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晨晨
(黑龍江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黑龍江哈爾濱150020)
市場經(jīng)濟視閾下對時間倫理的審視
呂晨晨
(黑龍江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黑龍江哈爾濱150020)
我國自上世紀末引入市場經(jīng)濟體制以來,人們的時間觀也在悄然發(fā)生變化,時間就是金錢的觀念己逐漸深入人心。由于對這一觀念的深刻認同,人們制定時間表計劃一天的時間安排,拼命地在與時間賽跑,社會中的每一個人都處于高度緊張的生活狀態(tài),由此出現(xiàn)了一系列問題:如匆忙的腳步一直在奔跑,忙碌的大腦就遺忘了休閑、遺忘了思考、遺忘了休閑的教育,以至于在空閑時間只會用游戲、吸煙、吸毒等極端的娛樂方式排遣壓力,放空自我,這不但有損身心健康更讓自我無法感受生活最真切的意義。故而,適當?shù)男蓍e不僅提高了工作的效率,休閑本身就有其不可估量的意義,我們可以在休閑之中放空自我、思考生活、升華情趣。
市場經(jīng)濟時間倫理休閑意義
(一)時間功利化
自上世紀末入市場經(jīng)濟體制以來,我們的分配制度也隨之發(fā)生改變,由計劃經(jīng)濟下的平均分配轉變?yōu)榘磩诜峙?,這就意味著多勞多得,即自己所收獲的財富往往與自我的努力與付出呈正相關關系,無疑這一轉變極大地激發(fā)了全民的創(chuàng)造性與激情。但是,與之相隨人們的思想觀念也在悄然發(fā)生著轉變,“時間就是金錢”的觀念逐漸深入人心,成為大多數(shù)人信奉的金科玉律。當然,我們在有限的生命里珍惜時間值得贊揚,但是如若把這一觀念推向極端,赤裸裸的把時間與金錢化為等號關系,這就需要反思了。曾幾何時,空間里描述著這樣一幅畫面,一個兒子想要爸爸的陪伴就天真的問爸爸如果工作一個小時可以得到多少工資,爸爸回答20美元,孩子拿出了自己所有存放的零花錢,問爸爸用這些零花錢可否買爸爸一個小時的陪伴,這雖是生活小小一幕,但無疑揭示了時間功利化這一真實存在的現(xiàn)狀。
培根提出“時間就是金錢”這一觀點的本意應該是激勵人們珍惜生活中稍縱即逝的每一瞬間,把生命中的每一分鐘都過得有意義有價值,每當走過一段旅程停下來沉淀回憶時能夠無怨無悔。然而,市場經(jīng)濟的切入催使人們把時間功利化、金錢化,把時間當成金錢的刻度,用時間計算金錢成本,這就使人們失去了珍惜時間享受生活的溫情脈脈的面紗。雖然我們加班有工資,超出預期有獎金,我們的努力給社會創(chuàng)造了財富,我們的平民工作推動社會發(fā)展進步,但是從某個時間,某個角度,看時間功利化的我們就像工廠流水線上的產(chǎn)品,大家都去一樣的地方,重復的做著類似而又不盡相同的事情,邁著快慢相似的步伐,臉上不約而同呈現(xiàn)出一樣類似的表情,擠在公交車、地鐵上的上班族都一樣的低頭劃手機。
(二)時間奴役化
當然,人們的時間觀不是一成不變的,生活在在農(nóng)業(yè)社會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過著與大自然十分貼近的時間規(guī)律,這時是人類活動記錄著時間,而不是時間記錄著人類活動。到了工業(yè)文明時代,機械化的生產(chǎn)應該是解放了人類,機器工作代替人工作,使人們有更多的時間去從事其他事情或是休閑娛樂,不幸的是機械化的生產(chǎn)方式并沒有縮短人們的勞作時間,反而在金錢的誘惑下我們更加拼命地工作,抽象的時間神奇的與生命隱晦脫離關系,直到身體出現(xiàn)不適反應才知道健康的不可取代。從而,時間像金錢一樣成為一種異己的排斥力,不是人根據(jù)需要支配時間,反是人受控于時間的安排,人們可悲的成了自己創(chuàng)造物的玩偶。
而今,人們生活在一個快節(jié)奏的時代,行走腳步匆忙,整天處于在和時間賽跑的狀態(tài)之中,進而整個社會都洋溢著緊張和壓力感,這些緊張和壓力感沒有性別、年齡及地位之分,男性有男性的壓力,女性有女性的煩惱,大人有大人的心酸,小孩有小孩的苦難,富貴有富貴人的難題,貧賤有貧賤者的難耐,每個人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忙碌著。這些忙碌著的奮斗者沒有精力澆灌親情,沒有時間放空自我,沒有時間反省人生……他們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工作,得到了財富,但也在忙碌中失去了親情,失去了健康,迷失了自己……因為也許他們在與時間賽跑時只記得自己要跑在時間的前面,卻忘記了自己最初為何追逐。因此,把自己人生的意義與樂趣也最終埋葬在了時間里,時間不再是我們計時的工具,我們聰明的開始為時間服務。
時間奴役化表現(xiàn)在學校當中,則為家長在空余時間拼命的補課或者報培訓班,這種現(xiàn)象在中小學階段尤為明顯。據(jù)調(diào)查顯示:近多半兒童平均每天睡眠時間在八小時以下,有些甚至低于六小時。由此可見,孩子們從小就被灌輸時間的緊要,就這樣被時間一天天奴役著長大,失去了本應快樂的童年時光。時間奴役化表現(xiàn)在社會當中,則為工作受時間的限制而沒有娛樂休閑時間,沒有思考放空自我的時間,在工作崗位上猝死的現(xiàn)象己屢見不鮮。
(三)時間特定化
所謂時間特定化,簡而言之就是特定的時間做計劃做的事情,其中時間表是人們慣常使用的一個手段,比如上班時間、受教育時間、上課時間等等就是把時間特定化,在規(guī)定的時間里確切的做某事。當然,時間表毋庸置疑的把人們紛繁復雜的生活變得有條不紊,因為人們可以通過時間表做最為迫切的事情,否則不僅可能會把自己搞的身心俱憊,還有可能一事無成。時間表的出現(xiàn)可以讓人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可能性的事情之上,可以讓人擺脫沉重的負擔,卸載下不必要的生活壓力,這是人類的智慧結晶。但是,倘若時間過度特定化,在某事某刻必須做什么,從某個角度來說這也剝奪了人類的自主性自由性。
由于時間表的規(guī)定,老師在上課時間只能講課,適齡兒童在受教育時間只能受教育,工人在上班時間只能無限制的重復機械的動作……前幾天,網(wǎng)上爆料了王健林的作息時間表,一天時間竟精確到了分鐘,從早上起床到晚上休息都有著嚴格的時間規(guī)定,我想不止是王健林如此,李彥宏、俞敏洪、馬化騰、劉強東等等這些社會界的精英應該都有著精確的時間表。但是,試想我們這些普通人雖說沒有像他們那樣過著時間精確化的生活,但我們又何嘗不受時間表的束縛呢?
(—)遺忘休閑遺忘思考
時間表所營造的緊張氣氛無形之中就對人起到了一種鞭打和督促作用,催促上進的人們奔跑在路上,一直無法停止前進的腳步,因為自己清楚地知道停歇的結果就是被超越,哪怕不知道自己奔跑的方向,也要在路上不做在路邊鼓掌的人。就像一輛行駛在高速公路上面的跑車,即使不知目的地在哪,也不能放松油門,這是對人們忙碌生活狀態(tài)的真實寫照。雖然,在人們內(nèi)心深處對忙碌有股莫名的恐懼,但由于競爭的壓力,人們又不知所以的甘愿忙碌,這種狀況被習性學家洛倫茨稱為“忙碌的恐懼”。
如果說遺忘休閑付出的是健康代價,那么遺忘思考遺忘反省的后果更可怕,匆忙的腳步走的太快遺忘了休閑,高度的壓力催生了疾病,如心肌梗塞、失眠、動脈硬化等都是精神一直處于高度緊張狀態(tài)所出現(xiàn)的后果。然而,腳步的匆忙也剝奪了思考、感悟、反省生活的心境,俗話說“博能生輝,靜能生慧”,只有當心靜下來時,才能深刻的反省自我、感悟生活、思考生命的意義。否則,就像日新月異的科學技術為人類帶來了財富也為人類帶來了煩惱,核能可以產(chǎn)生無盡的能量供人類使用,但其威力也足以摧毀地球。因此,我們不能追逐著時間奔跑,我們不能讓時間的鞭笞給成年人或未成年人留下身心上的傷痕,我們要學會在忙碌之中休閑自我、放松自我、反思自我,這樣才能讓生活記錄時間,而不是時間記錄生活。
(二)休閑教育缺失
緊張而又匆忙的時間觀,可有可無的休閑觀,這兩種觀點帶來的后果不僅僅是休閑的遺忘,還有由于忽視休閑而缺失的休閑教育。而今,我們整個社會都在倡導忘我工作、忘我學習的精神,企業(yè)會選出當年的工作模范給予獎賞,學校會評出本學期的學習模范加以表揚,媒體更是對這些工作模范大家宣揚,企業(yè)學校的倡導再加上媒體的推波助瀾,忘我的精神就成為了我們大家學習的精神。生活在這樣的輿論氛圍當中,我們在一定程度上不敢休閑,因為我們害怕被社會拋棄,被社會視為不求上進的異類,即使在休閑玩耍的時候也有一種內(nèi)疚感、負罪感。這種心理在學校當中體現(xiàn)的尤為明顯,貪玩是孩子們的天性,卻被老師冠以貶義詞的稱號,試問有哪個孩子不貪玩呢?又有哪個孩子樂于給人留下懶惰的印象呢?久而久之,出現(xiàn)的有趣的現(xiàn)象是生活中的大部分人都不敢休閑,害怕被冠以懶惰的代名詞,結果只能是休閑能力喪失。
再者,休閑能力如同工作能力一樣都需要培養(yǎng),但是我們往往花費十幾年或者幾十年的精力來培養(yǎng)一個人的工作能力,力求工作能力日益漸進,卻不愿意抽出一小部分時間來培養(yǎng)休閑能力。舞蹈、瑜伽等不僅可以作為專業(yè)來學習,也可以作為業(yè)余愛好來培養(yǎng)人們的審美,享受生活的心境,我們大多數(shù)人學習這些恐怕多是為了學習而學習,為了使自己多才多藝以便為以后走上社會的自己增加砝碼而學習。一個有趣的調(diào)查活動,假如有兩個月的假期,在此期間無人干涉,也沒有任何外在的壓力,請問在假期里你將干什么?包括成人和未成人不知是從未想過這個問題,還是發(fā)自內(nèi)心最為真實的想法,很多人都選擇睡覺、玩游戲。當然,這個回答反映了人們工作學習太累渴望有一個假期,但也揭示了成人與未成人都缺乏休閑的體驗和休閑教育。
(三)放松方式走向極端
由于缺乏休閑的體驗和休閑教育,有些人尤其是一些未成年人在自己可支配的時間里選擇了沉淪于娛樂游戲,有條件的人選擇吸毒來充盈人生,只因其沒有休閑的能力,就很容易在休閑的十字路口不知所措,最終走錯了方向,后悔不已!沉迷于游戲、吸毒、酗酒等,產(chǎn)生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錯誤的時間觀和休閑教育的缺失也難逃責任,正因為人們?nèi)狈π蓍e教育,從某種程度上講才喪失了對不良事物的免疫力,才在空閑時間里不知如何追求精神享受,從而給這些不良行為以可乘之機??上攵?,無論是上班族還是學生黨都過著緊繃繃的生活節(jié)奏,突然之間閑下來就不知該千什么了,喝酒、打游戲、吸煙就成了其自然而然的選擇,從這一意義來說未成年人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誤入歧途,是自身不能抵制不良誘惑的結果,我們的社會和教育又何嘗能夠撇清責任呢?
因此,如何在休閑中使自己本性中正能量的東西得到擴展,進而使自己的生命意義得到增值?如何在休閑中避免極端的放空方式侵蝕自我,使自己在享受中獲得情感體驗,逃離本性中負面東西的牽制防止自我陷入生活無聊無味的深淵?這個問題需要時間予以解答。我們越是生活在快節(jié)奏的社會里我們越要沉著,在沉著之中方能找到自己的位置,以免在人云亦云中迷失自己,這就需要教育的正向引導。
(一)休閑以更好的工作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這是我們最常說的依據(jù)俗語,確實沒有了身體一切也就沒有了,就沒有資本去談其他,顯而易見這句俗語的本意是讓我們在生活中愛惜自己的身體,畢竟生命只有一次,我們不能假設。故而,為了提高人類本身的價值,就要在忙碌的工作中適當休息,人不是機器一天可以二十四小時不停工作為社會創(chuàng)造財富,即使是機器,也有生命年限與保質期。而今,人們都愿意相信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相信努力的付出是與收獲為正相關關系,但實際向我們證明的是,努力不一定有收獲,但是想收獲一定要努力。以這一觀念為指導,工人加倍時間工作以求獲得更多的回報,家長加倍的給孩子補課加長孩子的學習時間,以求自己的孩子能夠超越他人的孩子。無疑,一定的時間付出確實有效,但是他們都忘記了自己的身體是不能透支的,超過一定點就會身心疲憊,這就意味著雙倍的時間不一定可以得到雙倍的收益,適當?shù)男菹?,適當?shù)男蓍e或許可以讓自己在短暫的停歇后更有前進的動力。
(二)休閑以放松自己
倘若僅僅從工作角度來看,適當?shù)男蓍e毋庸置疑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但休閑的意義不僅僅局限于對丁作的積極促進作用上,休閑本身就有價值。休閑并不單純的意味著可以得到休息時間,休閑更意味著渴望結束工作憧憬美好未來,人們可以利用休閑時間來思考、來放空自我,發(fā)揮自己創(chuàng)造的潛能,這才是休閑最為重要的意義。設想顛倒了休閑與工作的關系,休閑只是為了工作,那么工作就會成為生活的全部,休閑其本身的意義也被掩藏了?,F(xiàn)如今的狀況卻是,很多人明明已經(jīng)有了極為豐富的財富,還在為追逐更多的財富而努力工作,明明己經(jīng)擁有了比以前更多的休閑時間,卻不知在這些時間里應該何去何從?事實上休閑同工作一樣,都是給生命一次實現(xiàn)自我、拓展自我的機會,其本身就有不可估量的意義。
(三)休閑以升華人生
休閑意味著此時此刻沒有必要做的事情,讓自我感到最自由最具有自主選擇的時刻,這時人們既可以選擇發(fā)揮自己的潛能,豐富業(yè)余愛好,又可以選擇無所事事,在無所事事中墮落。何以出現(xiàn)如此尷尬局面呢?休閑時,人們脫下了生活緊張的外衣,使真實的自己得以釋放,本性中善惡成分也在自由的釋放,如果正能量壓蓋了負能量,休閑給予生命的就是升華,如果負能量占據(jù)了有利地位,休閑給予生命的就是風險,關鍵是在這個十字路口個人會如何選擇。再者,緊張中快節(jié)奏的我們會被所指定的制度規(guī)定所束縛,但這種束縛也對人起到了保護作用,使人不至于誤入歧途,但處于休閑之中的人,脫離了這種外在規(guī)則的束縛,也失去了外在的規(guī)則的引導。最終,兩種選擇導致的結果就是,充滿積極態(tài)度的休閑使自我陶醉于閑暇之中,獲得了生命中最為真切的感受,而在休閑中不知如何的人就會走向墮落的深淵,體驗的將是人生的無味??偠灾?,休閑在給以人生升華機遇的同時,也埋下了走向頹廢的伏筆,我們要向在此過程中得到升華就不可忽視休閑教育的意義,也不可忽視休閑的本身意義!
[1]檀傳寶.學校道德教育原理[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0.
[2]劉云杉.學校生活社會學[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0.
[3]魯潔.當代德育基本理論探討[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3.
[4]高德勝.生活德育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5]高德勝.學校時間觀念的反思與批判[J].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學報,2007.
〔責任編輯:王星閩〕
呂晨晨,黑龍江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方向: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德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