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效蘭
(內蒙古自治區(qū)血液中心,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70)
抗-HCV酶免在篩查反應性獻血者確證方法研究
董效蘭
(內蒙古自治區(qū)血液中心,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70)
目的 了解抗-HCV酶免在篩查反應性獻血者確證方法。方法 選取2014年6月~2016年4月本站收集的抗-HCV酶免篩查反應性獻血者標本69份,施以酶聯(lián)免疫檢測(ELISA)、單個核酸檢測,同時追蹤、確證檢測,對檢測結果展開評估。結果 檢測結果顯示,69份反應性標本:13份(18.84%)抗-HCV陽性,4份(5.80%)抗-HCV不確定,26份因沒有成功追蹤而放棄;且69份反應性獻血者行抗-HCV酶免篩查后,7份(10.14%)真陽性。結論 臨床對反應性獻血者展開專業(yè)篩查及追蹤確證檢測工作時,施以酶聯(lián)免疫、單個核酸檢測,兩種檢測方法均表現(xiàn)反應性時,呈現(xiàn)抗-HCV陽性,效果顯著,可推薦。
抗-HCV酶免;篩查;反應性獻血者;確證方法
為進一步了解抗-HCV酶免在篩查反應性獻血者確證方法,此次重點抽選69份2014年6月~2016年4月,本站收集的抗- HCV酶免篩查反應性獻血者標本作為研究對象,均對69份標本行酶聯(lián)免疫、單個核酸檢測,同時追蹤、確證檢測,現(xiàn)將研究結果作如下總結。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4年6月~2016年4月本站收集的抗-HCV酶免篩查反應性獻血者標本69份。每位獻血者選取EDTA-K2真空采血管、EDTA-K2真空分離膠采血管收集靜脈血樣各自1管,5mL/管。69份標本收集完成后馬上離心,放于零下20℃溫度下保存。
1.2 方法
第一,丙型肝炎病毒抗-HCV酶免、核酸檢測 選取蓋立復核酸檢測試劑,檢驗儀器選取全自動核酸分析儀、英國伯瑞全自動免疫印跡檢測儀、全自動醫(yī)用PCL分析系統(tǒng)、LANSHI全自動酶標洗板機、TIANSHI自動化酶免分析儀[1]。第二,各份獻血者的標本均行酶聯(lián)免疫、單個核酸檢測,若2種檢測方法檢測出反應性(非反應性)標本,需追蹤、確證檢測[2]。
1.3 觀察指標
若追蹤、確證檢測結果呈陽性,則此獻血者呈抗-HCV陽性;若追蹤、確證檢測結果呈陰性(不確定),待三個月后展開追蹤;若酶聯(lián)免疫檢測非反應性、單個核酸檢測反應性(非反應)標本,需間隔三個月后進行追蹤;若所追蹤的標本在完成一次酶聯(lián)免疫檢測、單個核酸檢測,其檢測結果還是反應性,則需追加追蹤、確證檢測。
2.1 反應性獻血者標本酶聯(lián)免疫、核酸檢測結果
抗-HCV篩查篩查69份反應性獻血者標本:酶聯(lián)免疫反應性、單個核酸檢測反應性5份,酶聯(lián)免疫、單個核酸檢測非反應性12份;酶聯(lián)免疫非反應性、單個核酸檢測反應性0份,酶聯(lián)免疫非反應性、單個核酸檢測非反應性57份。
2.2 初篩反應性獻血者中抗-HCV陽性率
行抗-HCV酶免篩查后,69份反應性獻血者:5份真陽性,抗-HCV陽性率10.14%(7/69)。
此次研究重點選取69份2014年6月-2016年4月,本院收集的抗-HCV酶免篩查反應性獻血者標本作研究對象,并選FDA批準試劑展開酶聯(lián)免疫檢測、單個核酸檢測,結果顯示,酶聯(lián)免疫非反應性、單個核酸檢測非反應性57份。此部分標本通過追蹤檢測后,酶聯(lián)免疫、單個核酸檢測結果還是呈非反應性,酶聯(lián)免疫非、單個核酸檢測均為反應性的5份標本中,發(fā)現(xiàn)5份抗-HCV陽性,2份是抗-HCV 不確定,對其展開追蹤標本檢測之后,結果顯示,酶聯(lián)免疫檢測反應性、單個核酸檢測非反應、追蹤、確證檢測檢測不確定。仔細詢問此獻血者,表明當前正進行藥物救治,這很可能因獻血者行藥物救治后,病毒的載量持續(xù)下降且比檢測限更低,這就使得核酸檢測結果呈陰性。
本次研究69份抗-HCV篩查反應性獻血者,13份(18.84%)抗-HCV陽性,4份(5.80%)抗-HCV不確定,26份因沒有成功追蹤放棄,研究結果明顯低于姜瑩等[3]研究抗-HCV陽性率(22.5%),表明,此區(qū)域獻血者人群當中,抗-HCV檢測的假陽性率相對高。原因可能是,此站做血液篩查過程中,2次抗-HCV的酶聯(lián)免疫檢驗所選取的試劑存在差異,而且在復檢期間酶聯(lián)免疫檢測主要選取進口試劑,而各種試劑反應的判定規(guī)則均相同,表現(xiàn)為S/CO大于1,即為反應性。因此,僅僅FDA批準試劑,并不會影響檢驗結果,最后以所確證的結果來評判陽性檢驗結果。
綜上闡述,酶聯(lián)免疫檢測、單個核酸檢測均是反應性,能夠準確評判抗-HCV陽性,而單一的酶聯(lián)免疫檢測反應,若追蹤、確證檢測呈陽性,則評定抗-HCV陽性,若追蹤、確證檢測呈陰性(不確定),則三個月之后展開追蹤。根據(jù)上述研究結果,相關人員在篩查反應性獻血者的過程中,能夠根據(jù)具體的篩查檢測結果,仔細分析、比對之后,制定一個安全、高效的確證方法,這樣也能夠清楚地向獻血者講解自己屬于延期獻血或是屬于永久性屏蔽獻血,并不是把全部篩查的反應性獻血者完全進行永久性的屏蔽,這對今后進一步推動無償獻血事業(yè)可持續(xù)、健康發(fā)展等方面具有重要參考意義。
[1] 楊 濤,李 玲,牛麗彬,等.HBsAg酶免篩查反應性獻血者確證與追蹤分析[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5,26(29):41-43.
[2] 李 玲,劉 忠.初篩反應性獻血者確證方案與歸隊策略分析[J].中國輸血雜志,2016,29(1):1-2.
本文編輯:王雨辰
R446.6
B
ISSN.2095-8242.2017.16.303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