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樂 孫增國
摘要:隨著“微課”熱的蔓延,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投身于“MOOC”、“翻轉課堂”研究,傳統(tǒng)的課堂模式迎來了一次轟轟烈烈的變革嘗試。在經過一輪的教學實踐后,筆者認為,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中,基于網絡學習以及課前預習的“MOOC”與“翻轉課堂”式的教學模式很難取得理想效果,與此相反,“微課”資源在信息課堂中的實際應用效果相當優(yōu)秀。因此,針對小學信息課堂的特殊性,小學信息技術“微課”的應用需回歸課堂。
關鍵詞:微課;微視頻;信息技術;應用
中圖分類號:G623.58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05-0275-02
隨著“微課”熱的蔓延,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投身于“MOOC”、“翻轉課堂”研究,傳統(tǒng)的課堂模式迎來了一次轟轟烈烈的變革嘗試。跟隨著課堂結構改革的熱潮,筆者也開始了在信息課堂的“微課”的教學實踐。在經過一輪的教學實踐后,筆者認為,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中,基于網絡學習以及課前預習的“MOOC”與“翻轉課堂”式的教學模式很難取得理想效果,與此相反,“微課”資源在信息課堂中的實際應用效果相當優(yōu)秀。因此,針對小學信息課堂的特殊性,小學信息技術“微課”的應用需回歸課堂。
一、小學課堂中“微課”網絡學習的困境
如同被其余眾多的被“微課”理念深深吸引的教育工作者一般,筆者開始嘗試著“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應用。筆者把小學信息技術的知識點細化分解成一個個獨立的小知識模塊,將它們制作成3-5分鐘的微視頻,將其放在了網上,要求學生利用課余時間自主學習這些視頻。嘗試伊始,便遇到了種種阻力,令筆者不得不放棄“翻轉課堂”式的微課應用,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微課”的預習完成率低。對于中國的農村、縣城甚至是二、三線城市而言,有很大部分學生的家庭其實并不具備網絡學習的環(huán)境。就筆者從教的學校而言,有不少的學生的家庭尚沒有電腦和網絡。而在有網絡學習環(huán)境的家庭里,有相當部分的家長認為上網會損害學生的視力,并容易使學生分心,從而影響學生的成績,因此并不同意學生進行網絡學習,最終每節(jié)課僅有寥寥數位學生完成了課前“微課”的預習;第二,小學階段的學生網絡在線學習的能力較低。在小學信息技術課程之中,將“微課”定位為微型在線視頻課程并不恰當。經過新一輪的教學實踐后,筆者發(fā)現(xiàn),“微課”并不僅僅適用于課前預習,在信息技術課堂之中,使用“微課”同樣也有著相當優(yōu)秀的應用效果。
二、“微課”資源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應用的優(yōu)勢
在信息技術課堂中,“微課”資源的應用主要有著以下幾點優(yōu)勢:
第一,“微課”的使用極大地加強了學習者學習的自主性。使用“微課”進行教學,學生自己通過在計算機上觀看視頻,經歷“學習—操作—再學習—再操作”的過程,自我學習、探索發(fā)現(xiàn)、獨立思考、動手實踐,來逐步理解和掌握課程的重點和難點問題,探索并掌握軟件使用的一般規(guī)律。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始終屹立在現(xiàn)代信息技術發(fā)展的前沿;第二,“微課”實現(xiàn)了“一對一”的教授?!拔⒄n”的出現(xiàn)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在信息技術課堂的“一人一機”條件下,當學習者遇到學習的重點以及難點時,學習者可以根據自身知識的掌握程度可以隨意調整觀看次數與時間,反復學習。學習能力較高的學生觀看了一遍微視頻后,可以進行實踐操作來鞏固認知,而學習能力稍差的學生,則可以通過調整觀看次數與時間,反復學習,同樣能掌握知識與技能;第三,“微課”的出現(xiàn)解放了教師。在實際信息技術課堂中,學生實操環(huán)節(jié)是信息技術課堂上最為棘手的環(huán)節(jié),在實操過程中學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或是遺漏了步驟,又或是遇見故障,而教師即使疲于奔命也往往無法解決所有學生的問題。
在應用“微課”的課堂中,學生則可以通過重復觀看微視頻來突破重點難點,對比自己的操作,并“悟”得相應的解決方法。教師角色的部分職能被“微課”所代替,而教師得以騰出手腳,充分利用這段時間觀察和輔導學生,從而有效的促使教師向輔導者角色的轉變。
三、“微課”在信息課堂的應用分析
第一,“微課”在構建學習情境中的應用?!拔⒄n”作為一種集圖形、圖像、動作、聲音和文本為一體的教學資源,具有極大的沖擊力和感染力,它以能輕而易舉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將優(yōu)美的學習情境傳遞給學生。使用微視頻進行置境導入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使得學生更容易融入到教師設置的情境之中;第二,“微課”在創(chuàng)設疑問(引入、感悟)中的應用。使用“微課”進行創(chuàng)設疑問,問題以圖像、聲音、文字三者有機結合呈現(xiàn)出來,枯燥的問題就變得直觀、形象、生動了,這樣,化抽象為具體,使難以理解的問題形象化,激發(fā)了學生的思考興趣,便為學生的有效感悟搭建了良好的平臺;第三,“微課”在講解—演示環(huán)節(jié)的應用。講解—演示環(huán)節(jié)的“微課”展示,往往是信息課堂“微課”應用的主要途徑。講解—演示環(huán)節(jié)是學生獲取知識的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也往往是信息課堂的重點所在。
與傳統(tǒng)信息課堂教師的講解示范相比,應用“微課”進行教學主要有以下幾點好處:(1)在傳統(tǒng)信息課堂,學生在教師演示環(huán)節(jié)往往無法記下所有操作步驟,最終實操時只能按照記憶依葫蘆畫瓢,即便最后操作成功了,也可能是“瞎貓碰上了死耗子”,往往處于“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狀態(tài)。而使用“微課”進行教學,學習者可以根據自身知識的掌握程度可以隨意調整微視頻的觀看次數與時間,進行反復學習、練習,直至真正掌握知識與技能;(2)教師在課前便進行了“微課”的錄制,可以有效減少現(xiàn)場教師示范環(huán)節(jié)出錯、軟件卡死等不利于學生學習情況的出現(xiàn)。第四,“微課”在生成知識中的應用。課堂練習是課堂教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fā)展智力、挖掘創(chuàng)新潛能的重要手段。學習不進行一定行之有效的練習,就難以使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生成知識,生成能力,生成智慧。
四、“微課”在信息課堂的應用的教學案例
以廣東省《信息技術》第一冊(上)第九課《“清掃”校園》為例,筆者談談在這節(jié)課中“微課”的應用。本課主要知識點為畫圖軟件的彩色橡皮擦、放大鏡、取色三個工具的使用方法,筆者主要設計了如下兩個微視頻,在本課的不同環(huán)節(jié)進行使用:
五、結語
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中,教師使用“微課”資源進行設置情境、講解演示,學生使用“微課”資源進行自主學習、生成能力,既有效的避免了遇到小學課堂中“微課”網絡學習的困境,又促使教師從傳統(tǒng)課堂的講授者轉變?yōu)榱苏n堂教學的組織者、參與者以及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幫助者。
參考文獻:
[1]胡鐵生,黃明燕,李民.我國微課發(fā)展的三個階段及其啟示[J].遠程教育雜志,2013,(4).
[2]胡鐵生.微課:區(qū)域教育信息資源發(fā)展新趨勢[J].電化教育研究,2011,(10).
[3]王竹立.微課勿重走“課內整合”老路——對微課應用的再思考[J].遠程教育雜志,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