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忠 唐聲文
重慶市豐都縣委黨校重慶408200
黨校黨性教育面臨的現實困境及應對路徑
胡 忠 唐聲文
重慶市豐都縣委黨校重慶408200
“黨校姓黨”是黨校教育的基本原則,也是黨校教學的根本規(guī)律。黨性教育是黨校教育區(qū)別于其他教育的重要標志。在黨校教學中突出黨性教育,加強黨性修養(yǎng)是堅持“黨校姓黨”原則的重要體現,是黨校教育的鮮明特色和優(yōu)勢,是黨校教學之魂。黨情、國情、世情的深刻變化告訴我們,必須從關系黨的生死存亡的戰(zhàn)略高度去認識黨校黨性教育的重要性、緊迫性,分析存在的現實困境,找到應對措施,把系統的黨性教育作為黨校教學的核心內容,以理論教學、知識教學為載體,突出抓好黨性教育,真正把黨性教育貫穿于黨校教學的全過程。
黨校黨性教育;現實困境;應對路徑
全國黨校工作會議明確指出,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和黨性教育是黨校的主課,是黨校教學最重要的任務,是必須重點抓好的教學內容。黨?!耙螯h而立、為黨而辦”,是教育培訓黨員干部的主渠道,是加強黨員干部黨性鍛煉的大熔爐。黨校姓黨,其職責決定了黨校工作的重心必須是抓黨的理論教育和黨性教育。領導干部到黨校學習,主要任務是學習黨的理論、接受黨性教育。黨校承擔著為領導干部補鈣壯骨、立根固本的重要任務,必須堅持黨校姓黨的根本原則,切實加強黨性教育。
在黨校教學布局中,黨性教育始終處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要堅定黨員干部的理想信念,補足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領導干部到黨校學習,主要任務是學習黨的理論,接受黨性教育;必須把堅定理想信念、提高思想政治水平放在首位;黨性教育是共產黨人修身養(yǎng)性的必修課。因此,我們堅持黨校姓黨根本原則,就是要加強對黨員干部的黨性教育,把習近平總書記的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貫徹好落實好。
當前,我們正處在一個深刻變革的時代,黨校應加強對各種社會思潮的辨析和引導,當好一個“過濾漏斗”的角色,關鍵時候敢于發(fā)聲亮劍,善于解疑釋惑,在重大節(jié)點上不失位,在重大問題上不失聲,守護馬克思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強前沿陣地。
(一)黨性教育的內容不能滿足需求
目前,對黨性教育的內容研究不深、不透,探討不多。一是對黨性賦予的時代概念、內涵等沒有深入研究。二是缺少統一規(guī)范的教材。到目前為止,黨校在黨性教育方面沒有系統規(guī)范的教材,有的是一些黨建書籍,領導講話精神,中央會議文件。這些內容上不統一,一些重要問題上有差別,共識上也不一致,黨性教育的系統性、連貫性和嚴肅性不強。三是不能做到因材施教。目前,在黨性教育方面,傳統的內容較多,抽象的內容較多,學員接受內化的效果不好。同時,也沒有做到針對不同類別、層次、年齡、經歷各不相同的干部,采取不同形式方法,區(qū)別提供不同的黨性教育課。
(二)黨性教育的方法無法保證效果
目前,黨性教育的形式還比較簡單、零散、隨意,缺少規(guī)范性、科學性,沒有統一的評價標準。一是教學形式單一,思路不夠開闊,方法比較簡單,缺乏有效的措施引導學員。二是教學理論功底不厚,不能全面、客觀、準確判斷形勢,揭示不了背后深層次問題的根源,不能以理服人,學員思想依然困惑不解。三是教學習慣于“借鑒”、照搬“重溫入黨誓詞,重唱革命歌曲”等千篇一律的走形式,學員感受的是場面的熱鬧,“入腦入心”的效果較差。四是在現場教學和體驗教學中,有的是走馬觀花,蜻蜓點水,深度缺乏,學員的認識沒有提升,內心沒有引起震動,教育效果不好。
(三)黨性教育的成效難以度量考核
目前,黨性教育缺乏一套科學的評估考核機制和體系,如何科學檢驗黨性教育的實效性仍然是一個難題。一是制定標準難。目前,黨性教育成效還缺乏統一、權威的定量、定性的標準和規(guī)定,如何進行監(jiān)督、檢查、評估,實踐程度怎樣,很難通過制定一些標準體系來進行評價。二是檢測考核難。目前,沒有具體量化的標準,有的是以黨性分析材料,有的是黨性知識檢測,有的是以出勤、談訪、問卷等手段檢測黨性意識,這些都很難準確檢測黨性教育的實效。三是結果運用難。由于檢測考核不能做到準確、客觀,所以難以通過黨性教育的情況來考核干部的思想政治修養(yǎng)。黨性教育的實效性、檢驗方式和方法需要不斷探索完善。
(一)準確定位,堅持主體性和主導性
一要科學制定“熔爐型”黨性教育培訓目標。發(fā)揮黨校自身的學科理論優(yōu)勢,結合培訓黨員干部情況,科學制定黨性教育培訓目標和“單元”教學內容,使之更加符合實際,更有針對性,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切實提高學員的黨性修養(yǎng)。二要深入專研黨性教育的理論。根據時代變化和實踐發(fā)展,深入研究黨性教育理論,探索黨性教育的規(guī)律性、系統性,突出黨性教育的時代氣息,讓新時代的黨性教育進課堂、進教材、進頭腦,切實做到凈化“噪音”、“雜音”,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三要用從嚴管理的全過程來體現黨性教育的成效。嚴格學風監(jiān)督,強化制度考核,杜絕庸懶散,堅持做到敢于管理、善于管理,在入學階段就要讓學員明白,來黨校學習培訓的領導干部,無論什么職務、什么級別,都是黨校的普通學員,通過嚴格管理的黨性鍛煉,維持黨校正常的教學秩序。
(二)豐富內容,突出針對性和感染性
一要強化“五種意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深入學習的“定力”意識,黨員干部堅定意志和堅守情懷的“補鈣”意識,作風建設的“本色”意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品德”意識,黨的奮斗史、創(chuàng)業(yè)史作為理想信念教育的“黨史”意識。二要采取靈活有效的培訓方式和手段。挖掘現有革命傳統教育資源,綜合運用“講授”與“體驗”、“灌輸”與“感悟”、“理性”與“感性”、“他覺”與“自覺”相結合的多種教學方式和手段,開展現場教學。注重發(fā)揮先進典型的道德示范作用,重講革命烈士和英雄人物的崇高風范和各條戰(zhàn)線優(yōu)秀干部的模范事跡,多請先進模范人物來作專題報告,典型示范,學有榜樣,教育激發(fā)黨員干部“見賢思齊”。加強廉政教育和警示教育,觀看一些反面典型跌入違紀違法泥坑的廉政教育片,組織學員對當前理想信念領域存在的問題進行研討交流,辯論互動,把教訓給學員說透,讓學員引為鏡鑒、自覺自律。三要以黨性分析為重點,促進黨性教育升華。要求學員結合自身的學習、工作和思想實際,進行深入的黨性分析,同時將黨性分析的內容細化為具體要求,采取“問題導向”、“對照檢查”、“整改措施”和“多頭反饋”等方式檢驗黨性教育成效。
(三)科學布局,把握系統性和層次性
一要加強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和基本原理教學。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真理性,精讀馬克思主義經典原著和基本原理,掌握基本立場、基本觀點和基本方法,科學準確地回答自由、民主、平等的科學內涵和實踐以及西方所謂“普世價值”。經典著作要講精講深講透,確保學員真信真懂真用。二要突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教學。圍繞黨章黨規(guī)黨紀和習近平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突出中國特色理論教學的中心地位,抓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加強和改善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新的發(fā)展理念、經濟發(fā)展新常態(tài)、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優(yōu)越性和全面深化改革“等普遍關注的深層次問題的教學,從歷史和現實、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作出令人信服的回答。三要開設黨的建設和黨性教育理論教學。黨校所有班次應全面設置黨的建設理論和黨性修養(yǎng)理論的教學板塊,以此強化黨的建設和黨性教育理論教學。學員通過學習,切實轉變思想觀念和工作作風,不斷增強黨性修養(yǎng)和宗旨意識。
(四)夯實基礎,提升專業(yè)性和學術性
一要深入開展黨性教育課題研究。抓好黨性教育模塊課題研究,以科研成果帶動學科建設,促進成果與教學的相互轉化。比如,根據不同類別、層次、年齡的學員,設計不同的課程體系,加強對策研究,做到精準定位,不斷改進黨性教育的方式方法,切實提高黨性教育的實效。二要精心打造黨性教育學術團隊。根據黨史、黨建、哲學等領域的學科性質,組建各個模塊的黨性教育學術團隊。學術團隊由學科帶頭人、學術骨干和學科成員組成,集中研究符合自己學科特色的一些重大理論問題。同時,建立黨性教育學科理論申報、評審的招標制度,不斷提高黨性教育教學質量。三要開展黨性教育精品優(yōu)質課競賽。建立黨性教育個人備課、集體備課、聽課評課制度,組織開展如何上好黨性教育課研討,深入開展黨性教育精品課優(yōu)質課競賽,評選表彰一批精品優(yōu)質課,以此提升黨性教育的教學水平。同時,為適應教學需要,及時編印以當地紅色資源和當地黨員干部違紀違法典型案例為主要內容的黨性教育教材。
(五)優(yōu)化隊伍,增強合理性和科學性
一要打造一支高素質的黨性教育師資隊伍。為適應黨性教育學科建設需要,多渠道引進、培養(yǎng)一批學科領域有影響的知名教師,多方式進修、掛職一批深入了解基層一線實際的知名專家。一方面,加大基層掛職鍛煉力度。剛剛跨出校門的黨校青年教師,應該實行到基層一線蹲點調研,深入了解基層實際,積累工作實踐經驗,增強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另一方面,加大黨性教育師資培訓力度。選派一批優(yōu)秀教師參加黨性教育師資培訓班,進行深造和學習,提高黨性理論教育水平。二要打造一支專兼職結合的黨性教育師資隊伍。聘請黨委領導班子成員到黨校講黨課、作形勢報告、進行專題講座,聘請各部門主要負責人根據需要不定期到黨校講課,聘請上級黨校、高校、科研院所、知名專家學者到黨校講課,聘請道德模范、優(yōu)秀黨政干部到黨?,F身說法,這些措施將有效增強黨性教育實效,全面提高黨校黨性教育質量和水平。
[1]陳燕楠.關于黨性教育時代性和科學化的思考[J].中國延安干部學院學報,2012(6):57-64.
[2]王石泉.新形勢下黨性教育的系統性問題及其對策[J].中國井岡山干部學院學報,2017(1):133-138.
【項目研究】本文系2016年度中共重慶市委黨校課題一般項目“黨校黨性教育面臨的現實困境及應對路徑”(項目編號:CQDX2016B-090)的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