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論徐干的《中論》思想
——以君子觀為角度

2017-03-08 15:05
關鍵詞:鄭玄智行經(jīng)學

丁 娟

(許昌學院歷史文化學院,河南許昌461000)

論徐干的《中論》思想
——以君子觀為角度

丁 娟

(許昌學院歷史文化學院,河南許昌461000)

徐干在《中論》一書中為君子正名,君子學以致道。針對當時一些文人的欺世盜名的行為,徐干認為君子應該名實相符。君子德才兼?zhèn)洌袡嘀堑木硬拍芙üαI(yè),有益于世。邦有道時,君子應該追求自己的德與位。徐干討論的君子主要是指士階層中的君子儒。

徐干;君子;道;德;智

徐干,字偉長,東漢末北海人,是文學史上“建安七子”的代表人物之一。徐干一生創(chuàng)作了許多文學作品,有詩、賦等多種文學形式。“見辭人美麗之文并時而作,曾無闡弘大義、敷散道教、上求圣人之中、下救流俗之昏者,故廢詩賦頌銘贊之文,著《中論》之書二十篇。”[1]395今本《中論》有二十篇。咸豐年間,錢培明又將《復三年喪》《復三年制役》兩篇作為逸文附于文末,所以今天我們所看到的《中論》一共有二十二篇?!吨姓摗肥切旄晌ㄒ坏囊徊空撔缘恼撝?,也是“建安七子”今存專著。在徐干去世之后,魏文帝曹丕認為《中論》足以傳世?!吨姓摗肥且徊康赖氐娜寮抑?,盡管有學者認為徐干發(fā)揮了孔孟的思想,也有其他一些學者認為他主要繼承了荀子的儒學思想?!吨姓摗芬粫膬热菘梢苑譃閮蓚€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討論君子修身,第二部分主要討論治平之術。通過徐干的論述,一個既有道德修養(yǎng),又知曉治平之術的君子形象躍然紙上。目前學界對于徐干思想的研究成果相對較少,而且主要是從文獻學以及思想史的方面進行研究。如梁榮茂《徐干中論校釋》(牧童出版社1979年版)、李文獻《徐干思想研究》(文津出版社1992年版)、徐湘霖《中論校注》(巴蜀書社2000年版)等。而對徐干儒家思想的研究也只是針對某一側面加以論述,如徐湘霖的《“君子之辯,欲以明大道之中”——論徐干的“智行”中論觀》(《西南民族學院學報》2000年第7期)。有鑒于此,筆者擬從“君子觀”的角度來解讀徐干的《中論》思想,以就教于方家。

一、君子學道

古人認為,人生有三不朽,即立德、立功、立言。而徐干認為君子只有通過學道,進而成德立行,才能實現(xiàn)身沒而名不朽。不同于同時代的經(jīng)學大師鄭玄對《六經(jīng)》的注釋訓詁,徐干認為:“凡學者,大義為先,物名為后,大義舉而物名從之?!盵2]14-15經(jīng)學發(fā)端于漢代,是漢代經(jīng)學家對《六經(jīng)》不斷解讀和訓詁的過程。徐干認為以鄭玄為代表的兩漢經(jīng)學的研究方法,難逃碎義,而君子為學的目的是學以致道。

徐干以珠、玉帶斑來喻人有美質,以良工能去珠玉之斑來喻君子可以修仁義之道。徐干區(qū)分了道與德兩個概念。道在徐干那里有兩層基本的內涵:其一為人所由之路;其二為萬事所當行之理,即事理。而君子明大道之中之后,就會“謂心統(tǒng)乎群理而不繆,智周乎萬物而不過”[2]312?!吨杏埂分v,“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盵3]1662《中論》繼承了《中庸》以“中和”為用的思想。修道的任務很重,路途也很遙遠,只有一些有志之士,才能成為真正的君子。而徐干所講的道實際上是指儒家的一整套思想體系和行為規(guī)范。

徐干說:“德者,以道率身者也?!盵2]112德是以道引導其身行。西方德性倫理思想引入我國之后,許多研究者都會從德性倫理的角度來研究儒家思想。但是儒家從孔子開始,就并沒有明確的區(qū)分德性與德行。儒家的道德概念同時包含了德性與德行兩個方面的意思。清華大學陳來教授就認為孔子的“仁”更強調了德行的一面。尤其是當儒學發(fā)展到漢代經(jīng)學之后,經(jīng)學為了滿足現(xiàn)實政治統(tǒng)治的需要,更加強調了儒學實踐性的一面,德性倫理只是儒家思想中很小的一部分。徐干的“德”也繼承了儒家這一傳統(tǒng)。

學道有哪些方法呢?首先,從《六經(jīng)》中學?!读?jīng)》即《詩》《書》《禮》《樂》《易》《春秋》。漢代經(jīng)學家把《六經(jīng)》的意義提高到了重要的位置,認為孔子整理《六經(jīng)》是為漢制法。徐干卻認為《六經(jīng)》是圣人相因之書,《六經(jīng)》載道。君子可以從《六經(jīng)》中學道。其次,君子還可以從老師處學習仁義之道。顏淵從老師孔子處學道,不但觸類旁通,而且在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之后,就“不貳過”。君子要用從老師處學習到的道理來改正自身的缺點。而由于當時一些儒家學者所講的學問在徐干看來并不是真正的道德之學,君子在學道的過程中,應擇師而學。再次,君子還可以鑒于他人。君子常虛其心,他人就愿意將自己所知道的教誨君子。君子看到別人的善和惡,就要反思自己的善和惡。徐干舉孔子制《春秋》的例子表明,君子最重要的是正己,正己而物自正。君子應對自己嚴格,對他人寬容。最后,君子還可學于賢友?!芭笥阎x務在切直,以升于善道者也?!盵2]88賢友的言行舉止有利于君子修身,賢友的善言有利于君子的改過遷善。

君子學道就要知禮。“無敬無以行禮,無禮無以節(jié)敬,道不偏廢,相須而行?!盵2]35徐干心目中的君子形象應是盡敬以從禮。首先,敬是禮之實?!熬础笔侨寮宜枷胫械囊粋€重要德目?!熬?,德之聚也。能敬必有德”[4]。而由于儒家思想并沒有明確地區(qū)分德性和德行,“敬”不但表明了君子內心對道的敬畏,而且在日常的行為中,君子也要遵循“敬”的原則?!熬础笔恰叭省迸c“禮”的統(tǒng)一。君子不論是在獨處,還是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都應該以敬行禮。徐干認為君子在各種人倫關系中能夠以敬從禮,就可謂是成人了。其次,禮是敬之節(jié)。君子內心的敬體現(xiàn)為外在行為中的依禮而行。徐干用“法象”一詞來概括君子的外在形象。在平時的生活中,君子要重視自己的儀容以及威儀。君子的法象是自己內在德性的外在體現(xiàn)。雖然君子沒有權勢與施予,普通的民眾也會因為君子的法象是其內在德性的體現(xiàn)而尊敬他。小人正是因為不注重自己外在的儀表而被人輕視。

除此之外,君子還要學習“六藝”。子曰:“志于道,據(jù)于德,依于仁,游于藝?!盵5]156-157“六藝”即禮、樂、射、御、書、數(shù)。德是藝的根本,藝是德的枝葉。君子不學習“六藝”,就不能成就自己的德行。君子應該文質彬彬。

君子學以致道之后,不但會是一個孝悌忠信之人,而且也是一位通曉治國致平之術的人。徐干生活在東漢末年,社會動蕩不安。王權旁落,戰(zhàn)火四起,民眾生活困苦。徐干曾隨從曹操四處征戰(zhàn),而當時的國家也是用人之際。儒生一直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人生追求,但是徐干本人卻苦于得不到當權者的重用?!吨姓摗肥且槐菊撔缘闹?,在此書的后半部分,徐干也為當權者提出了一些針對當時社會問題的治國之方。

二、君子名實相符

“子謂子夏曰:‘汝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5]136東漢經(jīng)學家馬融注此句為,“君子為儒,將以明其道。小人為儒,則矜其名也?!盵5]136而小人儒追名是為了逐利。漢末的儒者在徐干看來分為兩類:一類是追求名利的欺世盜名之徒即小人儒,另一類是“鄙儒”。徐干不但對求名的小人儒進行了批判,而且對以馬融、鄭玄為代表的所謂的“鄙儒”進行了批評。在學道的過程中,君子應明大道之本,而不應該只是執(zhí)著于細枝末節(jié)。荀子講,“善為《禮》者不相”[6],禮樂并不是大道之本。

小人儒之所以充斥那個時代,徐干認為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其一是當時政府選拔人才的方法出現(xiàn)了問題。在吸取秦朝滅亡教訓的基礎上,漢代使用察舉以及征辟等方法為朝廷選拔人才。東漢政權是在豪強地主集團的支持之上建立起來的。東漢政權在建立以后,也維護著豪強地主的利益,世家大族在東漢的歷史中逐漸形成。世家大族世代高官厚祿,而且也壟斷輿論,保證自己的子弟能通過察舉、征辟等道路進入官場。東漢末年,名士品評之風盛行。名士對士人品行的品評可以影響士人的仕途。曹操出身于宦官之家,祖先沒有給他一個“清白”的身世,他年青時也曾廁身于名士之中,期望得到名士的輿論支持?!笆乐ヒ樱蠠o明天子,下無賢諸侯,君不識是非,臣不辨黑白。取士不由于鄉(xiāng)黨,考行不本于閥閱,多助者為賢才,寡助者為不肖,序爵聽無證之論,班祿采方國之謠?!盵2]231世家大族的子弟競相結黨權貴,交援求名?!班l(xiāng)里評議”的察舉等制度已經(jīng)逐漸不能為朝廷選拔出真正的有才能之士。一些文人為了能夠實現(xiàn)社會階層的向上流動,也假托圣人之學以求名。而正是因為國家選拔人才的制度出現(xiàn)了問題,一些文人看到了偽名對自己的好處,于是背井離家,在交游中獲得所謂的名。徐干對當時一些文人的欺世盜名的行為進行了批判,認為當權者應該辨?zhèn)蚊?/p>

其二是儒學歷史方面的原因?!爸倌嶂疀],于今數(shù)百年矣,其間圣人不作,唐、虞之法微,三代之教息,大道陵遲,人倫之中不定?!盵2]185孟子回顧了儒家的歷史,認為五百年才會出一位圣人,期間或有賢人出。徐干認為因為當時離圣人所生活的年代久遠,民離圣教日久,所以一些欺世盜名的讀書人在當時的社會中有了生存空間。這些小人儒的說辭雖然聽起來與圣人之教很像,但是去圣人之真遠矣。這些學問假托圣人之訓,足以惑眾,但是并不能定人倫之中。而從孔子開始,儒家就認為盜名比盜貨對社會的危害更大。世人在聽信了小人儒的學說之后,就會“莫不離本趣末,事以偽成”[2]190。

與此同時,徐干也對漢代的經(jīng)學進行了批判。漢代經(jīng)學以解讀孔子《六經(jīng)》為主要任務,兩漢經(jīng)學在漢武帝之后成為了官方哲學。經(jīng)學在漢代成為了維護漢政府統(tǒng)治的經(jīng)術?!盎实墼t書,群臣奏議,莫不援引經(jīng)義,以為據(jù)依。國有大疑,輒引《春秋》為斷。一時循吏多能推明經(jīng)意,移易風化,號為以經(jīng)術飾吏事?!盵7]67漢代經(jīng)學在東漢末鄭玄時達到了頂峰。在鄭玄的思想體系中,“禮”更多的是指具體的國家制度以及日常行為規(guī)范。馬融、鄭玄的學問貫通今文經(jīng)學和古文經(jīng)學,被當世之人稱為“通儒”。鄭玄經(jīng)學的出現(xiàn),實現(xiàn)了經(jīng)學的“小一統(tǒng)”的局面。但是在鄭玄之后,經(jīng)學的弊端也凸顯在世人面前。首先,東漢末社會政治局面混亂,外戚與宦官在中央交替專權,軍閥割據(jù),地方武裝勢力抬頭。執(zhí)著于訓詁的經(jīng)學已經(jīng)不能解決當時時代所提出的問題。其次,鄭玄之后的許多儒家學者都對鄭玄的經(jīng)學思想進行了批判,認為鄭玄并沒有理解孔子的真正意思。鄭玄強調了禮制的實踐性,而孔子認為“仁”才是“禮”的內在本質。徐干認為《六經(jīng)》是圣人相因之書,《六經(jīng)》之文記載的應該是道。鄭玄經(jīng)學繼承的并不是先圣的本意,道德才應該是禮樂的根本。

此外,君子的名不符實還體現(xiàn)在君子被人誹謗,有不好的名聲。徐干認為誹謗是源于君子自身確有的一些瑕疵。在面對這些誹謗的時候,躲避是沒有用的。君子要以人為鑒,聞過能改,只有貴驗積行,才能名實相符。

孟子認為孔子贊嘆水的原因是“源泉混混,不舍晝夜,盈科而后進,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爾?!盵8]263君子的品格如有本源的水,應是實至名歸??鬃与m然講“正名”,但是孔子貴名實為貴實。

三、君子“智行”

徐干的“智行”論是其為儒學史作出的獨特的貢獻。徐干的“智行”觀充分反映了其“中論”觀。曾子是孔子的對后世影響比較大的學生。曾子的作品傳有《孝經(jīng)》以及《大學》。但是,孔子的“四門十哲”的學生中,并沒有曾子。徐干認為原因就在于曾子在“智”的方面不及這十哲。徐干所講的“智”更多的是指才智?!墩撜Z》中的“知”包含了智的意思,但是它的內涵更加豐富。我們所說的知識、認識、知道、懂得、聰明、智慧等多種涵義都涵蓋其中?!爸痹诳鬃拥乃枷胫懈嗟氖侵傅滦灾?。而德性之知只是徐干所講的“才智”的一部分內容。除此之外,聰明、智慧也應該是才智的重要內容。與徐干同時代的劉邵在《人物志》中說:“智者,德之帥也。夫智出于明,明之于人,猶晝之待白日,夜之待燭火。其明益盛者,所見及遠。”[9]東漢末軍閥混戰(zhàn),曹操曾幾次頒布求賢令,明確提出“唯才是舉”。只有有才智的人,才能改變當時社會混亂的政治局面,更好地造福于社會?!胺蛎髡苤疄橛靡玻四芤竺窀防?,使萬物無不盡其極者也?!盵2]144而與曹操主張選用一些“負污辱之名,見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國用兵之術”[10]的人才不同,徐干認為真正的人才應該德才兼?zhèn)?。這樣一種德才兼?zhèn)?、選賢任能的人才觀也是在我國持續(xù)了幾千年的人才選拔標準。徐干認為評判人才的標準不應該僅僅是考之以德,治國之術以及用兵之道也應該是人才的必備素質。而君子“智行”在徐干這里有以下幾層內涵:

其一,智行是指達于權智。孟子曰:“執(zhí)中無權,猶執(zhí)一也?!盵8]431君子行仁義之道的過程中要懂得權變。君子在面對具體的事情的時候,要善于判斷當時的形勢,“禳禍于忽杪,求福于未萌”[2]157,要能夠認清時機,預見事情的發(fā)展趨勢。堅持所謂的道德原則,有時會鑄成更大的錯誤。為了堅持原則而堅持原則是沒有權智的表現(xiàn)。而“經(jīng)”與“權”的關系問題也是儒家學說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其二,智行是指善抉擇,明大義。子夏曰:“大德不逾閑,小德出入可也?!盵5]502孔子認為言必信、行必果的人是小人。匹夫匹婦無大德而守小信,君子在行道的過程中應該明大義,而不必一定要守小信。當小信與大義發(fā)生沖突的時候,君子應該堅持大義,而不必守小信。徐干認為能夠建功立業(yè)、有益于世才是大義。

其三,智行是指出仕。儒家從孔子開始就認為,君子如果明白君臣之義不可廢的話,就應該出仕改變當時的社會狀況。儒家主張積極入世的人生態(tài)度,儒生應該有一種社會責任感?!靶蕖R、治、平”是每個儒生的人生追求。一些有識之士隱居于世,無益于解倒懸,解脫民困。君子只有出仕,才能解決更多的現(xiàn)實問題。出仕是智行的表現(xiàn)。

其四,智行是指明哲保身??鬃又v過“殷有三仁”的故事,他認為明哲保身的微子為上,而剖心的比干為下。微子預見到了紂王不可諫,國之將亡,所以微子離紂王而去。微子的智與比干相比是上智。君子在國有道的時候,就應該出來做官,在國無道的時候,就應該歸隱。微子的明哲保身正是君子具有“中庸”這一至德的表現(xiàn)。后來人對儒家的明哲保身進行了很多批判??鬃诱J為比干也是仁人,是“三仁”之一。比干的赴死是心甘情愿的,“且夫賢人之道者,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2]281-282。只是在“三仁”所處的具體的歷史條件下,孔子認為懂得權變的微子會更高明一些。

其五,君子要盡敬以從禮。子曰:“敬而不中禮謂之野,恭而不中禮謂之給,勇而不中禮謂之逆?!盵3]1614徐干強調了“敬”才是行“禮”的本質。而君子只是內心有敬,卻行不依禮,也是不行的。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君子不能做到盡敬從禮、循規(guī)蹈矩,就容易生亂。過與不及都不是從容中道。禮以制中,敬與禮的相須而行也體現(xiàn)了徐干的智行思想。

徐干的智行觀是對儒家中庸思想的繼承和發(fā)展。徐干的中論思想更加有利于儒家中庸思想的世俗化傳播。儒家中庸思想的這些世俗化表達,在近代新文化運動以來,也飽受詬病。徐干認為明哲窮理的君子才是當時社會所需要的人才,而君子只有智行,才能在當時的社會中建功立業(yè)。徐干對才智的贊頌表現(xiàn)了其內心希望改變當時社會局面的愿望。

四、君子的德與位

楊伯峻先生認為,孔子所講的君子有時候指的是有德者,有時候指的是有位者。在孔子之前,君子與小人基本上都是從社會地位上來加以區(qū)分??鬃邮紫荣x予了“君子”有德者的含義。通觀《論語》一書,孔子更強調君子之德。而有德的君子應該追求君子之位,在世俗社會中得到富與貴。在國家的政治環(huán)境很不好的時候,君子可以隱居起來。在國家的政治環(huán)境比較好的情況下,君子應通過行仁道的方法,得到自己的社會地位。“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5]196。孔子在認識到不能實現(xiàn)自己的政治理想之后,又多次向當政者推薦自己的學生。儒家從孔子開始就認為,君子只有通過從政才能改變社會,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而孟子提出了“大丈夫”人格,強調了“君子”是一種道德和精神追求。孟子說:“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盵8]173經(jīng)學家趙岐把“勞心者”注為君,把“勞力者”注為“民”,以“君“與“民”相對。孟子還認為士與農(nóng)工商從業(yè)者在社會分工和社會功能上是不同的。士的社會分工是從政入仕。徐干講的君子多指士階層中的君子儒。徐干認為君子就是勞心者,君子的社會分工是治理普通百姓。而勞力者為農(nóng)工商從業(yè)者。勞力者的社會功能是從事體力勞動,奉養(yǎng)君子。與此同時,徐干強調了君子與小人在社會地位上的差別?!百F有常尊,賤有等差,君子小人各司分職”[2]383。針對當時一些富裕的農(nóng)工商從業(yè)人員蓄奴婢的事情,徐干認為“農(nóng)工商及給趨走使令者,皆勞力躬作,治于人者也,宜不得畜”[2]388。

徐干對東漢末政府的人才選拔機制進行了批判。當時的社會,富與貴并不能歸有德有才的人享用?!熬羧瞬灰缘?,祿人不以功,竊國而貴者有之,竊地而富者有之,奸邪得愿,仁賢失志,于是則以富貴相詬病矣?!盵2]172有德者應該有其位,富貴可以彰顯君子的道德和事功。有德之人只有位尊,才能行義立德,兼善天下。

“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祿”[3]1676。儒家對于孔子為什么沒有得到王位有多種解釋。孟子回顧了儒家的道統(tǒng),認為孔子沒有得到王位是因為沒有天子向天推薦孔子。而徐干進一步概括為孔子沒有得其時。儒家講時命。君子除了要修身養(yǎng)性之外,只有得其時,才能得到其位。有其位的君子才能建功立業(yè),造福社會,實現(xiàn)人生價值。

結語

宋代曾鞏說:“干獨能考六藝,推仲尼、孟軻之旨”[1]396。近年來,很多學者多對徐干與荀學之間的關系進行解讀。但是,一部《中論》可視作徐干作為“君子”的自白書。徐干在這部書中所討論的“君子的人格和追求”“君子的學問與生存”等問題都可以說是對孔孟思想的繼承與發(fā)展。君子的一生需要修身養(yǎng)性,需要“尊德性而道問學,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3]1699。面對亂世,儒學成為了儒術,《六經(jīng)》成為了底層文人實現(xiàn)階層上升的敲門磚,徐干對當時風靡一時的鄭玄經(jīng)學以及求偽名的偽君子進行了批判。而君子想要實現(xiàn)儒家的人生理想需要得其時。在《中論》的最后,徐干把君子實現(xiàn)“修、齊、治、平”寄希望于明君對君子的發(fā)現(xiàn)和重用。而徐干本人也被曹丕稱贊為“彬彬君子”。

[1]孫啟治.中論解詁·附錄[M].北京:中華書局,2014.

[2]孫啟治.中論解詁[M].北京:中華書局,2014.

[3]孔穎達.禮記正義[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4]孔穎達.春秋左傳正義[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548.

[5]皇侃,撰.高尚榘,校點.論語義疏[M].北京:中華書局,2013.

[6]王先謙,撰.沈嘯寰,王星賢,點校.荀子集解[M].北京:中華書局,1988:507.

[7]皮錫瑞.經(jīng)學歷史[M].北京:中華書局,2004.

[8]孫奭.孟子注疏[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9]李崇智.《人物志》校箋[M].成都:巴蜀書社,2001:192.

[10]陳壽,撰.裴松之,注.三國志[M].北京:中華書局,1982:49.

責任編校 劉正花

K234.2

A

2095-0683(2017)01-0042-05

2016-11-30

丁娟(1984-),女,河南許昌人,許昌學院歷史文化學院教師。

猜你喜歡
鄭玄智行經(jīng)學
皇侃論“學”與南朝玄學的經(jīng)學化理路
從官場到書房
元代朱子后學經(jīng)學著述整理之特色
一代通儒鄭玄
漢魏經(jīng)學的“人才進退”問題
鄭玄“文王受命”問題考論
鄭玄:做官不如讀書
SUV操控不行?紳寶智行Say No!
經(jīng)學還是子學?——對政治儒學復興之路的一些思考
新AX7:智行無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