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芬+李連華
【摘要】在數(shù)學教學中,引導學生借助活動經(jīng)驗展開數(shù)學想象,幫助學生真正實現(xiàn)知識的內(nèi)化:在觀察比較中初步建立“平均分”的表象,在比較思辨中突出“平均分”的意義,在細節(jié)中精致“倍”的內(nèi)涵,在分分圈圈中完善“平均分”的建構(gòu),在數(shù)學想象中內(nèi)化“平均分”的內(nèi)涵。
【關(guān)鍵詞】觀察 思辨 想象 操作 討論
《義務教育數(shù)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數(shù)學教學活動,特別是課堂教學應激發(fā)學生興趣,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引發(fā)學生的數(shù)學思考。在教學中,我們不僅要創(chuàng)設讓學生動手操作的機會,更應當重視由“動手”向“動腦”轉(zhuǎn)變,切實促進學生由單純的操作經(jīng)驗向相關(guān)知識的深刻理解轉(zhuǎn)變。鄭毓信說:我們所希望的就是由“動手”過渡到“動腦”,使學生將注意力由如何實際地完成相應的動作轉(zhuǎn)移到對其內(nèi)在屬性的思考。結(jié)合蘇教版數(shù)學二年級下冊《認識平均分》的教學,談談如何引導學生從“動手”過渡到“動腦”,讓學生借助活動經(jīng)驗展開數(shù)學想象,幫助學生真正實現(xiàn)知識的內(nèi)化。
一、找準知識點,在觀察比較中初步建立“平均分”的表象
片段1:平均分的認識
師:同學們,你們看老師這里有6個桃子,準備把它們分成2份,可以怎么分?
生1:6個可以分成3個和3個。
生2:6個可以分成2個和4個。
生3:6個可以分成5個和1個。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師擺出各分法:
①○○○ ○○○
②○○ ○○○○
③○○○○○ ○
師:6個桃,如果分成三份,可以怎么分呢?
生:可以分成1個、1個、4個;可以分成1個、2個、3個;還可以分成2個、2個、2個。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師擺出各分法:
④○ ○ ○○○○
⑤○○ ○○ ○○
⑥○ ○○ ○○○
師:同學們,你們能想出這么多種分法,真是了不起!那你們覺得在這些分法中,哪些方法很公平?
生:第一種和第五種分法很公平!
師:大家同意嗎?(師取走其他的,剩下公平的)
師:同學們,為什么你們都覺得這樣分是公平的呢?
生:因為它們分得一樣多。
師:同學們的意思是它們每份都是一樣多,是吧?一起看一下!
師邊指邊問:第一份幾個?第二份呢?它們每份都是3個。(指問○○○ ○○○)
這里的第一份幾個?第二份呢?第三份?它們每份都是2個。(指問○○ ○○ ○○)
師:像這樣,每份分得同樣多。(板書:每份分得同樣多)分得很公平,就叫“平均分”。
(板書:平均分)
師:這種公平的分法叫什么?
生:平均分。
師:什么是平均分?再讓我們流利地說一遍。
5.揭題:今天我們就來認識平均分。
評析:
尤納斯指出:“在面臨各個特定的數(shù)學概念的教學任務時,數(shù)學教師應當仔細研究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是否已經(jīng)用到了這一概念,并努力弄清在日常概念與算法背后的不變因素。因此,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就只有通過對大量實例進行綜合分析,而不是單個實例的考察,我們才能順利地發(fā)現(xiàn)其中的共同成分,并由此引出相應的普遍性結(jié)論。”“分桃”活動是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活動,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出發(fā),讓學生把6個桃不僅分成2份,還分成3份,在兩次動手分的基礎(chǔ)上,不僅讓學生對分的過程有了足夠的感知,而且為學習新知提供了足夠多的材料,再讓學生把剛才分的情況看一看、比一比,在比較的基礎(chǔ)上,引導學生對操作模式的共同屬性進行抽象概括,學生很快就從共同特征中抽象出“平均分”這個概念的本質(zhì)屬性:每份分得同樣多叫平均分。
二、提供反例,在比較思辨中突出“平均分”的意義
片段2:手勢判斷
師:說說下面哪種分法是平均分,你認為是平均分的就用對的手勢,不是就用錯的手勢。
師分批出示圖片,學生手勢判斷:
師:你們?yōu)槭裁凑J為蘋果、松鼠不是平均分呢?
生1:因為它們分得不是一樣多。
生2:它們每份不一樣多。
師:同學們看,松鼠的第一組2只,第二組也是2只,是一樣多的呀,為什么它們不是平均分呢?
生:可是它們第三組有3只,平均分一定要每份都是一樣多才行!
師:明白了!雖然松鼠第一組和第二組是一樣多的,但是第三組不一樣多,也就是每份不一樣多,所以不是平均分。
評析:
所謂反例,就是故意變換事物的本質(zhì)屬性,使之質(zhì)變?yōu)槠渌挛?,然后在引導思辨中,從反面突出事物的本質(zhì)屬性,從而幫助學生準確深刻地理解概念。《數(shù)學教學心理學》指出:在確認了事物的關(guān)鍵屬性,概括成概念以后,教師應該采取適當?shù)拇胧箤W生認知結(jié)構(gòu)中的新舊概念分化,以免新舊概念混淆,新概念被舊概念所湮滅。在上述片段中,學生對平均分的認識還是初步的,通過對一組組不同事物分法的比較與思辨,幫助學生從對錯誤的反省中引發(fā)對知識更為深刻的正面思考:平均分的時候每份都是一樣的,學生對平均分的認知就在這樣的思辨中再次被強化了。其中,教師對松鼠分法的追問:松鼠的第一份2只,第二份也是2只,這一樣多為什么不是平均分呢?讓學生進一步感知到平均分的特殊性:一定要每份都分得同樣多才是平均分,讓學生對概念的認識又深了一步,進一步加深了學生對平均分的認識。典型反例的恰當提供,不僅能突出概念的內(nèi)涵,還可以對錯誤“防患于未然”,把將發(fā)生而未發(fā)生的錯誤消滅在了萌芽狀態(tài),幫助學生建立了正確的概念意象。
三、界定概念要素,在細節(jié)中精致“倍”的內(nèi)涵
片段3:“每份數(shù)”和“份數(shù)”
出示圖片:
師:同學們,都是把8個蘋果平均分,它們的分法一樣嗎?哪里不一樣?
生:他們的分法不一樣。第一排每一份是2個,下面每一份是4個。
師:是嗎?一起來看一看!第一份幾個?第二份?第三份?第四份?
生:2個,2個,2個,2個。
師:每一份都是2個,我們就說:每份2個。一起說一下?。ǔ鍪荆好糠?個)
師:分成幾份?
生:4份。
師:伸出小手一起來圈一圈,數(shù)一數(shù)!
師點課件圈畫,生伸出手指書空圈數(shù)。
師:確實是4份。(出示:分成4份)
師:下面一排蘋果每份幾個?分成幾份?
生:下面一排蘋果每份4個,分成2份。
師:是嗎?一起伸出小手數(shù)一數(shù)!
師點課件圈畫,生伸出手指書空圈數(shù)。
師:看來它們確實分得不一樣!雖然兩排蘋果都是平均分,但是第一排是每份2個,分成4份;第二排每份4個,分成2份。同學們,我們在看平均分時一定要看清每份幾個,分成幾份。
師:剛才你們認為五角星也是平均分,那你能說出:每份幾個,有幾份嗎?同桌互相說一說。
評析:
《數(shù)學教學心理學》指出:在數(shù)學學習中,概念精致的實質(zhì)就是對概念的內(nèi)涵與外延進行詳盡的“深加工”,對“概念要素”進行具體的界定,以使學生建立更清晰的概念表象,獲得更多的概念例證,對概念的細節(jié)把握得更加準確,理解概念的各個方面,獲得概念的某些條件限制等。平均分這個概念涉及兩個要素,一個是每份數(shù),另一個是份數(shù),這兩個要素學生理解時很容易混淆,但這兩個要素對理解平均分很關(guān)鍵,而且對學生后續(xù)的數(shù)學學習也非常重要。為了幫助學生加深對這兩個要素的理解,教學到此停了停,用8個蘋果的兩種平均分設置問題情境:把8個蘋果平均分,這兩種分法一樣嗎?哪里不一樣?引起學生對平均分這兩個要素的關(guān)注,讓學生圈一圈、數(shù)一數(shù)、說一說,在細膩的引導下,讓學生清晰地建立了這兩個要素的表象,加深了對這兩個要素的理解,使學生對平均分的分法把握得更到位,認識也更到位了。
四、動手操作,在分分圈圈中完善“平均分”的建構(gòu)
片段4:“每幾個一份”分一分
師:剛才我們不僅知道了平均分,而且還知道每份幾個,有幾份。那怎樣才能做到平均分呢?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研究。
(貼板書:12根小棒,每2根一份,可以分成( )份)(讀題)
師:每2根一份,你想怎么分?
生:2根2根地分。
(一生板演,其余自己分)
師:他分得對嗎?一起數(shù)一數(shù),分成幾份?
師:完整讀一讀題目。
師(小結(jié)):12根小棒,每2根一份就是2根2根地分,可以分成6份。
師(再來考考你們):
(課件出示:12根小棒,每3根一份,可以分成( )份)
(課件出示:12根小棒,每4根一份,可以分成( )份)
師:該怎么分呢?請同學們動手分一分。
(學生動手分)
師:說說你是怎么分的?分成了幾份?
師(小結(jié)):像剛才那樣把12根小棒進行每幾個一份地分,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nèi)容。
片段5:“每幾個一份”圈一圈
師:同學真聰明!不僅認識了平均分,而且還會動手平均分了。獎勵你們一些餅干糖果。
課件出示:
師:現(xiàn)在要把它們平均分,但沒有餅干、巧克力、糖可以擺,你有沒有什么好方法,讓大家一眼就看出,你也是在平均分?
生1:可以用畫小豎線的方法。
生2:圈一圈。
師:都可以。今天我們就用這個圈一圈的方法,先圈一圈,再填一填。
(學生獨立完成練習,并交流)
師:生活中也經(jīng)常會遇到平均分的問題呢!
課件出示:有8個桃,每個小朋友分2個桃,可以分給( )個小朋友。
師:每只小猴分2個桃是什么意思?就是怎么分?
生:每只小猴分2個桃就是每2個一份地分。
(學生圈分,交流)
評析:
著名心理學家皮亞杰說:“兒童的思維是從動作開始的,切斷動作與思維的聯(lián)系,思維就不能得到發(fā)展?!彼栽谛W數(shù)學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利用學具,加強學生的實踐操作,讓學生在學具操作中發(fā)揮潛力。學生在認知“平均分”這一概念時,讓學生多次動手分一分小棒,在動手操作中幫助學生建立平均分的表象,并及時推動學生分析、綜合、比較、抽象、概括,加深對平均分的認識。在此基礎(chǔ)上進一步讓學生對餅干等進行圈分,半具體半抽象的圈分促使學生思維又進了一步,對平均分的感知又深了一層,這樣的安排既符合低年級學生認知概念的心理,又促進學生的思維一步步深入,對平均分這個概念的認識也一步步加深。可見,學生的認知在操作中得到發(fā)展,又在操作中得以完善。
五、抽象概括,在數(shù)學想象中內(nèi)化“平均分”的內(nèi)涵
片段6:想象平均分
出示圖文題:有12個桃,每個小朋友分2個桃,可以分給( )個小朋友。
師:不分你能猜出分給幾個小朋友嗎?
生:6個。(個別學生反應很快)
師:到底是不是6人呢?一起圈一圈(課件演示:邊圈邊數(shù),1次、2次……)
師:確實是6次。剛才還沒分,你怎么就知道是6次的呢?
生:每2個一份,就是2個2個地分,想幾個2是12,6個2是12。所以是6個小朋友。
師:是不是呢?一起來想:1個2,2個2……6個2,6個2就是12,所以拿6次。
出示無圖文字題:20個桃,每人4個,分給幾人?
師:這次沒有圖了,你能猜出分給幾人嗎?
生:5人。(有停頓,但是一會兒就有學生舉手了)
師:確定嗎?一起驗證一下!1個4是4,2個4是8……5個4是20,確實,20里面有5個4??梢苑纸o5人。
課件出示:12個桃,每個小朋友分3個,可以分給幾個小朋友?教學過程同上。
評析:
通過讓學生有圖想象分驗證,再過渡到無圖想象分,一步一步地幫助學生內(nèi)化平均分的認識,在一次次的驗證過程中,真正使“活動內(nèi)化”,使學生從一個水平的認知提升到下一個水平,對平均分的認知也越來越清晰明朗。由此也激發(fā)了學生根據(jù)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解決實際問題,通過想“12里面有( )個2”的方法來幫助解決實際問題,甚至有學生想到用乘法口訣來解決。這一個環(huán)節(jié)很好地幫助學生從具體形象思維過渡到了抽象思維,幫助學生把新知納入了他已有的知識結(jié)構(gòu)中,把平均分這個概念與已有的概念建立了廣泛聯(lián)系,真正理解了平均分這個概念。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數(shù)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3.
[2]曹才翰,章建躍.數(shù)學教育心理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141.
[3]鄭毓信.小學數(shù)學概念與思維教學[M].南京:江蘇鳳凰教育出版社,2014:53,58.
[4]王林.小學數(shù)學課程標準研究與實踐[M].南京:江蘇鳳凰教育出版社,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