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習翼
從包拯家法說起
文 |習翼
包拯,北宋廬州合肥人,官至天章閣待制、龍圖閣直學士。知開封府時,以清正廉潔著稱,執(zhí)法嚴峻,剛正不阿。被后世譽為“包青天”,成為秉公執(zhí)法的化身。他為后代子孫制定了三十多個字的家法:“后世子孫仕宦,有犯贓濫者,不得放歸本家;亡歿之后,不得葬于大塋之中。不從吾志,非吾子孫。”這是一則訓誡性的家法,言簡意賅地告誡子孫:包家的后代,子子孫孫要牢記于心,如果有貪贓枉法的,開除家族,不能認祖歸宗;死后不能葬入包家祖墳。不遵守這條家法,不是包家后人。生不被宗族所認,死不被宗族所容。這是一條非常嚴厲的道德懲戒條款,也是非常嚴苛的家法。
什么是家法?家法是治家的準則,是調(diào)整宗族、家庭成員之間,個人與社會之間的家庭、社會關系的規(guī)范。家法,從廣義說是家訓,從狹義上說是家訓中最為法肅辭嚴的準則。其權(quán)威性不容置疑。包拯的家法正是后者。其具有的作用是:警示、訓誡、懲治。先是明白地告知,然后是引導匡正,再后是對觸犯者的懲戒。在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中,皇權(quán)不下縣,國法的普及遠不及今天;人們對家法的了解更深入、具體、透徹,熔鑄于心,家法擔負起了調(diào)整家庭、社會關系的重任。作為被人們接受的生活準則,人們更敬畏、不敢輕易觸犯,其社會作用不可低估。
正是有了這樣的家法,人們才從小樹立起規(guī)矩意識。家法的制定和實施,使子弟生長在有規(guī)矩的環(huán)境,養(yǎng)成遵守規(guī)矩的習慣,具備良好的教養(yǎng)。凡動止施為,則非禮勿視,非禮勿行。所以,古人說,“忠臣必出于孝子”,生長環(huán)境使然,淮南為橘,淮北則為枳的道理盡人皆知。
每個孩子都是一棵樹苗,能不能挺拔參天,立于世上,關鍵是要修理掉旁逸斜出的枝杈,家法的作用就是不斷地修理匡正,使之昂揚向上。顏之推說:“凡人不能教育子女者,亦非欲陷其罪惡;但重于呵怒,傷其顏色,不忍楚撻,慘其肌膚爾。當以疾病為喻,安得不用湯藥、針艾救之哉?”家法就是治病救人的湯藥、針艾。當孩子生長過程中出了問題要及時地矯正,不能恣其所欲,任其所為,待驕蠻成性,敗家喪身就悔之晚矣。
古人曾預言:笞怒廢于家,則豎子之過立見。一個連家法都置于腦后的人,常常是天馬行空,我行我素,久而久之離觸犯國法也就不遠了。作奸犯科的忤逆之子,哪個不是先犯家法,再犯國法的。家法是一把戒尺,當人們對它心存敬畏時,也就有了守法的意識和底線思維,自省自律,也就會“犯病的不吃,犯法的不做”,安分守己。
我們看看有家法約束的包拯祖孫三代四人,都是清清正正做官,明明白白做人。包拯是眾所周知的清官,包拯長子包繶官至太常寺太祝,廉潔自律,沒留下家業(yè)。包拯去世時,次子包綬才五歲,由寡嫂崔氏撫養(yǎng)。家境貧寒,崔氏靠給別人縫補漿洗營生,不足時變賣一點房產(chǎn)貼補,拉扯叔弟、孤兒度日。包綬長大后,官至六品。不論官居何職,都能清苦自守。死后,除了書籍和著述,口袋里只有四十六枚銅錢。包拯之孫—包永年,官至七品,曾任咸平縣主薄和崇陽縣縣令,終年四十一歲,身后也“了無遺蓄?!卑献訉O恪守家法,修身潔己,無論官職大小,身處何地,絕不敢肆情縱非,正是家法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