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洪金,云南永勝縣人,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著有《靈魂的地址》《陳洪金文集》(5卷)等,曾獲得新浪網(wǎng)“萬卷杯”全國原創(chuàng)文學大獎賽“最佳抒情散文獎”、臺灣首屆“喜菡”散文獎、新加坡第二屆國際華文散文獎等獎項?,F(xiàn)供職于云南省麗江市社科聯(lián)。
初春。鮮花從荒草里探出頭來,溪水漫過山澗里的野石。從南詔國故都巍山縣城出來,一群人匆匆忙忙地走著。剛進入山間不久,車子在幾戶疏落的農(nóng)舍前面停下來,我被山道邊一塊用隸書寫著“是何庵”三個字的石碑指引著,徒步緩行,轉(zhuǎn)向一段緩坡。太陽正向西山落下去,滿目夕陽。尾隨著快要被幾棵樹遮住的先行者,我緊跟過去。一個人轉(zhuǎn)過身來對我說:“到了?!钡搅四睦铮渴呛吴?!
山路急轉(zhuǎn),我看見先行者們圍著一塊巨石轉(zhuǎn),聽一個人低聲細說。這個人指著巨石,用一種滇西地區(qū)特有的方言,斷斷續(xù)續(xù)地講述。有人不時打斷他,他也不太習慣在眾人面前說話,這讓他的講述自始至終都顯得雜亂無章。漸漸地,我明白了,一個古人,曾經(jīng)葬身在這塊巨石里。隨后,身邊竄過一個人,往我手里塞過來一本書,說是巨石里的這個古人所寫。書是新近出版的,依照古時線裝書的樣式,青色封面,書名《陳翼叔詩集》。粗略一翻,才得知,葬在這塊巨石里的人,是我本家,叫陳佐才,字翼叔,明末清初人。夕陽在黃昏時刻讓人神情恍惚,又容易讓人想起一些往事來。云南作為一個邊疆地區(qū),自明朝初年開始,一直由當年開國元勛沐英的后人世襲鎮(zhèn)守。沐英作為朱元璋手下一員虎將,他平定云南之后,為了加強對云南的實際控制,一改過去“以夷制夷”的羈縻制度,讓手下數(shù)十萬大軍在云南就地屯駐,又從江西、湖南、江蘇等地區(qū)移民數(shù)百萬屯墾云南,從此改變了云南當?shù)厣贁?shù)民族占絕對優(yōu)勢的狀態(tài),漢族成為云南人口最多且占絕對優(yōu)勢的民族。我手里這本《陳翼叔詩集》里說,陳佐才“祖籍江西饒州府安仁縣石都河”,也驗證了當年的那場民族大遷徙。
在以后的漫長歲月里,大量漢族人在云南耕耘他們新的故鄉(xiāng)。據(jù)傳,陳佐才曾經(jīng)是鎮(zhèn)守云南的黔國公沐天波麾下的一個將領。那時候,無論是江湖還是國事,都已經(jīng)很不穩(wěn)定了。戰(zhàn)事早已在大地上風起云涌,陜北的李自成、四川的張獻忠等人發(fā)動的農(nóng)民起義,讓明王朝搖搖欲墜,東北的努爾哈赤鐵騎直指北京城,讓大明皇帝心驚膽戰(zhàn)。這時候,陳佐才作為云南一名普通軍官,依然在中國的西南邊疆,埋頭效忠于他那茍延殘喘的大明王朝。后來,吳三桂洞開山海關,清軍鐵騎很快掃平了剛剛進入北京城的李自成起義軍。明朝宗室朱由榔在江南地區(qū)被舊臣們擁戴,成立了南明小朝廷,史稱永歷皇帝。但是,很快永歷皇帝被清軍追得一路西逃,到了云南。據(jù)傳,陳佐才就是在這時候奉了黔國公沐天波之命從大理去成都催糧。一路山重水復而去,然后再山重水復而回,等陳佐才返回云南的時候,世道竟然一下子改變了:吳三桂攻克了云南,永歷帝一路奔逃到云南后,又逃到了緬甸。迫于壓力,緬甸國王把永歷皇帝交還給吳三桂。永歷皇帝最終死于昆明,一個舊的王朝終于劃上一個完整的句號,一個新的王朝真正地開始了。伴隨著永歷皇帝死去的,還有世世代代為大明王朝鎮(zhèn)守云南的黔國公沐天波,也就是陳佐才的頂頭上司。時代更替往往會對每一個人都形成一種考驗。在這個過程中,有人跪迎新主得富貴,有人血濺沙場把命喪,有人遠走他鄉(xiāng)不復返,有人隱居山林酒澆腸。比如吳三桂洞開山海關從此封王,比如袁崇煥拼死拒敵卻分身刑場,比如朱舜水棄國離鄉(xiāng)遠渡東洋,比如傅山拒不歸順隱居山林成大儒,比如洪承疇更換門庭重登廟堂。這些人,曾經(jīng)被許多人在不同場合說起,被許多人濃墨重筆寫在紙上。功與罪,成與敗,自有評說。
在很多人眼里,云南人素來溫順無比。青山綠水、高原深谷、雪域藍天、四季鮮花,讓云南人在歌聲與舞蹈里成為一種意象,似乎總是與世無爭,獨自成為一個遙遠而寧靜的世界。然而,在一些特殊的時刻,云南人卻往往會做出一些讓世人矚目的事情來。就在那個改朝換代的歷史事件中,陳佐才卻極似頗受世人景仰的傅山。在世事變遷中,陳佐才視自己為大明王朝遺民,面對早已改變的世道,不屈服,不隨流,特立獨行。在云南鄉(xiāng)野間,野史里說,陳佐才為了讓自己頭不頂清朝的天、腳不踏清朝的地,便戴斗笠、騎毛驢,寓身于山林流泉之間。這是一種近似于固執(zhí)的倔強,他肯定知道,毛驢腳踩的還是清朝的地,斗笠上面還是清朝的天。他也肯定知道,當他回歸山林,棲身陋檐,依然要接觸到清朝的天與地。然而,他就這樣做了,他的存在,以一個人的行為藝術(shù),倔強地宣示他的不合作。新政權(quán)從軍事上對整個中國完成統(tǒng)治以后,緊接著便要從心理上實現(xiàn)控制與馴服。伴隨著滿清王朝的建立,削發(fā)令開始在全國推行,“留頭不留發(fā),留發(fā)不留頭”的號令,旨在讓曾經(jīng)傲視四野的漢族人低下自視高貴的頭顱,接受一個新政權(quán)的領導。這時候,面對滿眼的長辮子,陳佐才依然蓄發(fā)如舊,“獨蓄發(fā),加冠峨峨,仍漢威儀,出入里闞,意氣坦如也”。官府把他抓進縣衙按倒在地,試圖以刑罰使其屈服。陳佐才以“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的古訓于公堂之上嘯罵不止,官府竟然視其為義士,把他釋放了。聰明人不會屢屢以身向刃,面對清王朝的削發(fā)令,陳佐才與傅山一樣,深知自己不可能獨自去挑釁一個龐大的政權(quán),于是選擇了當?shù)朗?,他們長發(fā)峨冠,各自成就了生前身后的名聲。作為曠世奇才,傅山為聲名所累,多次被清王朝征招,甚至被強行綁在轎子里抬到北京去面見清朝皇帝。作為邊疆草民,陳佐才則可以寄情山水,蜉游天地間。于是,他在老家的山里建了一間陋屋,名曰“是何庵”,與荒草野石為伴,過著聽泉煮茶的隱士生活。
如果僅僅是寄情山水度過一生,陳佐才肯定會被歲月遺忘。在清王朝的天地間生活,面對一片更姓換名的江山,陳佐才雖然是一員武將,但他不可能力挽狂瀾,他只能改變自己。于是,從一介舞槍弄刀的武夫,陳佐才變成了一個舞文弄墨的文人?!笆呛吴帧钡靥幧搅种g,殘月清泉,寒霜孤星,野狐枯藤,都是他的伴侶,不僅點綴著他的身影和夢境,更是他筆下起起落落的韻腳和意象。然而,陳佐才畢竟是一個不甘寂寞的人,在他的詩篇里,還有世事蒼涼,還有曾經(jīng)為之效命的家與國。在他流傳至今的詩集里,赫然可見《吊黔國公為緬酋所殺》《清時日吊黔國沐公并死緬地諸難臣》《丙辰秋游感通寺時值滇亂睹明太祖御制有感》,它們郁積成一股戾氣,在硯池里蛇一樣游動。那些詩句,看似一如所求,但似乎又在訴說著什么。也正是因為這些詩句,陳佐才這個道士成為一個遠近聞名的人。有人慕名而來,有人書信遙傳。當時云南著名的詩僧擔當,便是他的摯友之一,陳佐才僅有的幾本傳世的詩集,便由他編撰注釋。至此,陳佐才完成了他作為云南大地上至性至情的大轉(zhuǎn)變。在云南,歷代詩人都向往著中原,向往著江南,那里的江湖與廟堂,讓云南的詩人在宦游中成就了自己,也把云南與內(nèi)地連成了一個整體。然而,陳佐才卻一直是非主流。他的不合作,使得他的詩文,只能在云南境內(nèi)流傳。陳佐才的詩,如同云南的山茶花鮮為外人所知。但是,這并不影響他作為一個詩人的存在。當人們把目光投向云南,在看到楊慎、徐霞客、林則徐、蔡鍔等外來者的時候,他們的余光,一不小心就會看到這個叫做陳佐才的人,其人其事,往往令人心生景仰。
陳佐才至死都與清朝保持著不合作。按照他的理念,石頭在大地之上,如同毛驢的身體,把他與清朝的土地隔絕開來。他臨死之前,囑人在“是何庵”門前一塊巨石上鑿出一個棺材的形狀來,那個空間足夠陳放自己的身體。在石棺壁上,他親自書寫了偈語:“明末孤臣,死不改節(jié)。埋于石中,日煉精魂。雨泣風號,常為吊客?!痹谖页Wx的《古文觀止》中,最后一篇名為《五人墓碑記》,是五個江南書生因為反對魏忠賢而被捕殺后,著名學者張薄為他們而寫的文章。陳佐才死后,在當時也有許多云南文人為他寫了悼詩,后來,就連當時的大儒袁枚也對其人其詩大加贊賞。據(jù)好事者統(tǒng)計,清朝的“文字獄”,順治七次,康熙十二次,雍正十七次,乾隆一百三十多次。陳佐才的詩能夠在清王朝得以流傳,并且有人與之唱和;不僅是陳佐才,每一個與之相關聯(lián)的人,在那個隨時都有可能大興“文字獄”的時代,都冒了很大的風險。然而,所有的人都安然無恙。也正是因為如此,我才能夠在一個黃昏時刻,在陳佐才的石棺墓面前,讀到他這本厚達三百五十多頁的《陳翼叔詩集》。
在這個黃昏時分,我離開的時候,回頭一望,“是何庵”的樓閣在夕陽里泛著金色的光芒。樓前,陳佐才葬身的巨石被初春的晚風吹得異常潔凈。墓前的空地,據(jù)說始終有人清掃,絕無雜草。山里,除了幾戶人家,僅剩一片蒼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