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彥鵬
【摘要】南京市率先把小班化教育延伸至高中階段,正式啟動高中小班化教育學校試點工作。筆者所在的學校被正式批準為南京首批實施小班化教育教學的試點學校之一。經過近三年的教育教學實踐,深刻體會到小班化的優(yōu)勢。本文結合教學實例探究了以“問題”、“參與”、“體驗”為核心的合作型小班化智慧課堂,旨在幫助教師更好地踐行新課程理念。
【關鍵詞】高中小班化 智慧課堂 合作學習
一、引言
在開展合作學習活動之前,小組的劃分是非常重要的。教師應注意準確把握分組時機,探尋切實的分組依據,關注學生的性格特點和能力差異,合理分配小組成員的角色,適時調整小組成員的構成等問題。
二、合作學習在“智慧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筆者所在學校提出的“智慧課堂”并不是一種固定的教學模式,它以“問題”、“參與”、“體驗”為核心內容,突出體現的是“思想的引導、策略的指導、方法的倡導”?!皢栴}”即智慧課堂是以“問題”為載體的知識學習的課堂,讓知識遷移轉化為能力,讓能力發(fā)酵提煉成智慧。“參與”即智慧課堂是基于學生主動參與的有效課堂,有效地主動參與是教學有效性的內在要求,也是充滿靈性的,有思想碰撞的德性智慧的內在要求。“體驗”即智慧課堂是基于體驗學習的課堂,是教師引導學生參與各種體驗性活動并在活動中獲得各種感受、體味、領悟的一種學習方式。
1.問題。智慧課堂是以“問題”為起點和主線,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激活學生的思維。課堂問題是教師課堂話語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組織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課堂問題要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為目的,要讓學生學會表達自己的見解,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教師應把“問題”看做課堂教學的起點和學生思維的發(fā)動機。通過問題把學生帶入文本的閱讀,去尋找“是什么”,“為什么”,“怎么樣”的回答,來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例如,筆者在講授《牛津高中英語》M1U3Reading部分時,設計了如下問題進行導入:首先利用PPT給學生展示兩張胖瘦對比明顯的圖片,然后,用問題啟發(fā)來激活學生的原有認知,使其與將要學習的內容聯系起來。
T: Who is more attractive?
S: Linda looks more atrracive.
T: Who do you think often works out in the gym?
S: Linda often goes to the gym to work out.
T: Who is gaining weight?
S: Lily is gaining weight now.
T: If people are overweight, do you think they may try different ways to lose weight?
S: I think most people will try different ways to lose weight.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過程中要不斷提醒學生要用完整語句回答,確保學生會使用本單元重點詞塊。)
T: Do you want to know something about me ? OK,I will tell you my story. Please work with your group members to fill in the blanks with the words we have learned.(在進行每單元閱讀教學之前,教師已經和同學們共同學習了本單元重點詞匯的讀音、詞性及含義。)
A few years ago I was very___________. But now I am _________________. I seldom go to the gym to ____________. Sometimes I feel a little ________ of my body. I try to _________ to be thin, which ______ my health. If I often do that, I wont be _________, and cannot ___________ my work. I even think of taking weight-loss pills that ________harmful chemicals and have ___________. In the gym , an expert gave me some advice on how to exercise_________. If I followed his advice, I would stay healthy, which is more important than suffering to be thin.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多以圖片、音樂或是視頻導入,而本節(jié)課則是采用圖片問答和詞塊的形式進行導入。圖片增加了視覺刺激,而詞塊是語法、語義和語境的統(tǒng)一體,讓學生以填詞的形式來使用與Reading相關內容的詞塊,加深了詞塊的記憶,為實現詞匯補償和情感補償的相互統(tǒng)一奠定一定的基礎。無論是哪一種導入方式,都要實現激活學生已有的認知和架構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為基本目的。在設計合作學習的問題時,可以是話題語言、話題內容和文本結構,同時要考慮情景的真實性,要貼近學生的學習生活或是社會現實,這樣才能更容易建立新內容與他們已有認知的聯系,架起新舊內容的橋梁,為后面的閱讀做好充分的鋪墊。
2.參與。“智慧課堂”是以質疑、討論、交流、合作、展示等學生主體性參與活動為主要教學范式,創(chuàng)設師生和生生之間相互溝通、相互合作的教學氛圍。學生的“參與”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合作學習的主要形式,各小組通過教師預設的問題通過集體合作的方式尋找答案。當然,根據《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的要求,高中英語教學應著重培養(yǎng)學生以下幾個方面的能力:在人際交往中得體地使用英語的能力,用英語獲取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用英語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維的能力。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在設置讓學生參與合作的問題時,必須考慮題目的層次性,要有梯度,把不同的任務合理地分配給不同的學習小組,這才能夠培養(yǎng)他們的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當然,課堂的學生的參與離不開教師的問題引導,否則學生的參與可能就漫無目的,顯得雜亂無章,教學秩序就會失控。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提出,高中英語課程應注重在教學和評價中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將學生的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有機地融入教學和評價活動中。再整個環(huán)節(jié)中,筆者以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思維能力為主要目標,讓各個小組參與到不同的任務中去,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等學習方式,培養(yǎng)學生猜測、判斷、推理等閱讀技能,逐漸形成高效的閱讀策略。同時,又沒有停留在文本理解的表層,更加關注“問題”的層次性。如果問題的設置僅局限于教材文本,課堂教學必然會因為缺少深層次的理解而止步于此,學生的理解也就停留在比較簡單的、膚淺的層面,這無疑是制約了學生語言技能、學習策略、情感態(tài)度、文化意識等方面的能力的提高。
因此,教師應在學生理解了教材文本的基礎上,進一步通過“問題”引導學生進入文本的深處和遠處,使他們觸及文本隱含的內容和更為深刻的內涵。通過“問題”讓學生和文本之間實現更為豐富、更深層的精神相遇,在更為廣闊的言語空間里,生成更為豐富的語言交流,使學生活動從簡單走向豐富,從膚淺走向深刻,從文本走向生活。
3.體驗?!爸腔壅n堂”是充分經歷知識形成的過程,以達到對知識的感悟和體驗,構建一個開放、自由、包容、探究的課堂。在英語課堂中,通過語言的輸入能夠最終達到有效而正確的輸出,是學生最能“體驗”到成功感的時候。實踐經驗告訴我們,復述是最有效的了解篇章細節(jié),熟記相關詞匯的教學方法。語言學習離不開交流與展示。一方面,交流與展示為學生提供了大量使用英語的機會,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中國學生缺少接觸和使用英語的機會的不足,擴大了學生的語言輸入與輸出的量;另一方面,交流與展示也是檢驗英語學習效果和培養(yǎng)學生在交際中運用英語能力的有效途徑之一。在《牛津高中英語》M6U4Reading部分和M5U3Reading讀后環(huán)節(jié)中分別設計了以思維導圖或框架為載體的語言輸出練習。
例1:Work with your group members to find out the reasons why people are for or against human cloning.
例2:Work with your group members to find out the detailed information to retell the article.
實踐經驗告訴我們,復述是最有效的了解篇章細節(jié)、熟記相關詞匯的教學方法。筆者要求班級的合作小組通過討論完成任務,使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認識問題。他們通過合作、互動、和思維的碰撞相互學習,讓后在辯論或復述過以后,又安排了課后作業(yè),把在課堂上的討論和復述在作文本上呈現出來,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這樣的讀后談論和復述活動集模仿與創(chuàng)造相結合,學習與運用相結合于一身,經常使用能夠提高外語學習的效率。
三、結束語
合作學習與“智慧課堂”的“問題”、“參與”、“體驗”的融合應是一個連續(xù)的、動態(tài)的過程。在教育教學中關注了每個學生的個性差異,拓寬了學生的活動空間,挖掘了其內在的潛能,激發(fā)其主動探究的欲望,培養(yǎng)不同層次學生具有“主動學習、質疑創(chuàng)新、知行合一”等智慧品質,促進每一個學生的智慧成長。在學校“智慧課堂”的教學理念下,作為一線教師的我們要不斷思考與專研,全面實施小班化教育教學改革,充分發(fā)揮小班的教學優(yōu)勢,無論是教學內容、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教學評價都應以圍繞學生“智慧學習”而開展,以科學素養(yǎng)與人文素養(yǎng)的有效結合賦予課堂教學底蘊和張力,追求從知識走向智慧的課堂教學,讓教學成為師生共同的合作與交流的大平臺、心靈相通的芳草地、展示自信的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