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濱??h第二實驗小學 朱 玲
立足文本,于細節(jié)處感悟人物形象
——《李時珍夜宿古寺》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江蘇省濱海縣第二實驗小學 朱 玲
【教材分析】
本課記敘的是我國古代偉大的醫(yī)學家和藥物學家李時珍不顧年歲大,因為趕路錯過了客店,李時珍與弟子龐憲住在破敗的古寺,吃干糧,以及在月光下認真記載尋訪所得的收獲,并且親自冒險品嘗草藥,為了修訂好《本草》不顧勞累的事跡,表現(xiàn)了李時珍不怕吃苦的可貴精神和嚴謹認真的科學態(tài)度。
【教學目標】
1.對課文中的相關(guān)語句進行品析賞讀,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2.初步感知細節(jié)描寫、環(huán)境烘托的寫作方法。
3.通過學習,體會李時珍為編寫好《本草綱目》不怕吃苦的可貴精神和嚴謹認真的科學態(tài)度。
【教學過程】
1.上節(jié)課我們初步學習了《李時珍夜宿古寺》,齊讀課題。
2.說一說,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設計意圖】教學伊始讓學生回顧上節(jié)課學習所得,既能對上節(jié)課學習內(nèi)容有個總體的把握,又能為順利導入下一個環(huán)節(jié)作鋪墊。
1.借助學生發(fā)言引出話題:如果讓你用一個字概括一下李時珍的察訪生活你認為是哪個字?
李時珍覺得苦嗎?
2.出示:但我們修訂好《本草綱目》,萬民得福,吃點苦也是值得的。
3.李時珍只是吃了點苦嗎?究竟吃了哪些苦?請大家再細細讀課文1—7自然段,把有關(guān)的詞句畫下來,可以在旁邊寫上批注。
4.組織學生交流“苦”的句子。
出示:李時珍領(lǐng)著弟子龐憲,饑餐渴飲,曉行夜宿,在安徽、河南、湖北等地察訪藥材,已經(jīng)走了好幾個月了。
(1)你從哪些詞語中體會到行之苦?
(2)李時珍僅僅走了好幾個月的路嗎?幾年?李時珍編寫《本草綱目》歷經(jīng)27年。時間長不長?引出長年累月。他長時間在各地行走,忙不忙?累不累?苦不苦?引出奔波。
(3)長年累月地奔波,李時珍覺得苦嗎?
5.這樣的生活僅僅是一天嗎?一月嗎?一年嗎?不!文中有個詞語告訴我們——多長時間?
出示:嗯,長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廟里過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
對于李時珍來說,這長年累月就是27年,想象一下,在這27年中,李時珍會遇到哪些困難?讓我們結(jié)合課文的1-7小節(jié),發(fā)揮自己的想象,真實地去感受李時珍倆的艱苦生活。
6.出示:寫話訓練
夏天,驕陽似火,酷暑難熬,李時珍師徒倆可能曬得又黑又瘦,一邊揮汗如雨一邊還堅持著尋訪藥材;
冬天,大雪紛飛,寒風刺骨,李時珍師徒倆可能頂風冒雪,手凍得開裂流血,有的時候在野外找不到干草生火取暖。
一天,李時珍在懸崖絕壁上發(fā)現(xiàn)一種珍奇的藥草,他( )。
1.喝完泉水,啃完干糧,奔波勞累了一天的李時珍師徒并沒有休息,此時他們又在忙些什么呢?自讀8——12自然段,畫一畫李時珍記錄了些什么?
2.交流。出示:
“忍冬花初開時銀白色,兩三天后變?yōu)榻瘘S色,所以又叫金銀花,可以解暑消熱?!?“胭脂草搗爛了,可以治蟲咬傷?!?“刀豆子燒成渣子吃下去,能治呃逆?!?/p>
“雞腸草,生嚼涎滑;鵝腸草,生嚼無涎……”
雖然寥寥幾行,字字有來歷,字字有學問。為了區(qū)分雞腸草和鵝腸草,李時珍是怎么做的?
出示:李時珍端詳了一陣,各扯下一點放在嘴里嚼嚼,若有所悟。
(1)從李時珍的做法中,你感受到什么?(李時珍研究態(tài)度嚴謹認真)從哪些詞語中感受到的?
(2)“端詳”是什么意思?能否換成“看”?
(3)從放進嘴里“嚼嚼”,你能想到什么?
(4)明知有危險,為什么還要親自嘗呢?
(5)渲染情境,有感情地回讀。
【設計意圖】“冒險嘗藥草”這一細節(jié)描寫,對體現(xiàn)李時珍的品格有很大的作用,是教學的重點。教師依照語文教學“重感悟”的特點,設計了六個問題,引導學生通過“感受態(tài)度”“比較品味”“聯(lián)系想象”“換位思考”“渲染情境”“回讀傳情”,由“淺”入 “深”地受到情感熏陶和思維訓練。
1.他們在破敗的古寺內(nèi)認真地、專注地記錄著,出示課文最后一段話:“寺外,山風呼嘯,貓頭鷹在尖叫著。圓盤似的月亮,慢慢移到了中天?!?/p>
師:請同學們讀一讀這段話,說說你有什么感覺?
2.但是,就在這如此惡劣的環(huán)境中,卻有一個人的心似“一輪圓盤似的月亮”,心境像月亮一樣寧靜,月亮慢慢移到了中天,夜已經(jīng)很深了,他還在趁著這大好月色研究草藥,他就是李時珍。在文章的結(jié)尾,作者進行了景色描寫,卻沒有寫到李時珍,這樣寫妙在哪里?(可見李時珍一直工作到月移當空,通過環(huán)境的渲染從側(cè)面烘托出了李時珍人物形象,不怕艱苦,嚴謹認真,這種結(jié)尾不落俗套,耐人尋味,妙?。?/p>
3.出示:在這山風呼嘯,貓頭鷹尖叫的深夜里,奔波了一天的李時珍,在古寺中繼續(xù)思索著,記錄著,他忘記了寒冷,忘記了休息,忘記了旅途的辛苦,他的心中只裝著天下百姓,惟獨沒有他自己!因為他認為——
4.讓我們再讀最后一段話,讓古寺的破敗陰森,李時珍的執(zhí)著無悔,都在朗讀中表現(xiàn)出來吧!
1.李時珍35歲開始編寫《本草綱目》,足跡踏遍大江南北,用畢生的精力和心血在61歲那年終于完成《本草綱目》。(資料出示:為了編寫《本草綱目》,李時珍傾注畢生的精力和心血,研讀過800多本中藥書籍,深入民間察訪藥材,足跡踏遍大江南北,行程有10000多里。經(jīng)過27年的努力,才終于編成《本草綱目》一書。全書近2000000字,一共1892味藥,繪藥物圖1160幅,附有101096個藥方,被譽為“東方藥物巨典”。)想起李時珍這將近30年的奔波,你認為這還是“吃點苦”嗎?這就是他的塑像。(出示李時珍塑像)此時,你想對李時珍說什么?
2.讓我們永遠記住這位不怕吃苦,工作嚴謹認真的藥物學家——李時珍,記住編寫《本草綱目》這本百科全書的偉大作家——李時珍。(引讀)
【設計意圖】抓住中心句“但我們修訂好《本草綱目》,萬民得福,吃點苦也是值得的?!敝小叭f民得?!边@個關(guān)鍵詞,將李時珍的偉大品格放大定格。先是“不怕吃苦的精神”再到“嚴謹認真的研究態(tài)度”最后到“造福萬民”的信念,學生完成了對李時珍品格認識的層遞性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