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海永
有境界則自成高格
曹海永
作為原國家督學、原江蘇省教育科學研究所所長,成尚榮先生對教育的深度理解、對課堂本質的精辟隱喻以及對學科建設的真知灼見無不令人嘆服。他在業(yè)內享有頗高的聲望,大家親切地稱他為“成所”。成尚榮先生以其智者的澄明、長者的風范和學者的涵養(yǎng),詮釋了境界的力量。
從1997年走上工作崗位之初,我在雜志上第一次閱讀成尚榮先生的文字,到幾年后現場聆聽成尚榮先生的報告,再到后來參加成尚榮先生主持的各種會議、研討、論壇,以及一次次面對面接受成尚榮先生的悉心指導和教誨,我真切地感受到:成尚榮先生,就是我們熟悉而有點陌生的老朋友。
之所以說“熟悉”,那是因為成尚榮先生總是以其豐富的人生體悟和生動的人格魅力啟迪和感召著我們;之所以說“有點陌生”,那是因為成尚榮先生總是帶給我們認知和精神追求的“新鮮感”“饑渴感”,并常常讓我們激動得彼此忘記年齡和身份。
作為學校精彩辦學背后的默默推動者,成尚榮先生總是不遺余力、不辭辛勞,用一趟趟的“過來過去”成就著學校之美,像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說的那樣——“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
南京師范大學附屬小學的領導和教師,談起成尚榮先生時總有太多的感謝、感慨與感念。我們忘不了成尚榮先生主持“斯愛論壇”時的旁征博引、侃侃而談,正是他的梳理與總結讓我們對斯霞“童心母愛”教育思想的理解越來越豐富和深刻;我們忘不了成尚榮先生為南師附小特色課程獨具個性的命名,“閱讀銀行”“訪學護照”至今閃耀著智慧的光芒;我們忘不了成尚榮先生一次次蒞臨南師附小,規(guī)劃、論證、完善學校的頂層設計和核心主張,幫助學校確立“愛的教育”哲學,并明晰了以“童心母愛”教育思想為指導的課程教學改革方向,從此展開了一場宏大的、影響“十一五”“十二五”并走向“十三五”的教育敘事。
于我而言,有這樣一個場景至今想來仍然格外激動和興奮。那是2012年9月的一天,距離南師附小110周年校慶只有2個月左右的時間。在大家為慶典活動的定位和方案糾結不已的節(jié)骨眼上,成尚榮先生來了,風塵仆仆,卻精神矍鑠。他神情凝重地提醒我們:110年,南師附小厚重的歷史是值得敬畏和好好總結的,這是我們的責任和使命;慶典要簡樸而隆重,確定什么樣的主題是至關重要的。大家陷入了沉思,成尚榮先生又用他擅長的“成氏之問”啟發(fā)我們:“你們說說看,南師附小這么多年來一直堅守的是什么?一直倡導的又是什么呢?”于是,“愛的教育”“實驗改革”等被頻頻提及,我們想到了主題論壇、課堂展示、名師沙龍,成尚榮先生一一肯定,又似乎沒有非常滿意?!澳銈兛矗缭?927年俞子夷校長就出版了《一個小學十年努力紀》,這種‘努力’的精神薪火相傳、歷久彌新,我們可以重印并出版新的十年努力紀……”于是,2012年11月28日的校慶活動上,南師附小舉行了《一個小學新十年努力紀》新書首發(fā)儀式,1927年出版的《一個小學十年努力紀》也同時限量重印發(fā)行,成為校慶典禮中最為濃重、最有深意的一筆。
成尚榮先生總是這樣,用教育的執(zhí)著追求,用充滿靈性和理性的創(chuàng)意,激勵學校走得更遠。他四兩撥千斤的“大智慧”,活潑的思維、青春的幽默與睿智的洞見,感染著一群人乃至整個南師附小。南師附小很多原創(chuàng)性的教育實踐,始于和成尚榮先生的碰撞和交流,在這樣的互動研討中,我們切實感受到了自身視野的打開,思路的拓展,這種“根部的滋養(yǎng)”于教師、于南師附小都是必不可少、彌足珍貴的。成尚榮先生像燈塔一樣,以其智慧品質、人格魅力和精神力量,引領我們向著明亮那方遠航。
成尚榮先生的忙碌,大家是有目共睹的,用時髦的話說,成尚榮先生不在研討的現場,就在去研討的路上。然而再忙,成尚榮先生也總是不忘表達和傳遞對別人的關心與問候,尤其是對青年人的肯定與贊賞。早年在南通工作,我撰寫的一篇論文發(fā)表在《課程·教材·教法》,成尚榮先生沒有我的電話,還專門托朋友向我轉達祝賀。我以“教科室主任”的身份惴惴然地邀請成尚榮先生為南通市通州區(qū)金沙小學的教師作報告,不想成尚榮先生爽快地答應并赴約,臨走還鼓勵我:“有為才會有位?!背缮袠s先生的話不多,卻一直影響和激勵著我。
讓我感觸最深的是成尚榮先生的熱切。那是2009年的暑期,我應邀參加成所主持的斯霞語文教學流派專題座談。8年多過去了,彼時研討的內容和細節(jié)日漸模糊,可是成尚榮先生在研討中,包括休息的間隙,對教師的溢美之詞卻猶在耳畔?!耙环怖蠋煂W生的愛是發(fā)自真心的?!薄百S友林是很勤奮的,他對反思的執(zhí)著和專注值得每一位教師學習?!薄瓣愑窳趾苷?,他就像一個純真、率性又有些固執(zhí)的兒童?!薄皬堥_泉寫文章的速度很快,語文功底是很扎實的。”……成尚榮先生總是記得每個人的“好”,說起南師附小的教師,他如數家珍,笑容滿面。成尚榮先生對每一位教師的褒獎總是那么妥帖、適切而自然,至今仍然倍感溫暖。
當然,成尚榮先生的“較真”也是出了名的。有一次,我們在匯報學校的辦學理念“基于童心,行于愛心,臻于生長”時,把斯霞“童心母愛”教育思想與“為生長而教”的辦學主張融合其間。然而成尚榮先生針對理念拋出了兩個問題:第一,“基于”是否恰當?是不是有些生硬和機械,換成“源于”如何?第二,“臻于生長”是不是還缺少了點什么?成尚榮先生就是這樣一直激勵著南師附小人的思考與實踐。這樣的思辨討論真的不勝枚舉,比如應是 “實驗與愛同行”,還是 “愛與實驗同行”?是讓愛走在教育的前頭,還是讓愛伴隨教育之中?成尚榮先生總是在我們的 “習以為?!焙汀八究找姂T”中發(fā)現問題,引發(fā)我們進一步思考和研討,助推著我們向前、向上,從而獲得思想與行動的“再創(chuàng)造”。
成尚榮先生對生活的要求很簡單,簡單得近乎苛刻,這是我和特級教師周衛(wèi)東的共同感受。由于工作的機緣,我和周衛(wèi)東曾在南師附小共事3年多,我們經常回憶起在南京丹楓雨露餐廳,和成尚榮先生的一次次“邂逅”。每一次的交流總是那么深入和充分,回想起來甚是懷念?!昂S?,你把這段文字再讀一遍,我們一起斟酌下?!薄靶l(wèi)東,南師附小有很多卓有成效的創(chuàng)新,我們可否換種表述的文風或者體例?”……成尚榮先生總是用長者的慈愛和包容,耐心細致地指導和啟迪我們。就是在這里,我們完成了眾多文稿的構思、撰寫和修改——《人民教育》專訪、首屆基礎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評比、國家級課題研究方案、江蘇省斯霞教育思想研究所申報、“金陵新課堂”的項目設計……在餐廳大堂,通常一壺茶水,我們就可以長談半天。我和周衛(wèi)東常常為此感到局促不安,成尚榮先生總是笑著勸我們:“簡單就好?!?/p>
2017年1月5日,在南師附小舉行的“像斯霞老師那樣教語文”活動現場,成尚榮先生應邀作主旨演講。他特別強調:“像斯霞老師那樣教語文,首先要像斯霞老師那樣做人,做一個純粹的人,做一個精神燦爛的人?!逼鋵?,在我心中,成尚榮先生就是這樣“純粹的人”“精神燦爛的人”。熱切地待人,較真于研究,簡單的生活,成尚榮先生的情懷讓人感動和難忘,豐盈心間,揮之不去。
只要你是一個關注教育的人,沒看過成尚榮先生的文章是不可能的?!督逃芯俊贰度嗣窠逃贰缎W語文教師》《江蘇教育》《光明日報》《中國教育報》《中國教師報》……成尚榮先生的文章總是最醒目、最動人、最深刻的存在。我記憶中始終鮮活如初的,還有20世紀90年代末,成尚榮先生在《江蘇教育研究》上的一系列刊首語。我?guī)缀蹙褪窃谒奚崂锢首x著這些文字成長起來的,比如《教室就是出錯的地方》《教育,更是一種保護》。
很多人談起成尚榮先生,都特別欽佩于他驚人的記憶力,出口成章、智慧幽默的表達力與深邃的思維力。對此,南師附小的教師感同身受。有一次,成尚榮先生進行兒童主題的演講——蒙臺梭利、盧梭、蘇霍姆林斯基……一個個教育大師和先賢關于兒童的各種論述,成所娓娓道來?!皟和俏覀兪煜さ哪吧恕薄敖處?,你首先應該是一個兒童研究者”“兒童研究就是教師的‘第一專業(yè)’”……成尚榮先生的諄諄教誨迄今銘記在心。
我們現在說的“兒童立場”,理解兒童、尊重兒童、發(fā)現兒童,讓兒童站在課程的中央,站在課堂的中央,其實早已化為成尚榮先生教育思想的一部分。教師驚奇地發(fā)現,在兩個多小時的講座里,成尚榮先生旁征博引了三十多個案例,二十多個哲學家、教育學家、心理學家的哲理名言,十幾本中外名著故事,甚至還有電影、流行歌曲等,內容涉及教育學、心理學、哲學、文學、藝術、體育等諸多領域,古今中外、各行各業(yè)的知識信手拈來,卻又非常貼切,其廣博的知識和高度的智慧,令我們嘆為觀止、無不信服。
為什么成尚榮先生的精神與人文修養(yǎng)如此之深?我想很多人自然都會想到是閱讀所致,可那是一種怎樣的豐富的、廣闊的、深度的閱讀呢?我一直沒有概念和體會,直到置身于成尚榮先生的書房。成尚榮先生的書桌和書架上,總是堆滿了琳瑯滿目的書籍,堆放著幾十種長年固定閱讀的報刊。每天不間斷地大量閱讀,讓他數十年如一日保持著對世界的鮮活感知、觸摸和思考,視域開闊、縱橫拔闔、思接千載,也就不足為奇了。難怪成尚榮先生笑稱自己是“70后”,其實他的年輕心態(tài)堪比“80后”“90后”,閱讀讓成尚榮先生永遠保持著一顆青春的心、一顆童真的心、一顆赤子之心。
對于教師閱讀,成尚榮先生是有很多期許的。他在2009年《江蘇教育》暑期合刊上撰文號召教師《快,去簽一份閱讀的契約》,并且語重心長地提醒我們:“那種欣賞于時尚報刊的輕閱讀,那種習慣于晚報社會新聞的淺閱讀,那種沉溺于網絡的快閱讀,還有那種應付于教參教輔的技術性閱讀,是不夠的?!边@對當下我們把更多時間花在移動媒體進行碎片化閱讀的現象具有重要的警示意義?!皩ξ襾碚f,只有坐在書桌前,才能追尋到人生的意義。”成尚榮先生經常這樣和我們交流,他希望我們在喧囂浮華的世界里找尋到一方寧靜的土地,向著理想蓬勃生長。
在今天這樣一個瞬息萬變的時代,知識淪為時間的易碎品,而“境界”的力量卻能夠穿透時空,平和而久遠?!坝芯辰鐒t自成高格,自有名句”“言氣質神韻不如言境界”——成尚榮先生,就是這樣一位有胸懷、有氣度、有境界的人。
(作者系南京師范大學附屬小學副校長,高級教師)
文摘
“系統(tǒng)人”機制下的衍生問題
教師專業(yè)成長依賴自身教育自覺和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面對定期就要流動的局面,教師不僅要增加自身的經濟投入成本,也要增加智力投資成本,無形中對教師成長產生負面影響。由于當前教師流動機制不健全,城鄉(xiāng)之間的差距還客觀存在,薄弱學校和優(yōu)質資源學校的教育差異十分明顯,往往會出現好學校的教師不愿意流動,差學校的教師也不愿意參與流動,這不僅是由于教師專業(yè)的相對穩(wěn)定性趨向,還由于教師作為人必然也都是趨利避害的。因此“系統(tǒng)人”必然會導致教育行政部門人事權力增大,甚至產生權力尋租的問題,滋生教育腐敗。
“系統(tǒng)人”機制對于教師個體來說容易產生一種無著落、沒有根的感覺,教師對每一所學校都無法產生依附感,缺少教育主體的一種教育自信和文化認同,對新學校的文化與自己的認知體系和教育思維方式難以產生共鳴,導致教師個體感覺“水土不服”,也導致教師集體文化難以形成。
(摘編自夏心軍《從“系統(tǒng)人”到“學校人”:關于教師流動與文化傳承的思考》,原載于《上海教育科研》2016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