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名字叫柯修(Kishore Biswas),來自孟加拉國,是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一帶一路”外國語言與文化系列公共課程項目孟加拉語教師、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計算語言學研究所研究員。
初來中國的苦與樂
我對與中國的“初次見面”記憶猶新,這還得益于當時中國出口商品援助孟加拉國。在我上小學時,新學年開始會發(fā)新書,而同時下發(fā)的還有書皮,用以保護脆弱的課本。這些書皮多為從中國進口的質量優(yōu)良的厚紙,有的上面印有中國的城市、農村、工廠、花園等圖案,圖中的煙囪、果樹和鮮花讓我初次接觸到這個神奇的國度。而我小時候用的比較耐用的鉛筆、橡皮、尺子,都是從中國進口的,上面都寫著“中國制造”四個字。雖然當時我不會中文,但端莊的方塊字還是激發(fā)了我對中國和漢語的興趣,那時我常把“中國制造”當藝術繪畫來模仿。除此之外,中國功夫在孟加拉也很受歡迎,尤其是中國功夫的電影,成龍、李小龍都是孟加拉人喜歡的明星。我當時并不知曉夸張的成分,看到中國功夫能讓人具備常人不具備的功能,做普通人做不到的事,便覺得異常神奇。這些構成了我走近中國的最初動因。
1999年,高中畢業(yè)的我得知中國政府會為孟加拉學生提供政府獎學金,盡管依舊不了解中國,且整個國家僅有5人能獲得資助,但出于興趣與好奇,我報了名,并認真準備考試。經(jīng)過六七百人參與的海選和嚴苛的筆試、面試,幸運的我以第一名的成績獲得了中國國家留學基金的資助,讓我最終有機會親近中國,接觸中國語言和文化。
來到中國的第一年,我在武漢的華中理工大學(現(xiàn)華中科技大學)學習中文,上了兩學期漢語課,而后我邊了解所感興趣的計算機專業(yè),邊學習漢語。最初在中國的日子并不好過。比如,我曾在武漢的光盤售賣點尋覓心儀的軟件,雖然盡力把中文說得準確,但因為音調有錯誤對方一直無法理解,我說了十幾分鐘,口干舌燥,也沒能買到軟件。多次的尷尬與失望之后,我對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立志學好漢語,不管學什么語言,我希望我說的話能讓所有人聽懂,所有人說的話我也都能聽懂,真正實現(xiàn)交流方面無障礙。
以此為目標,我開始學習計算機專業(yè)相關知識,并以興趣為導向走近漢語。我喜歡看電影,通過做喜歡的事情來學習語言。2001年至2005年,我在清華大學學習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yè)。當時面對中文編寫的專業(yè)教材、全中文授課、用中文參加考試,都讓我感到十分迷茫。雖然上專業(yè)課前學了兩個學期的基本漢語會話,但對漢語的專業(yè)詞語仍完全陌生。我拿到的第一本教材是高等數(shù)學。我翻開漢英詞典,從教材的第一章開始一個詞一個詞翻譯,試圖掌握課本的內容。頭一年過得非常痛苦,成績也不太理想。那時候清華大學留辦的老師們和我們的數(shù)學老師趙老師的鼓勵給了我新的啟發(fā)。在這4年里,我逐漸提高了我的語言水平,并融入了中國的教育模式,慢慢克服了一切不適應。我感覺忙碌又快樂、充滿挑戰(zhàn)又有成就感的那4年大學生活過得太快了。
師友相伴的北大時光
在2005年來到北京大學時,我的漢語已經(jīng)運用得比較嫻熟了。北大給了我在學業(yè)和文化交流方面更多的機會。我以活動和交流為基點繼續(xù)磨練。2009年,在北大留辦老師們的鼓勵下,我報名參加了第二屆“漢語橋”在華留學生漢語大賽,并以此為契機繼續(xù)鉆研漢語,了解中國文化。為了代表北大參賽,我開始讀書充實自己,并學習了此前涉獵不多的成語、歇后語,深究每個詞的歷史和文化背景。我盡量積極接觸中國同學,雖然當時我住在中關新園,但大部分時間跟中國學生一起吃飯、一起交流、一起玩樂,甚至有相當一部分時間都是在中國學生的宿舍度過的。加之此前的積淀,以及與中國學生密切的交流,我斬獲了第二屆“漢語橋”在華留學生漢語大賽金獎。
此外,我還參與了校際辯論賽,依稀記得當時的辯題是“留學利大于弊/弊大于利”。我認為辯論是很好的鍛煉語言的機會,不僅要會說,還要有邏輯地論證和反駁,要求說得又快、又有效、又有邏輯,而且還得抓住別人的問題。當時每周四和周五下午是很美好的時光,因為在一次又一次模擬練習和準備材料的過程中,我從隊友身上學到了不少語言技巧,快速提升了口語水平。在中國的17年,我一直想不斷提升我的專業(yè)和語言能力,更深入地了解中國的歷史與風土人情,我游歷了北京、湖北、福建、山西、黑龍江、云南、甘肅等14個省市,愛上了這里的一切。
我在北大完成了碩士和博士學業(yè)。2005年至2008年,我在信息科學技術學院進行計算機軟件與理論方向的學習;2008年至2014年,我在信息管理系情報學專業(yè)自然語言處理方向繼續(xù)深造,研究多語言多文檔自動文本摘要。當時在信息管理學核心期刊《現(xiàn)代圖書情報技術》和《圖書館學研究》上發(fā)表了論文,多次參與中國和國際上的學術論壇。一路走來,我十分感謝相伴的老師與朋友。
碩士期間,我的導師孫斌老師和與我同一實驗室的劉培同學對我的幫助很大。當時我們研究小組在香山的封閉式開發(fā)讓我非常難忘。研究的項目是開發(fā)北大計算語言學研究所自己的一套信息提取軟件系統(tǒng),主要用于web中中文、英文、孟加拉文的網(wǎng)頁內容。為了完成這個項目,導師和同學們在香山的一家賓館住了一個多月,其間沒有人回家。當時,我每天與孫老師、劉培和其他同學一起編程序,一起討論算法、程序設計與編程方面的問題。工作之外,我的導師還會安排出去爬山、聚餐,每天過得充實而快樂。
博士期間,在王惠臨導師的指導下,我在情報學核心期刊上發(fā)表了論文。最讓我痛苦而又滿意的是我的博士畢業(yè)論文是用中文寫的,大約有10萬字。論文題目是“多語言多文檔自動摘要的研究”。最早的開題環(huán)節(jié)時我有任何想法都會與導師討論,根據(jù)導師的建議不停地修改論文。每次討論,導師總是很耐心和包容。對于行文,劉丹同學給予了我很大幫助,因為她之前在某情報學論文出版社做兼職,對論文的編輯與發(fā)表比較在行,我有什么漢語寫作方面的問題都會咨詢她。
而我在學業(yè)上最重要的精神支柱,非我愛人莫屬。2006年夏天,正在讀研二的我在圖書館借書,正好有個中央民族大學的女生也在借書,我們就因為一次偶然的借書經(jīng)歷相識,并在之后多次相約一起吃飯、聊天、自習,由此開始了一段幸福的姻緣。除了感情上的支持,我愛人還幫助我提高漢語寫作水平,在我寫博士論文時也給予了幫助。2011年4月16日,我們步入婚姻殿堂。而今,我們的孩子已經(jīng)快兩歲了。一次奇特的相遇將素不相識的我們變?yōu)楸纫睚R飛的伉儷,經(jīng)歷之神奇,足見北大圖書館對于我的意義。
師友相伴的我,在燕園提高了學術造詣,收獲了屬于自己的朋友圈,更建立了家庭,成為不折不扣的“人生贏家”。對燕園的情感與愛深深印在我的心里,難以割舍。
開啟燕園新生活
面對“一帶一路”項目負責老師、北大外國語學院南非語系的魏麗明老師和他的朋友、博士生楊偉明的盛情邀請,加之自愿為碩士導師孫斌做漢孟英電子辭典的開發(fā)工作而繼續(xù)研究計算機軟件,我自然而然留在了燕園,開啟了自己的教師生涯。
作為一個在燕園學習生活了十載的外國青年,我眼中的北大自有別樣風采,有兩大特色最終吸引我留在了這里。
一為美麗的校園帶給我的歸屬感。我很喜歡北大的校園風格,有的樓古色古香很有歷史底蘊,有的樓拔地而起頗具現(xiàn)代氣息,博雅塔、未名湖一直具有的獨特氣質,北園草木植被的郁郁蔥蔥,都深深吸引著我。北大的一草一木蘊含了太多的回憶。走在校園中,我總能想起當時的情景與當年的師友。這里的環(huán)境讓我有家的感覺,很溫馨。
北大多元的活動是吸引我留在燕園的第二個原因。從2005年至今,我參與的大小活動不計其數(shù),無論是校內活動還是校際交流,抑或是代表北大參加比賽。參與的活動極大地幫助我在北大發(fā)展了廣泛的人脈。除了“漢語橋”大賽和辯論賽,還有兩個活動讓我感觸良多。一是2006年至2011年我都未曾缺席過的國際文化節(jié),品味各國美酒、美食和風情文化之余,我不僅認識了很多中國同學,還結識了不少留學生朋友,許多人現(xiàn)在依舊保持著聯(lián)系。二是北大留辦組織的兩次中國文化體驗活動,一次前往甘肅和青海,另一次前往云南。兩次旅程讓我游歷了青藏高原、敦煌、麗江、香格里拉等地,飽覽了名勝古跡和秀美風光。在與當?shù)厝说慕涣髦?,我感受到了中國不同地區(qū)民風的差異和頗具地方特色的多元文化,這些都深深吸引了我。如此多而精彩的活動,不僅促進了我與中國學生的交往,更帶領我在北大探秘世界,在地方讀懂中國。
我在中國16年的努力與成就,從提升漢語,潛心學術,再到收獲師友與家庭,留在燕園,十多年以來的一切都要感謝中國,感謝國家留學基金委、華中科技大學、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如果沒有他們的大力支持和培養(yǎng),也許不會有今天的我。最后,我想對那些向往中國的青年朋友說:來中國一定會了解更多,來過肯定不會后悔,你們一定會喜歡上這個國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