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青
義務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總目標:通過英語學習使學生形成初步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促進心智發(fā)展,提高綜合人文素養(yǎng)。以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tài)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五個方面共同構成的英語課程總目標,既體現(xiàn)了英語學習的工具性,也體現(xiàn)了其人文性。
囿于時間、空間以及大班額的限制,目前的英語課堂教學傾向于語言知識的傳授和基本技能的形成。距離課標的要求相去甚遠。作者認為通過以下幾種途徑,積極向課標的要求靠攏。
一、開設影視欣賞課
《英語課程課標》中小學階段一、二級的視聽要求是:能看懂英文動畫片和程度相當?shù)挠⒄Z教學節(jié)目,每學年不少于10小時,平均每周不少于20-25分鐘。影視欣賞集光、影、聲于一體,生動逼真,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眼、耳、口等感官去積極捕捉并理解語言信息,從而極大地激發(fā)了他們的求知欲望和學習興趣。有助于學生開闊視野、了解異國的文化習俗和風土人情、使學生接觸到原汁原味的英語、純正的語音、語調。對于學生口語水平的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積極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大有裨益。
開設影視欣賞課的注意事項:
1.影視內容要貼近孩子生活
貼近孩子生活的內容,才能走進孩子的內心。如《白雪公主》、《獅子王》等動畫故事,其中既包括有助于學生習得的語言,又涵蓋了大量的英語文化信息,輕松地讓英語駐進孩子的童話世界。
2.影視內容與教材內容相呼應
針對學習內容,選擇相關的影視信息,與課堂教學相互補充,相互促進。課內教學與課外拓展緊密結合,獲取教材以外的知識以及體驗。
3.影視內容的選擇要“由易到難”
影視欣賞之初,應選擇一些情節(jié)簡單、語言清晰的影視資源。學生適應之后,再循序漸進地選一些語速較快、難度較高、情節(jié)更為復雜的影片。這樣有利于學生樹立自信,慢慢取得進步,最終有利于學習目標的達成。
二、開設口語交際課
英語是國際交流的重要工具。小學是英語學習的基礎階段,培養(yǎng)和提高小學生的英語口語交際能力至關重要。英語課堂上的交際活動一般是圍繞教材內容開展,且每節(jié)課35-40分鐘,無法保證大多數(shù)學生有機會并且充分地參與到交際過程中,所以口語交際課就應運而生。
開設口語交際課的注意事項:
1.營造交際環(huán)境
結合教材內容,創(chuàng)設相應的情境,幫助學生身臨其境地練習語言。如:學了有關購物的話題之后,將教室布置成超市,讓學生在真實“買賣”中做到學以致用。在情境中滲透更多的實用句型,協(xié)助學生更好地完成任務。
2.搭建展示平臺
通過一些特定的節(jié)日,比如:元旦聯(lián)歡會、兒童節(jié)、圣誕節(jié)、家長開放日;不定期地開展英語會話大王評比、英語演講比賽等。讓學生有機會展現(xiàn)自己的才華,體驗成功的喜悅。
三、開設閱讀賞析課
一個人英語閱讀能力的高低,往往決定了他吸收有用信息的數(shù)量和質量。新課標指出:“要達到這樣的目標,沒有足夠的語言輸入量是不行的。”鑒于小學生所學知識內容的局限性,有必要開設閱讀課。
開設閱讀課的注意事項:
1.選擇恰當教材,激發(fā)閱讀興趣
小學英語教學以培養(yǎng)英語學習興趣為主,閱讀教學也應該圍繞這個目標。根據(jù)學生不同的年齡段選擇趣味性強,貼近學生生活的素材,讓學生自覺地參與到閱讀中來。生活故事、幽默故事、童話故事、寓言故事、文化故事、科技生活等,能夠從多方面拓寬學生的閱讀視野。閱讀內容要由簡單到復雜,讓學生能夠“跳一跳,摘到桃子”。
2.指導閱讀方法,培養(yǎng)閱讀習慣
培養(yǎng)學生默讀的習慣,形成積極的閱讀態(tài)度;引導學生在閱讀中根據(jù)上下文理解生詞的意思,杜絕見到生詞就查詞典的現(xiàn)象;無法通過上下文理解的生詞,教師要指導學生運用詞典等工具書獨立查找;學會在閱讀的過程中給關鍵的詞句做標記,抓住文本重點。良好的閱讀策略,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為終身學習打好基礎。
3.分享閱讀內容,提高聽讀水平
學生能通過閱讀增加詞匯量,還能汲取各種知識和信息。如果只會閱讀,學生就會成為做題的工具。提供展示的機會,讓他們把閱讀內容跟同學分享,是更為重要的。本學期初,我在各個班設立了“課前講故事”環(huán)節(jié),聽者認真傾聽,努力重復聽到的內容,可以就內容進行提問,亦可以對所聽內容進行個性化的總結。
4.加強寫作練習,以寫作促閱讀
“聽、說、讀、寫”是英語學習的四個方面。指導學生通過閱讀內容,借助主要語言支撐,進行寫作練習??梢赃M行仿寫、改寫或創(chuàng)作自己的文章。最終將閱讀的內容落實到筆頭。每個單元學習之后,我都會指導學生進行習作練習,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能力。在寫作的過程中,學生深深體會到閱讀對于寫作的意義,從而以更大的熱情投入到閱讀中去。
目前的英語教材容量大、難度高。既要落實教材內容,又要通過以上方式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在我看來可以如此嘗試:每周三節(jié)英語課,拿出兩節(jié)整合完成教材內容,第三節(jié)開展影視欣賞、交際或者閱讀課(結合教學內容合理穿插)。
開設以上課程,教師要設立科學的評價機制:既要對學生進行形成性評價,記錄學生成長的點滴;又要進行終結性評價,全面中肯地評價學生的學習;將家長、同學納入到評價體系中,且同學校的評價相結合。
英語學習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占有很大的比重,無論英語基礎知識還是綜合能力的提高都很重要。
(作者單位: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qū)洪家樓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