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讀《史通》札記

2017-03-11 12:14瞿林東
關(guān)鍵詞:漢書左傳司馬遷

瞿林東

(北京師范大學(xué)歷史學(xué)院,北京100875)

·《史通》專題研究·

讀《史通》札記

瞿林東

(北京師范大學(xué)歷史學(xué)院,北京100875)

編者按:劉知幾的《史通》是中國史學(xué)上最早的一部系統(tǒng)的史學(xué)理論著作,有關(guān)它的研讀和探討一直是史學(xué)理論與史學(xué)史研究的重要內(nèi)容。本期特約了一組《史通》專題稿件,其間既有老一輩學(xué)者勤學(xué)善思的躬身實踐和對青年學(xué)者的殷殷期望,也有中年學(xué)者深刻的理性反思,還有史學(xué)探索中青年學(xué)者的蹣跚學(xué)步。今一并刊發(fā),以饗讀者,正以見史學(xué)研究道路上之薪火相傳。

唐代史學(xué)家劉知幾所著《史通》一書,是一部著名的史學(xué)批評著作,也是一部史學(xué)理論著作,在中國史學(xué)史以至世界史學(xué)史上都享有盛譽。然而,正像許多名著都可能存在這樣那樣的缺陷一樣,《史通》在講求體裁體例、史學(xué)批評和歷史評論方面也存在某種不足。今以讀書札記的形式,對這種不足提出筆者的一點看法,以求得對《史通》這部名著的全面認識。

劉知幾;《史通》;札記;體裁體例;史識

1981年的一二月間,我計劃在通讀劉知幾《史通》的過程中,一邊思考《史通》的理論價值,一邊也指出《史通》所論尚存在可議之處,并就后一方面隨手寫點札記,進而求得對這部名著有一個比較全面的認識。后因教學(xué)任務(wù)繁重,計劃中輟。1981年5月,我奉調(diào)回到母校北京師范大學(xué),在史學(xué)研究所工作,科學(xué)研究的頭緒多了起來,盡管時不時地還在讀《史通》,但難得把札記之作繼續(xù)下去,說到底還是自己筆懶的原因。

《廊坊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金久紅教授偶聞此事,希望我把當(dāng)時已經(jīng)寫出的札記整理發(fā)表出來,供青年朋友參考。雅意難卻,然顧慮甚多。一則,這是三十多年前隨手寫成的,不免失之草率,以至淺顯與錯誤都是存在的;二則,當(dāng)時所論,即或有所得,事隔三十余年,時賢當(dāng)有高論發(fā)表,我的一些淺見,業(yè)已成為“老生常談”了。猶豫多日,但想到這是一種“原生態(tài)”的治學(xué)方法,如同章學(xué)誠所說“札記之功,必不可少”(《文史通義·家書一》),這本是“讀書練識以自進于道之所有事也”(《文史通義·與林秀才》)的過程,想來讀者也不會因其淺顯以至有誤而為怪了。重要的是,即使筆者所論,在某一處多少有點道理,那也無損于這部名著的歷史地位。于是,顧慮也就釋然。

現(xiàn)將當(dāng)年讀《史通》札記照錄如下。

一、《史記》本紀(jì)“安得比于《春秋》”辨

劉知幾《史通》對司馬遷《史記》多有微辭,其于《史通·六家》篇寫道:

至太史公著《史記》,始以天子為本紀(jì),考其宗旨,如法《春秋》。自是為國史者,皆用斯法。然時移世異,體式不同。其所書之事也,皆言罕褒諱,事無黜陟,故馬遷所謂整齊故事耳,安得比于《春秋》哉!

從編撰體例來看,《史記》本紀(jì)“如法《春秋》”,采用編年體,這是無可指摘的。但劉知幾批評《史記》本紀(jì)所書之事“言罕褒諱,事無黜陟”,恐怕未必精當(dāng)。

第一,史家的主要任務(wù)是忠實地把歷史事實記載下來,作為信史傳給后人。如果動輒“褒貶”“黜陟”,難免以個人好惡去寫歷史,以致使歷史湮沒了本來面目,這是史家所不取的。劉知幾在《史通·直書》篇中也是反對以個人好惡作史的??鬃又洞呵铩?,微言大義,動輒褒貶、臧否,代行王法,是時代使然,對于史家來說,未必便是真諦,故不可以此指摘司馬遷。

第二,退一步說,認為《史記》本紀(jì)“言罕褒諱”“事無黜陟”,也不盡然。就說“言罕褒諱”吧,司馬遷撰《景帝本紀(jì)》《今上本紀(jì)》,就是不怎么“諱”的,因此《史記》被視為“謗書”。再說“事無黜陟”,也是冤枉了司馬遷。司馬遷《史記》被稱之為“實錄”,是堅持據(jù)史直書的。但司馬遷不是一個客觀主義者,他是有自己的見解的,除從他的“太史公曰”中可以看到他的史論外,還可以從他對于敘事的安排中見其“黜陟”“褒貶”之意。顧炎武說司馬遷“《史記》于序事中寓論斷”(見《日知錄》卷二六),白壽彝師曾為文闡發(fā)(白壽彝《司馬遷寓論斷于序事》,《北京師范大學(xué)學(xué)報》1961年第4期),都是證明。例如,司馬遷寫漢武帝的封禪、迷信之事,不就是司馬遷的“黜陟”么!

第三,“春秋”既為各諸侯國之編年史,本身并無什么高深莫測的思想。孔子刪定《春秋》,實為魯國之編年史,本來也沒有什么高深玄妙的理論,但經(jīng)孔子“微言大義”,事情就復(fù)雜起來,變得很神圣、很神秘了。此種看法本身是儒士之見,作為史學(xué)家不應(yīng)人云亦云,何況劉知幾這樣的名家,更不應(yīng)持此傳統(tǒng)見解。劉知幾所以如此,其源恐怕是出于他對司馬遷及其《史記》存在一種比較深刻的偏見。

(1981年1月5日)

二、《左傳》為“丘明受經(jīng)作傳”辨

《左傳》究竟是一部什么書?歷來有所爭論。劉知幾認為:

《左傳》家者,其先出于左丘明。孔子既著《春秋》,而丘明受經(jīng)作傳。蓋傳者,轉(zhuǎn)也,轉(zhuǎn)受經(jīng)旨,以授后人?;蛟粋髡?,傳也,所以傳示來世。案孔安國注《尚書》,亦謂之傳,斯則傳者,亦訓(xùn)釋之義乎。觀《左傳》之釋經(jīng)也,言見經(jīng)文而事詳傳內(nèi),或傳無而經(jīng)有,或經(jīng)闕而傳存。其言簡而要,其事詳而博,信圣人之羽翮,而述者之冠冕也。(《史通·六家》)

按:據(jù)此,劉知幾以《左傳》為釋經(jīng)(即《春秋》)而作無疑。這個見解看來是不對的。白壽彝師指出:

過去一般的說法是,《左傳》是解釋《春秋》的?,F(xiàn)在看,這個說法不對?!洞呵铩分饕涺攪!蹲髠鳌分饕洉x國,魯事楚事次之,鄭事齊事又次之,衛(wèi)、宋、周、吳、秦、越、陳各國更次之。另一個傳統(tǒng)說法是,左丘明先編《國語》,把編剩下來的材料作了《左傳》。顧炎武反對這一說,他認為“左氏之書,成之者非一人,錄之者非一世”(見《日知錄》卷四“春秋闕疑之書”)。這一論斷大致是可信的,比較能反映實際情況?!蹲髠鳌烦蓵?,可以初步定為戰(zhàn)國早期,后人又有所增加。現(xiàn)在見到的《左傳》,是經(jīng)杜預(yù)按《春秋》編年重新編排的?!蹲髠鳌凡⒎菫椤洞呵铩范?,把《左傳》看作是《春秋》的注釋是不對的。書中解經(jīng)的話不多,并且跟其他部分不相連屬,可能系后來經(jīng)師們加上去的。書的原來形式也不一定完全是編年體,其中包含有傳記和紀(jì)事本末體:如晉文公流亡在外差不多二十年,《左傳》把它集中寫在一起,很詳細,帶有傳記形式,也有紀(jì)事本末的形式。(見白壽彝《中國史學(xué)的童年》,《北京師范大學(xué)學(xué)報》1979年第4期)

這里,從內(nèi)容上(記晉為主)和體例上(并非全是編年),考察了《左傳》并非為解經(jīng)而作。此外,從歷史觀點來看,《左傳》對舊制度破壞并不惋惜,它很同情齊之田氏和魯之季氏等新興勢力。《左傳》認為:“高岸為谷,深谷為陵,三后之姓,于今為庶”,“社稷無常奉,君臣無常位,自古以然”,等等,與《春秋》的思想大相徑庭。

要之,《左傳》并非為釋《春秋》而作,劉知幾所論謬矣。

唐初,經(jīng)學(xué)盛行一時,也出現(xiàn)了一些經(jīng)學(xué)大師如孔穎達等。同時,唐代學(xué)者中頗有一些人崇奉《春秋》,甚至有人主張拋棄《史記》這樣的紀(jì)傳體史書(如蕭穎士)。劉知幾雖不如此,但他受經(jīng)學(xué)思想的影響看來是很深的,他對《左傳》的看法,可為一例。

(1981年1月5日)

三、劉知幾鄙夷通史之作

劉知幾是不主張撰述通史的,至少他對通史著作表露出鄙夷的態(tài)度。這從他看待《史記》、梁武帝時《通史》和北魏濟陰王暉業(yè)的《科錄》等書,可以看得出來。因通史始于司馬遷,所以他把批評的鋒芒主要針對著《史記》。劉知幾寫道:

尋《史記》疆宇遼闊,年月遐長,而分以紀(jì)傳,散以書表。每論家國一政,而胡、越相懸;敘君臣一時,而參、商是隔。此其為體之失者也。兼其所載,多聚舊記,時采雜言,故使覽之者事罕異聞,而語饒重出。此撰錄之煩者也。況《通史》已降,蕪累尤深,遂使學(xué)者寧習(xí)本書,而怠窺新錄。且撰次無幾,而殘缺遽多,可謂勞而無功,述者所宜深誡也。(《史通·六家》)

劉知幾認為,像《史記》這樣“疆域遼闊,年月遐長”的通史著作,一是“為體”不當(dāng),二是“撰錄”太繁,三是“蕪累尤深”,結(jié)果是勞而無功,故“述者所宜深誡”。如此看來,通史之作當(dāng)然是要不得的了。劉知幾的意思是很明確的。

但是,《史記》的宗旨之一便是“通古今之變”,許多論者稱道司馬遷,也都肯定了他的“通古今之變”,這里不一一引證。劉知幾既不主張“通”,說明他也不著眼于“變”。然而,歷史卻是不斷發(fā)展即不斷運動的,怎能以靜止的觀點去看待?劉知幾在這一點上是不如司馬遷的。

劉知幾的鄙薄通史,還有一個有力的證據(jù),就是極力抬高班固的《漢書》。他寫道:

如《漢書》者,究西都之首末,窮劉氏之廢興,包舉一代,撰成一書。言皆精練,事甚該密,故學(xué)者尋討,易為其功。(《史通·六家》)

《漢書》作為紀(jì)傳體斷代史的始祖,其產(chǎn)生是由一定的歷史條件所決定的(其中包括統(tǒng)一的政治局面)。但是,從著者的思想來看,也有主觀認識上的條件。班固所以要改司馬遷的紀(jì)傳體通史為紀(jì)傳體斷代史,是不滿司馬遷把劉漢皇朝的歷史“編于百王之末,廁于秦項之間”(《漢書》卷一〇〇《敘傳》)。這也就是《隋書》作者所指出的“以漢氏繼于百王之末,非其義也”(《隋書》卷三三《經(jīng)籍志二》)。班固之父班彪認為“漢德承堯”,班固繼承其父《王命論》的思想,提出“漢紹堯運”的見解。既然如此,怎能將劉漢歷史“編于百王之末”呢?因而改通史為斷代史。從歷史編纂學(xué)的角度來看,當(dāng)然不可能要求每個朝代都寫出像《史記》那樣的通史來,從遠古寫到當(dāng)今。特別是隨著統(tǒng)一的封建王朝的建立,隨著封建國家政治的鞏固、經(jīng)濟的發(fā)展、文化的繁榮,勢必要出現(xiàn)“包舉一代”的紀(jì)傳體斷代史。于是《漢書》繼《史記》之后,應(yīng)運而生。它的出現(xiàn),是合情合理的。但若因以漢史“編于百王之末”,就小視了劉漢皇朝,所以必須“斷代為史”,以體現(xiàn)“漢紹堯運”,未免顯得荒謬!其實,此種思想,正是迎合了封建帝王“唯我獨尊”的政治需要。因為若以司馬遷的“通古今之變”的思想寫歷史,豈非每一個新的朝代的歷史,都將“編于百王之末”?這當(dāng)然是封建皇帝們所不甘心的。如此看來,班固的斷代為史,自亦不無道理,但其思想上的出發(fā)點,不能說沒有問題(即承認不承認西漢之前全部歷史的存在)。

劉知幾既然承認《漢書》“尋其創(chuàng)造,皆準(zhǔn)子長,但不為世家,改書曰志而已”(《史通·六家》),那么劉知幾所論紀(jì)傳體通史的那些所謂缺點(其實是特點),在紀(jì)傳體斷代史中有些也是無法避免的,然而劉知幾只字未提,看來是有意回護的。劉知幾推崇《漢書》,甚至達到了《漢書》“以‘書’名書,亦稽古之偉稱”(《史通·六家》)的程度。

劉知幾在論述“六家”之后的結(jié)論是:“《尚書》等四家,其體久廢,所可祖述者,唯《左氏》及《漢書》二家而已”(《史通·六家》)。作為紀(jì)傳體通史的《史記》,已被判為無用的體裁了。

要之,劉知幾甲班乙馬的傾向十分明顯,有論者為其辯說,反倒是欲蓋彌彰了。

劉知幾的這種傾向,是否與其系劉氏之后有關(guān)呢?從劉知幾十分重視自己的家傳、門第來看,至少不完全排除這樣的推測。這個問題前人未曾論及,可再斟酌、切磋。

(1981年1月6日)

四、創(chuàng)紀(jì)傳體之功,應(yīng)歸于誰?

劉知幾《史通·二體》篇,開篇首言:“既而丘明傳《春秋》,編年之祖。子長著《史記》,紀(jì)傳之祖。載筆之體,于斯備矣。”從總體來看,這是不錯的。但若仔細推敲劉知幾《二體》篇,似亦尚有可議之處。

既然談?wù)擉w裁,又指出了編年、紀(jì)傳“各有其美,并行于世”,不可偏廢,那么理所當(dāng)然應(yīng)當(dāng)把首創(chuàng)之功歸司馬遷,這是合乎邏輯的事情。然而,通觀《二體》篇,劉知幾從甲班乙馬的觀念出發(fā),隱約之中將此首功記于班固名下,這是有失公允的。且看:

第一,劉知幾指出:“《史記》者,紀(jì)以包舉大端,傳以委曲細事,表以譜列年爵,志(按即指“書”)以總括遺漏,逮于天文、地理、國典、朝章,顯隱必該,洪纖靡失。此其所以為長也?!保ā妒吠āざw》)這是劉知幾說的《史記》的好話,因為《史記》畢竟是紀(jì)傳體的開山,要肯定《漢書》,無法繞開《史記》,所以這幾句話是不得不說的。何以見得?請看下文:“若乃同為一事,分在數(shù)篇,斷續(xù)相離,前后屢出,于《高紀(jì)》則云語在《項傳》,于《項傳》則云事具《高紀(jì)》。又編次同類,不求年月,后生而推居首帙,先輩而抑歸末章,遂使?jié)h之賈誼將楚屈原同列,魯之曹沫與燕荊軻并編。此其所以為短也?!保ā妒吠āざw》)劉知幾筆鋒一轉(zhuǎn),揭了《史記》的“短”。當(dāng)然,確是短處,揭亦無妨。不過,劉知幾在這里所揭出的《史記》的“短”處:一是“同為一事,分在數(shù)篇,斷續(xù)相離,前后屢出”;二是“編次同類,不求年月”。而這兩條“短處”,都是可以討論的?!巴瑸橐皇?,分在數(shù)篇”,這是歷史事件的多樣性、復(fù)雜性所決定的,事物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和外部聯(lián)系,都要求這樣去做。太史公采用了“語在某傳”“事具某紀(jì)”的方法,正是為了避免重復(fù)。可見,第一條“短”處,其實是司馬遷創(chuàng)立的紀(jì)傳體的一個特點,它注意到把甲事物與乙事物以至丙事物聯(lián)系起來觀察,使人們可以看到事物的全貌。至于“編次同類,不求年月”,這也是太史公的一個創(chuàng)造。司馬遷把不同時代的兩個歷史人物,因其氣質(zhì)、言行、遭際相近而將其合傳,意在表達人在社會歷史中往往有近似的歷史命運。而“類傳”則是把具體類似行為、品格、身份、職業(yè)、遭遇的人物傳記編在一起,從而反映復(fù)雜社會現(xiàn)象的一個方面,應(yīng)當(dāng)說這是司馬遷觀察社會歷史現(xiàn)象的獨到之處。由于《史記》是一部通史,因而類傳中的人物難免要跨越不同的歷史時期,如劉知幾所指出的那樣。事實上,歷代正史多有類傳,即使一朝正史中的類傳所記歷史人物,其年代懸殊也是很大的??傊?,劉知幾所揭的《史記》之“短”處,恰是紀(jì)傳體史書的特點,這個特點在《漢書》中也部分地存在著。用今天的眼光來看,紀(jì)傳體史書在反映史事的橫向聯(lián)系方面是非常突出的,而在反映史事的縱向聯(lián)系方面似顯得略弱一些。不知是否可以這樣看待?

第二,劉知幾在《二體》篇中反駁晉人干寶說的“盛譽丘明而深抑子長”。他假設(shè)說,若以丘明不死,世為史官,皆仿《左傳》為史,那么他作起前漢史來,大概也是很為難的,故不得不更之以紀(jì)傳體。這里,劉知幾本應(yīng)明確肯定司馬遷開創(chuàng)之功,班固亦有改造之勞。但劉知幾并沒有這樣做,而是明確地肯定班固,他寫道:

故班固知其若此,設(shè)紀(jì)傳以區(qū)分,使其歷然可觀,綱紀(jì)有別。(《史通·二體》)

雖寥寥數(shù)語,便將以紀(jì)傳代編年的開創(chuàng)之功歸于班固名下,而司馬遷卻被撇到一邊去了。

(1981年1月7日)

五、“六家”“二體”不能包舉史學(xué)

《史通·六家》篇稱:

古往今來,質(zhì)文遞變,諸史之作,不恒厥體。榷而為論,其流有六:一曰《尚書》家,二曰《春秋》家,三曰《左傳》家,四曰《國語》家,五曰《史記》家,六曰《漢書》家。

……

于是考茲六家,商榷千載,蓋史之流品,亦窮之于此矣。而樸散淳銷,時移世異,《尚書》等四家(原注:《尚書》、《春秋》、《國語》、《史記》),其體久廢,所可祖述者,唯《左氏》及《漢書》二家而已。(《史通·六家》)

其《二體》篇又說:

……既而丘明傳《春秋》(原注:編年之祖),子長著《史記》(原注:紀(jì)傳之祖),載筆之體,于斯備矣。后來繼作,相與因循,假有改張,變其名目,區(qū)域有限,孰能逾此!(《史通·二體》)

這里,劉知幾主要說的是史書的種類和體例。其中有兩點值得一議:

其一,關(guān)于史書的種類。劉知幾把以往史書概括為六家,從目錄學(xué)史的角度來看,是否反映了當(dāng)時人們的認識和研究水平了呢?答案是否定的。這無須多說,只舉《隋書·經(jīng)籍志二》即可說明。

《隋書·志》即《五代史志》成書于唐高宗顯慶元年(656),而《隋書·經(jīng)籍志》史部概括史書為十三類:即正史、古史、雜史、霸史、起居注、舊事、職官、儀注、刑法、雜傳、地理、譜系、簿錄。對這十三類史書,劉知幾所言“六家”是無法囊括的??梢姡瑒⒅獛椎氖穼W(xué)眼光,比之于同時代的學(xué)者來說,是不是有些太狹窄了?其實,講史書的種類、源流,是不應(yīng)撇開《隋書·經(jīng)籍志》史部目錄所達到的認識境界的。

其二,劉知幾認為,“六家”之中,四家“久廢”,獨列《左氏》《漢書》二家,斷言“后來作者,不出二途”,這就把史學(xué)范圍又進一步縮小了。由此可見,在這個問題上,劉知幾并沒有站在當(dāng)時史學(xué)發(fā)展的高峰。歷來人們對《六家》《二體》評價甚高,倘細作推敲,尚有可以斟酌之處。當(dāng)然,人們不應(yīng)當(dāng)用中唐以后史學(xué)的發(fā)展去苛責(zé)劉知幾,但卻可以從理論與史實結(jié)合的基礎(chǔ)上,重新看待《六家》《二體》的價值。

(1981年1月7日)

六、“載言”之論不可行

劉知幾從“古者言為《尚書》,事為《春秋》”的傳統(tǒng)說法出發(fā),認為言、事不可混淆,故批評《史記》《漢書》“凡所包舉,務(wù)存恢博,文辭入記,繁富為多。是以《賈誼》《晁錯》《董仲舒》《東方朔》等傳,唯上錄言,罕逢載事。夫方述一事,得其紀(jì)綱,而隔以大篇,分其次序;遂令披閱之者,有所懵然。后史相承,不改其轍,交錯分擾,古今是同”(《史通·載言》)。

根據(jù)上述認識,劉知幾進一步指出:

案遷、固列君臣于紀(jì)傳,統(tǒng)遺逸于表志,雖篇名甚廣而言無獨錄。愚謂凡為史者,宜于表志之外,更立一書。若人主之制冊、誥令,群臣之章表、移檄,收之紀(jì)傳,悉入書部,題為《制冊[書]》《章表書》,以類區(qū)別。他皆放此,亦猶志之有《禮樂志》《刑法志》者也。(《史通·載言》)這就是劉知幾《載言》篇的主旨。

劉知幾的這個主張,其實是行不通的。首先,他說的“古者言為《尚書》,事為《春秋》”之說,便很有問題。《尚書》是古代文誥匯編,《春秋》當(dāng)指孔子據(jù)魯《春秋》所修之編年史,其體例自然有別,與紀(jì)言、紀(jì)事何涉?

其次,劉知幾崇尚《左傳》,但在本篇中卻又譏笑《左傳》“不遵古法,言之與事,同在傳中”,雖然也肯定《左傳》“言事相兼,煩省合理”,但畢竟與《六家》《二體》所論自相矛盾。

再次,按劉知幾所說,寫人物,不可述其言,只能記其事,言、事分割,如何寫人物?何況紀(jì)傳體史書寫人物,亦并非將其言論全部寫入列傳,只是擇其有代表性的言論或與事關(guān)系密切之言論入傳罷了。若按劉知幾的主張,《制冊書》《章表書》當(dāng)有多大的部帙?恐非一般紀(jì)傳體史書中的書、志可比。后世“著述如林,彌滋”,如何解決?清人浦起龍已覺不可,因為按《制冊書》《章表書》編輯出來的“載言”部分,“非復(fù)史書,更成文集”了,這種體例的文字與《史通·二體》所論,豈能一致?(參見《史通·載言》篇浦起龍按語)

總之,“載言”之論之不可行,前人已有論列,今更進而闡發(fā)其義,以見劉知幾在此問題上立論尚欠深慮也。

(1981年1月8日)

七、怎樣看待司馬遷為項羽作紀(jì)

《史通·本紀(jì)》篇指出:

蓋紀(jì)者,綱紀(jì)庶品,網(wǎng)羅萬物。考篇目之大者,其莫過于此乎?及司馬遷之著《史記》也,又列天子行事,以本紀(jì)名篇。后世因之,守而勿失。

……

蓋紀(jì)之為體,猶《春秋》之經(jīng),系日月以成歲時,書君上以顯國統(tǒng)。

這是劉知幾對于“本紀(jì)”這一體例的規(guī)范。從總體上看,他的這些話,反映了那個時代的意識,無可指摘。但是,由于劉知幾過分拘泥于這一體例的整齊劃一,從而忽略了對于歷史發(fā)展本身的認識和理解,所以對司馬遷為項羽作紀(jì)給予了激烈的批評。他在《本紀(jì)》篇中這樣寫道:

項羽僭盜而死,未得成君……安得諱其名字,呼之曰王者乎?……假使羽竊帝名,正可抑同群盜,況其名曰“西楚”,號止霸王者乎?霸王者,即當(dāng)時諸侯。諸侯而稱本紀(jì),求名責(zé)實,再三乖謬。

在劉知幾看來,項羽充其量夠得上是個諸侯,或許可入世家,而不應(yīng)入本紀(jì)。司馬遷為項羽作紀(jì),不是一般的荒謬,而是“再三乖謬”!

劉知幾在《列傳》篇中進一步指摘司馬遷說:

尋茲例草創(chuàng),始自子長,而樸略猶存,區(qū)分未盡。如項王宜傳,而以本紀(jì)為名,非惟羽之僭盜,不可同于天子;且推其序事,皆作傳言(原注:年從秦、漢,便是傳體),求謂之紀(jì),不可得也?;蛟唬哼w紀(jì)五帝、夏、殷,亦皆列事而已(原注:《史記》此三紀(jì)皆無年)。子曾不之怪,何獨尤于《項紀(jì)》哉?對曰:不然。夫五帝之與夏、殷也,正朔相承,子孫遞及,雖無年可著,紀(jì)亦何傷!

這里,劉知幾又放棄了“紀(jì)者,編年也”的說法了。

劉知幾的上述看法,也得到后人的贊同,如趙翼《廿二史札記》卷一“各史例目異同”記:“古有《禹本紀(jì)》《尚書·世紀(jì)》等書。遷用其體以敘述帝王,惟項羽作紀(jì),頗失當(dāng),故《漢書》改為列傳”??梢姡瑒⒅獛状苏撌怯杏绊懙?。

乍看起來,劉知幾批評司馬遷為項羽作紀(jì),頗為合理,因為這維護了體例的整齊劃一、名實相符。但細一推敲,即可看出劉知幾在史識上遠不如太史公了。司馬遷為項羽作紀(jì),是從“通古今之變”的觀念出發(fā),尊重歷史演變的基本事實。這個基本事實是:秦亡之后(前206年之后),漢興以前(前202年以前),項羽實際上支配著當(dāng)時的政治局面,所以司馬遷在《項羽本紀(jì)》后論中指出:“政由羽出,號為霸王,位雖不終,近代以來未嘗有也”。這就是司馬遷為項羽作紀(jì)的原因。劉知幾從名實出發(fā),沒有顧及歷史事實的真實情況,對司馬遷提出“再三乖謬”的嚴厲批評,暴露了他在史識上的弱點。

至于班固把項紀(jì)改為項傳,乃是因為他和他父親班彪都主張“漢承堯運”,根本不承認秦皇朝的存在,當(dāng)然更不會承認項羽的歷史地位了。白壽彝師在講到“馬班的異趣”時,對馬、班思想的差別作了深刻的分析(參見《史學(xué)史資料》1979年第2期)。

(1981年1月9日)

八、怎樣看待司馬遷為陳涉作世家

劉知幾批評司馬遷為項羽作本紀(jì),是“求名責(zé)實,再三乖謬”,而批評司馬遷為陳涉作世家則是“自我作故,而名實無準(zhǔn)”。他說項羽最多只是一個諸侯的身份,而陳涉則是“起自群盜”之人。劉知幾這樣寫道:

案世家之為義也,豈不以開國承家,世代相續(xù)?至如陳勝起自群盜,稱王六月而死,子孫不嗣,社稷靡聞,無世可傳,無家可宅,而以世家為稱,豈當(dāng)然乎?夫史之篇目,皆遷所創(chuàng),豈以自我作故,而名實無準(zhǔn)。(《史通·世家》)這里且不來評論劉知幾把陳勝斥為“群盜”中人,與司馬遷相去甚遠,這里要討論的問題是司馬遷為什么為陳勝立世家。劉知幾依然是以“求名責(zé)實”為理由,認為陳勝“起自群盜”,且又“無世可傳,無家可宅”,從這兩點來看,對陳勝豈能以“世家”相稱?由此可見,劉知幾的反對為項羽立紀(jì)與反對為陳勝立世家,雖小異而實大同,都是從同一個指導(dǎo)思想出發(fā),即維護表面上的名實關(guān)系而不顧及歷史事實本身,從而反襯出司馬遷史識的過人之處。

司馬遷為什么給陳勝作世家,他作了明確而有力的說明。這里我們不妨先看看宋人洪邁,是怎樣窺見了司馬遷在這個問題上的真意而贊同司馬遷的做法的。洪邁在批評揚雄《法言》指斥陳勝、吳廣為“亂”時,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這樣寫道:

予謂不然。秦以無道毒天下,六王皆萬乘之國,相踵滅亡,豈無孝子慈孫、故家遺俗?皆奉頭鼠伏。自張良狙擊之外,更無一人敢西向窺其鋒者。陳勝出于戍卒,一旦奮發(fā)不顧,海內(nèi)豪杰之士,乃始云合響應(yīng),并起而誅之。數(shù)月之間,一戰(zhàn)失利,不幸隕命于御者之手,身雖已死,其所置遣侯王將相竟亡秦。項氏之起江東,亦矯稱陳王之令而渡江。秦之社稷為墟,誰之力也?且其稱王之初,萬事草創(chuàng),能從陳余之言,迎孔子之孫鮒為博士,至尊為太師,所與謀議,皆非庸人崛起者可及,此某志豈小小者哉?。ā度蔟S續(xù)筆》卷一四“陳勝不可輕”條)

今天看來,洪邁這一段議論也并非無可議之處,但其議論的關(guān)鍵所在,是在肯定陳勝在亡秦過程中的歷史作用,尤其是發(fā)出“秦之社稷為墟,誰之力也”這一問,問得何等深刻、有力,實為評價陳勝的關(guān)鍵,表明洪邁在評價歷史人物時看重的是其歷史作用。在這一點上,他是深得司馬遷的要旨的。

其實,陳勝的歷史作用在當(dāng)時就是被人們所肯定的:漢初,賈誼等人都認識到這一點,漢高祖劉邦還為陳勝置守冢于碣(血食二百余年乃絕),司馬遷又為其作世家,這都是尊重歷史。洪邁為陳勝辯誣,反映了漢宋間對陳勝作正面評價的思想傳統(tǒng)。劉知幾處于唐代前期,對司馬遷為陳勝作世家予以抨擊,一方面表明他的史識并不高明,另一方面或許也與當(dāng)時“《漢書》學(xué)”興盛而《史記》傳者甚微這一思潮有關(guān)。(詳見拙文《隋唐之際的〈漢書〉學(xué)》,《歷史知識》1980年第5期)

關(guān)于這一樁公案,白壽彝師曾作了詳細分析,至為精當(dāng),現(xiàn)抄錄如下:

秦漢興亡和楚漢成敗,是漢興以來人們所感興趣的大問題。秦因暴政而亡于陳涉首倡的起義,這是自賈誼以下如嚴安、徐樂、賈

山、枚乘、伍被等共同的看法。《史記》為陳涉立《世家》,置于《孔子世家》之后,漢代諸世家之前,是表示其在歷史上的特殊地位。篇中著重地寫出陳涉起義以后,就像一陣風(fēng)一樣迅速地得到各地響應(yīng)。篇末還特別指出來:“陳勝雖已死,其所置遣王侯將相竟亡秦。由涉首事也?!薄短饭孕颉贩Q:“秦失其政而陳涉發(fā)跡,諸侯作難,風(fēng)起云蒸,卒亡秦族。天下之端,自涉發(fā)難?!边@是把陳涉作為開辟歷史新時代的人物來看待的,這比賈誼等人的看法要有更豐富的意義。(見白壽彝《中國史學(xué)史教本》上冊,1964年北京師范大學(xué)鉛印本,第29頁)

從這些分析中,可以看出,司馬遷為陳勝立世家,的確不同凡響,證明他是具有杰出歷史見解的偉大的史學(xué)家,而劉知幾的指摘,越發(fā)顯得蒼白無力。

(1981年1月10日)

九、“傳以釋紀(jì)”辨

劉知幾把紀(jì)與傳的關(guān)系,比喻為經(jīng)與傳的關(guān)系,是不妥當(dāng)?shù)?。他在《列傳》篇寫道?/p>

夫紀(jì)傳之興,肇于《史》《漢》。蓋紀(jì)者,編年也;傳者,列事也。編年者,歷帝王之歲月,猶《春秋》之經(jīng);列事者,錄人臣之行狀,猶《春秋》之傳?!洞呵铩穭t傳以解經(jīng),《史》《漢》則傳以釋紀(jì)。

這一段話出自劉知幾之手,令人愕然!把史書中的紀(jì)傳關(guān)系比附于儒家經(jīng)典中的經(jīng)傳關(guān)系,其不可理喻之處甚多。

其一,解經(jīng)之作,是后人對“經(jīng)書”作這樣或那樣的解說,傳之愈久,解經(jīng)之說愈多。紀(jì)傳之史,紀(jì)與傳出于同一史家之手,紀(jì)記一朝大事,傳寫各階層人物,前者編年紀(jì)事,后者因人立傳,二者不是解釋與被解釋的關(guān)系。

其二,經(jīng)傳關(guān)系是傳從屬于經(jīng)的關(guān)系,紀(jì)傳關(guān)系是紀(jì)傳體史書中兩種不同體例的平等關(guān)系。史家在撰述過程中,作何紀(jì),立何傳,都以史事、人物為根據(jù),不是作好了紀(jì)再來尋求合適的人物為之立傳以附合于紀(jì)的要求。

其三,劉知幾的“傳以釋紀(jì)”論,一方面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作史者,實際是僵化了史學(xué)家的思想;另一方面又引導(dǎo)人們用這種觀念去閱讀史書,對歷史書所反映的歷史內(nèi)容作程式化的理解。這是對認識史家和認識歷史的雙重誤導(dǎo)。

其四,劉知幾之所以批評司馬遷為項羽作紀(jì)、為陳勝作世家,從歷史思想上看,暴露出他的淺見;從歷史編纂上看,反映了他嚴守自己總結(jié)和制訂出來的史書體例并拘泥于這些體例,用紀(jì)傳關(guān)系比附于經(jīng)傳關(guān)系也證明了他的這個弱點。任何事物都不是絕對的?!妒吠ā芬粫怯懻撌窌幾塍w例的佳作,如走向絕對化就難免走上歧路。

(1981年1月21日)

十、史表不可廢

史表,是司馬遷著《史記》時繼承前人的做法,創(chuàng)造性地制作十表,豐富了歷史記載的內(nèi)容,反映了歷史進程的基本脈絡(luò),成為《史記》的一個組成部分,后史多因之。然劉知幾對此持激烈的批評態(tài)度,他在《史通·表歷》篇中寫道:

夫以表為文,用述時事,施彼譜牒,容或可取,載諸史傳,未見其宜?!?/p>

觀馬遷《史記》則不然矣。天子有本紀(jì),諸侯有世家,公卿以下有列傳,至于祖孫昭穆,年月職官,各在其篇,具有其說,用相考核,居然可知。而重列之以表,成其煩費,豈非謬乎?且表次在篇第,編諸卷軸,得之不為益,失之不為損。用使讀者莫不先看本紀(jì),越至世家,表在其間,緘而不視,語其無用,可勝道哉!

既而班、《東》二史,(原注:《東》謂《東觀漢記》。)各相祖述,迷而不悟,無異逐狂?!?/p>

又有甚于斯者。異哉,班氏之《人表》也!區(qū)別九品,網(wǎng)羅千載,論世則異時,語姓則他族。自可方以類聚,物以群分,使善惡相從,先后為次,何藉而為表乎?且其書上自庖犧,下窮嬴氏,不言漢事,而編入《漢書》,鳩居鵲巢,蔦施松上,附生疣贅,不知翦截,何斷而為限乎?

劉知幾對史表所作的這些激烈的批評,從總的方面來看,缺乏中肯之見。從歷史編纂來看,史表的目的和作用,一是為了簡潔,減輕繁重;二是為了排比,表中可反映事物間的聯(lián)系;三是總括遺漏,有些零散之事,或可于表中表現(xiàn)出來。

清代史家章學(xué)誠在談到史表的作用時說:

人至數(shù)千,卷盈累百,目錄子著,可以備尋檢而不能得其要領(lǐng),讀之者知所苦也。作史者誠取目錄子注之意,而稍從類別區(qū)分以為人物之表焉,則列傳之繁不勝取,可以從并省者殆過半而猶未已矣。表以緯之,別錄以經(jīng)之,紀(jì)傳之末流浸至于橫溢,非是經(jīng)緯以為之隄防焉,未有以善其后也。(《文史通義·外篇一》之《史篇別錄例議》)又說:

班氏《古今人表》,人皆詬之,其實不可厚非。此非班氏所能自為,疑出漢世《春秋》經(jīng)師相為授受,意亦劉向《世本》之屬也;班氏多傳劉學(xué),故裁取以入史耳。(《文史通義·外篇一》之《史篇別錄例議》)

這里說到《古今人表》的由來,可視為一家之言。章學(xué)誠在《與族孫守一論史表》一文中,又談到“史部自唐宋以來,浩博難罄,毋論能讀者未見其人,即授書而令其按籍稽索,亦不易易”,故年表之作,“其資于史家考訂之功,甚不細也”,“使考古之士,于棼如亂絲之中,忽得梳通櫛理”(《文史通義·外篇三》)。這是章學(xué)誠對史表作用的肯定。

近人梁啟超對史表也多有評論,他論道:

人表的體裁,始創(chuàng)于《漢書·古今人表》;他把古今人物分為九等……所分的人并不是漢[朝]人,乃漢以前的人,與全書體例不合。……后來史家非難的很多,章實齋則特別的恭維,以為篇幅極少而應(yīng)具應(yīng)見的人皆可詳列無遺。我們看來,單研究漢朝的事跡,此表固無用處,但若援引其例,作為種種人表,就方便得多。后來《唐書·方鎮(zhèn)表》、《宰相世系表》,其做法亦很無聊,攻擊的人亦極多,一般讀《唐書》的人看表看得頭痛。但是某人某事,旁的地方看不見的,可在《方鎮(zhèn)[表]》、《世系表》中查出,我們認為是很大的寶貝。章實齋主張擴充《漢書·古今人表》、《唐書·宰相世系表》的用意,作為種種表,凡人名夠不上見于列傳的,可用表的形式列出?!度嗣麆e錄》亦即可為其中的一種。章氏所著幾部志書,人表的運用都很廣。所以人的專史,人表一體,亦很重要。(《中國歷史研究法補編》,商務(wù)印書館,1930年版,第57—58頁)

梁氏認為,人表的好處,概括說來有兩條:一是“可以用較少的篇幅,記載較多之事實”,二是歷史現(xiàn)象“紛亂復(fù)雜,讀史雖極勤苦,瞭解不易。若制成簡明的人表,便一目了然”。(同上)

總之,從史學(xué)發(fā)展的歷史來看,尤以章、梁二氏所說來看,劉知幾《表歷》篇提出的一些見解,并非中肯之論。

(1981年1月24日)

十一、三志非為“志者所宜先”

《史通·書志》篇對此前歷代正史中的書、志作了評論,提出了關(guān)于書、志的見解。劉知幾首先從《漢書·天文志》和《漢書·藝文志》入手,認為它們是“志無漢事而入《漢書》,尋篇考限,睹其乖越者矣”;“夫古之所志,我有何力,而班漢定其流別,編為《藝文志》”,“非唯循覆車而重軌,亦復(fù)加以闊眉以事額者矣”。在劉知幾看來,天文、藝文二志都是多余之舉。他進一步指出:

大抵志之為篇,其流十五六家而已。其間則有妄入編次,虛張部帙,而積習(xí)已久,不悟其非。亦有事應(yīng)可書,宜別標(biāo)題,而古來作者,曾未覺察。

劉知幾又說:

歷觀眾史,諸志列名,或前略而后詳,或古無而今有。雖遞補所闕,各自以為工,榷而論之,皆未得其最。

蓋可以為志者,其道有三焉:一曰都邑志,二曰氏族志,三曰方物志。

劉知幾在論述了提出此三志的緣由后寫道:

蓋自都邑以降,氏族而往,實為志者所宜先,而諸史竟無其錄。如休文《宋籍》(按指沈約《宋書》),廣以《符瑞》;伯起《魏篇》(按指魏收《魏書》),加之《釋老》。徒以不急為務(wù),曾何足云。惟此數(shù)條,粗加商略,得失利害,從可知矣。庶夫后來作者,擇其善而行之。

綜觀劉知幾的上述見解,可以總結(jié)為兩點:第一,以往諸志“皆未得其最”,都沒有抓住最重要的問題。第二,都邑、氏族、方物三志,“皆為志者所宜先”,是志中應(yīng)首先論列的。

誠然,按照劉知幾的見解,都邑、氏族、方物三志列入正史,不是沒有道理,但不能因此而指摘以前的志都沒有“得其最”。而把都邑、氏族、方物三志看作是志中最重要的,是志中“所宜先”,這就過分抬高了它們的地位從而也抬高了自身的觀點。顯然,這些看法是值得商榷的。

首先,以往諸志如食貨、天文、地理、藝文(經(jīng)籍)等,都是極重要的志,其重要性絕不在都邑等三志之下。即使是《魏書·釋老志》,在佛道盛行的北魏社會,其重要性也不在都邑等三志之下,尤其不應(yīng)視為“不急之務(wù)”。

其次,劉知幾把食貨志看得不如都邑等志重要,又從一個方面暴露出他史識的弱點。稍晚于劉知幾的史學(xué)家杜佑,在其所著《通典》一書中,列《食貨典》為九門之首,顯示出杜佑對社會經(jīng)濟領(lǐng)域的高度重視和劉知幾上述論點的蒼白。

再次,劉知幾所論,除鄭樵《通志·二十略》有所采納外,一般不行于史家。清人浦起龍說:“都邑則略具于地理,非同輿服之無附。方物則雜出于外域,豈比食貨之有經(jīng)。至如氏族一門,自是魏、晉相沿,四姓尚官之習(xí),而任子積輕,后世尤不可通行。劉知幾議論,大率偏于枯尅,不圖此處忽生葛藤?!保ā妒吠ā尽菲制瘕埌凑Z)這表明浦起龍對劉知幾關(guān)于都邑等三志的見解是持否定態(tài)度的。

(1981年1月27日)

十二、關(guān)于“太史公曰”

劉知幾認為,《史記》《漢書》以前的史論,如《左傳》的“君子曰”,是非常得體的,自《史記》《漢書》以后,史論便走上了邪路,而《史記》則是“始作俑者”。他在《史通·論贊》篇中指出:

夫論者所以辯疑惑,釋凝滯。若愚智共了,固無俟商榷。丘明“君子曰”者,其義實在于斯。司馬遷始限以篇終,各書一論。必理有非要,則強生其文,史論之煩,實萌于此。夫擬《春秋》成史,持論尤宜闊略。其有本無疑事,輒設(shè)論以裁之,此皆私徇筆端,茍炫文彩,嘉辭美句,寄諸簡冊,豈知史書之大體,載削之指歸者哉?

這里有三個問題是需要說明的:第一,把史論局限于“辯疑惑,釋凝滯”是很不全面的;第二,《左傳》的“君子曰”亦并非限于“辯疑惑,釋凝滯”;第三,把“史論之煩”的傾向推給《史記》,也是不妥當(dāng)?shù)?,更不?yīng)把“太史公曰”視為贅言。僅以紀(jì)、表、書三部分而論,“太史公曰”就包含著十分廣泛的內(nèi)容:有的是評價歷史人物,如《項羽本紀(jì)》;有的是評價統(tǒng)治集團的政策及其效果,如《高祖本紀(jì)》《呂太后本紀(jì)》《孝文本紀(jì)》;有的是總結(jié)歷史經(jīng)驗教訓(xùn),如《秦始皇本紀(jì)》;有的是諷刺最高統(tǒng)治者,如《封禪書》;有的是論說事物的性質(zhì),如《樂書》;有的是揭示歷史現(xiàn)象,如《平準(zhǔn)書》;有的則是交待作者進行實地考察的收獲,如《河渠書》;有的反映出作者對某一時代之歷史特點的概括,如《十二諸侯年表序》《六國年表序》;而《太史公自序》的后論,則反映了司馬遷撰述《史記》這一偉大歷史巨著的歷程和主旨。至于世家、列傳后的“太史公曰”,對于評論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社會變動以及西周至西漢前期各階層代表人物的言行,反映了史學(xué)家對社會歷史的深度觀察??傊氛撌鞘穼W(xué)家的歷史思想的集中反映,在歷史撰述中與歷史敘事具有同樣重要的地位,不應(yīng)視為“嘉辭美句,寄諸簡冊”的膚淺之舉。

(1981年2月12日)

[作者附記]本文征引《史通》文字,原為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浦起龍通釋本。因年代已久,為便于讀者閱讀,今改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浦起龍通釋本,謹此說明。

Reading Notes of Shitong

QULin-dong
(School of History,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 100875,China)

Shitong by the Tang historian Liu Zhiji is a famous monograph of historical criticism as well as historical theory for its reputable position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historiography and even the world historiography.However,as many masterpieces,the book has some drawbacks in respect of styles,historical criticism,and historical commentary.Reading-notes about the disadvantages ofthe book will help tohave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ofthe masterpiece.

Liu Zhiji;Shitong;readingnotes;style;historical recognition

K092

A

1674-3210(2017)02-0042-09

2017-03-18

瞿林東(1937—),男,安徽肥東人,北京師范大學(xué)歷史學(xué)院教授、博士生導(dǎo)師,主要研究史學(xué)理論與史學(xué)史。

猜你喜歡
漢書左傳司馬遷
基于比較視角的《史記》《漢書》語言現(xiàn)象管窺
《左傳》“攝官承乏”新解
《左傳》疑難考辨一則
古今字研究應(yīng)該重視出土文獻*——以顏師古《漢書注》古今字研究為例
懸梁刺股
《左傳》“譏失教也”句獻疑
李學(xué)勤《〈漢書·李尋傳〉與緯學(xué)的興起》手稿
專家學(xué)者為“司馬遷與《史記》研究”欄目三十周年題詞
人故有一死,或輕于鴻毛或重于泰山
假如司馬遷沒有《史記》
湖口县| 丹棱县| 墨脱县| 鸡泽县| 南涧| 定日县| 南康市| 庄浪县| 集安市| 崇礼县| 汉川市| 天水市| 泗阳县| 广昌县| 于都县| 潢川县| 长宁县| 定日县| 德江县| 晋宁县| 璧山县| 大悟县| 拜泉县| 西安市| 连江县| 峨边| 桦甸市| 白水县| 新沂市| 台湾省| 拉孜县| 公主岭市| 叶城县| 三穗县| 东乌珠穆沁旗| 平凉市| 舞钢市| 塔城市| 车险| 锡林浩特市| 新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