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路
第十四章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繩繩不可名,復歸于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后。執(zhí)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
謂道紀。
感官的局限
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核心內(nèi)容,如果用一個字來概括的話,大概用“道”這個字是比較合適的吧?
先秦時期,諸子百家的著作幾乎都是圍繞“道”來展開的。道家最核心的經(jīng)典《道德經(jīng)》里,是怎么描述“道”的呢?
我們來看看這一章吧——
用眼睛看它看不到,這叫作“夷”;用耳朵聽它聽不到,這叫作“?!保挥檬置坏?,這叫作“微”。這三種感官無法把它弄清楚,因此它渾然一體。它的“上面”不是明亮的,它的“下面”也不是昏暗的。連綿不斷,難以形容。就是所謂沒有形狀的形狀,沒有物象的形象??梢园阉凶骰秀?,也就是若有若無。從時間上,迎著它看不到它的頭,跟著它看不到它的尾。然而如果能夠把握住這亙古之道,就可以駕馭現(xiàn)在的一切。就能了解到原始的情況,這就是道的總綱。
怪不得古人稱《道德經(jīng)》是“三玄”之一,這內(nèi)容真是夠玄的。
我們平常認識事物,不都是用眼睛觀察,用耳朵聆聽,用手去觸摸嗎?說的再完整點,就是用眼、耳、鼻、舌、身去感受,再通過思想(意)來整合一下,對一個事物基本就能知其大概了。
即使科學發(fā)展到今天,也無非如此。
光學顯微鏡、電子顯微鏡,乃至天文望遠鏡,看得再精細、再遙遠,其實都是眼睛功能的延伸。雷達可以說是耳朵的功能的延伸,溫度計是“身”的嚴實,電腦是“思”的延伸……
以此類推,看起來林林總總的科學儀器從功能上來講幾乎就是眼、耳、鼻、舌、身、意的延伸和精細化而已,憑借這些功能能夠認識那個“道”呢?
這恐怕不行。因為老子說了,用常規(guī)的視覺、聽覺、觸覺是不能認識它的。
修道的感性誤區(qū)——幻境
但我們常人認識事物,往往又脫不開用眼、耳、鼻、舌、身的習慣。因此,古往今來,很多修道的人在這里出了問題,出現(xiàn)幻視、幻聽、幻覺等各種幻境,有的人不能及時辨別,就會出現(xiàn)所謂的“入魔”,輕則神經(jīng)兮兮,重則神經(jīng)失常。
像3D奇幻電影一樣炫吧!
可如果把這些幻境當了真,人的精神遲早就會出問題。
還有人有這樣的情況,就是在靜坐中會有聲音告訴他,某某人將如何如何,某某事將如何如何,事后還都能應驗,這是怎么回事呢?
這是不是通靈了呢?
老子說過:“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庇终f,“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币簿褪钦f,世界是物質(zhì),根本沒要鬼神。
我們的祖先在《管子·內(nèi)業(yè)》中說:思考呀,思考呀,反復思考,就是想不通,鬼神就來幫助想通了。這不是鬼神的力量,是人的精氣達到極致狀態(tài)所導致的。(“思之思之,又重思之,思之而不通,鬼神將通之,非鬼神之力也,精氣之極也?!保?/p>
所以,《金剛經(jīng)》中釋迦牟尼說:“以色相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得見如來?!?/p>
這里明確指出,學道者不能把定中的形相或音聲當作如來,更不能去追求所謂的景象。否則,就偏了正道,而進入邪道。
修道的理性誤區(qū)——思維推理
以上都是用人的感性去探求道所產(chǎn)生的問題。人是有理性的,古往今來也有許多人放棄了感性的道路,用理性去探求道的奧秘。
那么,用邏輯推理,用哲學思辨能認識“道”嗎?
本章的“致詰”一詞,在明代憨山大師注的《道德經(jīng)》里就被解釋為“思議”。
思議,就是推理和思辨。
佛學家說到佛法的精妙處,都用這個詞——不可思議。
宋代的禪宗大德大慧宗杲禪師,天賦極高,17歲出家后,學東西超乎尋常的快,他先后參禮過許多高僧,認為自己弄通了禪宗的宗旨,輾轉(zhuǎn)來到寶峰湛堂文準禪師座下。
文準禪師一見宗杲,知其不凡,便讓他充當自己的侍者。宗杲禪師雖然慧悟很好,但是文字口辯的習氣很重。一天,文準禪師對他指示入道捷徑,宗杲禪師橫機競辯,口若懸河,連文準禪師亦不肯相讓。
于是文準禪師便呵斥他道:“你還沒有開悟,你的病根就在只是用意識來領會解釋妙理上,本心被知識障礙住了,不得明了?!保ā叭暝次?,病在意識領解,則為所知障!”)
在文準禪師座下學了六年,直到文準圓寂,還是沒有開悟,后來輾轉(zhuǎn)參學很多年,才得開悟。
意識領解,就是思議。
“若向紙上求妙法,筆尖蘸干洞庭湖。”
明了心性不能靠思議,修道是僅僅通過思議就可以的嗎?
當然也不可以。
百家爭鳴
所以,有些學者們每天辨別古圣先賢遺留下來的典籍,終日把心思放在版本??薄⑽淖钟栐b、義理辨別上,以求名聞利養(yǎng),這就是舍本逐末了。如果以此為傲,蔑視實修,更可憐上蒼賦予的睿智聰明了。
邏輯推理、哲學思辨,在道的面前也要停下來。
我們常人認識事物,無法脫開空間和時間的框架。
所以大哲學家康德認為,時間和空間屬于人類思維的先驗預設,離開了時間和空間這兩把尺子,我們就無法認識了。
然而道就是這個樣子,“無狀之狀,無物之象”“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后”。
用現(xiàn)在的話說,道超越了眼、耳、鼻、舌、身、意的能力,而且是超越時空的。
難得“道”就像康德所說的“彼岸世界”那樣,是人類永遠無法知曉的嗎?
我們的先哲老子在后面給出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