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艷艷
(1.南京師范大學 外國語學院博士后流動站,江蘇 南京 210023;2.解放軍國際關系學院 軍事外交系,江蘇 南京 210039 )
論轉(zhuǎn)喻思維與外語專業(yè)學生思辨能力的培養(yǎng)
潘艷艷
(1.南京師范大學 外國語學院博士后流動站,江蘇 南京 210023;2.解放軍國際關系學院 軍事外交系,江蘇 南京 210039 )
針對中國外語專業(yè)學生的“思辨缺席癥”和外語界學者們關于探索思辨能力培養(yǎng)途徑的呼吁。將認知語言學的相關理論和研究成果運用到日常教學中,對培養(yǎng)外語專業(yè)學生的思辨能力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作為人類基本的認知機制,轉(zhuǎn)喻在人類的概念系統(tǒng)、思維和推理方面有著重要的作用。論文結合認知語言學有關轉(zhuǎn)喻的理論,以英語專業(yè)的精讀課為例,討論在日常教學中,如何通過凸顯轉(zhuǎn)喻思維的課程設計來培養(yǎng)學生的思辨能力。
思辨能力;轉(zhuǎn)喻;轉(zhuǎn)喻推理;課堂教學
大學教育給學生最寶貴的財富是“可遷移能力”(portable skill),即學生可以從大學教育中帶走的能力。這些能力不局限于所學的專業(yè),可以應用于多種多樣的環(huán)境和工作之中(孫有中,2011)。根據(jù)美國佛蒙特大學的就業(yè)服務中心的分類,可遷移能力包括思辨能力、研究與調(diào)查能力、設計與計劃能力、信息管理能力、領導與組織能力、溝通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孫有中,2011)其中思辨能力是最重要的“可遷移能力”,集中體現(xiàn)在認知能力階梯的應用、分析和評價等高層級(孫有中,2011)。綜合國內(nèi)學者對思辨能力的定義,孫旻(2014:1)將思辨概括為:1)能做出有理據(jù)的判斷(well-reasoned judgment);2)思辨者既要掌握良好的思辨技能( 分析、推理、評價等),還應具備某些特定的情感特質(zhì),如探究未知事物的熱情、警惕自身偏見、以開放的態(tài)度對待爭議等; 3)思辨過程還包括元認知(metacognition) 或者“元思辨”,即簡言之,思辨能力包括:分析能力,推理能力和評價能力。
然而,黃源深(1998,2010)指出,中國外語專業(yè)學生患有“思辨缺席癥”。對此,外語界多數(shù)學者是贊同的,并進行了討論和研究(如:文秋芳,2015;文秋芳等,2010,2014;胡文仲,2008;孫有中,金利民2010等)。思辨能力培養(yǎng)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環(huán)節(jié),而不是自有選項,這是受教育的必需條件(Siegel,1980)。孫有中(2011)提出,當務之急是首先厘清思辨能力的構成要素,探索思辨能力的培養(yǎng)途徑,然后設計有效的教學活動來日復一日地促進這些高級認知能力在學生大腦中的成長。
本文認為,將認知語言學的相關理論和研究成果運用到日常教學中,對培養(yǎng)外語專業(yè)學生的思辨能力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這是因為“認知語言學通過語言同認知域和語言之外其他認知能力如軀體和心理經(jīng)驗、感知、注意、思維、范疇化和推理等的相互作用來分析語言”(Dirven,2005)。 認知語言學認為,隱喻和轉(zhuǎn)喻是人類認識世界、表達思想和組織意義的重要機制。作為隱、轉(zhuǎn)喻的主要載體之一,語言在詞匯、句法和語篇各個層面都滲透著隱喻和轉(zhuǎn)喻思維。在外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對隱、轉(zhuǎn)喻的高度意識和敏感性有助于二語習得者深入理解和產(chǎn)出地道的目標語并提高其思辨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由于隱、轉(zhuǎn)喻在不同語言中受到語言形式和文化的影響,在表現(xiàn)形式和解讀方面存在差異,因而對二語中隱、轉(zhuǎn)喻的識別、分析、推理、評價和運用恰恰是思辨能力的體現(xiàn)和培養(yǎng)過程。由于轉(zhuǎn)喻是比隱喻更加基本的人類思維方式,本文結合認知語言學有關轉(zhuǎn)喻的理論,以英語專業(yè)的精讀課為例,討論在日常教學中,如何通過凸顯轉(zhuǎn)喻思維的課程設計來培養(yǎng)學生的思辨能力。
1.1轉(zhuǎn)喻的運作機制
轉(zhuǎn)喻是基于鄰近性(contiguity)的一種認知方式,此處的鄰近性不是語言結構內(nèi)部的相鄰關系,而是指概念間的鄰近性。處在鄰近關系的兩個概念中的一個概念為理解另一個概念提供心理可及性,即“X stands for Y”(X代表Y),X是源域,Y是靶域,兩者同屬一個認知域,X和Y之間是替代關系。例如“he has a good head on him”中的源域“good head”代表他的智力(靶域),那么,a good head的意思是“他很聰明”。
根據(jù) Ungerer & Schmid (1996: 116),轉(zhuǎn)喻有九種類型:(1)部分代替整體: all hands at desk;(2)整體代替部分: fill up the car;(3)容器代替內(nèi)容: I’ll have a glass;(4)材料代替物體: a glass, an iron;(5)生產(chǎn)者代替產(chǎn)品:buy a Ford;(6)地點代替機構: talk between Beijing and Washington;(7)地點代替事件: Watergate changed our politics;(8)受控人/物代替控制人/物: The buses are on strikes;(9)原因轉(zhuǎn)喻結果: His native tongue is German。此外,Panther & Thornburg (1998)從語用功能的角度,把轉(zhuǎn)喻分為指稱轉(zhuǎn)驗(referential metonymy)、謂詞轉(zhuǎn)喻(predicational metonymy)和言外轉(zhuǎn)喻(illocutionary metonymy)三類;Peirsman & Geeraerts (2006:276-277)在總結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23種轉(zhuǎn)喻模式,如:空間部分與整體(SPATIAL PART & WHOLE)、時間部分與整體(TEMPORAL PART & WHOLE)、方位與所在(LOCATION & LOCATED)、先前與后果(ANTECEDENT & CONSEQUENT)、次事件與復雜事件(SUBEVENT&COMPLEX EVENT)、特征與實體(CHARACTERISTIC&ENTITY)、生產(chǎn)者與產(chǎn)品(PRODUCER & PRODUCT)、控制者與被控制者(CONTROLLER & CONTROLLED)、容器與被容納物(CONTAINER & CONTAINED)、物質(zhì)與客體(MATERIAL & ORJECT)、一件衣物與人(A PIECE OF CLOTHING & PERSON)等等。不論什么樣的分類,都離不開轉(zhuǎn)喻的基本機制,即建立在鄰近性基礎上的部分—整體關系(part-whole)或原因-結果關系(cause-effect)。以上不同角度的分類能夠為教師在課堂上進行詞匯、語篇層面的思辨能力訓練提供有力的參考。
1. 2轉(zhuǎn)喻的識別
轉(zhuǎn)喻識別依賴于語境和百科背景知識,轉(zhuǎn)喻的映現(xiàn)與一個認知域中次認知域的心理突顯(mental highlight)或激活是相關聯(lián)的(Barcelona,2000)。同時,轉(zhuǎn)喻關系本質(zhì)的顯著特征是偶然性(contingence),即認知域之間的關系在概念上不是必然的。因此轉(zhuǎn)喻識別的關鍵在于對源域,即具體詞匯所指代的概念或復雜事件的推理上。關于源域的知識不僅來自體驗性(embodiment),更多地來自于源域所包含的文化內(nèi)涵。此處我們轉(zhuǎn)引Littlemore (2015:8)中的一個例子來說明:
(1) What those boys need is a goodhandbagging.
例(1)中handbagging的理解與它所包含的英國文化內(nèi)涵有關,只有了解該詞背后的文化內(nèi)涵才能激活相關的認知域,才能對其所投射的靶域進行正確的推理和判斷。該詞的轉(zhuǎn)喻意義主要源自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她有“鐵血娘子”之稱,對下屬非常嚴厲,有時候臨時有事出去了,但她的包還放在桌上,人們就覺得她好像還在似的,仍然很緊張。因此,handbag一詞便具有了消極意義,代表“一個專橫的女人”,那么此例中handbagging的轉(zhuǎn)喻意義是“一個專橫女人的嚴厲管教”。
1.3轉(zhuǎn)喻是一種推理機制
轉(zhuǎn)喻是一種基于部分-整體關系(part-whole)或原因-結果關系(cause-effect)的推理機制。也就是說轉(zhuǎn)喻中源域及其所投射的域靶之間的關系歸結起來就是部分代替整體、整體代替部分、原因代替結果以及結果代替原因四種,根據(jù)這四種關系,判斷出源域所投射的靶域,同時根據(jù)靶域的選擇也可以推理出轉(zhuǎn)喻使用者的情感、立場、觀點、社會文化背景以及隱含的意識形態(tài)特征。因為轉(zhuǎn)喻“既受制于人們的認知能力,又反映了人們的經(jīng)驗認識,這樣的經(jīng)驗認識拓展了人類認識事物的能力和空間,同時也提高了人們運用語言的效率,增加了語言的生動性和魅力,轉(zhuǎn)喻是人類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語言的結果”(魏在江,2007: 31-32)。張輝和張?zhí)靷?2012)認為,轉(zhuǎn)喻表達中的很多詞匯在一定的語境下都可能與意識形態(tài)表達有關,例如轉(zhuǎn)喻PLACE FOR INSTITUTION和WHOLE FOR PART的表達,可分別例示以Downing Street refused comment和The European Union has just passed new human rights legislation,其中Downing Street和The European Union在一定的語境下勢必要表達特定的意識形態(tài),有時為了避免給決策層帶來負面影響,而隱含表達特定的意識形態(tài),故意采取轉(zhuǎn)喻表達。
綜上,轉(zhuǎn)喻識別和解讀與語境、百科知識以及社會、政治和文化背景密切相關。對于二語習得者來說,能夠識別一門外語中的轉(zhuǎn)喻,分析、推理出轉(zhuǎn)喻使用者的情感、立場、觀點、社會文化背景以及隱含的意識形態(tài)特征,就是其思辨能力的表現(xiàn)。而訓練二語習得者對語言中轉(zhuǎn)喻現(xiàn)象的識別和推理,也是培養(yǎng)其思辨能力的有效途徑。
作為基本的認知模式,轉(zhuǎn)喻不僅體現(xiàn)在詞匯、句法層面,也體現(xiàn)在語篇層面,是語篇銜接和連貫的認知機制。因此,課堂教學中思辨能力的培養(yǎng)主要體現(xiàn)在詞匯層的轉(zhuǎn)喻推理和語篇層的轉(zhuǎn)喻推理。此處以何兆熊主編的《綜合教程》第五冊第二單元的一篇課文為例進行說明。該課文題為“The Struggle to be an All-American Girl”,講述了美籍華裔女作家Elizabeth Wong幼年時努力想成為百分百的美國人而放棄漢語學習的經(jīng)歷。
2.1在詞匯層面的轉(zhuǎn)喻推理
在課文第12段[見例(2)],包含了兩個詞匯層面的轉(zhuǎn)喻,分別體現(xiàn)在四個單詞上,為了引導學生進行轉(zhuǎn)喻推理,設置了以下問題:
(2)I thought myself as multicultural. I preferred tacos to egg rolls; I enjoyed Cinco de Mayo more than Chinese New Year.(課文第12-14段),
問題1:tacos和 Cinco de Mayo分別是什么意思?
問題2:tacos 和egg rolls分別來自哪兩個文化?分別代表了什么?
問題3:作者為什么選擇tacos而不是別的食物?
問題4:Cinco de Mayo 和 Chinese New Year是那兩個國家的節(jié)日?分別代表了什么?
詞匯層的轉(zhuǎn)喻推理更加依賴于百科知識和文化背景知識,因此,要針對以上問題引導學生查找美國飲食文化和墨西哥文化在美國的影響方面的知識。經(jīng)過查字典、搜索相關資料以及課堂討論,得出以下推理結果:
(1) tacos 原為墨西哥玉米卷,這里代表墨西哥食品,由于墨西哥餐館在美國頗受歡迎,因此又進而代表美國食品。egg rolls原為中式蛋卷,這里代表中國食品。Cinco de Mayo 原為墨西哥節(jié)日五五節(jié),主要為紀念墨西哥軍隊在伊格納西奧·薩拉戈薩將軍的帶領下,于1862年5月5日的普埃布拉戰(zhàn)役中擊敗法國侵略軍取得戰(zhàn)役的勝利。在美國及世界其他地區(qū),人們都以五月五日節(jié)紀念墨西哥人為了維護傳統(tǒng)和尊嚴所作出的英勇斗爭。因此這里五五節(jié)代表美國的所有節(jié)日。Chinese New Year為中國春節(jié),這里代表中國的所有節(jié)日。因此,這里涉及的轉(zhuǎn)喻類型是INDIVIDUAL ENTITY STANDS FOR THE COLLECTION(個體代表集體)。
(2)轉(zhuǎn)喻的源域的選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轉(zhuǎn)喻創(chuàng)作者的教育、家庭和社會背景。作者用墨西哥食品(tacos )指代美國食品,主要源于美國南部墨西哥移民很多,墨西哥餐廳應運而生,按照美國的消費水平,屬于大眾消費。由此可推理出,作者可能生活在美國的南部,家庭并不富裕;和中國文化相比,作者更加喜歡美國文化。
上例說明,通過詞匯層面的轉(zhuǎn)喻推理,學生在學習詞匯的同時,也獲得了與詞匯相關的文化背景知識,并以此為基礎,對作者的詞匯選擇進行了進一步的討論和評判,從作者的用詞上揭露其隱含的意識形態(tài)特征,即語言使用者對社會現(xiàn)實的表征和定位,從而鍛煉了思辨能力。需要指出的是,思辨能力還體現(xiàn)在對自己的思維過程進行監(jiān)控、調(diào)整和修正,也就是說,一次的推理結果并不會是最終的、不變的結論,還會隨著我們自身的知識結構、成見、情感、動機、價值觀、態(tài)度等因素的變化而有所改變。因此,現(xiàn)在的結論還會在自身不斷提高進步后,發(fā)現(xiàn)問題并得以補救和糾正。而這也是思辨能力的體現(xiàn)。
2.2語篇層面的轉(zhuǎn)喻
轉(zhuǎn)喻的語篇功能在于它是語篇銜接和連貫的認知機制。連貫是語篇的認知連接。連貫表現(xiàn)在語篇各組成部分在意義或功能上的連續(xù)(李勇忠,2004)。這一連續(xù)是建立在轉(zhuǎn)喻的因果關系之上的。語篇層面的轉(zhuǎn)喻推理能夠引導學生由個體推斷出其所代表的群圖、由個案推斷出其所體現(xiàn)的復雜事件,從而揭示文章的寫作目的以及隱含的意識形態(tài)特征。這一過程也是思辨能力培養(yǎng)的過程。
在課文“The Struggle to be an All-American Girl”中,美籍華裔女作家Elizabeth Wong和弟弟在母親的逼迫下每天放學后還要另外上漢語學校。文中描述了年幼時的她覺得學漢語很痛苦,也不能理解為什么要學漢語,在她看來,漢語很讓她難堪。她描述了和奶奶去唐人街以外的地方,奶奶又尖又高的嗓門是多么讓她難堪,媽媽的發(fā)音怎么也不對以及弟弟對于媽媽發(fā)音的糾正。而當作者說英語的時候,人們便會投來贊許的目光并給予肯定。最后,作者放棄了漢語學習,完全融入了美國社會。
在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有了大致的了解后,利用轉(zhuǎn)喻思維培養(yǎng)思辨能力的課堂問題設置如下:
問題1:作者的經(jīng)歷僅是個人的還是具有普遍性?
問題2:作者除了敘述自己的經(jīng)歷,為什么還要提到她的奶奶、媽媽和弟弟?
問題3:文本和社會現(xiàn)實是什么關系?
這三個問題的回答與華人移民美國的歷史背景相關。在學生了解美籍華人的移民歷史以后,對于第一個問題的回答,要激活學生的轉(zhuǎn)喻類型是SUBEVENT STANDS FOR COMPLEX EVENT(次事件代表復雜事件),這一轉(zhuǎn)喻思維機制使學生能夠推斷出:作者小時候的語言學習經(jīng)歷這一具體事件“代表”(反映)了所有在美華裔幾代人對待英語的不同態(tài)度和生活狀態(tài),反映了華人融入美國社會的復雜情況。
回答第二個問題所要激活的轉(zhuǎn)喻類型是INDIVIDUAL ENTITY STANDS FOR THE COLLECTION(個體代表集體),該思維機制使學生推斷出:作者和她的弟弟、母親、奶奶三代人的語言情況,反映了不同時代背景下三代美籍華人融入美國社會的不同情況。隨后學生被要求從課文中找出相關的段落,具體討論這三代移民的不同狀況及其所折射出的現(xiàn)象。
代表第一代移民的“奶奶”的形象是這樣的:
第一批華人入美主要是1849年美國西部舊金山淘金熱和其后美國開發(fā)西部修筑中央太平洋鐵路的勞工,受教育程度低。他們在美的生活狀況就像“奶奶”那樣,因為完全不會英語,主要生活在唐人街,如果去唐人街以外的地方,只能跟著其人。同時,作者對奶奶的評價(黑體部分)也折射出美國社會對早期華人的態(tài)度,反映了第一代移民與美國社會的格格不入。
作為第二代移民的“母親”稍好一點,但還沒有完全融入美國社會,經(jīng)常被孩子指出各種發(fā)音錯誤:
(4)He was especially hard on my mother, criticizing her, often cruelly, for her pidgin speech—smatterings of Chinese scattered like chop suey in her conversation.
作者作為第三代華人的代表,由于從小生活在美國,通過努力,已經(jīng)能夠融入美國社會了。
(5)When I spoke English, people nodded at me, smiled sweetly, said encouraging words. Even the people in my culture would cluck and say that I’d do well in life.
此外,奶奶和母親這兩代人所折射的早期在美華人的生活狀況和社會地位,促使作者意識到英語在融入美國社會中的重要性,為她幼年時放棄漢語學習提供了理據(jù)。
(6)After two years of writing with a moc but and reciting words with multiples of meanings, I finally was granted a cultural divorce. I was permitted to stop Chinese school.
在以上對第二個問題的討論基礎上,我們得出以下結論:三代人分別代表了不同時代美籍華人的狀況,他們的受教育程度、社會地位是在不斷進步和上升的。然而以作者為代表的第三代在越來越適應美國社會的同時,但卻與他們的中國傳統(tǒng)漸行漸遠。
問題3的回答要激活轉(zhuǎn)喻的部分-整體關系這一推理機制,即文本是社會現(xiàn)實的一部分,是社會現(xiàn)實的反映。那么本課反映了什么樣的社會現(xiàn)實呢?結合課文內(nèi)容和相關的文化背景知識,可引導學生做出以下推斷:
土地是綠色礦業(yè)發(fā)展的的空間保障,在政策落地實施時,應遵循以綠色發(fā)展為核心,在完善全領域信用體系的同時,注重在綠色礦業(yè)發(fā)展示范區(qū)內(nèi)創(chuàng)新礦業(yè)用地政策。
課文體現(xiàn)了西方現(xiàn)代文化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相互沖撞,而作者在沖撞中,基于自身的考慮,選擇了西方現(xiàn)代文化,放棄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但是鑒于她的家庭背景,又不可能完全擺脫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她的家庭中的三代人在語言上能力上的差異折射出不同時代的在美華人在教育程度、社會融入度上的差別和進步。根據(jù)課后注釋,學生了解到作者是一位美籍華人作家。作為一名美國華人女性作家,她的文學作品正是中西文化沖撞的反映和交叉點。她的作品反映了在美華人的生存狀態(tài)。
上例說明,轉(zhuǎn)喻思維使我們從課文的微觀層面上升到宏觀層面,將語篇和社會聯(lián)系起來,看到語篇所折射出的社會現(xiàn)象,從而更加深刻地理解課文。這一過程充分體現(xiàn)出凸顯轉(zhuǎn)喻思維對于培養(yǎng)思辨能力的作用。
本研究表明,在凸顯轉(zhuǎn)喻思維的大框架下,進行詞匯、語法、句法的教學和語篇的整體把握,將相關的社會文化背景知識有效與語言教學相結合,既學習了語言和文化,也了解了另一種思維方式,能夠有效培養(yǎng)并提高學生的思辨能力。此外,轉(zhuǎn)喻推理不可避免地受到教師本人和學生的知識結構、生活經(jīng)歷等方面的限制,有的推理結果不一定完全正確或令人信服,這說明教師也需要不斷提高和優(yōu)化自身的知識結構以及思辨能力。
事實上,認知語言學的很多其他理論都可用于課堂教學實踐,幫助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思辨能力。
Barcelona, A. 2000. On the Plausibility of Claiming a Metonymic Motivation for Conceptual Metaphor[G]∥ A. Barcelona.MetaphorandMetonymyattheCrossroads. Berlin/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
Dirven, R. 2005. Major Strands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G]∥ F. J. Ruiz de Mendoza Ibanez & M. S. Pena Cerval.CognitiveLinguistics:InternalDynamicsandInterdisciplinaryInteraction. Berlin and 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
Littlemore, J. 2015.Metonymy:HiddenShortcutsinLanguage,ThoughtandCommunication[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anther, K.U. & L. Thornburg. 1998. A Cognitive Approach to Inferencing in Conversation[J].JournalofPragmatics(30): 755-769.
Peirsman, Y. & D. Geeraerts. 2006. Metonymy as a proLotypical category[G].Cognitivelinguistics17(3): 269-316.
Siegel, H. 1980. Critical Thinking as an Educational Ideal[J].EducationalForum45( 1) : 7-23.
Ungerer, F.& H. J. Schmid. 1996.AnIntroductiontoCognitiveLinguistics[M]. London: Longman.
黃源深. 1998. 思辨缺席[J]. 外語與外語教學(7):1-19.
黃源深. 2010. 英語專業(yè)課程必須徹底改革———再談“思辨缺席癥”[J]. 外語界(1):11-16.
胡文仲. 2008. 對于我國英語專業(yè)教學改革的回顧和再思考[J]. 外語界(5):18-23.
李勇忠. 2004. 言語行為轉(zhuǎn)喻與話語的深層連貫[J]. 外語教學(3):14-18.
孫有中.2011. 突出思辨能力培養(yǎng),將英語專業(yè)教學改革引向深入[J] 中國外語(3):49-58.
孫有中,金利民. 2010.英語專業(yè)的專業(yè)知識課程設置改革初探[J]. 外語教學與研究(4):303-305.
孫旻,2014. 中國高校英語演講學習者思辨能力發(fā)展個案研究[D]. 北京: 北京外國語大學.
魏在江.2007.概念轉(zhuǎn)喻與語篇銜接一各派分歧、理論背景及實驗支持[J].外國語(2):31-32.
文秋芳等. 2010. 我國外語類大學生思辨能力量具的修訂與信效度檢驗研究[J]. 外語界(4): 19-35。
文秋芳,張伶俐,孫旻. 2014. 外語專業(yè)學生的思辨能力遜色于其他專業(yè)學生嗎?[J].現(xiàn)代外語(6): 794-804.
文秋芳. 2015. 評述高校外語教學中思辨力培養(yǎng)存在的問題[J]. 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3):6-12.
張輝,張?zhí)靷? 2012. 批評話語分析的認知轉(zhuǎn)喻視角研究[J]. 外國語文(6):41-46.
責任編校:肖 誼
Metonymical Thinking and the Critical Thinking Training for English Majors
PAN Yanyan
Due to the fact that foreign language majors have “critical thinking deficiency”and many scholars have called on finding the ways to improve their critical thinking, it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that applying theories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to classroom teaching would effectively promote English majors’ critical thinking ability. As a basic cognitive mechanism,conceptual metonym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human conceptual system, thinking and inference. Therefore, taking a text from English Intensive Reading course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tries to demonstrate how to train and promote critical thinking ability of foreign language majors by highlighting metonymical thinking in classroom teaching.
critical thinking; metonymy; metonymical inference;classroom teaching
H319
A
1674-6414(2017)02-0127-05
2016-01-06
潘艷艷,女,南京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博士后流動站/解放軍國際關系學院軍事外交系講師,博士,主要從事認知語言學和話語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