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子熠
摘 ? ?要: 誦讀作為語文教學中被廣泛運用的教學策略,對學生語感培養(yǎng)起到了重要作用。誦讀可以使語感美化、廣化、深化、敏化。在培養(yǎng)學生語感過程中,可以使用的誦讀策略有:正音、改寫策略;誘讀、促思策略及體驗、感悟策略。
關鍵詞: 語感 ? ?語感培養(yǎng) ? ?誦讀策略
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將語感培養(yǎng)作為實現(xiàn)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目標的基本途徑。這與呂叔湘先生提出的“語文教學的首要任務是培養(yǎng)學生各方面語感”的觀點是一致的。但究竟何為語感?它有什么特點?誦讀策略對語感提升有什么幫助?如何通過誦讀培養(yǎng)語感?是本文需要進一步梳理和研究的問題。
1.語感的內涵與特點
夏丏尊是國內最早提出語感這一概念的學者,他認為語感是對文字的感覺。之后葉圣陶將語感討論的對象從文字擴大到語言文字,認為語感是對語言文字的靈敏感覺。此外,還有學者從心理學角度分析語感,認為語感是語言的無意識,體現(xiàn)為語言使用過程中的下意識和直覺意識①。目前國內對語感的界定主要有兩種傾向:一方面,認為語感是和文感相對的概念,兩者共同構成語文教學的主要內容。文感作用的對象主要是書面語言的作品。語感作用的對象是口語②。另一方面,認為語感是與論感相對的概念。語感是內化的語言交際能力,培養(yǎng)語感就是培養(yǎng)對語言交際能力的直覺理解和判斷、表達能力。論感則是對語言現(xiàn)象背后的條件,理據(jù)和規(guī)則的直覺判斷與感受③。經(jīng)過梳理,我們認為語感的內涵包括以下三點:首先,語感屬于語文素質的核心因素,反映個體對語言文字的感知與領悟能力。其次,語感的主體是人,客體是語言文字。另外,語感是把客觀言語形式轉換成為主觀精神的心理現(xiàn)象。
部分學者認為語感僅是對語言文字的敏感性、直覺性和非知識性,他們只看到語感感性的部分,忽視語感的經(jīng)驗性、綜合性與教學實踐性。我們認為語感主要有以下特點:
(1)內化性與外顯性。語感作為下意識的本能可以在瞬間識別他人言語,并生成新的言語?!耙荒渴小薄ⅰ俺隹诔烧隆本褪沁@種內化能力的外在顯現(xiàn)。語感同時具有外顯和內化的雙重特質。
(2)整體性與個體差異性。語感并非對語音、詞義、詞匯語法等要素的分析,而是對言語行為進行的全方位整體把握。不同個體在語感敏銳度上是不一樣的。言語內容與形式雖然具有社會規(guī)定性,但必然與個人經(jīng)驗、動機相聯(lián)系,并受民族、地域文化的影響。
(3)習得性。語感是在一定言語環(huán)境中生活的個體在與他人進行言語交際的過程中積累形成的經(jīng)驗。獲得高層次的語感,需要有目的地對言語認知、領悟能力加以訓練。
(4)聯(lián)想性。對言語作品意象的感知需要借助想象完成,語感的聯(lián)想是瞬間完成的,這種想象是否豐富,取決于個人的經(jīng)驗是否豐富,領悟是否深刻,對同一部言語作品的理解不同,會產(chǎn)生不同的聯(lián)想。
2.誦讀與語感的提升
在古代語文學習中,誦讀講求讀書的節(jié)奏、神韻,是一種既得文辭又得文韻的讀書方法與教學方法。今人對誦讀的理解有了一定的變化,由許嘉璐主編的《高中語文學習詞典》中,將默讀、朗讀、吟讀、誦讀分開并列解釋,認為誦讀是心、眼、口、耳并用的出聲閱讀。也有學者認為,誦讀指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根據(jù)教師點撥與指導,學生對課文反復誦讀、體味,達到純熟直至可以背誦,逐步加深理解,然后感悟文章之妙的學習方法④。由此看來,學者們對誦讀這一概念主要有三種見解:誦讀屬于教學法、誦讀屬于讀書行為和誦讀屬于學習方法。我們認為對于學生而言,誦讀是一種讀書行為,是一種可以通過練習,加以提高的學習策略。對于教師而言,誦讀是一種教學策略,能有效提高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知能力。王尚文指出:“衡量語感的品味素質有四個基本標準,即廣度、深度、美度、敏度。”⑤我們認為誦讀可以使語感廣化、深化、美化、敏化。
(1)廣化語感。當人們在誦讀過程中辨認出過去曾經(jīng)說過、看過或聽過的某些經(jīng)驗時,這些情景都會浮現(xiàn)。通過誦讀,學生將文本與自身經(jīng)歷的情景相連接,使得文本材料延伸到生活閱歷和廣闊社會生活中。他們獲得的感受不僅限于誦讀的作品本身,而是社會人生的多面體。教師在誦讀訓練過程中應該盡可能觸發(fā)學生對誦讀文本的聯(lián)想,營造輕松自由的課堂氛圍,擴大學生的聯(lián)想范圍,達到廣化語感的目的。
(2)深化語感。語感的生成是與人心靈同步的,理解誦讀文本時,需要誦讀者深度參與。有效誦讀要求我們理解文本時既要指向文本,又要指向作者,指向誦讀者的心靈深處。
(3)美化語感。王尚文⑥認為,一個聽讀主體在感知某一言語時,聽讀主體會將該文本作為藍本,通過自己的知覺活動,將自己的知識、經(jīng)驗、觀念和情感加以組織或建構為新的整體。誦讀是一個長期接受美、感受美的過程,能夠形成優(yōu)美的語感塔式塔。
(4)敏化語感。王尚文⑦認為:“言語包括形式和內容兩個方面,真正能夠稱為‘感的對象是言語的形式,即由語音或文字組成的延伸于一定時間或空間中的線性結構,訴諸人的聽覺或視覺器官?!闭b讀過程關注言語形式的表達效果,在反復練習過程中,學生的語感漸漸與文本作品相融合。這種不斷提升、同化的過程活躍了學生的思維及語感敏銳度。
3.培養(yǎng)語感的誦讀策略
誦讀策略是以誦讀為主要教學組織形式的教學策略,是以開發(fā)與控制有聲語言輸入,促進新語言圖式生成的手段。心理學研究表明,誦讀能使人大腦皮層產(chǎn)生多層次的反射,使語言的各要素在人的腦海中留下印記,進而產(chǎn)生強烈的語感。語文教學需提倡通過反復誦讀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讓學生在弄懂文本字句意義的同時,推敲文本的氣勢脈絡與韻律節(jié)奏。語感培養(yǎng)過程中可以運用誦讀強化理解、加深感悟。
(1)正音、改寫策略。誦讀是誦讀者運用視覺感知對文本進行判斷、解釋,運用聲音對意義進行再創(chuàng)造的過程。語音觸發(fā)誦讀者使用已有知識,對文本意義進行新的構建。語音圖式的激活,不但激活語素、聲調、語調的圖式,更實現(xiàn)音義轉化,經(jīng)過反復誦讀,學生內化原有圖式,完成對已有語音圖式的激活與內化。如此環(huán)環(huán)相扣、步步深化的潛心涵詠,使文本材料轉化為語感能力。在誦讀過程中,需要學生邊讀邊說、邊說邊寫。正音、改寫策略的具體操作程序為:
步驟一:讓學生熟悉作品內容,對文本進行初步誦讀,使用聽覺激活語義、修辭、語法等原有圖式。
步驟二:再次誦讀,討論各段落的照應關系,改寫其中某一章節(jié),再次誦讀并對比原文,進行討論與分析。
步驟三:相互交流,確定重音與語調,再次誦讀,強化理解與記憶。根據(jù)聲入心通的道理,經(jīng)過反復誦讀后的語感可以被運用到寫作中,該策略能使學生各方面語言素質得以提高。
(2)誘讀、促思策略。誦讀與思考的關系十分密切,清代唐彪在《讀書作文譜》中提出:“讀書須將文本讀熟,字字咀嚼令有味。理會不得處,且宜深思;思之不得,然后將注腳看,始有益。”誦讀者對文本材料語音、篇章、語義的理解程度,直接影響文本信息語音流產(chǎn)生的速度。在誦讀過程中,教師需適當運用語音聲效,設置問題,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對議而不明的問題進行精講,使學生在誦讀過程中獲得學習的樂趣,提高語感。誘讀,促思策略的具體操作程序為:
步驟一:教師示范誦讀文本,要求學生特別關注語調語勢。
步驟二:用重音、停頓等手段對文本重點部分進行標志,讓學生誦讀,并與無標記版本進行對比。
步驟三:引導學生對誦讀材料進行思考,調整文本意義與誦讀聲音形態(tài)的契合度。請學生分組誦讀,結束討論并進行總結。
(3)體驗、感悟策略。語言在準確表達客觀事實的同時,傳遞文本作者的主觀感情,這種情感多為含蓄暗示的,多用修辭手段表現(xiàn)或借助語氣。我國誦讀教學一向講求口誦心惟,要求誦讀者在誦讀過程中使用口、腦、耳等共同探索文本的言外之意。這一探究過程是用語音形式表達文本情感的過程,更是情感內化的過程。在誦讀過程中,教師需引導學生通過誦讀激活情感,用聲音釋放情感,通過感悟理解文本的內涵。
注釋:
①劉大為.作為語言無意識的語感[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
②蔡偉.從語感走向文感[J].課程與教學,2008.11.
③于根元.應用語言學的基本理論[J].語言文字應用,2002第一期.
④陳夢然.誦讀在語文學習中的重要地位及誦讀習慣的培養(yǎng)[J].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1(02).
⑤⑥⑦王尚文.語感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151,157,248.
參考文獻:
[1]劉艾清.語文語感教學理論述評[J].教育參考,2015,04:87-91.
[2]周敏蓉.在誦讀中培養(yǎng)語感[J].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2011,06:31-33.
[3]覃可霖.論語文誦讀教學[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02:79-84.
[4]卜巖,宋燕妮.在誦讀中培養(yǎng)語感[J].延安教育學院學報,2005,03:54-55.
[5]蔣云霞.在誦讀中加強語感訓練[J].基礎教育研究,2000,05: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