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姚小菊
淺談如何提高幼兒音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文姚小菊
3—6歲是幼兒藝術潛能發(fā)展的重要時期,教師科學的啟發(fā)將為幼兒未來的藝術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因此,音樂教學在幼兒時期顯得格外重要。
音樂 幼兒 有效性
教育內(nèi)容應根據(jù)本班幼兒的現(xiàn)有水平選擇符合幼兒實際需要的,貼近幼兒的生活與興趣的事物和問題。也就是要根據(jù)音樂教育目標,結合本班幼兒的發(fā)展特點與幼兒發(fā)展水平來確定,才能為取得課堂教學的最佳效果。
幼兒的思維具有形象、直觀等特點,因此,教師的音樂教育活動要以生動、直觀、形象的情境創(chuàng)設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
如音樂活動《小烏鴉愛媽媽》。老師運用多媒體動畫,把可愛的烏鴉寶寶,以擬人化的形象出現(xiàn)在幼兒面前,一下子就會把幼兒的注意力集中到小烏鴉上面,沉浸于情境教學之中。
1.會講故事,引發(fā)幼兒的興趣
歌詞,是音樂的一種文學表現(xiàn)形式,它雖然篇幅短小,但卻是幼兒與歌曲接觸的第一步,歌詞中所描繪的人物、情節(jié)、語言、動作對幼兒有著直接的影響。
2.范唱感染,激發(fā)幼兒學習的欲望
每一首歌曲都有各自所要表達的不同的情感和內(nèi)容,或抒情,或感傷,如何能讓幼兒感知這一切呢?這時就需要老師按照歌曲的風格特點進行有感情的范唱。例如在歌曲《扮家家》中,我進行了兩次范唱。第一次范唱是清唱并借助于動作,讓幼兒感知歌曲的歡快活潑;第二次范唱是邊彈邊唱,讓幼兒根據(jù)我唱的內(nèi)容展開豐富的想象,在腦海中描繪出歌中所描繪的有趣畫面。這樣,就使幼兒對歌曲有了一個比較完整的音樂感受,從而激發(fā)了幼兒學唱歌曲、樂于表演的愿望。
3.模仿演唱
由于中班孩子尚未具備一定的視唱的能力,不能獨立處理關于節(jié)奏、音準等方面的問題,所以他們只能采用模仿演唱的方法來學唱歌曲。
4.輔助律動
使幼兒在邊唱邊做動作的過程中,理解性地記憶歌詞,并能將情感投入到演唱之中。
幼兒教育中教學材料是必不可少的,那么老師在選用材料時就要考慮它所蘊含的教學價值。既有助于幼兒理解歌曲內(nèi)容,又有利于展現(xiàn)音樂活動的生成過程。其次,學習操作材料的選擇,還要考慮簡便有效,盡可能一物多用,就地取材。如音樂活動《太陽喜歡》,我就按歌詞選擇了各式各樣的圖片,在老師范唱歌曲后,由三位幼兒根據(jù)老師所唱歌曲的內(nèi)容來擺放圖片。在幼兒記住歌詞的基礎上,讓幼兒分角色進行游戲、表演,以鞏固幼兒對歌詞的記憶,幼兒感興趣的同時也提高幼兒的語言發(fā)展能力。
音樂活動的發(fā)展離不開老師的有效提問和恰到好處的引導,每個教學活動,老師都會設置一些問題來讓幼兒回答,使活動深入下去,所以,教師每個問題都是經(jīng)過認真思考并做出預測的。如《龜兔賽跑》中的難點在于讓幼兒感受烏龜和兔子的兩個不同性質的樂段,并在對比中引導幼兒感受音樂的高低、快慢,從而表現(xiàn)不同的烏龜和兔子的形象。兩位老師在課前預設提問點時,表現(xiàn)出了迥然不同的思路。案例片斷(一)師:這段音樂像什么小動物呀?幼兒:烏龜在爬。師:那第二段音樂呢?幼兒:小兔在跑。師:小烏龜累了就怎么樣呀?幼兒:擦擦汗。師:小兔在山坡上干什么呀?幼兒:摘花,追蝴蝶。案例片斷(二):師:這段音樂像是小白兔在山坡上干什么呀?為什么?幼兒:在飛跑,因為音樂速度很快。師:(教師輕唱音樂旋律,并在鋼琴上演奏旋律)哪句像小兔上山坡,哪句像小兔下山坡?幼兒:第一句是小兔上山坡,因為音越來越高,后面一句是下山坡,音越來越低。師:這種聲響,像小兔怎么啦?為什么?幼兒:睡覺了,動畫片中的動物做夢時用的就是這種音樂……從兩個案例中,我們不難看出案例一中教師預設的問題引導幼兒的想象僅僅停留在表面上。而案例二中教師在活動前抓住教學的重難點,緊緊圍繞著音樂元素做文章,預設提問點,在引導幼兒感受音樂的物質外殼的形象的同時,讓幼兒了解音樂的表現(xiàn)手段,理解音樂的表現(xiàn)內(nèi)容,體驗音樂要素在音樂表現(xiàn)中的作用。讓幼兒能夠說出是音樂中的哪些表現(xiàn)讓他們想象出這樣的故事和表象。這樣的提問才能為幼兒打開音樂之門的鑰匙。
要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我們還需要很多的思考與實踐,但更需要老師對幼兒的關注與尊重。了解幼兒的需要、興趣,掌握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以幼兒為主體?;顒雍蠼處熞庇诜此迹覇栴},一課多研,保證教學的有效。
(江蘇省南通市港閘區(qū)實驗小學附屬幼兒園)
[1]許卓婭.《學前兒童音樂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2]郭聲兼住.《藝術教育論》,上海出版社,1999
[3]李晉媛.《幼兒音樂教育》,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