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天淵[西南大學中國新詩研究所, 重慶 400715]
多面圣手李尚朝——淺說李尚朝的詩歌、書法及音樂創(chuàng)作
⊙向天淵[西南大學中國新詩研究所, 重慶 400715]
編者按
“李尚朝是20世紀90年代成名的詩人,他的詩情來自生活最富于質感的地方,對一個時代的精神狀態(tài)有著精準的把握。”這是《文學報》總編、文學評論家梁鴻鷹對李尚朝詩歌的概括性評價。李尚朝創(chuàng)作詩歌三十多年,為當代詩壇留下了大量的可圈可點的詩歌作品。被選入全國高等院校漢語言文學專業(yè)本科教材《20世紀中國文學作品選讀》中的《月上中天》是他前期的代表作。教材的述評認為:李尚朝這種浪漫主義情懷的抒寫,在20世紀90年代的詩壇絕無僅有,卻符合人類未來的最高理想。因此,評論界有人稱李尚朝為浪漫主義詩人,也有人稱其為理想主義詩人;有人根據地域特點,將他歸為三峽詩人,還有人把他劃到西部詩人群;而梁鴻鷹則從現(xiàn)實主義的角度觀照著李尚朝。文化部原副部長、中國文聯(lián)黨組書記、著名詩人高占祥則認為,李尚朝“能從時代精神的角度把握題材,視角獨特、犀利,每一個場景、每一個對象,都深藏著宏大的立意。”陳仲義在讀李尚朝短詩《一節(jié)舊火車》時發(fā)現(xiàn),“全詩短短九行,竟然蘊藏著六種戲劇性元素”。從詩藝的角度審視李尚朝,也有斬獲。眾多的專家學者都從不同的角度闡釋著李尚朝的詩歌,這正反映了李尚朝詩歌創(chuàng)作意蘊的多向度。蔣登科主編的《李尚朝詩歌品鑒》曾在市場上出現(xiàn)多種盜印版本,這更讓人對李尚朝詩歌的讀者充滿好奇。
李尚朝除了是一名詩人,還有多種身份。他在生活中首先是一名警察,是全國公安文聯(lián)的簽約作家。他還從事音樂創(chuàng)作,單曲《巫山云雨》僅博客點播量就近千萬。他還是一名書法家,中國郵政連續(xù)兩年為他出版發(fā)行珍藏版書法郵冊。他在各方面都擁有為數(shù)眾多的讀者、聽眾與粉絲。2016年李尚朝獲得了CCTV頒發(fā)的“中國當代十大德藝雙馨藝術家”稱號。作為一名詩人、音樂人、書法家,在李尚朝身上有著很多讓人期待發(fā)掘的東西。他是中國當代文藝界的一個不可多得的研究樣本。因此,本刊擬辟出《李尚朝研究》專欄,每期刊發(fā)一至兩篇研究文章,在一定的時期內,從詩歌、音樂、書法、文化傳播等多個角度對李尚朝現(xiàn)象展開研究。我們先期組織了向天淵、馮俊鋒等專家學者的研究文章,以期引起更多研究者的關注,獲得關于李尚朝以及與李尚朝現(xiàn)象相關的更多研究成果。
張晴(文學碩士,名作欣賞雜志社編審,本刊主編,主要從事新詩創(chuàng)作與評論研究)
李尚朝和我同鄉(xiāng),都是巫山人。對,就是“除卻巫山不是云”的那個巫山,也是昔日“朝云暮雨”如今“高峽平湖”的巫山!他生長在大溪,我老家在橫石溪,都在長江邊,相隔數(shù)十里。他先做教師,后當警察,從家鄉(xiāng)經萬州再上重慶。我一直做教師,也從家鄉(xiāng)到重慶。人生軌跡同中有異,沒有交集,也未能交往。但他寫詩,我在詩歌研究所工作,彼此互相關注。不久前,接到他的電話,然后見面,都是外表樸質、性格內向的同類人,感覺相識好多年。古人早有“文如其人”“書如其人”的說法。但這些話有時不管用,就拿李尚朝來說,舉止、言談低調,心性平和、謙遜,卻是集詩人、書法家、音樂人于一身的多面圣手,他的詩歌、散文、書法以及歌詞、音樂,雖不乏質樸、溫婉之品格,但絕非含蓄、內斂所能概括,顯露更多的反而是靈動、張揚、厚重、蒼涼等特色,不僅如此,將多個藝術門類關聯(lián)起來的則是他始終不曾放棄的詩性堅守與人文關懷。
一
先說詩歌。早在1985年,還是巫山師范在校生的李尚朝,就在《星星》詩刊發(fā)表組詩。他因此得到莫大的鼓勵,于是堅持下來,三十余年發(fā)表一千多首詩作,出版?zhèn)€人詩集《天堂中的女孩》《風原色》《大三峽那光》《詩畫江山》《李尚朝詩選》《最后的圣光》等,有作品入選大學、中學教科書,被各種選本收錄的多達上百首。其中大學本科教材《20世紀中國文學作品選讀》選取了他的詩歌《月上中天》,述評認為,他詩歌中浪漫主義情懷的抒寫,在20世紀90年代的詩壇中是絕無僅有,卻符合人類未來的最高理想。在此期間,他獲得多種獎項,包括《南方都市報》主辦的“首屆奧克杯世界華文文學邀請賽”一等獎、第三屆“相約北京”圖書獎一等獎、公安部文聯(lián)頒發(fā)的“2014中國公安詩歌年度詩人獎”等。詩評家蔣登科還專門為他主編了評論專著《李尚朝詩歌品鑒》。此外他還出版有散文集《時光之羽》《那流光一幻》,報告文學集《一個世紀的跨越》等。
我們都知道,詩歌創(chuàng)作需要想象,但又不能天馬行空,必然受到詩人社會經歷及人生體驗的制約。正是有了這種制約,作品才彰顯出個性,李尚朝詩歌創(chuàng)作也是如此。從題材上看,他的詩歌主要抒寫愛情、山水、民生疾苦、風土人情、動物植物,這些雖然是詩人創(chuàng)作的共同選項,但從中我們也能發(fā)現(xiàn)他獨有的氣質。打開新近出版的《李尚朝詩選》,第一首就是《天堂中的女孩》(1998):
來自天堂的女孩,原本就為
擦亮我多情的眼睛
或者曇花一現(xiàn),或者淚流成河
將靈魂留下來
身子隨風而去
讓我的愛情一波三折
或者飄飄欲仙
或者枯瘦如柴。
這首篇幅不長的詩,將繁復波折的情事簡化、淡化為清澈甚至透明的詞語。但稍加品讀就會感到,在曇花與眼淚、靈魂與身體、飄飄欲仙與枯瘦如柴的兩極之間,有一股情思在奔涌,恰似一座活火山,隨時有沖破詩行噴薄而出的可能。只不過,如此刻骨銘心的情感,被詩人以舉重若輕的方式給隱藏、鎖閉起來,而詩歌的張力與魅力也就在情思的遮蔽與敞開、奔突與節(jié)制之間得以生成。當然,有人會發(fā)問,這些不正是很多現(xiàn)代詩都有的特征嗎?沒錯,的確如此。但作為李尚朝的老鄉(xiāng),我想告訴大家的是,這首詩應該還潛藏著帶有特定地域文化因素的個人體驗??吹酱嗽姷臉祟}——天堂中的女孩,我很自然地想起家鄉(xiāng)的標志性美景——神女峰以及充滿傳奇與浪漫色彩的巫山神女。在傳說中,西王母第二十三個女兒——瑤姬——不僅幫大禹治水,還幻化成美女石,成為鄉(xiāng)民的守護神。大約兩千年之后,她又被宋玉喚醒,以新的姿態(tài)從辭賦中走出,再度成為“皎若明月舒其光……羅紈綺績盛文章,極服妙采照萬方”的仙女。自此之后的又一個兩千年,經由包括李白、杜甫、蘇軾、陸游以及舒婷在內的眾多詩人的想象、演繹與重塑,巫山神女作為集美艷、多情、忠貞之佳麗、情人以及愛神于一身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假如我們帶著這樣的詩學眼光與文化意識再讀這首詩,是不是會覺得,這個“來自天堂的女孩”仿佛閃耀著神女的風采?而整首詩似乎也是“俯首見斜鬟,拖霞弄修帔”(蘇軾),“相思不惜夢,日夜向陽臺”(李白),“他日辭神女,傷春怯杜鵑”(杜甫)等悠遠情思的現(xiàn)代回響呢?
我們再來看一首小詩吧,這首詩的名字叫《木子樹》(2007),它同樣引起我強烈的情感共鳴:
木子樹,葉紅了,我也想這個樣子
站在風中,美幾天,任人看
這樣的時光不多,過幾天葉就落完了
光著枝丫,落滿鳥糞,無藥可醫(yī)。
此詩語言非常簡潔,但意象卻很鮮明,對木子樹的情感,談不上敬仰,也說不上贊美,但通過巧妙而自然的移情手法,將自我的人生期許表達了出來。全詩既智性豐沛,又透露出一股悲壯與蒼涼之情。木子樹,曾經是我國普遍種植的經濟作物,果實是做蠟燭、肥皂、油漆的原料,隨著化學工業(yè)的發(fā)展,對它的種子的需求逐年減少,木子樹也開始自生自滅并漸趨消失。在我小時候,家鄉(xiāng)就有不少木子樹,樹葉由青變黃、變紅,煞是好看,葉子落盡之后,剩下蠟白色的木子在寒風中瑟瑟晃動,男人上樹采摘,小孩、婦女在樹下?lián)焓啊1任疑孕讱q的李尚朝應該也有類似的經歷與記憶吧?!
篇幅所限,我們只能簡析兩首短詩,它們一言情、一詠物,都染上家鄉(xiāng)風情,頗具個性特征。但實際上,這類將純真、浪漫與古典融于一體的抒情之作只是李尚朝詩歌的一部分,他從三峽中走出來,和我們一樣經歷了時代的巨大變遷,諸多社會問題引起他的關注與思考,他希望將自己的發(fā)現(xiàn)與思索呈現(xiàn)出來,于是有了因三峽工程帶給“三峽人”的“苦與樂,愛與怨,磨礪與辛酸”:
你走過的瞿塘
不是我走過的瞿塘
你走過的瞿塘威武雄壯
我走過的瞿塘悲壯蒼涼
你看見的是風景
我看見的是滄桑
(《瞿塘》,2006)
也有了“將人類背在身上,負重前行”的宏愿:
即使被囚禁,也要做一把刀
為他的蒼生,為他的悲憫
即使長滿了青苔,他也要保持著
最后的威儀,最后的鋒刃
(《最后的圣光》,2014)
縱覽李尚朝的整個創(chuàng)作,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他始終堅持人文關懷與藝術追求、擔當意識與審美意識、生命體驗與詩性探索的緊密結合,注重情感的真誠與思想的深刻,反對語言的雕琢與技巧的炫耀,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詩歌,絕不僅僅是語言。當語言被人用濫了的時候,它會顯得多么的蒼白,而只有情感是金,不能被輕易淘去”“當我們大談詩歌技巧的時候,我覺得我們面臨的困境不是技巧的不夠用,而是詩歌思想的不夠用”。應該說,這正是近百年新詩發(fā)展的重要經驗,也是新詩創(chuàng)作的正途與坦途。
二
其次,我們來看李尚朝的書法。在書法上,李尚朝是練過童子功的,上小學時接受老師的啟蒙教育,并堅持用毛筆記錄母親唱書的內容;初中畢業(yè)考上中師,又得到專業(yè)書法教師的指導,作品也屢屢獲獎,并開始參加全國多個地方的交流展覽。此后,他將主要精力投向詩歌、散文,書法反倒成為自娛自樂式的“潛在書寫”,直到通過新的傳播媒介——博客——公開展示并得到媒體報道之后,才引起普遍關注,進而中國郵政推出限量版珍藏郵冊《國家名片:中國當代書畫名家李尚朝》(2015)、《時代先鋒:書法名家李尚朝翰墨丹青耀中華》(2016),今年春節(jié)還專門邀請他書寫了《福祿壽喜》有獎賀歲明信片。今年兩會期間,他的兩幅作品又經由《收藏與投資》雜志“翰墨迎兩會專刊”送到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xié)委員的手中。李尚朝還被中國教育電視臺《水墨丹青》欄目組聘為“名家講堂”簽約藝術家。就在筆者寫作本文的此時,又傳來他的作品榮獲《第四屆中國廉政文化書畫展——習近平引經據典主題展》優(yōu)秀獎的消息。
眾所周知,我國的書法藝術源遠流長,傳統(tǒng)深厚,名家輩出,經典無數(shù)。書法,作為一種抽象化的注重形式之美的藝術門類,要求研習者不僅能夠明辨篆、隸、楷、行、草等不同書體及各大名家、名帖的基本特征,熟悉種種紙筆墨硯的功能及用途,還得加強用筆、用墨、用水以及線條、章法、韻律、意境方面的修為,而書法之外的文學、藝術及文化素養(yǎng)也會滲透進創(chuàng)作之中,參與作品境界的建構。不僅如此,一個成功的書法家,既要尊崇傳統(tǒng),更要守正出新。如此說來,在書寫工具與古代截然不同的現(xiàn)代社會,要想在書法上有所建樹實非易事。
讓人佩服的是,李尚朝居然在隸、楷、行等多個書體上齊頭并進,不僅各有所承,而且還各有所成。據專業(yè)人士分析,“他的隸書筆畫與形體中,暗藏著《張遷碑》《禮器碑》《孔宙碑》、二爨等各種名碑的影子”“他的楷書深得顏真卿的精髓,其筆黑點畫取于顏體的大氣樸拙,又承接顏體的豐腴雄渾,骨力遒勁而氣概凜然,同時又兼有柳公權的柳骨風韻”,他的行書更是“行筆之間,流動率意,瀟灑飄逸,其節(jié)奏舒緩,旋律悠然,流連眷顧,往來生輝,早已登堂入室,得羲之之真?zhèn)鳌薄?/p>
應該說,這樣的評價已經很高,是否得當,我是外行,實在無從置喙。但作為一名詩歌研究者,我多少看出,他的不同形式的書法作品,如橫幅《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海納百川》《天下為公》、扇面《攬月聽風》《視聽江山》、斗方《大鵬長風》、對聯(lián)《風和天地靜,賢修古今同》等,都有與其詩歌創(chuàng)作相似相通的地方,其中最為突出的一點就是,將方正大氣與靈動俊逸有機地統(tǒng)一了起來,從風格上講,雖厚重卻不黏滯,雖灑脫但不輕佻,這應該也是書法創(chuàng)作的正途與坦途吧?假如我們要追問李尚朝的書法何以能有這樣的修為,我想應該與他生長于既雄奇壯美又秀麗神秘的長江三峽不無關系,正所謂:書外有情,得江山之助也!除此之外,我只能感性地覺得李尚朝的書法作品已經很顯功力,但如何進一步集眾家之長,創(chuàng)出更加鮮明的風格,甚至達到自成一體的境界,還需努力探索。盡管這個期許非常高遠,但我仍然充滿信心,畢竟李尚朝年紀還輕,加上具有詩歌、散文以及歌詞、歌曲創(chuàng)作的豐富經驗,多種藝術修為凝聚一身,完全可以相互促進、共同提升。
三
最后,我們來談談李尚朝的詞曲創(chuàng)作。相比詩歌和書法,始于2006年的作詞與作曲,對李尚朝來說,算得上是“無心插柳柳成蔭”式的意外收獲,而且這個收獲還很可觀:由他作詞的《神魂顛倒》《感動中國》《巫山云雨》《平湖萬州》《在路上》《小狐貍》《愛妃愛妃愛妃》等,在譚圳、王雪、凡間精靈、旋轉精靈等音樂人的合作下,已經廣為傳唱,而他自己作詞、作曲,由王可演唱的《水晶》、阿姐組合演唱的《愛情的流沙》,更是大受歡迎。僅就這些作品,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李尚朝歌曲的題材范圍比較寬廣,有歌唱大膽狂熱之愛情的,有抒發(fā)自由昂揚之青春的,有弘揚無私奉獻之博愛精神的,有贊美家鄉(xiāng)之山川風情的……不僅如此,他的歌詞在內容上大都有細節(jié),有形象,有韻味,使情感不虛假,不直白,不粗俗。比如,《一路上》:
數(shù)過星光,問過夕陽
披過風霜,想過流浪
孤獨傷害了希望與夢想
敞開你的胸膛
讓真誠陪伴真誠
讓善良依偎善良
走過人海,經歷滄桑
如果管溝底部平直且土壤中基本沒有大石塊或底部土層沒有擾動,就無需平整;如果底部土層被擾動,則采用直徑20~50 mm級配碎石塊混合沙土和黏土等材料墊平,墊層厚度為150 mm,夯實的密實度應大于90%。應盡可能避免管道表面劃傷。
透過雨水,向外張望
隔膜虛度了秋月與春光
抓住我的翅膀
讓心靈尋回時光……
這首詞從形式上講,節(jié)奏明快,音韻鏗鏘,從內容上看,既對比鮮明,又前后呼應,經歷過披星戴月、風餐露宿、歷經滄桑的孤獨寂寞之旅,才亟須要開啟真誠的友誼與善良的交往,更希望像牽手的花朵一樣在路上縱情開放。又比如,《巫山云雨》:
傳說中有一片云彩
落在巫山就不愿離開
見過襄王就一直徘徊
傳說中有一種色彩
落在巫山就成了天籟
傳說中有一種愛情
站上懸崖就不肯下來
朝云暮雨,千姿百態(tài)
夢里仙境,瑤池琴臺
神秘莫測的云和霧
魂牽夢繞的情與愛
彩云無家她渴望有人去采
古船有渡為的是隨去隨來……
這里不僅有云、有雨、有愛情,而且還有傳說與典故,一系列的動詞,將自然風光與人文底蘊很好地勾連起來,眼前的美景與既往的歷史交相輝映,讓人浮想聯(lián)翩,而山間漂浮的云彩、江上往來的渡船,也被賦予生命與情感,顯得趣味盎然。經過知名音樂人譚圳配以中國風的曲調,這首《巫山云雨》從眾多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榮獲全國“唱響巫山”歌曲大賽的優(yōu)秀獎。
僅僅作詞,由他人配曲,似乎不能充分發(fā)揮李尚朝的音樂才能,他進而開始既寫詞又譜曲的嘗試,《愛情的流沙》就是這樣一首作品,其詞充滿想象與詩意,具有明顯的“文人詞”的屬性,絕非那些“你儂我儂、忒煞情多”的流行歌詞所能比擬:“花朵寂寞嗎/星空失眠嗎/蝴蝶不說話/你聽得見它的耳語嗎/流沙沒有家/你捂得住它的疼痛嗎//海水疲倦嗎/石頭孤獨嗎/螞蟻不說話/你聽得見它的憧憬嗎/雨水沒有家/你感覺到它的心碎嗎//我們是愛情的流沙/我們是愛情的童話/讓我們融在一起吧/讓我們一起呼吸吧/在陽光下安家/在雨水中駐扎//我們是愛情的流沙/我們是愛情的童話/讓我們一起耳語吧/讓我們一起憧憬吧/在你心里安家/在你夢里說話”。
值得注意的是,在形式上,這首詞押的是具有歡快、脆嫩特征的麻花韻,但從內容上看,則是感傷、哀婉中有所憧憬與期盼,形式與內容形成一種不易被察覺的張力,加之曲調的婉轉纏綿,進一步增強了這種張力的內涵,很好地詮釋了像“流沙”一樣變動不居、婉轉纏綿的愛情。
就整體風格而言,李尚朝歌曲有的灑脫,有的幽默,有的妖嬈,有的厚重,有的感傷,但分寸把握都很到位,沒有極端、違和之感,加之歌詞、音樂及演唱之間配合得當,故而能夠抓住人心、引起共鳴。
經過長久地堅持與磨煉,最近幾年,李尚朝迎來藝術與人生的第一個豐收季節(jié),除了前面提到的那些成就,他還獲得“2016當代中國十大德藝雙馨藝術家”的榮譽稱號,這個在中央電視臺頒發(fā)的獎項,算是對他多才多藝的充分肯定。從理論上講,多種藝術修為,在同一個人身上,不僅不會產生沖突與隔閡,反而能夠觸類旁通,彼此共進。如此說來,我們有充分的理由期待:多面圣手李尚朝創(chuàng)造更多、更大的藝術驚喜!
① 蘇光文、胡國強:《20世紀中國文學作品選讀》,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年第1版。
② 李尚朝:《大三峽那光·后記》,作家出版社2009年版。
③ 李尚朝:《李尚朝詩選·最后的圣光·題記》,群眾出版社2016年版。
④ 李尚朝:《詩歌隨想錄》,見蔣登科主編:《李尚朝詩歌品鑒》,遠方出版社2006年版。
⑤ 石峰:《著名詩人李尚朝書法作品欣賞》,《中國日報》2015年7月13日。
作 者:向天淵,文學博士,研究員、教授,博士生導師,西南大學中國新詩研究所副所長,曾師從曹順慶教授攻讀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專業(yè)的博士學位,研究方向:比較詩學。
編 輯:張晴 E-mail:zqmz06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