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
【摘要】班級管理在學校管理中占了很重要的一席之地,班主任們也是用心良苦,想方設法精心準備很多管理手段和方法。即便如此,中職生管理中還是有好些讓班主任"頭疼"的問題。我們看中職生有很多特點,比如個性比較強,動手能力強,頭腦反應也很敏捷,但也有一些長久以來形成的習慣,比如禮貌方面,儀容儀表方面,生活規(guī)矩還有行為原則等不太懂,這就需要班主任加以教育和引導。一個班的班主任,顧名思義,就是一個班級的"主任",一個班集體的管理者和引導者,同時也是監(jiān)護人。由于學生多,性格特點很不一樣,在班級管理中需要采用多方位角度的管理手段。本人帶過兩屆學生,去年是帶第三屆,今年她們是二年級的學生了。自從三年前接觸傳統(tǒng)文化之后,發(fā)現(xiàn)以前帶班"費勁"的地方在傳統(tǒng)文化能找到方法和答案,效果不錯。特別是《弟子規(guī)》的運用和落實,在班級管理中取得了較大的進展和效果,如今還在摸索和實踐當中,希望能總結出一套運用的規(guī)律和模式來。
【關鍵詞】班級管理 傳統(tǒng)文化 《弟子規(guī)》 效果
一、引言
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瑰寶,近幾年來,傳統(tǒng)文化如星星之火燎原,全國掀起了一股學習熱潮,很多人在學習和實踐中受益,滿滿喜悅幸福的收獲。很多學校也紛紛號召老師學生學習傳統(tǒng)文化,本校在校長的帶領下也學習傳統(tǒng)文化,師生一起學習《弟子規(guī)》,落實《弟子規(guī)》,受益匪淺。我記得習主席于2013年3月在中央黨校80年校慶時講話中提到:"中國傳統(tǒng)文化博大精深,學習和掌握其中的各種思想精華,對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很有益處。"這對于中職生管理同樣適用,以傳統(tǒng)文化為引,教導學生學習正確的價值觀,培養(yǎng)良好的思想道德,樹立遠大志向,打下實現(xiàn)美滿幸福人生的基礎。
二、傳統(tǒng)文化在班級管理中的運用
1、傳統(tǒng)文化--《弟子規(guī)》的介紹
班級管理中,傳統(tǒng)文化的運用,首先提《弟子規(guī)》這部經典。百度是這么解釋《弟子規(guī)》的:《弟子規(guī)》原名《訓蒙文》,為清朝康熙年間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內容采用《論語》"學而篇"第六條"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的文義,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與學習上應該恪守的守則規(guī)范。后經清朝賈存仁修訂改編,并改名為《弟子規(guī)》。記錄了孔子的108項言行,共有360句、1080個字。"弟子"的意思比較多,北京市老百姓國學會鄧衛(wèi)東老師指出,"弟子"的意思也應該與時俱進:在家,指孩子;在學校,指學生;在公司,指員工;在單位,指下一級;在社會中,指公民;在中華文化傳承中,指后學。"規(guī)"就是規(guī)范,就是規(guī)矩,就是規(guī)則,就是規(guī)律。很明顯,中職生也是非常適宜學習《弟子規(guī)》的,接下來我們來看看如何運用。
2、《弟子規(guī)》在班級管理中的運用
首先要想在班級管理中弘揚《弟子規(guī)》,作為本班班主任,必須學習落實《弟子規(guī)》,老師是行為示范,以身作則,以德服人,假如作為班主任都沒有落實好,沒有受益,學生如何服班主任,怎么可能愿意學習落實呢?三年前開始,我慢慢在生活、工作中學習并落實《弟子規(guī)》,有很多的經歷、體驗和感受,收獲頗多,是一名實在的受益者,所以在帶領學生學習的時候感到很有自信和說服力。
其次,以《弟子規(guī)》為班規(guī),學習并一條條落實?;叵脒@些年來的學生管理經驗,本人認為有問題的學生家里都有比較嚴重的家庭問題,成績好懂感恩、尊敬師長有禮貌的學生大都家庭教育比較好,和家人相處得也比較好。那么通過《弟子規(guī)》學習,讓學生懂得如何行孝,在落實孝道中慢慢培養(yǎng)自己的感恩心、愛心和包容心等。一個學生連自己父母家人都沒有感恩心沒有愛心包容心,試問他還有對同學對老師對學校對社會的感恩心嗎?沒有,或者說這樣一顆心已經被污染蒙蔽了?!兜茏右?guī)》正是能喚醒這一顆心,喚起學生的孝心愛心感恩之心?!兜茏右?guī)》上說道:"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對待父母能恭敬有禮,習慣養(yǎng)成后自然對誰都是禮貌有加了,對師長更不用說。因此,班主任在家行孝的同時教育引導學生孝敬父母家人長輩,這個恭敬心謙虛的心慢慢就生發(fā)起來。然后把握教育時機幫助學生處好跟其家人的關系。本人班級有一名男生,很調皮,平時也難管理,從小到大沒有做過一次飯菜給他的父母親,我從中幫助這名學生搞好與父母親的關系,有一次到他家家訪,我提前分別跟他們父母親溝通好,讓這名學生做一次飯菜給他父母親吃。這名孩子在我的勸說協(xié)助下,第一次認真在她母親指導下完成了三個菜。一家人很開心,他的父母親樂開了花。后來這位學生慢慢重新回歸到學習的軌道上。我打從心里感到欣慰。這就是行孝的力量,"百善孝為先",行孝是做人的根基,也是其他美德的基石。還有,《弟子規(guī)》里邊說道:"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這句話教導學生在家對待兄弟姐妹的態(tài)度,需要恭敬和睦相處。這樣對父母親就是孝順。在學校也是一樣,同學們之間要像兄弟姐妹和睦相處,這樣對老師們就是孝順。在家在校一樣的道理。我們班學生經過一年多相處,就像兄弟姐妹一樣暖和和的。
3、落實《弟子規(guī)》的總結與反思
除了本班落實《弟子規(guī)》來管理外,其他任課德育課也結合《弟子規(guī)》教學,收到了比較明顯的效果。比如從沒有跟老師打招呼的同學也變得主動打招呼,以前懶得打掃的同學也變得積極主動打掃課室還有擦黑板。學習和落實使得學生們受益匪淺,本人也成長了不少?!兜茏右?guī)》的落實需要長時間熏修,在落實過程中如果再增加多些討論分享更好了。
三、傳統(tǒng)文化與班級管理理念的結合
除了《弟子規(guī)》作為班級班規(guī),本班在管理當中也運用了一些傳統(tǒng)文化的觀念。比如掃地這件事。學生從小有個概念,就是掃地是懲罰做錯事的學生的。本人運用了傳統(tǒng)文化中"福報"這個詞引導學生。我說,掃地是有福報的人做的,有福報的人就是有能力的人,能為大家服務的人。這也是增添福報的一種方式。我們知道,一個人可以增添福報,也可以損福報,福報只享受而不增添,用完就會沒有,古人都有說"厚德載物",沒有大福報,如何承載那么多可供享受的物質財富呢?當我用這個觀念教育引導學生的時候,學生們慢慢地對掃地產生了另外的看法,以前值日有不積極掃地的,現(xiàn)在也會主動掃起地來。還有一個事是飯?zhí)贸燥埖氖?。最近幾個月,學校開展了"文明用餐"活動,號召同學們在就餐時做好文明禮儀,吃飽后主動收拾碗筷,還有收拾桌子。在這個活動中,教育學生,惜福也是增添福報,浪費糧食損福報。古人說道"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廚中有剩飯,路上有饑人。""或飲食,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后。"學生們在就餐中學會文明排隊,珍惜糧食,效果顯著。另外,教育學生尊敬師長,如果頂撞師長,對師長無禮也是損自己的福報的。這樣學生慢慢明理,同時深入腦海并落實,漸漸形成習慣。將來出去社會工作就會尊敬自己的上司,沒有頂撞,態(tài)度良好,仕途也會順利。還有穿衣這個事。一些學生因為追求"時尚",會把褲子簡短,或是把上衣簡短,像有些女孩子平時也有喜歡穿露肩露大腿的衣物褲子。這時可以教育學生,穿著暴露也損自己的福報。因為女人像大地,大地生發(fā),比如種子植物等都是需要藏起來的,所以女人得把自己"藏"起來,衣服不能穿著過于暴露,這樣把福報都漏了。而且穿著過于暴露,也會給男人帶去邪思邪念,哪好呢。學生們認識到這點就不會老想著讓自己穿得"性感"了。傳統(tǒng)文化教育起學生來可說是頭頭是道,有理有據(jù),又能落于實踐,太有幫助了。
四、總結與展望
傳統(tǒng)文化在班級管理中可謂是如魚得水,能起到很明朗的效果。特別是《弟子規(guī)》的運用,學生在接人待物、生活規(guī)矩方面更是有很大的促進作用。期待將來更好地運用傳統(tǒng)文化,使得班級管理更上一層樓。
參考文獻:
1 蔡禮旭 《細講弟子規(guī)》[M] 華藝出版社 2007年
2 秦東魁 《你是自己命運的設計師》[M] 世界知識出版社 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