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仲民
梁啟超批“淫書”
——梁啟超一則佚文解析
張仲民
梁啟超曾經(jīng)在《新民叢報》上發(fā)表過一篇未署名的批評文章《青年之墮落》,對清末出版的一本“淫書”《吾妻鏡》大肆撻伐。該批評隨后激起很多讀者的反響,他們從不同角度回應梁啟超,指出其批評中的武斷、輕率與自相矛盾之處,激進的《大陸報》甚至進而攻擊梁啟超人格。由此可反映出梁啟超在清末知識界的廣泛影響,一言一行都會引起讀者注意和重視。
《吾妻鏡》;《青年之墮落》;梁啟超;《大陸報》
關(guān)于梁啟超佚文的收集,學界已經(jīng)有很多成果,尤其是夏曉虹教授輯錄的《〈飲冰室合集〉外文》,用力最多,收羅最廣。但梁啟超一生著述甚豐,僅僅在他主編《新民叢報》期間,就在該雜志上發(fā)表過很多文字,如梁啟超自謂:“一人任之,若有事他往,則立潰耳?!薄按碎g自開《新民叢報》后,每日屬文以五千言為率?!雹佟杜c康有為書》,丁文江、趙豐田編《梁啟超年譜長編》,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272-273頁。只是其中許多文字并未署梁啟超名字。如筆者接下來要討論的這篇引起不少反響的未署名文章,即出自梁啟超之手,但并未被梁啟超研究者及佚文收集者所注意,故這里頗有必要全文拈出作一解析。
1903年2月11日,《新民叢報》第25號“群俗時評”欄發(fā)表了一篇《青年之墮落》的未署名短文。該文針對清末出版的一本“淫書”《吾妻鏡》及其作者大加撻伐,全文如下:
頃見有惡少年某某兩人著一書,題曰《吾妻鏡》者。吾今為誓言于此,吾若無殺人之權(quán)則已,茍有此權(quán),不殺著此書之人,傳其首于十八省,非丈夫也。書局遍上海,新出書目告白,充斥報紙。而東西大哲之書,有關(guān)學術(shù)道德者,未見一部,惟見所謂《男女交合新論》、《男女婚姻指南》等書,不下數(shù)十百種。其書中豈無一二關(guān)于衛(wèi)生、關(guān)于哲理者,然勸百諷一,其害人心固已不少,然猶曰其中有一二言衛(wèi)生、言哲理者存也。何物梟獍,乃作此等明目張膽、誨淫誨盜之語。彼以是為言女權(quán)、以是為言平等、以最(應為“是”)為言文明,彼豈知女權(quán)、平等、文明三字作何寫法?以狗彘不食之敗類,乃敢搖筆弄舌,以播其毒于血氣未定之少年之腦中,若此等人不殺何待?不殺何待?此等之人、此等之書本,何足以污《新民叢報》之片紙,然吾深恫乎近日有新中國之新少年者,皆此類也。記曰:國家將亡,必有妖孽。蓋有此等腐敗社會,然后此等妖孽之人、妖孽之書出焉。見被髮于伊川,知百年而為戎,吾安得不為中國前途慟也。吾為此評,于彼何損焉?彼之《吾妻鏡》必驟多銷萬數(shù)千部,而彼花酒之費,又可闊數(shù)月矣。吾且恐艷羨彼二人而步其后塵者,將日出而未有已也,廉恥道喪,一至此極。國之亡也,復何慰焉?復何慰焉?②《青年之墮落(二)》,《新民叢報》第25號,光緒二十九年正月十四日(1903年2月11日),第78-79頁。
此文發(fā)表后,馬上引起了時人不少反響。讀者一致認為該文系梁啟超所作(詳后)。大家爭論的焦點主要是,梁啟超對《吾妻鏡》一書的批評是否為雙重標準,及其中存在的隨意和自相矛盾問題。
需要先聲明的是,梁啟超這里極力批評的《吾妻鏡》,并非日本古代史書《吾妻鏡》,而是與這本史書內(nèi)容完全不同的另外一本同名《吾妻鏡》。其原書僅署“中國楊翥著、王晟?!保瑳]有附其他出版信息。而根據(jù)該書中楊翥簡單的《自序》及孫寶瑄《忘山廬日記》中的記載等情況可知,該書是由杭州圖書公司在1901年出版的,全書為38章,每章字數(shù)多為200字左右,總計6000多字。書中頗多驚人之論,如公開提倡婚前性行為、婚姻自由,主張情欲解放和共夫共妻制,以及主張一女數(shù)夫,并從自然進化論角度公開反對男權(quán)獨尊,明確主張情欲存在的合法性,將人品、學問與個人的性欲、性生活區(qū)分開來。這些主張無疑是在鼓吹一種新的性道德與婚姻觀。①有關(guān)該書的具體內(nèi)容及其作者情況,可以參看拙文《另類的論述——楊翥〈吾妻鏡〉簡介》,臺北《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2007年第15期,第195-210頁。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唐權(quán)教授曾在拙文基礎(chǔ)上,重點考察了楊翥此書內(nèi)容的日本來源。參看唐權(quán)「『吾妻鏡』の謎:清朝へ渡った明治の性科學」,國際日本文化研究センター,2014.2.12,1-71頁。這些見解即使放在今天,亦是很激進的,遑論清末?該書出版之后就產(chǎn)生了很大影響,吸引了很多像孫寶瑄那樣的趨新讀者購閱,但也招致了不少聲討,被認為是淫書,就像前引梁啟超的批評。
非常吊詭的是,這時梁啟超麾下的廣智書局與《新民叢報》支店,也經(jīng)常出版和代售一些類似《男女衛(wèi)生新論》《處女衛(wèi)生》《胎內(nèi)教育》這樣的性學書籍,且梁啟超所著的《康南?!芬粫c《吾妻鏡》,曾長期在《中外日報》上一起作捆綁廣告。既然如此,梁啟超居然還肯在《新民叢報》上發(fā)表這篇立場偏激的反對文章,實有些自相矛盾和讓人費解!
進言之,在《新民叢報》的創(chuàng)刊宗旨中,梁啟超曾懸鵠甚高,號稱“持論務極公平,不偏于一黨派;不為灌夫罵座之語……不為危險激烈之言”,②《與康有為書》,丁文江、趙豐田編《梁啟超年譜長編》,第273頁。而《青年之墮落》這樣的評論顯然與此宗旨自相矛盾。這個批評同樣也與梁啟超在《新民說》中關(guān)于新道德的標榜相枘鑿:“今世士夫談維新者,諸事皆敢言新,惟一不敢言新道德。此由學界奴性未去,愛群愛國愛真理之心未誠也?!雹壑袊旅瘢骸缎旅裾f三·論公德》,《新民叢報》第3號,光緒二十八年二月一日,第6頁。
這篇評論發(fā)表后,雖然未曾署名,仍被大家公認為系出自梁啟超之手。梁啟超的舊時好友宋恕就認為此文乃梁啟超所為,梁這里對《吾妻鏡》及其作者的指責有些過分,同梁素日主張方枘圓鑿:“任公大罵上海新少年不留余地,于楊君《吾妻鏡》,尤怒目切齒而罵之。任公素唱思想自由、議論自由,而乃若此,難明其故!”④宋?。骸吨卢幣畷罚?903年4月12日),見胡珠生編《宋恕集》下冊,中華書局,1993年,第714頁。再如經(jīng)常閱讀《新民叢報》的皮錫瑞,對此處梁啟超批評《吾妻鏡》的言論也印象非常深刻。當皮在天津朋友“受明處”知道受明藏有《吾妻鏡》一書,馬上推斷出,此《吾妻鏡》應該是“新民以為著者可殺”的那本《吾妻鏡》,“必非朝鮮(應為日本,引者注)之《吾妻鏡》也”。⑤皮錫瑞日記1903年6月9日記,見吳仰湘編《皮錫瑞全集》第11冊,中華書局,2015年,第1651頁。
梁啟超批評《吾妻鏡》及其作者產(chǎn)生的回響,并非僅止于上述人等。如一署名“公人”的知情讀者,就曾特意投函《新民叢報》,為《吾妻鏡》及其作者辯護。該讀者認為梁啟超對《吾妻鏡》看法有失公允、太過偏激,并提醒梁啟超注意留學生在日本的困境。他還要求梁啟超尊重留日學生的言論自由權(quán),同時對留學生的翻譯作品不能要求過高:
中國今日人心道德之墮落,可嘆可嘆!貴報以藥石之言振之,所以轉(zhuǎn)移風俗者不少,誠敬誠敬!如貴報批評門中,語語值萬金,何敢異言?然某更欲進一言于中國之新民,弗以某辱附學生乃阿留學生。某知彼二人者,乃為彼二人解罪,不過曾讀法理學,知有言論之自由。有所知,故欲言之耳。學生中日譯數(shù)千字,以易數(shù)金,供其游學之資,若而人者,比比皆是,誠以今日游學界之困難也。彼等拋父母妻子,離故國,赤手空拳來游日本,亦可憐矣。其有不韙,糾之正之,固主清議者任也。然我輩知甘苦者,必諒其苦而不言。且我國民資格卑下,言者弗諱,譯書雖不佳,灌輸于內(nèi)地人之腦中,亦非毫無影響。某來東京一年,未譯一書,誠以譯書任重事艱,為此言者,明非為私,為中國之新民知苦者也。倘愿聞之,夫英雄豪杰之異人者,以其不欲等于常人耳。當其事業(yè)未成潦倒之時,其所作為,必有駭常人耳目者,敗名喪檢,亦所不顧,彼盧騷、畢斯馬克可為之證。某非曲護其短,以為若而人者,或非無為之人歟?況今日中國之無教育,必不能比受教育完全之國民。
彼著《吾妻鏡》之二人,為之主者,年已三十余,生平好奇,有僻見。蓋其腦質(zhì),已鑄成矣。學日文日語,已三年余,非若僅讀和文漢讀法而操筆者;遍學歐美物質(zhì)上學問,而無一卒業(yè)。然其制作程度,在日本高等學校上,心不可謂不熱,而識不足以濟之,故為事往往失當,所見往往過度,所語往往過偏。惜乎生于三十年前,無教育以濟其才。若為之附者,年不過十余,其腦質(zhì)之聰靈、學術(shù)之猛進,蔚然異日之大人物,我敢言之。且不徒富于思想,而兼有記臆力者也,《吾妻鏡》即銷數(shù)萬千部,彼不得一錢。吾觀中國青年,持道德心如彼者,蓋尟!非夸語也,他日出現(xiàn)于世界,觀之可知。中國之新民誓有權(quán)殺此二人,毋乃過乎?某非黨彼二人為之訟冤,公言也,幸察之。①公人:《與〈新民叢報〉記者書》,《新民叢報》第29號,光緒二十九年三月十四日,第103-104頁。
較之上文尚心平氣和的解釋、說明與勸說,對梁啟超更激烈、更全面的質(zhì)疑來自持比較激進立場的《大陸報》。該報先后發(fā)表四篇文章來回應梁啟超的《叢報之進步》與《青年之墮落》兩文,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其中一自謂為昔日梁啟超熟人的“新民之舊友”諷刺梁啟超為“鄉(xiāng)愿”,“既無自知之明,又加之以嫉恨”,②新民之舊友:《與〈新民叢報〉總撰述書》,《大陸報》第6期,光緒二十九年四月初十日,“寄書”,第45頁。揭發(fā)梁啟超之所以撰寫《叢報之進步》一文,③梁啟超該文見《新民叢報》第26號,光緒二十九年正月二十九日,第81-83頁。借點評上海和東京各雜志名義苛評《大陸報》,其目的在于“無非欲以此塞各報之銷流,期貴報(指《新民叢報》)之發(fā)達”。④新民之舊友:《與〈新民叢報〉總撰述書》,《大陸報》第6期,光緒二十九年四月初十日,“寄書”,第45頁。另外一人則說是由于早前《大陸報》第3期《論文學與科學不可偏廢》一文有不點名挖苦羞辱梁啟超處:“即當世共稱為通人,而彼亦自命為通人者,亦不過剽竊東籍中一二空論,龐然自豪于眾。至詢其根底之學,則亦盲然未有以應也?!雹荨毒锤嬷袊旅瘛?,《大陸報》第6期,“論說”,第8頁。該引語又見《論文學與科學不可偏廢》,《大陸報》第3期,光緒二十九年正月初十日,“論說”,第5頁。因是之故,梁啟超以私怨報復《大陸報》。而梁啟超之所以專文批評《吾妻鏡》,乃是因為《新民叢報》及《新民叢報》支店出版的《百美圖》、廣智書局出版的《男女婚姻衛(wèi)生學》等書,同各雜志及《吾妻鏡》等書有比較激烈的商業(yè)競爭關(guān)系:
蓋該主筆以為自有《吾妻鏡》,而吾之《百美圖》不能暢銷。自有《男女交合新論》等書,而吾之《男女婚姻衛(wèi)生論》(該為《男女婚姻衛(wèi)生學》,原文如此,引者注)必至于滯塞,于是該主筆乃不得不作鄉(xiāng)愿,而持哲理、道德、學術(shù)等字樣以期壓倒人。豈知彼手制之《百美圖》,寧非導淫之廣告乎?彼豈知哲理、道德、學術(shù)三字作何寫法?“以狗彘不食之敗類”,乃敢搖筆弄舌,以播其毒于血氣未定諸少年之腦中,而復作鄉(xiāng)愿以自文。此等之人不殺何待?不殺何待?⑥《〈新民叢報〉批評之批評》,《大陸報》第 6期,“批評”,第 72頁。有意思的是,據(jù)該文作者自承,他之所以寫作這篇《〈新民叢報〉批評之批評》,乃是因為友人“憂亞子”“持近出之《新民叢報》來索鄙人指摘其批評之不得當,以昭布于閱者”。⑦《〈新民叢報〉批評之批評》,《大陸報》第6期,“批評”,第69頁。夏曉虹教授判斷“憂亞子”即羅普,從此處情況看“憂亞子”不可能是與梁啟超為萬木草堂同學的羅普,其時羅普還正與梁啟超合作擔任《新民叢報》的譯述工作。參看夏曉虹《和文漢讀法》,收入《晚清的魅力》,百花文藝出版社,2001年,第88-91頁。如徐兆瑋日記中的有關(guān)記載所揭示的,此“憂亞子”即唐海平,⑧之所以判定“憂亞子”為唐海平筆名,是因為《男女交合新論》《通俗男女造化機論》等書都標“憂亞子”譯,而徐兆瑋在日記中直接說這些書為唐海平所譯。之前諸多研究者都試圖考索出“憂亞子”究系何人,但均為誤。參看實藤惠秀《中國人留學日本史》,譚汝謙、林啟彥譯,北京,三聯(lián)書店,1983年,第258-259頁;夏曉虹《和文漢讀法》,收入《晚清的魅力》,第88-91頁;寇振峰「清末の漢訳政治小説『累卵東洋』について―明治政治小説『累卵の東洋』との比較を通して」,多元文化(6),2006-03,95-107頁。他這時在從事同樣的譯介工作,包括一些性學書籍,故此他在看了梁啟超對《吾妻鏡》的批評后,難免會有物傷同類的感覺,所以特意請“與該報主筆(即梁啟超)相接近者數(shù)年”的該文作者“新民之舊友”撰寫回應意見。
《大陸報》上另外一篇評論同樣針對梁啟超在《叢報之進步》一文中表現(xiàn)出來的導師心態(tài)與優(yōu)越感,挖苦他“責任有余而自知尚不足”,并特意就梁啟超關(guān)于《吾妻鏡》一書的看法反駁道:
即如足下之詆惡少年,筆伐口誅,亦云至矣!何至以《吾妻鏡》一書而欲傳其首于十八?。咳淮藶轱L俗人心計,發(fā)為深惡痛疾之辭,猶可言也。彼譯書不佳者,奚至課以欺騙殺人之罪?足下豈將以戊戌年之威勢施之于今日之譯界乎?①《敬告中國之新民》,《大陸報》第6期,“論說”,第8頁,第8-9頁。
而且如果以梁啟超的“殺人”標準來要求廣智書局推出的譯書:
所出《理學鉤玄》、《支那開化小史》等書,其中誤謬者幾居其半……凡此皆足下之入室高足所為。足下茍欲實行欺騙殺人之政策,胡不援大義滅親之例,先殺一二貴族以警其余,而顧于《新民》廣告中聽其鋪張揚厲乎?②《敬告中國之新民》,《大陸報》第6期,“論說”,第8頁,第8-9頁。
之后,一位署名“東京留學生今世楚狂來稿”的文章,又繼續(xù)挖苦梁啟超看待《吾妻鏡》等書的雙重標準:
彼所深惡而痛疾者,莫《吾妻鏡》等書若,而廣智書局、《新民叢報》支店所恃以覓大利者,非《婚姻衛(wèi)生學》,即《男女生殖器病秘書》,甚且費十余年之心力,百計搜求。二十年來之名姝秀媛小影,公諸普天下情人,使少年后生曠其正務、不勝見影相思之感。③東京留學生今世楚狂來稿:《論廣東舉人梁啟超書報之價值》,《大陸報》第7期,光緒二十九年五月初十日,“寄書”,第1頁,第3頁。
該函最后還就梁啟超針對別家雜志、別家書商、其他譯者的批評感嘆道:“若《新民叢報》、廣智書局等,固詡詡以噶蘇士輩大豪杰之事業(yè)自比,而天下亦謬認之者也,今若此!其欺騙之工,賊害之甚,吾雖欲為當事者諱,吾安得不為天下正告之乎?”④東京留學生今世楚狂來稿:《論廣東舉人梁啟超書報之價值》,《大陸報》第7期,光緒二十九年五月初十日,“寄書”,第1頁,第3頁。另外一個號稱系讀者投函的文章《論第六期〈大陸報〉》則對梁啟超及《新民叢報》的批評更為激烈與全面,因其并沒有針對梁啟超對《吾妻鏡》的批評進行反駁,這里不贅述其內(nèi)容。⑤東昭昭子:《論第六期〈大陸報〉》,《大陸報》第8期,光緒二十九年閏五月初十日,“寄書”,第43-46頁,第43-46頁。
《大陸報》上這些針對梁啟超的批評,雖然有同《新民叢報》和梁啟超立場相左及互相競爭的因素,但也確實抓住了梁啟超論述和行為之間的矛盾,“非敢吹毛求疵故為攻擊,實因足下于學界時評嘗陳忠恕之義。仆等心佩其言,而又悲足下之能言而不能行也”。⑥對于為何梁啟超不作反擊的原因,后來史家呂思勉曾有解釋,他認為梁啟超“辯品”很高,不護短,“雖與人辯論,絕不肯作人身攻擊。人家對他作人身攻擊者卻不少,他從不肯作一次的報復,只是曉示人家以辯論不當如此而已……”呂思勉《從章太炎說到康長素梁任公》,《呂思勉遺文集》上冊,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年,第390頁。梁啟超對此完全沒有回應,⑦東昭昭子:《論第六期〈大陸報〉》,《大陸報》第8期,光緒二十九年閏五月初十日,“寄書”,第43-46頁,第43-46頁。只有其屬下的《時敏報》實在看不下去,才針對《大陸報》第6期中對梁啟超連帶對康有為的批評進行了辯護與回應,卻激起《大陸報》更激烈的反彈。⑧原《時敏報》未見,筆者是根據(jù)《大陸報》上的回應文章才知道《時敏報》曾為梁啟超辯護過。參看《讀時敏報》,《大陸報》第8 期,“論說”,第 7-11 頁。
不過,《大陸報》上發(fā)表的這些針對梁啟超的批評,被溫州一個趨新讀者張棡讀到。張是一個喜歡閱讀《新民叢報》和梁啟超著作的人,當他看到《大陸報》上這些批評文字后,在日記里寫下了偏袒梁啟超的議論:“晨閱《大陸報》一節(jié),攻詰梁任公《叢報》書,然語皆皮毛,不足損梁氏之價值也?!雹帷稄垪炄沼洝肥指灞?,光緒三十二年六月三十日條,溫州圖書館藏。此材料蒙華東師大瞿駿教授惠賜。而從梁啟超將“公人”的投書直接在《新民叢報》上刊出的情況看,梁本人可能業(yè)已意識到那篇評論中的問題,已經(jīng)在有意糾正自己之前立論的偏頗。
還有別的讀者如張棡一樣站在梁啟超的立場上,贊成梁啟超的批評并對之作了修正。如稍后的《新世界小說月報》第6、7期(1907年)合刊有一文《讀新小說法》,就回應了梁啟超這個批評,認為書的內(nèi)容如何不重要,關(guān)鍵在于讀者是否會讀書。對于善于讀書的人而言,“《美人手》可讀,即荒唐如《吾妻鏡》,亦何嘗不可讀?”對于不善讀書的讀者來說,“微特《吾妻鏡》不可讀,即孟德斯鳩之哲理、斯賓塞爾之學說,亦何嘗可讀?”但對于許多著譯《美人手》《吾妻鏡》這類書的人,《讀新小說法》一文揭露其實質(zhì)道:“世非無托西籍以欺人,博花酒之浪費。連篇累牘,不外伯爵夫人、男爵夫人之頭銜;倒篋傾筐,不外《男女交合》《婚姻指南》之生活。”這說法正與前引梁啟超在《青年之墮落》文中的觀點類似,該作者也認為此類翻譯書中所談的內(nèi)容并非全無道理、全無必要,但在表述時卻劍走偏鋒,只及一點不及其余,實際是歪曲了西方學說的本來意義:“言女權(quán),必致一妻多夫;言平等,必致父不能有其子、子不能有其父。其崇拜則金錢而已,其敷衍則唾余而已,其希望則無賴少年、嗜淫大腹賈而已?!痹撐挠终f梁啟超要殺這些作者,其實并不必要,因為“文不能只有韓海蘇潮,而不有牛鬼蛇神”。只要讀者善于讀書,提高自己的分辨力,這些壞人心術(shù)的作品或譯作自然沒有市場,梁啟超如此計較《吾妻鏡》的危害,正表明他其實仍不善于讀書,“仍是梁啟超之不善讀!仍是梁啟超之不善讀!”①以上引文均見陳平原、夏曉虹編《二十世紀中國小說理論資料》第1卷,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年,第273-279頁。
與梁啟超充滿激情的批判不同,當時一個趨新的旗人士大夫貴林則試圖從學理層面對《吾妻鏡》一書進行批評,并直接致信作者表達自己的意見,只是作者楊翥的回信卻不能讓其滿意。他認為該書系作者自著,但虛妄之處太多:“楊君《吾妻鏡》書,非譯筆,乃渠自著者。立論近西人伯拉圖之說,而幻妄過之。如云:宜于一女數(shù)夫,宜同姓為婚,私奔不宜禁,交合大益人等說?!睘榇耍F林還寫了讀后感寄給作者楊翥進行商榷,并引來楊翥的答辯。但貴林認為楊的答辯為“妄辯”,可笑之至,“弟曾著一《書后》徑致楊君,復書妄辯,謂時至大同,舍一女數(shù)夫之道,雖以孔子為君,佛耶為相,亦不能治,并引妓女多夫則不生為比例??芍^笑語之至!”貴林一度還打算將楊翥復函抄給好友宋恕一觀,“弟錄有底稿,暇時當再鈔呈,以博一笑”。②該段引文均見《貴林致宋恕函》(二),收入胡珠生編《東甌三先生集補編》,上海社科院出版社,2005年,第273頁。引文標點有所更動。
其實,面對梁啟超如此嚴厲的批評,最該站出來捍衛(wèi)楊翥的,應該是之前對楊翥本人及《吾妻鏡》一書都非常欣賞的孫寶瑄。③參看拙文《另類的論述——楊翥〈吾妻鏡〉簡介》,臺北《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2007年第15期,第195-210頁。然而有意思的是,在讀了《新民叢報》第25號后,經(jīng)常喜歡在日記中品評梁啟超文字及主張的孫寶瑄,在日記中并沒有留下記錄表達其對梁啟超批評《吾妻鏡》一文的看法,卻評論了同期雜志刊載的梁啟超的另外一篇文章。④從其光緒二十九年(1903)三月十二日日記中看,孫寶瑄對于第25號《新民叢報》肯定是讀過,還從中摘錄和評論了梁啟超發(fā)表在該期的《近世第一大哲康德之學說》一文。參看孫寶瑄:《忘山廬日記》(上),第663頁。而通過孫寶瑄這一時期的日記記載還可以看出,他也閱讀過同時期出版的《大陸報》,并有一些摘抄評論?!洞箨憟蟆飞吓u梁啟超與《新民叢報》的文字他應該閱讀到了,只是沒有對此評點回應。此后孫寶瑄日記里再沒有閱讀或提到《吾妻鏡》之類書籍的記載,亦沒有再提及楊翥之處。這或表明孫寶瑄還是受到了梁啟超此文的影響,改變了之前對《吾妻鏡》的看法,轉(zhuǎn)而認同梁啟超對《吾妻鏡》的批評。
可以說,透過諸人對梁啟超批評《吾妻鏡》的各種回應可知,梁啟超在主編《新民叢報》時期的影響力巨大,其一言一行幾乎都會引起讀者的注意與重視,特別是在對當時的趨新讀者影響方面,無人能出其右。⑤關(guān)于梁啟超對當時讀者的影響情況,可參看拙著《種瓜得豆:清末民初的閱讀文化與接受政治》,社科文獻出版社,2016年,第317-344頁。
(責任編輯:李孝遷)
*本研究受到復旦大學歷史學系專項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項目(16JJ D770013)資助,特此說明和致謝。
張仲民,復旦大學歷史學系、中外現(xiàn)代化中心教授(郵編200433),兼南京大學亞太發(fā)展研究中心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