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oji翻譯員:請用emoji寫封情書給我
基思·布魯尼來自英國,在一家名為Today Translations的語言公司擔(dān)任emoji翻譯員。他的老板在接受 CNN 的采訪時說:“emoji 只會越來越流行?!?/p>
就像用簡體字替代繁體字時,人們感到不可置信一樣,很難說,在未來emoji會不會取代簡體字,成為一種適用領(lǐng)域更廣闊的文字。
其實在生活中你也能有所體會——比如你想表達某種復(fù)雜的情緒,或是想結(jié)束一段對話時,說再多都不如一個emoji管用。
布魯尼成為了第一名正式的emoji翻譯員。網(wǎng)友們是相當不服氣的,覺得“2017年真是越來越過分了”,也有人調(diào)侃說,自己看到了新的工作機會。但當了解到怎樣才能勝任一名emoji翻譯員時,大家忽然間就不做聲了。原來這一切比他們想的要復(fù)雜太多。
Emoji有種種的便利,但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下,每個emoji所傳遞的信息是不一樣的。而公司付給布魯尼工資,就是請他來幫助公司盡量少地誤用emoji。
比如那個官方定名為“喜極而泣”的 emoji,歐美人喜歡用它來表示“笑到流淚”,而在中東文化里,人們更傾向于理解為“樂極生悲”。
又比如“呲牙笑”,一項來自明尼蘇達州大學(xué)的研究表明:有70%的人都覺得它傳達的是“啊噢,這下尷尬了”的消極情緒,但也有27%的人認為這是開心的笑。
另外,手機操作系統(tǒng)不同,看到的emoji有時也是不一樣的。從企業(yè)營銷角度來看,這種差異很令人抓狂,因為信息傳遞出現(xiàn)了偏差。
Emoji都有翻譯員了,看來不久之后,藝術(shù)界就要誕生顏文字書法家了。
(如果我們組織一場emoji創(chuàng)作大賽,你會感興趣嗎?歡迎加入QQ群:517192142參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