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婭恒
摘 要:近年來,大學生心理問題日漸成為大學生群體中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作為培養(yǎng)大學生成才的有效方式之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自然要承擔起調適大學生心理、幫助大學生解決心理問題、引導大學生心健康的責任。本文從分析筆者所經歷的案例出發(fā),來分析當前學校與家庭應對心理問題較嚴重或患有心理疾病的學生的干預機制的必要性,并在學校、家庭、社會三個層面提出了增進學校與家庭有效聯(lián)動的路徑措施,以促進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進一步完善和發(fā)展,增強其科學性、預見性和針對性。
關鍵詞:大學生心理健康;輔導員;學校;家庭;聯(lián)動
近年來,隨著大學生心理問題日益突出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相關知識普及度的提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受到廣泛關注。高校學生的心理疾患發(fā)生率有明顯上升的趨勢,如何協(xié)助患有心理疾病的高校學生有效得到及時的專業(yè)診斷以及專業(yè)治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中不可忽視的重要部分。
筆者在就讀研究生期間兼職學校本科生輔導員,所帶學生中,有一學生抑郁癥再度復發(fā),經過學校心理咨詢中心對其心理測試后,建議盡快聯(lián)系其家長將其送往醫(yī)院接受專業(yè)治療。專職輔導員在與其家長溝通相關事件后,家長以認為抑郁癥與孩子內向同義及工作繁忙無法請假從外地趕往學校為由,先決定該學生無須進醫(yī)院接受治療,經輔導員再次詳細告知其家長問題嚴重性并與其家長再次協(xié)商后,才同意該生先由輔導員陪同去往醫(yī)院接受專業(yè)治療。經醫(yī)生診斷,該生情況較為嚴重需立即在監(jiān)護人員的陪同下辦理住院。校方在與該生以及其家長多次溝通無果后,該生拒絕接受治療,最后因無法正常上課休學歸家。
在該案例中,學生家長對抑郁癥沒有正確的認知,對孩子的心理狀況沒有深入的了解;學校在與學生家長的溝通工作中,沒有達到預期效果,其在干預心理問題較嚴重或患有心理疾病的學生得到及時有效的幫助和治療相關方面的機制不夠完善。
筆者認為此類案例不會是個案 ,類似問題或多或少地存在于各大高校中,如何使家庭和學校有效聯(lián)動幫助心理問題較嚴重或患有心理疾病的高校大學生及時得到專業(yè)診斷和專業(yè)治療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長遠意義。
一、增進家庭與學校有效聯(lián)動的必要性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指出: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大學生全面發(fā)展為目標”,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大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基本內容包括其心智、體質、思想、創(chuàng)新、科學文化等素質的全面提升和充分、自由、和諧的發(fā)展。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僅培養(yǎng)大學生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質和政治素質,還要開展深入細致的心理健康教育。培養(yǎng)大學生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提高大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承受挫折能力,促進他們的心理素質與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身體素質的全面協(xié)調發(fā)展,是新時期大學生全面發(fā)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新時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拓展的新途徑。
(一)家庭干預與學校干預兩者互補,兩者缺一不可
針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在學校中進行的,但家庭環(huán)境也對廣大青年學生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學校和家庭從不同的空間、時間上以不同的形式占據了學生的生活,無論哪方面出現疏漏,不良因素都會趁機侵入學生的心理。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交互作用、共同實施、相互制約,各自有著不同的特點和功能。
一個人的成長,無不受到家庭的影響和家長的熏陶,家庭是教育的基本細胞,家庭教育是大教育的組成部分之一,是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的基礎,具有學校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家長自身的知識水平、言談舉止、品德修養(yǎng)、心理素質等都會對學生的思想品德、行為習慣、心理健康產生一定的導向和潛移默化的深刻影響,直接關系到他們今后成為什么樣的人的問題。家庭是孩子最早的生活環(huán)境,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一個人對客觀現實的認識往往是從家庭環(huán)境和父母的言談舉止開始的,很多心理問題較嚴重或患有心理疾病的學生與家庭教育和家庭環(huán)境有著直接的關聯(lián)。
學生的心理發(fā)展是連續(xù)性的,心理問題的產生不是單純的在學校才產生的。任何心理問題都有其深遠的家庭教育的影響,家庭是學生成長與發(fā)展中的重要影響因素,它對學生的心理健康不僅具有直接的影響作用,而且還體現在對學校教育的效果起促進、干擾或者抵消作用。許多大學生的心理問題大多是由于父母關系不良、父母期望值過高、家庭教養(yǎng)方式不良或家長的思想素質不良等引起的。
家庭對于孩子是最信賴的避風港,心理問題較嚴重或患有心理疾病高校學生在生活中感到心理不適時往往只愿意與最親近的家人傾訴,所以家長作為最有可能最先發(fā)現孩子心理健康問題的“診斷者“,其對孩子心理危機的干預力量是最及時最直接的。
學校教育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課堂、主陣地。生活中一提起教育,人們便會聯(lián)想到學校教育。學校教育在大學生的健康成長過程中起主導作用這是毋庸置疑的。作為專職教育機關,學校教育目的明確,有周密的計劃、科學的組織和掌握青年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的專門教育工作者。高等學校教育對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形成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具有更多更明顯的教育優(yōu)勢,這是學校教育以外任何教育都難以做到的。
高考后,廣大學子遠離家鄉(xiāng)前往異地高校求學。其心理狀況的直接負責人就轉移到高校輔導員工作中來,心理問題較嚴重或患有心理疾病的學生他們的心理問題有部分是在進高校前已產生還未被其家長或他人發(fā)現,也有部分是在進入高校后由于某些方面不適應或遭受某些經歷而產生的。大學生活中,結合高校定期針對高校學生的心理測試的測試結果,與學生直接接觸最多,負責學生生活情況的輔導員是發(fā)現學生心理問題和引導學生有效接受心理輔助或心理治療的主要力量。
家庭教育、學校教育雙方共同承擔育人重任,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共同貫穿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學生成長成才的全過程。把兩種教育力量融為一體,有利于實現不同教育間的互補作用,從而加強整體教育的有效性,形成合力,達到整體育人、全面育人的目的。
(二)忽視家庭與學校的有效聯(lián)動將會產生不良后果
在已發(fā)現或已知孩子有心理問題或患有心理疾病,家長因沒有對心理健康教育有一個正確的認識,不想自己的孩子受到異樣的眼光,受到區(qū)別對待或不夠重視相關問題,未能及時將相關情況告知高校輔導員。也有部分家長認為,孩子到學校后,孩子的一切都歸學校負責,與自己已無直接關系,包括其心理問題也歸學校全權負責。所以,在校期間,學校未能及時給孩子制定相關的心理輔助以及相應的應對措施,當孩子因為其心理問題發(fā)生某些不可控的后果后,家長和學校也會因此產生難以調解的誤解和矛盾,給學校和社會的安定帶來不穩(wěn)定因素。
我國高校眾多,高校里的學生數量也龐大,每個輔導員要對多個學生的在校生活負責,工作量龐大,當輔導員發(fā)現某些學生有產生心理問題的跡象時,未能引起足夠重視,高估自己的心理健康輔導能力,未能及時告知上級告知學生家長,只是個人通過聊天或某些效果不佳的方式對其進行引導,如果學生反感此種溝通方式,認為自己被特殊對待,無處傾訴時,有可能做出極端的行為。這不僅對家庭會造成巨大的傷痛,也會給學校和社會帶來不良影響。
無論是家庭還是校方,當發(fā)現學生產生心理問題或患有心理疾病時,應做到與對方的及時溝通,為孩子制定一套與之相適合的干預措施,這樣才能幫助孩子得到有效的專業(yè)診斷和專業(yè)治療,才能避免家庭與學校的悲劇。
(三)家庭與學校兩者聯(lián)動,干預效果更佳
高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旨在源源不斷地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yè)培養(yǎng)人才,而大學生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的進行旨在讓子女能夠為社會做出更多貢獻,因此說大學生家庭思想政治教育與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統(tǒng)一的,二者互為依托、相互促進。在前文筆者也提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僅培養(yǎng)大學生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質和政治素質,還要開展深入細致的心理健康教育。所以同理,學校與家庭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問題中的干預,是目的統(tǒng)一,相互促進的。如果兩者有效結合,將會有效引導心理問題較嚴重或患有心理疾病的學生及時得到專業(yè)診斷和專業(yè)治療。
很多大學生家庭關于學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處于盲目又渙散的狀態(tài),缺乏統(tǒng)一的組織機構,也沒有系統(tǒng)、科學的指導理論,很多家長因為自身受教育程度不高,對孩子的專業(yè)所學并不清楚,加之無法把握高等教育的學習規(guī)律及處于特殊成長階段的孩子心理發(fā)展的特點,因此對孩子的教育影響持續(xù)下降,教育作用也逐步弱化,明顯呈現有心無力的現象。馬克思主義認為,實踐出真知,理論對實踐又有一定的指導作用。所以,大學生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乃至思想政治教育只有以科學的理論為指導,才能增強學生家長的自覺性,才能對大學生進行合理有效的家庭教育,提升教育的有效性和科學性。家庭與學校的有效聯(lián)動,為積極引導產生心理危機的學生及時得到有效治療提供了很多有效的科學指導思想。這樣,學校在引導家長對孩子進行科學有效的家庭教育引導的同時,也可使雙方的干預效果得到最大化,起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二、增進家庭與學校有效聯(lián)動的途徑
(一)學校思想政治教育要重視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作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除了關心學生的經濟、學習困難外,還要關注他們的心理問題狀況,幫助他們正確調適自己的心態(tài),戰(zhàn)勝心理的困擾,從而促進他們的人格健康發(fā)展。首先,要建立學生輔導員、班主任聯(lián)系有心理危機的學生的相關制度,定期與有心理危機的同學進行深層次的交流。學校領導、學生工作干部要經常深入到他們中間,開展深入細致的教育工作。其次,學校的心理咨詢醫(yī)生和輔導員應該深入到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去,組織開展生動活潑的專題教育活動,對學生在各方面的心理層面遇到的問題給予聆聽、勸告、疏通等幫助。再次,對于心理問題較嚴重或者患有心理疾病的學生,學校能制定一套完善的應對機制和干預機制,做到有案可循,有計可施。最后,學校自身得對如何干預引導心理問題較嚴重或患有心理疾病的學生接受專業(yè)診斷和專業(yè)治療引起足夠的重視,與家長保持及時的溝通,拓展輔導員心理咨詢能力,這既是輔導員專業(yè)化、職業(yè)化發(fā)展的重要途徑,也有利于解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專業(yè)人員嚴重不足、學生一般性心理問題不能得到及時疏導等問題。例如,學??梢葬槍Σ煌耐瑢W進行定期的家訪或與家長進行電話溝通,使雙方能對學生有一個較為全面地了解,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制定和實施與之相適應的學校教育引導和家庭教育引導。通過制定一系列的激勵機制來使輔導員能夠全身心投入到家庭與校聯(lián)動機制的構建過程中,保證其才智的發(fā)揮和潛能的發(fā)掘,使其熱衷于與家長進行更為及時有效的交流,保證家庭與學校聯(lián)動的暢通,能夠幫助高校和家庭進行更好地溝通,使高校和家庭能夠更好地共同干預引導心理問題較嚴重或者患有心理疾病的學生接受專業(yè)診斷和專業(yè)治療,早日康復。
(二)家庭在認知、態(tài)度和行為上要加強對孩子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和干預引導
雖然大學生在學校上學,但是家庭對他們的成長仍具有相當大的影響,這主要是由于大學生在經濟上對家庭的依賴和親情的信賴所決定的。同時,近年來獨生子女已成為在校學生的主體,他們對家庭的依賴性更強。增進家庭與學校有效聯(lián)動需要得到家長的理解、重視和支持,才能保證干預機制的構建能夠順利,才能將其作用發(fā)揮到最大程度,所以,要增進家庭與學校有效聯(lián)動,首先家長要轉變以往的教育理念,要更新自身的思想觀念,這樣才能與時俱進,對孩子進行更好的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乃至家庭思想政治教育,同時,家長思想觀念的轉變和綜合素質的提升,也可以增進家庭與學校有效聯(lián)動,他們給予一系列建設性的建議,能夠增進家庭與學校有效聯(lián)動。其次,家長得對孩子的心理健康問題以及如何應對孩子的心理健康問題有一個正確、科學的了解和認知。家人得充分認識到,關于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家庭與學校缺一不可,對于如何干預引導心理問題較嚴重或者患有心理疾病的學生接受專業(yè)診斷和專業(yè)治療兩者更是缺一不可,只有加強學校與家庭的有效聯(lián)動才能及時讓這些學生得到有效幫助。再次,家長要對子女有責任心,做到關心子女,關注子女的心理狀況,與孩子多溝通,做孩子的朋友,幫助有心理危機的孩子走出困境。最后,家長得通過加強主動與學校、孩子的輔導員多溝通全面了解孩子的心理狀況,及時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讓心理問題較嚴重或者患有心理疾病的學生接受及時的專業(yè)診斷和專業(yè)治療。
(三)社會要加大對家庭與學校有效聯(lián)動的支持
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為主的先行者的努力下,大學生心理問題增多的新情況逐步受到政府重視,并且頒布了一系列文件為這項工作的開展創(chuàng)造各種條件?!吨泄仓醒腙P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學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見》提出,要通過多種方式對不同年齡層次的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導,幫助學生提高心理素質,健全人格,增強承受挫折、適應環(huán)境的能力。要增進家庭與學校有效聯(lián)動,政府需要發(fā)揮自身的職能,為其提供必需的條件支持。所以,首先社會要通過公益廣告、宣傳片、引導網絡輿論環(huán)境讓大眾引起對心理健康知識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其次,相關教育局可為大眾印發(fā)相關心理健康知識的宣傳手冊或書籍,對心理健康知識進行普及。使家長能夠提高和轉變教育認知,及時發(fā)現問題。再次,社會要進一步加強心理健康研究工作、提高學術水平、宣傳普及心理衛(wèi)生知識,為高校培訓相關大學生心理咨詢和心理健康研究工作者。最后,政府、相關主管部門要對家庭與學校的有效聯(lián)動提供資金上的支持,進行??顚m棥τ趯W校,相關部門可為其提供專業(yè)心理測試的設備和專業(yè)的心理醫(yī)生在校坐診;對于家庭,相關部門可為有心理危機的孩子的家庭提供相關保障,在解決其治療費用上的擔憂后,家長才能專心或安心對孩子的心理進行干預引導。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Z].2004(10).
[2]中共中央.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學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見.[Z].1994.
[3]陳萬柏,張耀燦.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程楊.當代大學生心理問題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5.
[5]薛秀蘭.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咨詢研究.[D].西南大學.2008.
[6]張燕.高校心理咨詢的生成與發(fā)展.[D].武漢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