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梅
【摘要】在教學中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普遍存在著死記硬背、缺乏信心等學習問題。所以,在英語教學中我們要有意識地幫助學生形成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幫助他們有自主學習的能力,要為他們的終身學習和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興趣;評價;指導;策略
在課改大潮下,我改變了過去的教學方法,使用新的課改模式,把學生的自主權還給學生,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他們成為一個個能夠獨立思考的學生。
一、利用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習興趣
俗話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梢姡d趣才是最好的老師。因此,英語教學的第一件大事是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的興趣,讓學生熱愛英語。小學生的形象思維在其認識過程中占主導地位。所以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要創(chuàng)設情景進行直觀的教學,營造輕松和諧的學習氛圍,運用新穎、多樣的教學手段,使課堂教學趣味化、多樣化、游戲化、生活化、情境化,使學生們懷著極大的興趣,積極踴躍地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學生一旦對英語產生濃厚的興趣,就樂于接觸它,并且興致勃勃地全身心投入學習和探索,變“苦學”為“樂學”,從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其次,學生是學習的主角,要徹底改變“教師是主角,學生是觀眾”這一被動局面,教師還需努力營造寬松、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允許學生大膽質疑,寬容學生犯錯誤,鼓勵學生對教師的看法提出異議,師生共同學習、探討、補充和完善。
事實證明,融洽、默契的師生關系;寬松、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能促使學生大膽、積極、主動地學習,樹立起自主學習的信心,增強其自主參與學習的意識,使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得以培養(yǎng)。
二、利用評價體系,提升自主學習
作為教育者,我們深知評價對一個學生來說的重要性,小學英語評價的主要目的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為激勵學生主動學習,教學過程中應以形成性評價為主,采用師評,組評,個人評以及家長評的多元化評價,對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方法,課堂參與狀況,與他人合作狀況,以及作業(yè)完成狀況等等進行公平地評價,使學生認清自我,學會自我調控,增強自主學習的能力。而不是將考試分數(shù)作為唯一的評價標準。在日常的課堂教學、作業(yè)批改中還要注意合理恰當?shù)氖褂眉钚哉Z言來激勵學生,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教師要善于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給予不同的激勵性評價用語。如給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在肯定的同時要多提供否定的信息,激勵他們更進一步;給學習感到有困難的學生以足夠的肯定信息,調動他們“我能行”的內驅力,增強自信。教師要做到使不同層次,不同情況的學生在教師的激勵性評價中都能看到自身發(fā)展的起點與潛力,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學習。
三、給予學法指導,提高學習效果
要想學好英語,掌握好方法尤為重要,因此,教師要根據(jù)不同學生的實際給予具體的學習方法指導。教師一定要特別注重提高學生的英語基礎知識和英語基本技能,致力于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要求學生掌握“四會”知識,并且要求學生不斷加強練習。在平時的教學中,課堂上要靈活多變地,運用各種形式練習“四會”知識,課下緊跟同步訓練。使學生經過嚴格的基本功訓練,達到教學的目的與要求。在英語課堂教學中。要指導學生學會預習,如聽錄音,劃出不懂的詞、句;學會復習,如回憶一下老師本堂課或近來主要教了哪些新詞、新句,如何交際;學會聽課,如圈圈、點點,重要的地方。作好課堂筆記,大膽舉手發(fā)言,積極投入會話表演等;學會作業(yè),如先復習。再作業(yè),書寫要簡潔,質量要高;學會小結,上完一個單元后。小結一下本單元的霞點是什么,難點又是什么,方法怎樣;學會制定學習計劃和安排好學習時間。還可以組織合作小組。進行一幫一活動,讓優(yōu)生指導學困生。共同進步。還有,注意讓學牛平時在日常生活中發(fā)現(xiàn)身邊的英文單詞,這也是一種吸引學生對英語有興趣的好辦法,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觀察能力。例如,布置學生平時在飯店、商店、超市等等看到了什么英文單詞,可以記下來,回去自己查查字典或者在學校問老師和同學:又比如,讓他們注意自己穿的衣服鞋子和用的文具是不是英文牌子的等等。孩子們對這些都感到趣味嫣然。在不知不覺中。英語在他們心目中的地位就提升了。在耳濡目染的過程中。學生也積累了知識。并慢慢形成了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四、進行心理疏導,促進自主學習
由于學生自身的接受能力、家庭教育的環(huán)境等因素,每個班級都會有一部分學困生。而這部分中學困生,大部分不足接受能力問題,而是學習態(tài)度問題,教師應根據(jù)教材內容、學生的學習狀況等,用耐心、愛心去感染學生,適時地對學生進行學習目的、學習心理、學習方法的指導。除了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良好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態(tài)度。親其師方能信其道。我始終認為,從心理進行疏導,比片面進行知識的惡補更“治本”。
在英語教學中,有相、當一部分學生不是“我要學”。而是“要我學”。甚至“不想學”,產生這種現(xiàn)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這部分學生沒有充分認識學習英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沒有把學習英語看成他們的需要,覺得學習英語是一種苦差事,是一種負擔。
五、擁有自學能力,是學生歸宿點
“教是為了不教”。古人亦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學的目的不是簡單地向學生傳授知識,而是要教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本領。要學生主動地學習知識,關鍵是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和策略,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因此教師必須要在教學中改進教學方法,注意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引導學生主動、積極地學習。指導學習方法達爾文有一句格言:“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于方法的知識。”所以教師要能夠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心理特征,以及學段的具體學習任務的需要,幫助學生選擇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策略。
現(xiàn)在我們都提倡自主學習,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的確,人們在當今知識總量以成倍速度遞增的前提下,要趕上信息時代的步伐,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是關鍵。有了自學能力,無論是知識更新的周期如何加快,競爭如何激烈,只要會自主學習,就不會掉隊。所以在我們的教學中不能只注重知識的傳授,技能的訓練,還要讓學生學會自學的方法,學會自學,培養(yǎng)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學生的發(fā)展為中心。只有這樣,我們的學生在將來的社會競爭中才會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