jīng)學習過的知識,以優(yōu)化教學內容。語文能力還分為閱讀,口語交流,寫作鍛煉三項內容,并不是分年級說明。
1.4蘇教版初中語文教材更加注重文學作品的鑒賞。新教材中,文學作品所占的比例增高,注重學生文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教材中刪除了一些乏味枯燥的文章,增加了一些中外經(jīng)典的文章,比如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騙了你》和李煜的《相見歡》。在這樣的變化下,教材內容更加貼近學生們實際學習的方向,對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的提高有很大益處。一些文學作品中心思想貼近生活,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
1.5蘇教版語文教材安排有實踐活動。比如走進圖書館,訪問愛國主義基地等等,有了這個基礎,教師不用再單獨安排實踐活動,免去了不少麻煩。
2.蘇教版初中語文教材的不足
2.1教材的適用范圍收到限制。經(jīng)過調查發(fā)現(xiàn),蘇教版初中語文教材只適用城市地區(qū),而對于一些落后的農(nóng)村或者偏遠地區(qū)來說實際應用價值不高。教師教學水平參差不齊,對教材的理解存在偏差,一些教師會按照自己慣有的思維來教學生,這不利于學生的發(fā)展,也偏離了蘇教版初中語文教材的初衷。
2.2教材整體體系的嚴密性有待提高。蘇教版的教材在最初給學生和教師帶來了不少新鮮感,但是隨著教材逐漸應用到實際中,一些體系的嚴密性受到了質疑,對語文學科的本質的知識劃分不合理。教材單元命名比較具有特色,如奇思妙想,金色年華,親近文學等等,教材的命名也富于變化。但是,長期這樣分類會使學生和教師感到繁瑣,知識會被分散,不再是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分類標準也不是很嚴格,教材內容逐漸增多,應該幫助學生構建一個體系,讓學生對于學習的文本知識有一個系統(tǒng)的認識,所以說這樣的單元劃分存在不規(guī)范的現(xiàn)象。
2.3教材的知識覆蓋面過于廣泛,給學生造成的壓力過大。和過去相比,教師要教授的和學生要學習的是一學期的任務相當于過去一年的任務,除此之外還增加了實踐課程,這樣就會給學生造成過大的壓力,影響學生的發(fā)展,學生的任務量突然增大,造成了其他學科學習時間的減少,影響其成績。換個角度來說,學生時間少而任務量巨大,學生學到的東西可能只是表面膚淺的一些東西,難以對課本的內容做到真正通透的理解。課本中還安排了實踐活動,在這么大的壓力下,學生完成任務的質量會大幅度的下降,想要取得成績或者進步,恐怕會會適得其反。
2.4對于教材的定位不當,教材的編寫過于人性化。這版教材過于注重人文主義,各個單元的名稱都比較偏重文學,比如說走進文學,動物世界等等。這樣一來,教材就失去了教材的特性,它應該是教學的一個工具而不是簡單的文學集錦,雖然給教師教學發(fā)展的空間很大,但是教師的教學水平不同,難免教學效果受到影響。
蘇教版初中語文教材有著很大的優(yōu)勢,但也存在不足,教師在教學中要懂得揚長避短,充分利用其優(yōu)勢進行教學。在教學過程中遇到問題也要即時解決,可以與其他教師共同商量對策,以得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王薇薇.蘇教版初中語文教材的優(yōu)勢及不足[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1年26期
[2]王杉杉.蘇教版與魯教版初中語文教材口語交際系統(tǒng)比較研究-《延邊大學》,2014
[3]楊桂萍.淺談如何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J].學周刊,2011年29期
[4]秦峰.蘇教版初中語文教材質疑[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1年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