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敏,董可木
(安徽工程大學 藝術學院 , 安徽 蕪湖 241000)
油畫筆觸的變遷與價值分析研究
肖敏,董可木
(安徽工程大學 藝術學院 , 安徽 蕪湖 241000)
縱觀西方油畫發(fā)展的脈絡,發(fā)現每一次新藝術的革新,同時也伴隨著新筆觸形式的變遷。本文以西方油畫史為背景,分析了各個時期不同畫家、不同流派的筆觸特點,并歸納總結了筆觸的變遷階段: “隱形和諧”;“萌芽”;印象“大解放”;“百花開放、百家爭鳴”。在此基礎上,深入分析了筆觸在油畫創(chuàng)作過程中的價值地位:筆觸能夠增添作品的多樣性;筆觸能夠真切流露畫家的情感;筆觸在新畫風,新畫派誕生中的推動作用。
油畫;筆觸;變遷;價值分析
筆觸是畫家由帶有顏料的油畫筆、刷把、刮刀、甚至是布等作畫工具在畫布上行走的痕跡。畫家借助調和劑,控制顏料的厚、薄、干、濕、明、暗和落筆的輕、重、緩、急等方式體現畫面的質感、空間感的一種繪畫能力。油畫筆觸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呈現出不同的風格特點。
早在15、16世紀文藝復興時期,油畫筆觸可以概括為“隱形和諧”時期。由于當時的歐洲人思想剛從宗教的中世紀走出,人們崇尚科學、模仿自然、忠實再現客觀,在審美上追求崇高、和諧、肅穆、細膩之美。在繪畫上,畫家們追求畫面客觀真實效果,那時筆觸是隱形、細膩、柔和、光潤、工整的。他們遵循嚴謹的繪畫程序,經量隱藏筆觸,多用揉、掃、暈、染等緩慢平穩(wěn)的用筆方式,以使畫面平整光潔、細膩柔和。達芬奇作畫科學嚴謹,他研究解剖學、透視學、通過明暗法使畫面具有立體感和空間感。他“第一次打破了輪廓線的局限,使用模糊不清的輪廓和柔和的色彩將一個形狀融入另一個形狀之中”。達芬奇采用幾乎無筆觸的描繪方法,先繪制素描搞,再用單色平涂,層層暈染,達到畫面豐富、細膩、“隱形和諧”的神秘效果。
17世紀是巴洛克美術風格時期,雖然繼承了文藝復興時期確立起來的追求自然逼真的和再現型視覺錯覺性傳統(tǒng),畫布上卻漸漸拋棄了單純、和諧、穩(wěn)重、寧靜的古典風范,致力于一種繁復夸飾、富麗堂皇、氣勢宏大、富于動感的藝術境界。這一時期的委拉斯卡茲開始以瀟灑的筆法,用似乎不經意地,把美妙而又豐富的色彩點染在畫布上,用奔放的色彩筆觸準確的塑造著形體。他精于運筆的技法影響了油畫的發(fā)展,并啟示了印象派馬奈、雷諾阿、薩金特等人的大膽創(chuàng)造。
至此,對油畫的探索與認識已有數百年,不過筆觸的價值沒有特別彰顯出來,藝術家們還是謹慎的隱藏筆觸,他們依舊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畫面空間、體積、質感上。這時期已經有一些的畫家開始“萌芽”出一些較明顯的筆觸,但這些筆觸也是小心的放置于不妨礙整體畫面秩序中。筆觸被認為缺乏繪畫能力或者被看做繪畫未完成。
18、19世紀藝術,筆觸從古典畫風中又進一步“解放”。并開始呈現多樣化,有追求可愛、輕快、纖巧的效果,把愉悅感當成目的的羅可可美術。畫家華是羅可可美術杰出代表,他以輕巧的筆觸,柔和的色彩,渲染出一種如夢似幻的氣氛。法國畫家弗拉格納爾,有著柔媚精巧和瀟灑奔放的兩面性畫風,著名作品《秋千》,整幅畫是用極為細碎的精巧筆法繪制的。而在他的另一幅畫《沐浴的婦女》中,那種工整的細巧畫法不見了,他運用闊達奔放的筆觸,大膽地在畫布上涂抹厚厚的色彩,從而創(chuàng)作出一個充滿活力的藝術世界。比起《秋千》的世界來,它顯得更自然、更清新。英國畫家荷加斯的《賣蝦女》,畫面筆法生動、奔放,是一幅速寫式的油畫。而同時期的雷羅茲,他是當時英國畫壇的最有影響的權威人物,是一位恪守古典傳統(tǒng),他用莊重的風格表現嚴肅的題材。
19世紀中葉是印象主義盛期。畫家們推翻了很多古典時期以來確立的法則,他們以直接寫生的方式捕捉種種生動的印象,描繪大自然中千變萬化的光線和色彩。從筆觸的外形來看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用不規(guī)則的、閃爍、跳躍的筆觸表現自然中的陽光、空氣、色彩。代表畫家雷諾阿,他致力于傳達陽光的感覺,用直接畫法,勾勒出出豐富的冷暖色彩,反映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在《糕餅磨坊》中,用輕靈的筆觸,斑斕的色彩,點染出生動的畫面。另一類是畫面由點狀的、細小的筆觸構成,具有形式結構的韻律和意趣。出現了點彩法。如修拉的作品《大碗島的星期天下午》,這幅畫中人物眾多卻很少交搭,畫家運用精確而有條理的科學方法處理人物之間的空間距離,并以數以萬計的小色點筆觸作為繪畫語言,色點使用純色,讓空氣和觀者眼睛來調和色彩,以達到活潑、生動、跳躍的畫面。
到了近現代時期,油畫筆觸呈現出的是“百花開放、百家爭鳴”的多姿多彩時期。人們的畫風徹底解放,筆觸傾向多樣化、更具多變性和主管隨意性。先后出現了后印象主義、表現主義、立體主義、未來主義、達達主義、超現實主義等等。畫家們已經不限于傳統(tǒng)的筆法技巧,如挫、拍、揉、掃、跺、拉、擦、抑、砌、劃、點、涂、擺等筆觸。他們或噴、或灑、或潑、或甩……
1917年,杜尚將小便器送到展覽上,并命名《泉》,讓人們欣賞它的美。至此人們的傳統(tǒng)繪畫概念徹底顛覆,有的畫家作畫甚至舍棄畫布、顏料、筆刷等傳統(tǒng)作畫工具,他們使用現有材料直接拼裝出“畫”。這種“畫”的“筆觸”表現出的是實物與實物之間的拼貼、肌理、對比、邏輯等。20世紀后,出現了歐普藝術、波普藝術、大地藝術、概念藝術、偶發(fā)藝術、環(huán)境藝術、行為藝術等。人們可以用巨大的山川大地作為畫布,美妙的音樂作為“筆觸”,總之自然中一切都可以為藝術家拿來所用。
油畫藝術發(fā)展同時伴隨著筆觸的變遷。藝術生命在于不斷創(chuàng)新,筆觸的變遷經歷了古典的“隱形和諧”、“萌芽時期” 、印象“大解放”、再發(fā)展到近現代“百花開放、百家爭鳴”的局面。從中不難發(fā)現筆觸為油畫的前進發(fā)展起著重大的推動作用。
自然界本不存在筆觸,筆觸是畫家依據審美和情感而創(chuàng)造出來的。隨著繪畫藝術的發(fā)展,筆觸的價值越來越彰顯出來。本文通過對油畫筆觸歷史變遷的分析和總結,提出了油畫筆觸價值分析的三個方面:
4.1筆觸增添作品的多樣性。從500年油畫筆觸的發(fā)展來看,畫家們在畫布上所體現出的風格美、肌理美、力度美、節(jié)奏美、抽象美、技巧美等豐富多樣性的美,無不從那千姿百態(tài)、形態(tài)各異的筆觸里展現出來。油畫筆觸利用筆、刀子或刷子等工具混合調和油沾染油畫顏料在畫布上平涂、散涂、堆砌、點彩等方式,讓筆觸富有大小、形狀、力度、厚薄、輕重、節(jié)奏的變化,以增添豐富多樣的畫面效果。風景畫家瓊康用細小的筆觸,使畫面增添詩一般的清雅;塞尚用筆渾厚嚴謹又不失變化使作品更耐人尋味。安格爾的作品《泉》筆意流暢,用筆細膩而含蓄,表面潔凈平滑,那畫面上少女的膚色近似“瓷釉”,表達出少女的青春如涌泉一般盛旺。畫家們使用不同的筆觸,創(chuàng)作出豐富多樣的作品。
4.2筆觸有助于畫家情感的表達。我們欣賞某一繪畫作品時,面對畫面中或奔放或內斂、或灑脫或笨拙、或沉重或輕松的運筆,自然聯(lián)想到了繪畫者的性情秉性、作畫時的精神狀態(tài)以及繪畫的情感趨向。筆觸聯(lián)系著人與畫,是畫家與畫布的中介。在康定斯基的作品《浪漫的風影》中,在他那快速旋轉飛濺的筆觸里,人們感受到了他那內心奔放的激情;在蔡錦的作品《美人蕉》系列里,我們看到那繁復細碎的小結構和小筆觸,聯(lián)結成粘稠、潰瘍緊縮的大造型,這些構成了她的個性筆觸,通過這種筆觸我們可以體會到她難以名狀的內在生命狀態(tài);荷蘭畫家文森特.梵高是個熱誠耶穌教徒,富有社會意識,非常關心受壓迫者。他那充沛的精力和強烈的熱情不僅表現在生活上也表現在他的藝術作品之中。在他那狂放筆觸中,我們看到了顫動的麥田,千姿百態(tài)的向日葵,和旋渦般的星空,他用夸張或簡化的手法讓我們感受到他的熱情溢洋。
4.3筆觸變化有利于新風格、新畫派的誕生??v觀歷史,每一次的新畫風、新畫派的變革中,新筆觸的運用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在西方油畫發(fā)展史上筆觸始終都是最活躍的變相之一,因此,研究新畫派、新風格離不開對新筆觸的研究。德拉克羅瓦曾說過:“自然形態(tài)之中當然是不存在筆觸這種東西的?!惫P觸是在畫家創(chuàng)作過程中自然流露出自己的情感、思想痕跡,這種痕跡同時推動了油畫歷史向前發(fā)展。在文藝復興時期里,人們崇尚科學、模仿自然、忠實再現客觀,在審美上追求崇高、和諧、唯美、肅穆之美。因此畫家們追求畫面客觀真實效果,筆觸是隱形、細膩、柔和、光潤、工整的。這一時期作為代表畫家是美術三杰,即達芬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他們將古典的美、和諧、細膩、柔和發(fā)揮到極致。然而到了印象派時期里,畫家們不滿足于古典時期的“完美和諧”,他們追求活躍、跳動、光影變幻、心理情緒表達。從筆觸的變化里,誕生了很多風格各異的世界大師。新的筆觸顯示出新的繪畫風格,如莫奈以敏捷跳躍的彩色小筆觸,無比生動的傳達了清晨日出這一特定瞬間的海天景色,于是世界名作《日出印象》問世,印象派正式登上歷史舞臺。我們試想如果莫奈使用平滑光潤的古典筆觸描繪清晨日出的景象,能畫出面貌一新的《日出印象》嗎?20世紀初,出現馬蒂斯、德蘭、弗拉曼克等一批畫家,他們使用強烈的色彩,用他們獨創(chuàng)的蠻勁變形的筆觸描繪對象,引起了畫壇轟動,誕生了系列偉大作品《音樂》、《舞蹈》等,如此,由他們引領的野獸派在歷史畫壇占有重要一席之位。
從世界油畫發(fā)展史上,不難發(fā)現,每一位大師誕生、每一次風格變幻、每一個畫派產生、每一幅耳目一新的作品,其背后都離不開獨創(chuàng)的筆觸貢獻。在油畫創(chuàng)作中,筆觸能使畫面達到豐富的變化,能真切流露作者的情感,盡現畫家的藝術風格和魅力。今天的繪畫者應該借鑒前人筆觸運用技巧,體會大師們在筆觸里蘊含的風格美、肌理美、力度美、節(jié)奏美、抽象美、技巧美等,不斷創(chuàng)作出新的筆觸,為油畫創(chuàng)作增添新的藝術感染力。
〔1〕歐陽英,潘耀昌. 外國美術史〔M〕. 杭州: 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 2000.
〔2〕蘇劍雄. 簡論油畫的筆觸之美〔J〕. 美苑, 1998(6): 44-46.
〔3〕武潔. 油畫語言中筆觸的歷史發(fā)展軌跡〔J〕. 美術大觀, 2014(12): 45-45.
〔4〕姜天宇. 從古典到現代:潛隱的“和諧”與抽象的“汪形”--淺談西方油畫筆觸的發(fā)展歷程及演變〔J〕. 文藝爭鳴, 2014(3): 242-246.
1008-3723(2017)04-030-03
10.3969/j.issn.1008-3723.2017.04.030
2017-05-12
安徽高校省級自然科學研究重點項目(KJ2015A071)。
肖敏(1982-),女,安徽蕪湖人,安徽工程大學藝術學院,碩士生,研究方向:當代藝術。
J213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