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玉
廣西外國語學院歐美語言文化學院 廣西南寧 530222
戲劇在應用型本科院校英語專業(yè)教學的輔助作用
李子玉
廣西外國語學院歐美語言文化學院 廣西南寧 530222
本文探討了英語戲劇教學的理論支撐:交際教學法、二語習得理論及合作學習。在此基礎上英語戲劇和英語專業(yè)教學有機地融合在一起,使英語學習者在聽、說、讀、寫等方面提高語言綜合運用能力。
英語戲?。粦眯捅究?;英語專業(yè)教學;輔助作用
《高等學校英語專業(yè)英語教學大綱》指出高等學校英語專業(yè)培養(yǎng)目標應為培養(yǎng)具有扎實的英語語言基礎和廣博的文化知識并能熟練地運用英語在外事、教育、經貿、文化、科技、軍事等部門從事翻譯、教學、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復合型英語人才。但是在一些英語課堂上,“填鴨式”教學方式依然存在,這種教學方式無疑對英語專業(yè)“應用型”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是不利的。學習英語的終極目的應為自由地使用英語進行交流。應該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強調實踐性,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小組討論、探究研究等學習方式獲得切身的領悟和體會,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yǎng)學生熟練使用英語的能力,培養(yǎng)應用型人才。而英語戲劇能幫助學生充分發(fā)揮想象力,在訓練過程中能幫助學生提高口語的流利度,能幫助她們充分利用已學的英語知識,能激發(fā)學生的潛在的創(chuàng)造力,還能激發(fā)她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在交際英語教學理論指導下,英語戲劇輔助英語專業(yè)教學還能促使學生語言交際能力提高。能滿足大綱中對英語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要求。
(一)交際教學法
交際能力的概念是海姆斯(Hymes)提出的,他針對喬姆斯基的“語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提出了“交際能力”(communicativecompetence)的概念。交際能力包括以下四個方面的能力:語法能力、社會語言能力、語篇能力、策略能力。而交際教學法則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交際能力,認為教學中應以學生為中心,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交際能力(語言的基本功能之一)。注重加強學生對相關文化背景知識的學習,使他們在學習語言同時能了解和接觸不同的社會文化及文化背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交際教學法倡導學生在課堂上積極地小組討論,每位學生都能大膽地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學生能積極主動地獲取知識,培養(yǎng)他們的自學能力和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而戲劇作品中含有大量的交際語言,學生在戲劇表演的過程也是一種形式的交際。學生在對戲劇的劇本排練過程中,逐步熟悉相關詞匯、短語、固定搭配及大量的語法結構和相關的表地道的表達。在戲劇表演過程中實現(xiàn)交際能力的使用,借助語言來實現(xiàn)對大量信息的傳遞和交際。
(二)二語習得理論
美國語言學家Krashen在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提出了著名的二語習得監(jiān)察模式,它包括了五大假說,即習得與學習假說,自然順序假說,監(jiān)控假說,輸入假說和情感過濾假說。其中,他認為輸入假說是第二語言習得理論中重要的一個概念之一,因為它解決了語言學習中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怎么樣習得語言,怎么樣習得外語。提出二語習得者在二語課堂上,習得語言就是通過對學生提供可理解性的語言輸入(comprehensibleinput),學習者在課堂上接觸到的可以理解的語言材料的難易程度應該略高于他們目前已經掌握的語言知識??死甑妮斎爰僭O在外語教學的啟示是在外語教學過程中,應注重不同的途徑的輸入量,不同環(huán)境的語言輸入量,無論是課內還是課外,應給語言學習者提供盡量模擬真實語言環(huán)境下的輸入和學習。他把語言學習者目前所掌握的語言知識所處的狀態(tài)定義為“i,把語言發(fā)展的下一個階段的水平狀態(tài)定義為i+1的水平,若語言交際成功進行,語言輸入即可以被學習者理解,輸入量充足,那么語言輸入才能對語言學習者的進步產生積極推動的作用。若語言學習材料中的難度過大或者僅是語言學習者的現(xiàn)有水平知識的難度,則對語言習得的過程沒有意義。在二語學習和教學過程中我們都應遵循“i+1”的輸入原則。二語教學專家Stern(1981)的研究指出,戲劇的表演過程可以為二語學習者營造一種“毫無威脅”的氛圍,一種取材于現(xiàn)實世界的模擬真實環(huán)境的情景,沉浸在此環(huán)境中,學習者能更加自如的表達想法,增強自信,激發(fā)他們的學習動機。
(三)合作學習
20世紀70年代初,美國教育家Slavin R.E.首先提出了“合作學習”理論。合作學習是以異質學習小組為基本形式,系統(tǒng)利用教學動態(tài)因素之間的互動,促進學生的學習,以團體成績?yōu)樵u價標準,共同達成教學目標的教學活動(王坦,2002)。合作學習是指在學習過程中,學生采取小組的形式相互幫助、相互依賴一起共同學習,共同解決困難,共同完成小組的學習任務,最大程度相互促進的學習和進步。以學習的建構主義為基礎,認為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既擔任主動建構知識的任務,同時參與了交流和合作的互動過程。戲劇表演充分體現(xiàn)了合作學習四個基本要素:主體性,互助性,互動性,目標性。學生在戲劇表演過程中,充分發(fā)揮了他們的主觀能動性,調動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思維創(chuàng)造力。在戲劇排練過程中,小組成員相互幫助、相互依賴克服困難共同完成任務。
戲劇在英語學習過程中有著實踐性和綜合性的特點,所以戲劇在英語專業(yè)教學中的聽、說、讀、寫四個方面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戲劇在英語專業(yè)聽力教學的輔助作用
通過戲劇的練習表演或可截取戲劇片段為材料做聽力練習,抑或是觀看戲劇的視頻或者跟劇作相關的影視劇來提高聽力水平。在戲劇排練過程中,首先,學習者需要能聽懂對戲劇表演的指令和要求,要模仿戲劇的發(fā)音、語言的應用技巧、情感表達等。當他們在表演過程中,分角色扮演的時候,不僅要使自己要聽得懂,也還要盡量能使其他同學聽得懂,在反復排練和表演過程中,對臺詞的滾瓜爛熟,無形地提高了他們的聽力水平。戲劇是以學習者之間的合作、交流、溝通為主的表演形式,基于此無論是戲劇排練或者戲劇表演過程中,都使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表達交流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二)戲劇在英語專業(yè)口語教學的輔助作用
許多英語專業(yè)學生在進入大學后,面臨著最大的問題之一就是開口難、難開口、甚至不敢開口說英語。主要是歸因于平時的缺乏聽說的訓練。戲劇表演是可以讓學生開口說英語的好辦法。戲劇教學能使學生在輕松自如的環(huán)境中毫無壓力的開口說英語,能打破學生開口難、難開口的僵局,促進口語的教學。學生被要求仔細地觀看戲劇,以小組的方式去排練,培養(yǎng)他們的團隊意識和合作精神,使每一位同學都能積極參與到說英語的過程,能增強他們說英語的自信心,盡力把語言和表演完美地結合在一起。通過戲劇的劇情的復述,由小組個人發(fā)言或者小組團隊表演,都能促使學生提高他們的語音、語調等。陳述或者表演完后,教師的鼓勵性點評或學生互評會使學生加強提升自己口語能力的意愿。無論是在戲劇表演過程還是在戲劇排練過程,無論是在此過程中學習者之間的對話與交流,還是與教師的交流,都鍛煉、提升了學生的開口說的能力。
(三)戲劇在英語專業(yè)閱讀教學的輔助作用
學生在對經典戲劇的劇本進行理解和背誦的過程中,他們的閱讀能力也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首先,學生會對劇中人物進行理解、聯(lián)想與演繹,對劇中的情感起伏記性反復的揣摩或體驗與感受,在此過程中,學生的閱讀、感受、理解能力得到了提升。再次,把戲劇文本為閱讀材料進行閱讀的過程中,不僅注重戲劇中重點詞匯的理解,還要注重閱讀戲劇本身的整體性結構。要理出戲劇的背景知識,學生學習的不僅是戲劇本身僅有的知識點,還要對戲劇中所蘊含的歷史、文學、藝術、文化、政治等領域的知識點都要涉及,所以拓寬了學生的閱讀量和知識面。不僅要理清人物關系,要理順矛盾沖突,還要深度理解人物性格等。而且還要培養(yǎng)學生在戲劇閱讀中思維訓練,抓住對戲劇發(fā)展的四大環(huán)節(jié)(發(fā)生、發(fā)展、高潮、結束)的閱讀。
(四)戲劇在英語專業(yè)寫作教學的輔助作用
在學生寫作方面,首先,可以要求學生對戲劇情節(jié)進行改寫,以此為切入點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天賦。改編過程要注意結合學生現(xiàn)有的能力和知識水平,注意結合英語專業(yè)具體教學要求,反復突出重要語言點,在改編劇本或表演過程中學生會反復使用重點、難點詞匯和句型,這樣重要的知識點和語言點可得到反復強化。再次,對于戲劇性較強或者較難的文本,除了劇本改寫活動外還能進行為默片設計對白的活動。學生能根據(jù)戲劇的已有的線索,探索符合畫面的戲劇情節(jié)和人物性格,充分發(fā)揮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設計戲劇的對白。最后,還可以要求學生將自己在戲劇排練、表演、改寫等活動中的獨特見聞、體驗與感受、新奇有趣、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等內容寫在作文中。使學生不僅總結了戲劇活動,還提升了他們的寫作能力。
通過英語戲劇和英語專業(yè)教學有機地融合在一起,使英語學習者在聽、說、讀、寫等方面綜合提高語言使用能力。聽、說方面,英語戲劇中所創(chuàng)造的英語學習語境更真實,在閱讀方面,英語戲劇與英語教學結合可以擴大詞匯量、拓寬知識面,在寫作上,戲劇與英語教學有機地結合能提高學生的寫作技能,最終提高英語專業(yè)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1]Stern,H.Drama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from a Psycholinguistic Perspective[J].Language Leaning,1981(30):77-79.
[2]廖琴芳,庭輔奎.英語戲劇潛在課程功能的語言功能的研究[J].四川理工學院學報,2005(9):81-84;
[3]王坦.合作學習簡論[J].中國教育學刊,2002(l):32-35.
[4]張磊.英語戲劇對課堂功能的研究[J].現(xiàn)代交際,2012(1):256.
[5]馮霞.論戲劇教學在《基礎英語》課程中的應用[J].攀枝花學院學報,2010(4);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