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瑤
?
陶庸生《國學概要》提要
劉瑤
(湖南科技學院 國學院,湖南 永州 425199)
陶庸生是民國時期滬上的中學教師,畢生致力于國文教學,曾在江蘇省立上海中學等多所學校任教。文章利用極其有限的近代文獻粗線條地勾勒出陶庸生的主要生平事跡,歸納出陶氏教學思想,并對陶著《國學概要》一書及其他相關論著展開初步的分析歸納和比較研究。
陶庸生;《國學概要》;生平事跡
陶庸生(1887-1948),江蘇鎮(zhèn)江人。家世與求學過程不詳。先后出任江蘇省立第一商業(yè)學校教務處主任,江蘇省立常州中學、上海中學及私立育材中學國文教員。其中,僅在上海中學一校就有20年以上的教書經(jīng)歷。上海中學曾以教育質量享有盛名,自然得益于有陶庸生這樣一批治學嚴謹、循循教導、情操高尚的老師。抗戰(zhàn)期間,上海中學播遷多地,并沒有因戰(zhàn)亂而停止辦學。陶庸生更是對學校不離不棄,對學生盡職盡責,學校一日在,他的教學活動就未中斷。由于長年累月伏案苦耕,積勞成疾,陶庸生不幸于民國三十七年(1948)7月31日逝世,享年61歲,當時在校師生無不哀悼。
專著有《國學概要》一書,單篇文章有《本校國文教學之概況及今后改進之商榷》、《談讀書》、《中學國文教材中心與習作問題》等,詩文有《三十五年春仲上中復校初次驅車吊訪校舍》、《復校后初登龍門樓感賦校景》等。
據(jù)陶庸生的學生陳以鴻回憶,他曾在黑板上寫出一副對聯(lián):“能受天磨真鐵漢,不遭人忌是庸才。”并且指著那個“庸”字說:“這就是我陶庸生的庸?!边@大概是自謙罷了。雖說教師職業(yè)平凡,但陶庸生絕不平庸。為師,“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為民,心憂其國,擔當大義?!熬乓话耸伦儭焙?,他曾與上海兩百多位大學教授在《申報》上聯(lián)名宣言:“準備對日作戰(zhàn),組織國防政府,尊重人民權力?!盵1]力在呼吁民眾,聯(lián)合抗日。
1945年8月15日,日軍投降。同年,上海中學開始籌備復校事宜。1947年,《江蘇省立上海中學??房橇颂沼股膸资自?。江蘇省立上海中學校是今上海市上海中學的前身,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校舍幾經(jīng)毀壞,但發(fā)展始終沒有隔斷?!翱箲?zhàn)期間,上海中學成了日本帝國主義的兵營與在華東地區(qū)的英美僑民集中營,學校原有的漂亮校舍被日機轟炸,破壞嚴重。據(jù)沈亦珍回憶,當時學校遭敵寇摧毀,校舍破壞過半,內(nèi)部設施,蕩然無存。學校觸目凄涼,戰(zhàn)爭遺跡歷歷可見?!盵2]這是沈亦珍校長對復校前的回憶,我們亦可以從陶庸生的詩句中看出復校后的場景。
《三十五年春仲上中復校初次驅車吊訪校舍》是陶庸生1946年所作,刊于《江蘇省立上海中學??窂托5?期。該詩寫出了復校后的校舍情況,雖是重建的校舍,但毀落的遺跡仍存在,可見戰(zhàn)爭帶來的創(chuàng)傷非一日能撫平?!稄托:蟪醯驱堥T樓感賦校景》發(fā)表在1947年《江蘇省立上海中學校刊》第9期。這是一組詩,每一小段都有注解說明,描寫了龍門樓、先棉堂、大禮堂、水塔、工廠、教員宿舍等一系列校景。陶庸生的詩寫出了別樣的傷感,他關心學校,痛斥戰(zhàn)爭的毀滅性。這些詩將戰(zhàn)后破敗的校園遺跡幕幕回放,處處驚心,雖是寫景寫物,卻是沉郁頓挫,如訴如泣。且錄詩觀之:
三十五年春仲上中復校
初次驅車吊訪校舍(二首)
水塔遙相望,崇樓橫縱陳。外觀本面目,內(nèi)象失精神。大廈三堆瓦(宿舍毀落三幢),重門一片榛。東西民族性,遺跡在煙塵(為敵軍司令部,繼作歐美集中營;東西民族生活、習慣、遺跡猶存)。
廢壘蛇龍葅,荒場牛馬群。華堂徒壁立,破牖遍絲棼。草木迷離影,門墻剝落紋。小樓紅數(shù)角,青莽趁斜曛。
復校后初登龍門樓感賦校景(十二首)
龍門當日似春臺,桃李盈庭次第開。疾雨狂風知勁草,盤根錯節(jié)又來栽。(龍門樓)
矗入云霄獨木支,朝暉高照赭紅旗。漢王既拔趙家?guī)?,何必伐柯大小差。(旗桿殘余一半)
先棉紀念起重樓,弦誦聲中夕照收。(堂向西)回首不堪人去后,星戈霜劍一庭□。(先棉堂)
建筑中心大禮堂,衣冠揖讓暖春光。雕梁畫棟尚遺跡,風掃長廊無一藏。(大禮堂)
東西相峙四幢樓,素幕明燈一望收。何事阿房楚一炬,三堆瓦礫惹人愁。(學生宿舍四幢,毀落三幢)
聳立如幢踞一方,噴流分脈不成行??v然湯谷經(jīng)穿鑿,濯足滄泉未可嘗。(水塔)
遠聽輪聲轆轆忙,飭材辨器好工場。而今廓落門深鎖,曾是吳娃作臥房。(工場)
無中生有三排屋,鐵蓋板墻黑色奇。用夏蠻夷多茍簡,自知遷就不長期。(敵軍于操場筑木屋三大排)
斗方紅屋最玲瓏,布置西南七粒星。驀地蒼云天外涌,連珠中斷吊伶仃。(教員宿舍七幢,余昔日住第六幢,今已毀落五、七兩幢)
園圃原來兼牧場,有瓜有果有羔羊。可憐散落斜陽里,任爾嘶風野馬狂。(農(nóng)場)
巧小花畦抱地宜,嫣紅姹紫斗豐姿。霜華莫敵烽煙動,憔悴秋容是幾時。(花畦)
郊外藩籬占地長,森森遍插自成莊。一經(jīng)戎馬紛馳后,斷續(xù)迷離入草芒。(藩籬)
陶庸生的教學思想主要體現(xiàn)在他的日常教學和文章著述當中?!墩勛x書》刊于1935年《江蘇省立上海中學第八屆暑期學校旬刊》第3期。該文談到中學生該如何讀書,非泛泛而談,而是對中學生這一特定群體諄諄教導。這作為一名老師的良苦用心,也是中學生的福祉?!侗拘慕虒W之概況及今后改進之商榷》一文刊于1931年《江蘇省立上海中學校半月刊》第56期,該文敘述了江蘇省立上海中學校教學之經(jīng)過概況,并提出8點改進商榷意見。由此可見陶庸生于教學之用心。宏觀能把握全校教學動態(tài),微觀處能提出建設性意見。此盡職盡責,此高瞻遠矚,實令人敬仰。《中學國文教材中心與習作問題》刊于1934年《江蘇教育》第3卷第5、6期合刊。在文中,陶庸生提出今時代教材之中心,應以“發(fā)揚民族指導修養(yǎng)為中心”,以“認識固有學術引起讀書與興趣為輔”的觀點。
陶庸生的教學思想,可以總結為三點:
第一,以身作則,以德育人。陶庸生曾說“須培養(yǎng)學生之道德,鼓其氣節(jié),正其言行,端其視聽,植其根底,榮其枝葉。”所以他在教材中心思想問題上提出以“發(fā)揚民族指導修養(yǎng)為中心”,以“認識固有學術引起讀書與趣旨為輔”。
陶庸生的字寫的很好,板書同樣漂亮。他告誡學生:字必須每天練,一天也不能停。俗話說“字無百日功”是不對的,一百天怎么寫得好字呢?應該是“字無罷日功”,就是說停一天前功盡棄。[3]
第二,注重寫作,提倡文言。他認為高中學生應該用文言作文第一學期可以通融寫白話文,第二學期必須寫文言文。
對于習作問題,他提出以下要求:在思想上,要避免思想不清、理解悖謬、誤解題意、不切題旨;在修辭上,要避免文法不通、詞句不穩(wěn)、文句反復、語多浮泛;在書寫上:不寫別字、俗字、怪字,減少涂改,字跡清楚;在細節(jié)上,注意文言句白話句分辨、標點符號確當;在寫作原則上,禁止東抄西抄、請人代作、不打草稿。
第三,因材施教,量體裁衣。鑒于當時教材中心思想分歧,或主觀過強,或潦草塞責,只顧教者任務,而不察學者之修養(yǎng)知識,學習現(xiàn)狀。陶庸生提出:教材不必艱深,須提綱挈領,一目了然。各年級教材應深淺有別,不宜略同。陶庸生所編教材《國學概論》是最好的體現(xiàn)。
對于中學生讀書建議:讀我必讀的書;讀我所能讀懂的書;讀進過整理的書;讀完一種書,再讀其他種。閱讀宜先淺后深、很短后長,不可淺嘗輒止;如何讀一本書?先讀書中序言,然后分析其內(nèi)容,再綜合其要素,最后總結讀書的心得。
“國學”是我中華民族獨有文化,無論是民國時期還是當今社會都倍受歡迎?!秶鴮W概要》同名異書者頗多。1931年,遠東印務局出版了王韶生《國學概要》;1937年,北平聯(lián)合出版社出版了李維《國學概要》;1946年,龍門聯(lián)合書局出版了陶庸生《國學概要》。
陶庸生所著《國學概要》,是民國時期大學及高中選修常用的講義,是國學入門的參考書。該書在中華民國三十五年(1946)7月出版,中華民國三十六年(1947)8月再版。出版者是嚴幼芝,發(fā)行者為上海龍門聯(lián)合書局,當時在南京、北平、重慶、廣州、漢口、杭州等各分局有出售。1959年,臺灣啟明書局影印了陶庸生此書,改題為《國學入門》,封面標明“青年百科入門·國學入門組”。1978年,臺灣信誼書局再次影印出版,列為《國學入門叢書》5冊之一,總題為“國學研究”,署名“陶庸生等著”。
全書共167頁,約20萬字。分為4編。第1編經(jīng)學、第2編史學、第3編哲學、第4編文。其中第1編后附編小學,書中有注釋、有附注,書末附有勘誤表。此書前面有陶庸生《引言》,茲錄如下:
是書為多年來大學及高中選修之講義。博采群書,立意取其尤當,參考眾說,主旨要在客觀,而沿流溯源,提綱挈領,尤斤斤焉勿失,俾學者可據(jù)此以尋國學之門徑。述而不作,幾經(jīng)修改。曩年已由書肆付梓,未出版而一二八之釁作,稿已多散佚。諸生所有之講義,泰多遺亡。茲經(jīng)搜拾,再加損益,印成是冊。倘荷垂青采為教本者,如以鐘點無多,則材料之剪裁,講授之繁簡,諒能因時制宜也。即學生用以自修,亦可示其津梁。惟國學宏深,非淺陋能窺其堂奧;時賢著作,已博引掇其菁華。倘蒙明達之士,教正焉,鑒諒焉,則幸甚矣!
此引言講述了《國學概要》一書的特點,以及該書成書之因。《國學概要》早在1932年已成書,付梓未出版。而“一二八事變”后,稿件多散佚,但是教育仍需繼續(xù),教材仍需編纂。陶庸生不辭辛苦,主動擔當教材編纂大任。
該書的三大特點,詳論如下:
第一,述而不作,博采眾長。文中陳述較多,而作者本身的論斷很少,類似“輯述”的性質。朱熹說:“述,傳舊而已。作,則創(chuàng)始也。故作非圣人不能,而述則賢者可及?!碧沼股且幻先迳?,想必也是篤信經(jīng)典。對于國學,古代圣賢之作是不可逾越的經(jīng)典,書中多處引用《周禮》、《尚書》、《周易》、《莊子》、《說文解字》等一些系列經(jīng)典書籍的觀點,可見陶庸生謹小慎微,不敢大膽提出自己新的創(chuàng)見。同時,他也遵循圣人的言行,堅守著傳統(tǒng)文化陣地。胡適著有《諸子不出于王官論》駁論“諸子出于王官”,可謂“大膽的假設,小心的求證”。章太炎《論諸子的大概》一文中說胡適“固然有些想象,也有幾個確實憑據(jù)”,陶庸生與章太炎觀點略同,并對此反應強烈,他批評胡適因襲新文化立場,妄加臆度,數(shù)祖忘典、入主出奴。
德國漢學家花之安(Ernst Faber)《經(jīng)學不厭精·序》:“予涉獵經(jīng)史,非敢謂突過前人,惟念初學入門,宜有根據(jù),捃摭舊文,自有新得?!背鯇W者可效仿“述而不作”,國文資深教師陶庸生應有所突破。但《國學概要》作為教科書,是為廣大學生群體而著,如站在此角度,“述而不作”的原則恰是學生初入國學通俗易懂的好教材。
“國學”產(chǎn)生于20世紀初,是針對當時“西學”而提出的新名詞,所以當時學者對于新名詞“國學”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陶庸生引言說:“時賢著作已博引,掇其菁華”,他在書中多次引用同時代的學者的觀點,如梁啟超、胡適、章太炎、王國維、羅振玉等。梁啟超著有《國學入門書要及其讀法》,章太炎著有《國故論衡》,胡適著有《中國哲學史大綱》,這些都是編寫國文教材《國學概要》的不可或缺的參考資料。陶庸生可謂“集群圣之大成而折中之”,不偏不倚,允執(zhí)其中?!对娊?jīng)》中有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碧沼股嬉晌霎?,博采眾議,而成《國學概要》一家之言。
第二,沿流溯源,提綱挈領。晉陸機《文賦》:“或因枝以振葉,或沿波而討源。”知其然,必須知其所以然,而后言之有物也?!秶鴮W概要》一書設有“歷代治經(jīng)概述”、“文字之變遷”、“歷代之訓詁學與書”、“歷代史學”、“歷代之治子學”、“歷代文學之流變”章節(jié)。沿其發(fā)端,按時間順序敘述歷朝歷代之流變,搜羅甚備,考索甚深。于其經(jīng)學,觀六經(jīng)到十三經(jīng)之變;于其小學,知今文、今字之來源;于其史學,知中國歷史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于其哲學,知九流十家的何去何從;于其文學,知“一代有一代之文學”。此書沿流溯源,征其來處,結構完整清晰。能使初學者索閱極便,易得要領。
中國國學文化底蘊深厚,滔滔黃河淘不盡,滾滾長江流不斷。陶庸生終其一生致力于國文教學,掌握國文之精要,始著《國學概要》。唐韓愈《進學解》:“記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鉤其玄?!薄秶鴮W概要》正是提要鉤玄,提綱挈領,講明重點,不失為一本優(yōu)秀教材。以下為第3編“哲學”各章目錄: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周秦諸子之哲學
第三章 歷代之治子學
第五章 漢唐之釋道
第六章 魏晉南北朝之玄學
第七章 宋元明清之理學
由上述目錄可以看出,章節(jié)是有梯度的,大標題含有小標題,循序漸進,層次清晰。目錄既是橫向的,也是縱向的,展示了教學的系統(tǒng)性和邏輯性,使學生對事件發(fā)生的原因、過程、結果一目了然,把握知識整體結構。目錄是提綱挈領、講明重點的,比如說第3編哲學,分為3級標題,先橫向概括“十家九流”,再縱向敘述“歷代之治子學”,最后3章重點講述漢唐之釋道、魏晉南北朝之玄學、章宋元明清之理學。縱觀目錄,簡明扼要,面面俱全。陶庸生在引言里說:“倘荷垂青采為教本者,如以下鐘點無多,則材料之剪裁,講授之繁簡,諒能因時制宜也?!庇纱丝梢姳緯慕Y構安排靈活自如,若繁則刪,就簡則補,非循規(guī)蹈矩,因時制宜,因材施教。
第三,與時俱進,緊跟潮流。陶庸生所著《國學概要》在當代社會可能劃為舊書,但其內(nèi)容經(jīng)典之處,永不過時。此書在當時應是與時俱進、識時達務的。在書中我們可以看到A、B、C的排列順序;小說、戲劇采之入書;哲學用philosophy表示;在談論“文學之因素”時,言及“新文化運動”、“康梁變法”、“辛亥革命”,從而論證時代與環(huán)境為文學之因素;書中還提及一些現(xiàn)代罕見的名詞,也可謂是時代的創(chuàng)見。如:古今文兼重號曰“通學派”、“等韻”者,中國拼音之學也。熔古鑄今,緊跟時代潮流,是一本真正不落窠臼之書。
1931年,王韶生著《國學概要》,由遠東印務局出版,共232頁,分22章。主要介紹了我國哲學、文學、史學知識,同時也涉及經(jīng)學、小學、目錄學等。
王韶生(1904-1998),字懷冰,廣東豐順人。畢業(yè)于北京師范大學、北京大學。1930年,赴星洲任端蒙學校校長。嗣后回國,歷任中山大學、嶺南大學、廣州大學、國民大學、文理學院等校文學院教授兼中文系主任,1949年遷居香港。王韶生畢生醉心于學術研究及文藝創(chuàng)作,發(fā)表論文數(shù)十篇,著作十數(shù)種,逾百萬言,著有《皮錫瑞之經(jīng)學》、《懷冰室經(jīng)學論集》、《懷冰隨筆》、《當代人物述評》等等。[4]《國學概要》為其早年所作。
劉勉群在王著《國學概要》序言中說:“國故的范圍既這樣廣闊,歷史有那么悠長,無怪一般中學生對之要望洋興嘆,就是教授這么功課的人都覺得一部二十四史不知從何處說起?,F(xiàn)在坊間出版的關于《國學概論》的書,雖然不多,也有幾本,可是都犯了一種毛病,不是偏見太深,就是毫無意見,只知把材料排列在一塊,編制之系統(tǒng)不明,編者之意見何在?”
此序言指出當時坊間出版的國學著作諸多弊病。王著《國學概要》正是有意避開這些弊端,得到了大家的認可。劉勉群先生為王著作序道,王先生這本書的特色很多,一是系統(tǒng)分明,二是態(tài)度公正。
王所著《國學概要》共22章,沒有目錄。但整本書脈絡清晰、系統(tǒng)分明。筆者根據(jù)書本內(nèi)容列目錄如下:
第一章 群經(jīng)論略
第二章 周秦思想概略
第三章 漢朝學術趨勢
第四章 世說新語
第五章 隋唐佛學
第六章 宋明哲學大意
第七章 樸學蠡酌
第八章 中國史學之發(fā)展
第九章 中國的重要史學家
第十章中 國文學的源流
第十一章 屈原及其弟子宋玉
第十二章 漢賦
第十三章 曹氏父子與建安文學
第十四章 六朝詩人
第十五章 文學批評家劉勰、鐘嶸
第十六章 駢體文
第十七章 唐宋八大家
第十八章 李杜蘇黃
第十九章 詞曲傳奇小說
第二十章 桐城派與古文
第二十一章 小學撮要
第二十二章 目錄學入門
王韶生和陶庸生為同時代教師,其心為學生而生,其書為學生而寫。一位在血氣方剛、少年得志時而為,一位在老驥伏櫪、大器晚成時而作。一個敢于挑戰(zhàn),一個當仁不讓。兩者方圓殊趣,各有千秋,所著《國學概要》同名實異。
從宏觀上比較,王書文學知識體系占多半,而陶書文、史、哲、小學平分秋色;王書目錄學單作一章,陶書目錄學歸納于史學范疇;王書《世說新語》主要從思想方面講,陶書將《世說新語》納入文學小說里面。王書小學談得較淺,陶書把小學納入經(jīng)學附編,在書本占同樣的比重,包括文字、訓詁、音韻、書法,內(nèi)容詳實。另外,王書是由王韶生、豐順合編,王韶生主編,有楊壽昌和劉勉群先生作序,王韶生自序,唐富言先生封面題字。陶書為個人專著,無序,有陶庸生引言。相比較而言,王書文學知識體系豐厚,陶書章節(jié)布局清晰,文、史、哲、小學各不偏廢。王韶生寫于生平早年,陶庸生作于生平晚年,雖然陶庸生比王韶生大17歲,王書出版時間早陶書15年。
如果從微觀上看,王著《國學概要》附有多個附錄。南北學派系統(tǒng)表:南北學派比較表;三國六朝玄學系統(tǒng)表;禪宗傳授系統(tǒng)表等等。陶著《國學概要》在“周秦諸子之哲學”有先秦之學派表,與王著“南北學派系統(tǒng)表”相甚無幾,或是陶著借鑒王著,或是同時參考了統(tǒng)一資料。對于經(jīng)典之作,同時參考不可避免,如王與陶共引用章太炎《國學概論》“以文字著于竹帛叫做文”;王著無目錄,每一章節(jié)按內(nèi)容分許多標題,陶著目錄與內(nèi)容一一對應系統(tǒng)而完備;王著語言偏白話文,口語化,通俗易懂。陶著偏文言化,書面化,中規(guī)中矩;王著文學色彩濃烈,有較多的主觀評價、有呼吁、有感慨。陶著中正嚴謹,有理有據(jù)。例如:王著否定了當時人對賦的抹殺,指出賦的可取指出,不可全盤拋棄。陶著即“賦”發(fā)展到哪,筆墨就到哪,其來龍去脈清清白白,有者道盡,無者不贅言。另外陶著有注釋、有附注,可體現(xiàn)治學嚴謹。如“近人以三大史學家——劉知幾、鄭樵、章學誠,或加入杜佑相提并論,其同異者因并及之,掛一漏萬,知不免焉。”
總體來說,陶庸生所著《國學概要》相對成熟些,一是年齡大,教學經(jīng)驗多;二是晚年思想趨向成熟。王著語言生動、通俗易懂,適合課外教材輔助性讀物。陶著著述嚴謹,系統(tǒng)全面,適于教材。
[1]無名.上海各大學教授意見[N].申報,1931-10-27.
[2]唐昌盛.史品上中菁英教育的縮影[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5:92.
[3]顧國華.文壇雜憶全編[M].上海:上海書店,2015:46.
[4]何葆玉.豐緣書信錄[M].武漢:中華詩詞出版社,2007:1.
(責任編校:張京華)
編者按:以“國學”或“國故”、“國粹”為概念,對我國傳統(tǒng)學術做整體性的論斷,起于清末,迄于民國,約有200余種。近年“國學”再度興起熱潮,但迄今在眾多諸如思想史、學術史、文化史、經(jīng)學史、儒學史、哲學史等類著作中,尚且缺乏一種對于近代國學史的總結和描述,故此有必要加以探討。本《學報》搜求1900-1950年間國學著作,重讀而提要之。2014年第3期及第9期已刊出唐鉞《國故新探》、蔣逸雪《國學概論》、鐘泰《國學概論》、程樹德《國故談苑》、王易《國學概論》、徐英《國學大綱》、馬瀛《國學概論》七種提要。茲再列為專欄,繼續(xù)推出。
G09
A
1673-2219(2017)07-0005-04
2017-06-10
劉瑤(1997-),女,湖南衡陽人,湖南科技學院國學院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