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朝芬
【摘要】 目的:總結分析食管癌患者圍手術期潛在護理風險及應對策略。方法:對本院2015年
3月-2016年5月60例食管癌患者圍手術期的護理進行回顧性總結分析。結果:經(jīng)過對食管癌患者采取連貫性的圍手術期治療和護理,針對護理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一系列護理風險,采取積極有效的相關干預措施,60例食管癌患者術后全部康復出院,無并發(fā)癥發(fā)生。結論:加強患者圍手術期護理,提高醫(yī)護人員專業(yè)技術水平,對預防食管癌圍手術期護理風險,降低術后并發(fā)癥起著積極作用。
【關鍵詞】 食管癌; 圍手術期; 護理風險; 應對策略
【Abstract】 Objective:To summarize and analyze the risks and strategies for esophagus cancer patients in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Method:60 esophagus patients in perioperative period were selected and analyz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5 to May 2016.Result:After taking the perioperative treatment and nursing of coherence in 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cancer,according to a series of nursing risk in the nursing process,taken positive and effective intervention measures,60 cases of esophageal cancer patients after operation recovered without complications.Conclusion:Enhance nursing in perioperative period, improve the professional abilities of medical staffs,plays a very active part of preventing nursing risks of esophagus cancer patients in perioperative period and reducing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Key words】 Esophageal cancer; Perioperative; Nursing risk; Coping strategies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Peoples Hospital of Pengzhou,Pengzhou 61193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7.01.021
食管癌是一種常見的消化道癌腫,我國是世界上食管癌高發(fā)地區(qū)之一,在我國食管癌發(fā)病率占各部位癌腫死亡的第二位,男性多于女性,發(fā)病年齡多在40歲以上。目前食管癌的治療方法以手術治療為主,術前患者一些不良生活習慣如長期抽煙、酗酒,由于疾病原因伴有進食困難,不同程度營養(yǎng)不良和免疫功能低下,手術又進一步增加分解代謝及下調免疫功能,以及術后傷口疼痛,留置各種管道導致圍手術期護理風險明顯增高,常見風險為肺部感染、管道脫落、低蛋白血癥[1]。因此加強食管癌患者圍手術期護理,對潛在護理風險采取相關應對策略,對患者術后減少并發(fā)癥具有重要作用,為提高食管癌患者圍手術期護理質量,作者回顧了本院胸外科2015年3月-2016年5月收治的60例食管癌患者圍手術期護理資料,對潛在的護理風險因素及應對策略進行了分析總結,將其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了本院胸外科2015年
3月-2016年5月收治的60例食管癌患者圍手術期護理資料,本組共60例,其中男45例,女15例,年齡50~80歲。男性患者中45例吸煙患者,其中20例男性患者既吸煙又飲酒,8例患者有吸煙既往史。
1.2 方法 對60例食管癌患者臨床護理資料進行分析總結,針對圍手術期潛在護理風險,采取相應有效的應對策略,在治療護理過程對特殊問題,特殊病例采取醫(yī)護之間積極協(xié)調配合,查閱大量文獻資料,提出相應解決措施,取得明顯效果。所有患者均在全麻下實施食管癌根治術,術前有肺部感染者積極采取抗感染,霧化吸入,指導有效咳嗽咳痰鍛煉,術后均留置尿管、胃管、營養(yǎng)管、胸腔閉式引流管。
2 結果
經(jīng)過對食管癌患者采取連貫性的圍手術期治療和護理,針對護理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一系列護理風險,采取積極有效的相關干預措施,本院胸外科2015年3月-2016年5月60例食管癌患者術后全部康復出院,無并發(fā)癥發(fā)生。
3 討論
通過總結分析食管癌患者圍手術期臨床資料,查閱大量文獻資料,現(xiàn)將食管癌患者圍手術期護理風險因素及應對策略具體分析總結如下。
3.1 食管癌患者圍手術期潛在風險因素分析
3.1.1 患者自身因素 由于大多數(shù)患者均有長期吸煙史(超過15年的有27例),吸煙可以引起肺部的病理改變從而大大增加了肺部感染的概率,食管癌術后出現(xiàn)肺部感染嚴重影響到患者術后康復。食管癌術后發(fā)生肺部感染的主要因素有:年齡,術前基礎疾病,是否有吸煙史(尤其長期吸煙史),術前通氣功能障礙[2-3]。有研究發(fā)現(xiàn)年齡大于60歲,開胸術后有長期吸煙史的患者發(fā)生肺部感染率高達71.7%,因此對吸煙患者術前應該戒煙2周以上,同時應該協(xié)助積極有效的排痰,及預防性的抗生素處理,以預防術后肺部感染的發(fā)生,術后采取相應鎮(zhèn)痛措施以利于患者排痰。
3.1.2 家屬因素 家屬是患者的支持系統(tǒng),家屬的情緒態(tài)度直接影響著患者,癌癥患者心理表現(xiàn)特別敏感脆弱,若家屬情緒低落,就會增加患者的思想負擔,不利于治療和康復。醫(yī)護人員是患者與家屬間接溝通的橋梁,患者家屬往往對食管癌及手術知識了解比較片面或存在很多誤區(qū)[4]。
3.1.3 圍手術期常見肺部并發(fā)癥 目前相關報道顯示,隨著治療手術方式的改變,食管癌術后吻合口瘺發(fā)生率已降低到1.0%~3.0%的情況下,食管癌術后呼吸道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和死亡率已經(jīng)超過吻合口瘺達到20%~75%,死亡率30%~50%,具體包括:肺不張、肺水腫、肺炎、支氣管炎、支氣管痙攣、呼吸衰竭甚至ARDS,基礎慢性肺疾患加重等[5]。
3.1.4 患者相關危險因素 吸煙、總體健康狀況不良、基礎肺部疾病(COPD、哮喘)、年齡、肥胖、長期臥床。
3.1.5 手術相關危險因素 手術部位和類型、麻醉類型、麻醉藥物的選擇、麻醉侵入操作、手術操作、手術持續(xù)時間、體液平衡、鎮(zhèn)痛。
3.1.6 鎮(zhèn)痛不完善 疼痛影響患者睡眠休息,導致疲勞和體力下降,疼痛影響深呼吸、咳嗽,排痰不暢、肺不張。鎮(zhèn)痛過度患者嗜睡,呼吸道敏感性下降,咳嗽反射減弱、發(fā)生嘔吐時容易發(fā)生誤吸[6]。
3.1.7 護理人員因素 食管癌圍手術期的專科性較強,手術復雜,術后并發(fā)癥多,護理工作復雜。在護理上稍有疏忽,不及時發(fā)現(xiàn)處理,就會導致不可挽回的結果,而且術后康復屬于循序漸進,有連貫性的過程,這就要求護理人員有敏銳的洞察能力,細心責任心,和很強的專業(yè)技術能力[7]。
3.1.8 體液過多或體液不足 手術導致組織灌注量改變(腎、腦、心肺、胃腸或周圍血管)影響的循環(huán)系統(tǒng),補液過快容易導致心功能衰竭,體液過多;補液過慢又會造成,體液不足,心輸出量減少,有體液不足的危險。
3.1.9 營養(yǎng)失調,低蛋白血癥 食管癌患者體質進行性下降,可能經(jīng)歷較長時間的進食困難,疾病消耗等因素,手術應激,食管切除后短期不能進食等,往往存在營養(yǎng)不良,甚至低蛋白血癥,影響患者術后康復,處理不好往往會導致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術后機體處于應激狀態(tài),分解代謝尤其是蛋白質的消耗增多,多數(shù)患者處于負氮平衡狀態(tài),術后早期的營養(yǎng)支持可有效預防營養(yǎng)不良,提供好免疫功能,改善患者預后[8]。
3.2 針對以上潛在護理風險總結出下面一系列防范及應對策略
3.2.1 加強患者的管理 加強患者術前心理護理:食管癌患者往往對進行性加重的進食困難,日漸減輕的體重感到焦慮,對所患疾病有部分或者較全面的認識,求生欲望很強烈,迫切希望早日康復,但對手術能否徹底治愈疾病、擔心麻醉和手術意外害怕、術后并發(fā)癥而表現(xiàn)出非常緊張和恐懼的心理。術前護士應根據(jù)患者的情況,實施耐心的心理疏導,加強與患者溝通,幫助其了解手術相關知識[9]。講解手術和各種治療與護理的意義、方法、大致過程、配合與注意事項,營造舒適的環(huán)境,促進睡眠,盡可能消除其不良心理反應。呼吸道準備:有研究發(fā)現(xiàn)年齡大于60歲,開胸術后有長期吸煙史的患者發(fā)生肺部感染率高達71.7%[10],因此對吸煙患者,術前應指導嚴格戒煙至少兩周,并訓練患者有效咳痰和教會患者進行腹式深呼吸,先用鼻吸氣,吸氣時將腹部向外膨起,屏氣1~2 s,然后讓氣體從口中慢慢呼出,每天練習數(shù)次,有利于術后減輕傷口疼痛,主動排痰,達到增強肺部通氣量,改善肺部缺氧,預防術后肺部感染、肺不張[11]。對于痰多、咳嗽無力的患者出現(xiàn)呼吸淺快、發(fā)紺、呼吸音減弱時,立即行鼻導管深部吸痰,必要時給予支氣管鏡吸痰或氣管切開吸痰。嚴密監(jiān)測生命體征:正常體溫36~37 ℃,低于35℃多見于休克及衰竭的患者,體溫突然升高多見于急性感染,體溫持續(xù)不升、持續(xù)的高熱均提示病情的嚴重,手術后的吸收熱一般不超過38 ℃,高于38.5 ℃或者術后3~6 d持續(xù)的發(fā)熱提示存在感染,查找原因,對癥處理。正常脈搏:60~100次/min,有力脈搏<60次/min,或>140次/min,出現(xiàn)間隙脈,脈搏短炪說明病情有變化,如電解質紊亂,心律失常。
3.2.2 各種管道的護理 本組病例術后都留置尿管、胃管、營養(yǎng)管、胸腔閉式引流管,保持各管道通暢,妥善固定作好插入長度標示,防止滑脫,嚴密觀察引流量,性狀,并準確記錄[12]。(1)胸腔閉式引流管護理:保持管道密封,搬動患者或更換引流瓶時,應雙重夾閉引流管,嚴格無菌操作,防止逆行感染。術后3 h內(nèi)胸腔引流液引流量大于100 mL/h,呈鮮紅色并伴有較多血凝塊,患者出現(xiàn)煩躁,血壓下降,脈搏增快,應考慮活動性出血,若引流液中有食物殘渣,提示食管吻合口瘺。若引流液量多,由清亮轉渾濁,則提示乳糜胸,應及時報告醫(yī)生,協(xié)助處理[13]。(2)胃管護理:術前置入胃管時進入梗阻部位不能強行進入,以免穿破食管,可置入梗阻部位上端,待手術中直視下再置入胃里。術后3~4 d內(nèi)持續(xù)胃腸減壓,術后6~12 h內(nèi)可從胃管吸出少量血性液或咖啡色液,以后顏色逐漸變淺。若引流出大量鮮血或血性液,患者出現(xiàn)煩躁,血壓下降,脈搏增快,尿量減少,應考慮吻合口出血,經(jīng)常擠壓胃管,防止管腔堵塞。若胃管不慎滑脫,應嚴密觀察病情,勿盲目插入,以免戳穿吻合口,造成吻合口瘺[14]。(3)營養(yǎng)管護理:保持營養(yǎng)管通暢,滴注期間定時沖洗,防止堵塞,滴注營養(yǎng)液前后連續(xù)管飼過程中每隔4小時及特殊用藥前后均應用20~40 mL的溫開水或生理鹽水沖洗營養(yǎng)管,以保持通暢。藥丸經(jīng)研碎,溶解后直接注入營養(yǎng)管,以免與營養(yǎng)液不相容而凝結成塊粘附于管壁,堵塞管腔,保持營養(yǎng)管清潔,預防營養(yǎng)液污染[15]。
3.2.3 傷口護理 術前教會患者進行深而慢的腹式呼吸,吸氣后屏氣3~5 s,用力從肺部深處咳嗽,用兩次短而有力的咳嗽將痰液咳出,有效地排痰可以防止肺部感染發(fā)生,但咳痰時患者往往出現(xiàn)傷口疼痛難忍,護理人員可用雙手輕輕按住傷口,在深吸氣末做有效的咳嗽。若患者咳嗽頻繁,可在患者胸部繃上胸帶,適當約束傷口,避免傷口頻繁震動,必要時可遵醫(yī)囑使用止痛藥物進行止痛[16],告知患者合理使用鎮(zhèn)痛藥不僅可以緩解傷口疼痛帶來的痛苦,還能促進患者有效咳出痰液,防止發(fā)生肺部感染,以解除患者后顧之憂。
3.2.4 飲食護理 術后禁食期間不可下咽唾液,以免感染導致食管吻合口瘺,停止胃腸減壓24 h后若無呼吸困難、胸內(nèi)劇痛、患側呼吸音減弱及高熱等吻合口瘺的癥狀時可開始進食,先試飲少量水,后給予清流質飲食。術后3周若無特殊不適可進普食,但仍應注意少食多餐,細嚼慢咽,防止進食過多,速度過快[12]。食管癌噴門癌切除術后胃液易反流,矚患者進食后2 h內(nèi)勿平臥,睡眠時將床頭抬高。食管-胃吻合術后出現(xiàn)胸悶、進食后呼吸困難,建議患者少食多餐,1~2個月后,癥狀多可緩解[17]。
3.2.5 營養(yǎng)支持 術前評估患者的飲食習慣,有無長期飲烈性酒,進食過快,食物過硬等情況,評估患者的營養(yǎng)狀況,有無貧血和低蛋白血癥。指導患者術前合理進食高熱量、高蛋白、豐富維生素的流質或半流質飲食,不能進食者,靜脈給予高營養(yǎng)或空腸造瘺,擬行結腸代食管的患者,術前3 d口服抗生素,術前晚進行清潔灌腸,術日晨留置胃管。術后應禁食,待肛門排氣,胃腸減壓引流量減少后,拔除胃管,停止胃腸減壓24 h后若無呼吸困難、胸內(nèi)劇痛、患側呼吸音減弱及高熱等吻合口瘺的癥狀方可進食。先予全清流質,后過渡到半流質飲食,無不良反應后方可進普食,指導注意少食多餐,進食量不宜過多,速度不宜過快,避免進食生、冷、硬食物。協(xié)助口腔護理,2~4次/d,可用漱口液保持口腔清潔,預防口腔黏膜糜爛,增加食欲。
3.2.6 提高護理人員專業(yè)技術水平 病情觀察是對患者病情進行周密的調查研究,以便協(xié)助醫(yī)生確診,給予及時的治療及制定合適的護理措施。要求護士具備廣博的知識,嚴謹?shù)墓ぷ髯黠L,高度的責任心,訓練有素的觀察力。做到五勤:勤巡視、勤觀察、勤詢問、勤思考、勤記錄,由具有一定臨床經(jīng)驗和經(jīng)過??频木C合培訓的護士擔任責任護士,其他護士輔助完成。食管癌圍手術期的??菩暂^強,手術復雜,術后并發(fā)癥多,護理工作復雜,在護理上稍有疏忽,不及時發(fā)現(xiàn)處理,就會導致不可挽回的結果。而且術后康復屬于循序漸進,有連貫性的過程,這就要求護理人員有敏銳的洞察能力,細心責任心和很強的專業(yè)技術能力。要求責任護士具有很強的職業(yè)道德和業(yè)務技術水平,需要極端負責的工作精神,要求護士反應敏捷應,變能力強,具有一定臨床經(jīng)驗和經(jīng)過??频木C合培訓的護士[18],需具備正確判斷和協(xié)助醫(yī)生及時處理病情變化的能力。直接觀察法:視診聽診觸診叩診嗅覺詢問思考;間接觀察法:醫(yī)生,家屬交流,交接班病歷,檢驗報告,儀器:心電監(jiān)護,血糖儀等。
3.2.7 鼓勵家屬參與圍手術期護理 家屬是患者的支持系統(tǒng),家屬的情緒態(tài)度直接影響著患者,癌癥患者心理表現(xiàn)特別敏感脆弱,家屬情緒低落往往會增加患者的思想負擔,不利于治療和康復。醫(yī)護人員是患者與家屬間接溝通的橋梁,患者家屬往往對食管癌及手術知識了解比較片面或存在很多誤區(qū)[19]。護士應加強與患者家屬的溝通,仔細了解家屬對疾病和手術的認知程度,爭取親屬在心理和經(jīng)濟方面的積極支持和配合,解除患者的后顧之憂,術后患者大多數(shù)依賴性增強,不愿活動,家屬由于對術后康復的不了解而盲目順從,產(chǎn)生抵制心理。護士應告知術后早期下床可以增加肺通氣,利于分泌物排出,減少肺部感染;促使腸蠕動早期恢復,減少腹脹,增進食欲;促進血液循環(huán),減少下肢靜脈栓塞,術側肩關節(jié)運動可預防關節(jié)強直,取得家屬積極配合,促進患者早日康復[20]。
3.2.8 保持呼吸道通暢,合理使用鎮(zhèn)痛藥 保持呼吸道通暢,強力祛痰:遵醫(yī)囑使用氨溴索(沐舒坦)可以預防術后肺不張、急性肺損傷、低氧血癥、ARDS等,作用有量效關系。盡早開始霧化吸入,遵醫(yī)囑使用支氣管擴張劑+祛痰劑:利于痰液排出,解除水腫和支氣管痙攣。預防粘液栓、防止術后肺不張主要手段還包括:鼓勵主動咳嗽、拍擊胸壁,體位引流[17]。
3.2.9 有效鎮(zhèn)痛,合理應用有效抗生素 及時發(fā)現(xiàn)和處理外科相關并發(fā)癥,張力性氣胸等,術后COPD鼻導管吸氧流量<3 L/min,維持液體出入量平衡,采取減輕腹脹的措施、及時拔除胃管。
3.2.10 心理護理及健康指導 (1)術前健康教育:給予心理上的支持:加強與患者的溝通,了解其心理狀況,實施耐心的心理疏導,以增加患者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向患者說明手術治療的必要性,明確必要的術前檢查和準備是手術成功的重要保證[21]。(2)飲食指導:對于能夠進食的患者,指導進食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的飲食;對于有嚴重吞咽困難的患者,給予流質飲食;對于有嚴重梗阻,甚至進水亦有困難的患者,給予靜脈高價營養(yǎng),改善其營養(yǎng)狀況。(3)保持口腔衛(wèi)生:告訴患者不良的口腔衛(wèi)生能增加術后患者感染的機會,影響術后吻合口愈合,故應保持口腔清潔,進食后漱口,并積極治療口腔疾病。(4)呼吸道準備:對吸煙者,術前應勸其嚴格戒煙,指導并訓練患者有效咳痰和復式呼吸,以利術后減輕傷口疼痛,主動排痰,達到增加肺部通力量,改善缺氧,預防術后肺炎和肺不張的目的[22]。指導患者在床上練習平臥位和半坐臥位的自解小便,避免尿潴留,向患者講明術前胃腸道準備及術后留置胃管的意義,以利其配合治療。(5)術后健康教育:體位指導:患者清醒后,采取半坐臥位,利于肺膨脹及胸腔引流。呼吸功能鍛煉:督促患者做呼吸訓練,術后鼓勵患者深呼吸、吹氣球、吸深呼吸訓練器,促使肺膨脹,改善換氣。胸腔閉式引流護理指導:向患者介紹胸腔閉式引流的目的和注意事項,發(fā)現(xiàn)引流管脫出、扭曲等現(xiàn)象及時報告,若引流液中有食物殘渣,提示有食管吻合口瘺;若引流液量多,由清亮轉渾濁,提示有乳糜胸[23]。飲食護理指導:告之患者術后保持口腔衛(wèi)生,禁食期間不可下咽唾液,以免感染造成食管吻合口瘺。禁食期間持續(xù)胃腸減壓,告訴患者持續(xù)胃腸減壓的目的[24],切忌自行拔除。術后禁飲禁食3~4 d,待肛門排氣、胃腸減壓引流量減少后,拔除胃管。停止胃腸減壓14 h后,可開始進食,先試飲少量水,術后5~6 d可給予全量清流質,每2小時給100 mL,6次/d。術后3周后患者若無特殊不適可進食普食,但仍應注意少食多餐,細嚼慢咽,防止進食量過多、速度過快,避免進食生、冷、硬食物。告知患者由于胃已拉入胸腔,肺受壓,可能有進食后呼吸困難,建議患者少食多餐。術后可發(fā)生胃液反流至食管,患者可有反酸、嘔吐等癥狀,平臥時加重,應囑患者飯后2 h內(nèi)勿平臥,睡眠時將枕頭墊高[25]。指導患者鍛煉,術后第1天開始肩臂主動運動,即過度伸臂、內(nèi)收及前屈上肢及內(nèi)收胛骨,預防發(fā)生關節(jié)強直、廢用性萎縮。
3.3 出院教育 繼續(xù)堅持戒煙、戒酒,加強呼吸功能鍛煉,指導患者宜逐漸過渡飲食,避免刺激性食物與碳酸飲料,避免進食過快、過量,禁忌堅硬多刺食物(如魚等)。告訴患者嚴格遵照醫(yī)囑,堅持治療,如有乏力、脫發(fā)、虛弱或白細胞下降,應及時就醫(yī)。定期門診復查,嚴格服藥,堅持功能鍛煉,掌握活動量,避免疲勞,保證充分睡眠,勞逸結合[26]。術后早期不宜下蹲大小便,以免引起體位性低血壓的發(fā)生。加強自我觀察:術后3~4周再次出現(xiàn)吞咽困難,可能是吻合口狹窄,及時就診。定期復查,堅持后續(xù)治療[27]。
綜上所述,食管癌患者的治療方法以手術治療為主,手術復雜,術后并發(fā)癥多,患者及家屬對手術了解不全面,往往直接影響患者術后康復,導致嚴重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甚至患者生命危險,針對護理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一系列護理風險,根據(jù)積極有效的相關干預措施采取連貫性的圍手術期治療和護理,加強食管癌患者圍手術期管理,包括術前健康指導、呼吸系統(tǒng)評估、各種引流管的的護理以及提高護理人員專業(yè)技術水平,在護理工作中準確評估患者病情,嚴密觀察病情變化,有針對性作出有目的、詳細的護理計劃,做好患者及家屬的心理護理,對預防食管癌患者術后并發(fā)癥有著及其重要的作用[28-29]。
參考文獻
[1]曹偉新,李樂之.外科護理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436-437.
[2]劉秋凡,蔡煥武.胸腹腔鏡對食管癌患者呼吸功能的影響[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4,12(3):1-2.
[3]冷云華,夏洪,陳宏俊,等.食管癌術后肺部感染的原因[J].中國臨床醫(yī)學,2006,13(6):908-909.
[4]孫慧.胃管固定材料及方法的比較[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09,5(3):66.
[5]楊國紅.食管癌手術后圍手術期肺部并發(fā)癥的護理[J].臨床肺科雜志,2009,14(6):852.
[6]文紅英,胡定偉.護理干預對食管癌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0,16(4):13-14.
[7] Leigh N B.Treatment paradigms for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first-,second-,and third-line[J].Curr Oncol,2012,19(1):52-58.
[8]趙麗.老年食管癌患者圍手術期護理體會[J].中國醫(yī)院科學,2011,1(7):127-128.
[9]朱明菊.提高護理人員綜合素質的方法探討[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2,9(26):147-148.
[10]趙美燕.圍手術期患者護理常規(guī)[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0:13-14.
[11]黃建光.食管癌、賁門癌術后胃排空障礙15例診治體會[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2,9(26):99-100.
[12]董梅,賀燕.優(yōu)化護理服務,防范護患糾紛[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2,9(30):55-56.
[13] Dresler C.The changing epidemic of lung cancer and occupational and environmental risk factors[J].Thorac Surg Clin,2013,23(2):113-122.
[14]褚小麗,袁麗娟,梁巧玲,等.加強陪護人員管理對重型顱腦損傷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影響分析[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4,11(13):101-103.
[15]寧佳瓊.淺談腫瘤科護理風險及應對策略[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2,9(27):38-39.
[16]王菊風.手術室人性化護理對癌癥患者術前焦慮狀況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0,26(21):52-53.
[17] Wei B,Jiang F S,Wang J R.Application effects on the lung cancer patients with radical prostatectomy by the high quality nursing service concept[J].China Medical Herald,2013,10(26):135-137.
[18]趙夏,況桂英.心理護理對普外科圍手術期患者焦慮及抑郁評分的影響[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4,11(20):84.
[19]汪學蕓.“人文+心理”護理理念在臨床護理中的研究與應用[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2,9(26):41-42.
[20]辜小花.食管癌患者圍手術期的整體護理[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1,9(18):82-83.
[21]蔣雙華,湯春蘭.50例食道癌術后護理體會[J].工企醫(yī)刊,2010,23(1):58.
[22]曾海蘭.護患溝通對優(yōu)質護理質量的影響和對策[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4,12(2):79-80.
[23]汪紅玲,汪愛玲.食道癌根治術后的護理[J].咸寧學院學報(醫(yī)學版),2009,23(6):542-543.
[24]歐翠萍.食管癌術后護理以及心理干預[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1,9(33):115.
[25]周盈盈.食管、賁門癌術后并發(fā)吻合口瘺患者的護理[J].全科護理,2010,8(3):631-632.
[26]陸杰.胃癌患者圍手術期營養(yǎng)支持的臨床效果觀察[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4,12(1):113-114.
[27]陳秀花,王玉俊,劉冬梅.直腸癌合并糖尿病病人的圍手術期護理[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0,31(3):411-412.
[28]葉飛.食管癌手術患者置胃管異常情況及處理[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4,12(2):87-88.
[29]林曉銘.食管癌術后并發(fā)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調查分析[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2,22(9):1810-1811.
(收稿日期:2016-11-17) (本文編輯:周亞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