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水芳
(浙江旅游職業(yè)學院,浙江杭州 311231)
在一片課堂改革熱潮中,我想潑一盆冷水,降降溫,不是想標新立異,而是在2017年赴美國紐約理工學院管理學院 NYIT(New York Institute of Technology)作為期三個月的訪問學者期間,通過深度融入美式課堂,體驗美式教學,比較中美課堂教學差異后,深深的敬佩、羨慕他們古樸自然、甚至比較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之下,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投入,還有課后學以致用、見到實效的良好教學效果,真正做到了教、學、課三者之間的天人合一。
本文想從教學手段、教學形式、教學效果三個方面,對中美課堂差異進行比較分析,并對中國課堂教學改革提出自己的觀點。
云班課、對分課堂、翻轉課堂、微課、慕課,花樣翻新的課堂依然引不起學生的興趣?游戲、互動、線上線下,老師動足腦經(jīng),學生依舊懶得參與?人人一只手機,不是王者榮耀、就是電影電視,一棒 80分鐘,帶著耳機沉浸其中,兩耳不聞課堂事?
除了教材和一只手機,學生已經(jīng)忘記還有課堂筆記這回事?重點要點,手機拍個照片了之,十有八九的學生上課不帶筆、不帶本,甚至赤手空拳只帶一個手機?
論教學,中國已經(jīng)遠遠超越國外,無論歐洲、還是美國。我們的教學設施比他們先進,教學手段、課堂建設等等都比他們豐富多樣。國外很多很多學校還是停留在一本教材、一臺投影的老式課堂模式,很多老師連PPT都沒有,即使有,也沒有我們的老師們做得精彩。
雖然國外教學風格古樸簡單,課堂不潮、不花俏,但學生全程高度參與、融入,沒有課堂低頭族、沒有聊閑天的、沒有睡覺開小差的,且教學效果良好。
不由得思考,我們現(xiàn)在的課堂建設是不是太注重課堂的形式,而忽略了課程本身的內(nèi)涵,以及學生自身的建設?是不是我們自己過度遷就,寵壞了我們的課堂、我們的學生呢?
紐約理工學院教學設施一流,跨校區(qū)電視課堂無論、影像、聲音都非常清晰、同步。兩個校區(qū)的學生同步上課,教室里前面2個屏幕,后面一個屏幕,學生們和老師都完全可以相互看到對方,仿佛面對面。聲音也特別清楚、同步。學生回答問題,就跟在同一個教室一樣,沒有距離的障礙感。
其他比如多媒體投影、實物投影儀、電子書寫板等都屬于基本設施。
但是,盡管設施先進,紐約理工的大部分老師卻還是沿用著比較簡樸的教學手段,大多數(shù)教師不喜歡用PPT上課,即使用PPT也都是非常簡約的模板,不像我們的課件,做得豐富多彩,插圖、插VCR、微課、慕課,花樣百出。很多課程,老師就帶一本教材,還有提前打印好的紙質(zhì)閱讀材料。所以,教材的選擇變得特別重要,課堂建設首先就從教材建設開始。
另外,因為沒有PPT可以拍照,迫使學生必須認真聽講,并馬上記錄下來,而且老師會適當抽取學生復述他講的重點,所以學生都不敢怠慢,筆記做得認認真真。也觀察到,用PPT上課的課堂,部分學生不再做筆記,而是用手機拍照取代。
由此想到,適度回歸古樸、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引導學生耳聽、手記、眼觀、大腦思考,有時候最傳統(tǒng)的辦法,往往也是最行之有效的辦法。
誰都知道國外的課堂比較寬松,老師會拿杯咖啡邊喝邊講、學生在課堂上吃東西、喝飲料,中途出去上個洗手間等等,都是允許的,紐約理工也不例外。
這就是美國課堂,看起來很輕松、很寬松。但是,這只是表象,其實美國課堂有很嚴格的紀律和考勤要求。我主要到上課開始之前,老師會把一張簽到表放在第一位學生桌上,第一位學生簽完字后,傳遞給下一位學生,每堂課都會有考勤記錄。而且,老師非常強調(diào)紀律,課堂上可以大聲討論、甚至爭論,可以會心的大小,但是不允許聊私天,不允許始終游離在外。老師發(fā)現(xiàn)以后,會很嚴肅的告訴學生,這里是課堂,如果聊天,可以去教室外面。也會巧妙的通過提問等方式讓游離在外的學生及時收回注意力。
紐約理工學院管理學院HOSP 100-《Introduction to Hospitality》課程給了我強烈的刺激,這門課程為一年級剛入學新生開設,第二節(jié)課就開始講名片、簡歷、求職信。講完名片以后,2周時間內(nèi),學生需設計自己的個人名片,給老師過目后,制作出來,并隨身攜帶,所以紐約理工學院酒店管理專業(yè)的學生每人都有自己的名片,可以很正式的與人社交、交換名片。同樣道理,講完簡歷后,學生開始書寫自己的簡歷,老師會告訴你寫簡歷要主要什么?哪些要強調(diào)、哪些要略寫?怎么概括自己的優(yōu)點和特長等等。課上完,學生就把自己的簡歷寫完,2周之內(nèi)交給老師指導、修改。求職信也一樣。所以等到學生大四開始找工作,他已經(jīng)準備好了名片、簡歷、求職信。
當然還有后面教學的其他內(nèi)容,比如面試技巧、職業(yè)著裝,學生會把如何和人打招呼、如何打領帶、如何選擇并穿著得體的西裝等內(nèi)容并入到日常養(yǎng)成教育中去,學以致用,落實到他們的學習、生活、工作中去。
這才是教學的根本,更是職業(yè)教育的最高境界—把教學過程,變成育人的過程。
學生課堂注意力低下,學習興趣不高。這是課堂常見問題之一。
這已經(jīng)是普遍現(xiàn)象了,老師們都頭痛不已,嘗試用各種花樣翻新來吸引學生注意力,甚至以討好式來遷就學生的各種嗜好,但是效果甚微。
美國紐約理工學院管理學院課堂教學給我很深一個啟發(fā),就是以手段吸引學生終究是治表,重視課程建設,用知識本身,加上教師的演繹,去吸引學生,才能治本。所以,教材建設,應該是課堂建設的基礎。
學生課堂融入度不高,游離在教學之外。這是課堂常見問題之二。
技術含量越老越高的課堂也有弊端,學生筆記靠拍照、作業(yè)將拷貝、答題靠百度,越來越脫離知識的內(nèi)化過程。
不反對課堂信息化、技術化,但是確實也存在問題,就是學生太依賴網(wǎng)絡了,都幾乎忘記筆記、背誦之類學習的基本手段和方法了。
事實上,聆聽、記錄、回顧、消化,是學習的重要過程,相當于食物細嚼慢咽、滿滿消化吸收的過程。而我們學生現(xiàn)在很缺少這個過程,上課聽不聽無所謂,反正PPT已經(jīng)拍下來了。走出教室更是輕輕的我走了,就像我輕輕的來,不帶走一點痕跡!
以高職教育為例,把課程知識點一點點落實到養(yǎng)成教學中去,爭取一門課程結束,能形成一個顯性的教學結果,學以致用,并且讓知識變成學生的一種能力和習慣。
讓學生看得到知識在自己身上產(chǎn)生的效果和變化,這將是最大的學習驅(qū)動力,同時,也是讓他們認識到知識和學習的重要性的最好方法。
總結起來講,我們要重視課程建設,設計課程內(nèi)容,找到每一堂課與學生之間的利害關聯(lián)點,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奮點;適度保持傳統(tǒng)教學模式,調(diào)動學生用耳聽、用眼看、用筆寫、用腦記,并把課堂筆記作為課程考核的成績之一;重梳課堂建設重點,擺正教材、教法、教師、學生的位置關系,避免過度建設,冷靜思考是否是我們自己寵壞了課堂和學生。
[1]丁金昌.實踐導向的高職教育課程改革與創(chuàng)新[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01):119-124.
[2]邵景干,師素云.高職院校教學改革應注重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J].科技視界,2016(02):226-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