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梅花
摘要:藝術學理論是一門新興的學科,涉及領域廣泛,包括了例如音樂、美術、建筑、電視電影等所有的藝術門類,藝術學建立在所有藝術門類基礎之上,研究其共性與規(guī)律的學科。對藝術學理論的研究首先得對藝術學理論的概念有了解,然后用科學的,發(fā)展的方法具體對待、具體分析。筆者將立足藝術學理論學科特點的基礎上,結合文獻、實證、信息研究、比較分析法等方法具體分析藝術學理論這門學科的研究方法。
關鍵詞:藝術學理論,基本概念,研究方法
一、藝術學理論的基本概念
藝術學理論是對各門藝術的歸納,主要體現(xiàn)綜合性,旨在聯(lián)通各個藝術門類的壁壘,找到各門藝術的關聯(lián)和普遍規(guī)律。其中藝術包含了很多門類,例如音樂、美術、建筑、雕塑等等。概括起來說藝術學理論主要涵蓋三個方面,一、藝術史;二、藝術理論;三、藝術批評;對于這三者的研究并不少,也形成了一定的體系,但研究仍不夠深入,沒有完全將各個藝術門類聯(lián)系起來,打通各個藝術門類的界限,在個性的基礎上,把握共性。
藝術學理論有本學科的研究范圍、屬性與研究方法。
(一)藝術學理論的研究范圍
藝術學理論涵蓋了除藝術原理外,有中外藝術史、藝術評論、藝術分類學、比較藝術、藝術美學、藝術形態(tài)學、民間藝術學等;同時藝術與多學科的結合,產生許多交叉學科,如工業(yè)藝術學、藝術經濟學、藝術倫理學、藝術文化學、藝術傳播學、藝術社會學、藝術考古學等;藝術學研究與各個二級學科的專業(yè)史(例如二級學科美術學,音樂學、舞蹈學、電影學等)、專業(yè)理論及其有關的專業(yè)美學等接近,它們之間的關系有同有異,互為補充。同時藝術學理論的研究對象還包括其理論自身,例如中國美術史、外國美術史、中國現(xiàn)代藝術理論等。藝術學理論雖然可以分為許多分類研究,但這些分類研究都是藝術學理論綜合研究中的組成部分,不可分割。
(二)理論屬性
藝術學理論具有人文學科的屬性,這門學科不同于以實驗手段為主的自然學科,主要是在感性體驗的基礎上,用闡述、論證等手段進行研究的人文學科。同時,有時也要借鑒其他 學科的理論,例如社會學、符號學、傳播學等。藝術學理論的具體屬性如下:
1.客觀性。也就是說藝術學理論學科自身以及研究對象具有客觀性。雖然許多藝術是藝術家或藝術理論者的精神產出,但這精神產出也是基于客觀的基礎上,結合藝術家的審美思想,創(chuàng)作思維而形成的。實際上,藝術學理論需要在一定藝術體驗和藝術發(fā)現(xiàn)的基礎上做出客觀的判斷。
2.理論性,也可以作為抽象性。是指藝術學理論是對藝術現(xiàn)象、藝術活動加以理解論證而形成的知識體系。我們可以看到現(xiàn)代的許多藝術作品或藝術現(xiàn)象,例如“元藝術”、“觀念藝術”等,都是以抽象的手段去傳達某種思想和理念,從而藝術品中體現(xiàn)了一定的理論性。藝術學理論和藝術品在“理論性”上有時也有些接近,首先,藝術學理論這門學科本身就是理論的性質,其次,藝術學理論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總結古今中外歷代藝術理論成果,藝術門類間的共同規(guī)律,形成的抽象知識體系。
3.評價性。也就是說藝術學理論具有依據價值尺度去評價藝術對象的性質。藝術來源與藝術家,因此攜帶者藝術家獨有的思維,具有個性,藝術學理論是涵蓋所有藝術門類、藝術現(xiàn)象、藝術發(fā)展的知識體系,有著藝術的共性,因此共性可以作為個性的評價尺度。
二、研究方法
藝術學理論是綜合性極強的學科,研究方法也需要多元化,既要借鑒其他學科的方法理論,也要具體的恰當?shù)倪\用這些方法,以下筆者對這個專業(yè)的研究方法的一些見解:
(一)應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對人類社會歷史的考察中,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結合無產階級革命運動,批判地吸取改造了美學史上、特別是德國古典美學的成果,并對人類審美意識的產生和發(fā)展,作出了有重大理論意義的科學闡述,奠定了馬克思主義美學的堅實基礎。物質生產的發(fā)展歸根結柢制約著整個人類歷史的發(fā)展,從而制約著審美和藝術的發(fā)展。但馬克思、恩格斯又指出藝術的特殊性及其與物質生產的發(fā)展之間的不平衡性,充分注意到了藝術的復雜性、藝術美的時代性和永恒性等重要美學問題。因此,藝術學理論必須以在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的基礎上進行。
(二)文獻研究法
文獻研究法具有目的性,是根據預定的課題或方案,調查相關的各類文獻資料,收集、分析,從而深入把握研究的問題并解決。文獻研究法被廣泛用于各種學科研究中,藝術學理論這門學科更應該熟悉了解各個方面的文獻。運用文獻研究能了解藝術學理論學科相關方面的發(fā)展和現(xiàn)狀。通過文獻的查找和收集從不同的角度了解這門學科,找到這門學科內在各單位的關系以及與其他學科之間的聯(lián)系,更加全面的把握這門學科。
(三)實證研究法
這是在客觀現(xiàn)象的基礎上,經過認識、了解,向研究人員提供實在、確定、精確的信息和知識的研究方法。藝術學理論這門學科雖然是抽象理論為主的學科,但在學習過程中也需要大量的實證研究來支撐,在進行藝術學理論的研究時,不僅的參考閱讀各方面的文獻資料,還需要通過收集資料舉出實證例子來支撐自己的研究。實證研究法的途徑有許多,例如通過具體數(shù)據分析,通過田野調查,尋找實證資料等。
(四)信息研究方法
當代是信息時代,信息是社會發(fā)展的內動力。信息研究方法是貼近社會發(fā)展的一種科學研究方法,是根據信息論、系統(tǒng)論、控制論的原理,通過對信息的收集、傳遞、加工和整理獲得知識,并應用于實踐,以實現(xiàn)新的目標。對于藝術學理論的研究,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藝術學理論的研究也需要日趨發(fā)展、深入,信息的利用對藝術學理論學科的發(fā)展有著重要的意義,揭示藝術學理論的更深一層次的規(guī)律,可以提高和掌握運用規(guī)律的能力??梢岳瞄_發(fā)當代大量的信息資源,豐富藝術學理論的理論范圍,完善學科的研究成果。
(五)思維方法
這是各個領域研究都需要的、基礎的研究方法。在各個領域的研究中最常用的思維方式有抽象概括、思辯想象、類比推理、分析綜合等,這對于藝術學理論研究具有指導意義。這要求我們在長期的學習中形成一定的學科思維模式,加強學術訓練是必須的,在不斷地訓練中形成自己的藝術學理論定向的學術思維方式,具備良好的思維方式了以后,在做藝術學理論相關學術研究時才能更加嚴謹,更加專業(yè)。
(六)比較分析法也叫做對比分析法
是基于兩者或兩者以上的對象,比較分析其異同而得出結論的科方法。藝術學理論是研究藝術的共性和規(guī)律,要研究藝術的共性,就少不了聯(lián)通各類藝術壁壘的這一重要環(huán)節(jié),只有運用比較分析的方法,才能得出各個藝術門類自己獨特存在的個性,總結出他們之間的共性。同時,通過比較分析可以清楚的了解藝術學理論與其他各門學科間的不同。此外,藝術學研究既是思辨的,有事實踐的,既是抽象的,又是具體的,因此運用比較分析法,加強藝術學理論研究的實踐性具有重要意義。
三、總結
藝術學理論的研究方法不是固定的,可以多層次多方面,可以借鑒其他學科科學的研究方法,同時又要保持本學科的個性,相同的方法有不同的用法,要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采用不同的用法,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以上內容是筆者學習藝術學理論這門專業(yè)的研究方法的心得體會,同時筆者將運用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不斷訓練自己的思維方法,構建專業(yè)的思維模式,采用參考各方面的文獻資料,收集各方面專業(yè)相關的信息,然后分析整合,實證舉例等方式進一步學習藝術學理論這門學科。
參考文獻:
[1]本書編寫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2010年修訂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2]吳智慧.科學研究方法[M].中國林業(yè)出版社, 2012.
[3]佚名.藝術學理論[M].中國藝術學年度報告(2013-2014).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14:1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