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春
西南民族大學體育學院四川成都610041
淺析大學體育能力
張玉春
西南民族大學體育學院四川成都610041
有許多的運動項目是集體進行的,集體活動都有一定的組織形式,在體育教學中,既要訓練學生在運動中與同伴協(xié)調合作,加強紀律觀念,又要訓練學生學會做體育活動的組織與管理工作,要使學生有組織管理的知識和意識,還必須具備組織管理的能力。
體育能力;自身鍛煉;培養(yǎng)
能力是掌握知識,技術與技能的必要前提,而且是影響一個人活動效果的基本因素。
能力的性質,可分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是指人在日?;顒又斜仨毦邆?、廣泛使用的一般智力。如觀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維能力、記憶能力、注意能力等等。特殊能力是相對于一般能力來講的,它是指入在進行某項專業(yè)活動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能力,如音樂、繪畫、色彩的鑒別及體育的運動能力等。
從事的體育活動愈多樣,掌握的知識愈豐富,體育能力發(fā)展就愈全面;體育技能的訓練愈復雜,體育能力就越能提高。
自學:制定鍛煉計劃和方法,能夠結合環(huán)境和自身條件,制定鍛煉計劃和方案,堅持經(jīng)常持久地鍛煉。并養(yǎng)成良好的鍛煉習慣。
自煉:即能把所學到的體育知識、技術和方法,綜合運用到體育鍛煉實踐中去,使自煉活動成為日常生活、學習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自控:指執(zhí)行鍛煉計劃的自我控制能力,即在身體鍛煉效果自我評價基礎上不斷修正并實施鍛煉計劃的能力。其中,培養(yǎng)自學能力是主要的,但是,不可忽視各要素之間相互聯(lián)系、相互制約,互為補充的關系,教學中必須有意識的全面培養(yǎng)。
自調:即學生在身體鍛煉的活動中,能夠根據(jù)自己的身體條件,健康水平,掌握和合理安排運動負荷,運動強度及運動的時間、并能進行自我調節(jié)。
有許多的運動項目是集體進行的,集體活動都有一定的組織形式,在體育教學中,既要訓練學生在運動中與同伴協(xié)調合作,加強紀律觀念,又要訓練學生學會做體育活動的組織與管理工作,要使學生有組織管理的知識和意識,還必須具備組織管理的能力。
盡可能讓學生承擔校辦運動會的各項工作事務。對于系或年級所承辦的運動會,應讓學生去組織和承擔,教師可在一旁指導,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組織與管理的能力,使他們能更快地適應未來工作的需要。要使學生有組織管理的知識和意識,還必須具備組織管理的能力。
體育課教學有著較廣闊的大地。學生在較廣闊的領域中學習技術、技能,進行各種身體活動、游戲競賽,并通過人與人的頻繁交往,人的興趣、性格和氣質等個性心理特征容易表現(xiàn)出來,這對培養(yǎng)和發(fā)展良好的個性心理是有利的。在強調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個性心理素質的同時,學校的體育活動與競賽應廣泛開展,提倡廣大學生的參與、拼搏、進取精神,使他們成為對社會的有用人才。
學生的自我保健能力的培養(yǎng),是體育教學中的一項任務,而且,也是增強體質的需要,同時,也反映一個國家和民族文化教養(yǎng)的程度和社會的良好風尚。在我們的國家里,每個人都應該有講究衛(wèi)生自我保健的行為和習慣,為此,教學中必須做到:
1.教師必須做學生的表率,同時要認真地傳授給學生衛(wèi)生保健的知識,還要訓練學生養(yǎng)成講究衛(wèi)生的習慣。
2.要使學生自己能運用所學的課程知識,掌握和控制運動量,運動負荷,防止在教學中產生傷害事故,同時,還必須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在做練習時的自我保護的能力。
3.要注意運動場地的環(huán)境衛(wèi)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以利于學生進行體育鍛煉。
運動能力,是指人在社會生活中,在掌握一定的體育知識、技術和技能的前提下,所獲得從事各種運動的本領。運動能力是反映體育運動總體特征的一種能力,是鍛煉身體和參加勞動,軍事活動及各種文化活動的基礎,培養(yǎng)大學生的運動能力,應貫穿體育課程的始末,教學中應考慮:
1.不斷改進體育課的教學方法,切忌“滿堂灌”,多給學生練習的時間,同時也要避免運動教學走過場或只重學生技術,而不顧學生實際鍛煉的情況,這幾種教學方法都不利于提高運動能力。
2.要創(chuàng)造良好的運動環(huán)境提供足夠的體育設施,使每個學生有條件、有興趣、有可能參加運動的機會,以發(fā)展他們的運動能力。
3.學生要主動、積極地參加運動,這對提高運動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在教學中,學生在做練習時,教師應及時進行指導,多給予鼓勵,盡量避免學生站在運動場上。
培養(yǎng)學生能在不同環(huán)境,條件下進行體育鍛煉的能力,為他們今后走上社會打下良好基礎。教學中應善于引導和教育學生,根據(jù)不同的地理環(huán)境和場地器材的具體情況變化,因地制宜,因陋就簡地充分利用,以達到鍛煉身體的目的。同時,應教會學生一至二套如韻律操、啞鈴操等健身運動,使他們今后在有限的場地、器械條件下能進行體育鍛煉。
事物的發(fā)展必須要創(chuàng)新,當然體育教育要發(fā)展,也需要創(chuàng)新。因此體育老師必須要強化自身學習提高,自學積極地參加體育改革活動,強化自身實踐和理論的研究,科學認識體育改革當中發(fā)生的問題和矛盾。更新教學理念,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