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少清
【摘 要】現(xiàn)在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深入,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有了空前的提升。但不可否認的是,預習是學習和掌握知識的有效方法,通過預習,學生可以了解學習內容的重難點,并進行有的放矢的學習。因此,對學生進行預習方法的指導,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預習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關鍵詞】自主學習 初中英語教學 預習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34-0009-01
預習過程是學生學習英語的重要策略,教師應該引導初中生進行良好的預習,對英語課堂的教學起到良好的輔助作用,使學生能更加主動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提高初中英語課堂的教學質量。本文就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預習策略的應用進行幾點研究。
一、培養(yǎng)學生英語語言知識的預習意識
初中英語(仁愛版)教材涉及的面很廣,知識背景和話題也非常的豐富,包括一些有關環(huán)保、科技、體育、健康、音樂等方方面面,教師應善于把握學生的興趣導向,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調動起初中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把英語國家的文化背景等豐富的知識植入到學生預習的環(huán)節(jié)當中,實現(xiàn)預習和課堂教學的有機結合,所以初中英語教師應該根據(jù)學生的心理特征和接受能力,從而善于發(fā)掘一些能代表主流文化的預習內容,使得學生對預習的內容更加感興趣,同時也能潛移默化的建立起初中學生對于英語知識的預習意識,從而使其在課堂學習中,提高學習效率和質量。
二、預習指導的具體操作環(huán)節(jié), 提高學生英語自學能力
1.預習的設計。預習的設計是基于“任務型”教學的原理,以確保預習活動持續(xù)、有序地展開。預習內容的設計因單元的學習目標和內容的不同以及各種課型而異,主要包括:①運用音標分析單詞的讀音規(guī)則或字母組合,幫助學生有效準確地記憶單詞的音與形;②聽錄音或重點朗讀某個段落,注意語音語調,為課上的聽說活動做好準備;③查找課文中詞語的固定搭配、重點句型等,從而學習英語的語句結構與習慣用法;④閱讀全文,查找出有關信息,以提高快速閱讀能力;了解課文的中心思想,以提高概括能力;⑤重點閱讀某個或某幾個段落,理解作者意圖,以提高閱讀的理解能力;⑥提出若干問題,讓學生在課文中或課后練習中找出答案,培養(yǎng)其解決問題的能力;⑦根據(jù)課文的話題查閱有關資料,以加深對該話題的理解或擴展該話題的知識面。⑧寫下預習中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
2.預習的指導。因為預習是課堂教學的前奏,是高效課堂的基礎,學生預習質量是“重中之重”。決定預習質量的因素不外乎對兩個方面。其一,教者必須在高屋建瓴的態(tài)勢下,在胸懷全面的視野里把握教材的所以知識點,然后有機地、合理地分配到每堂課中給學生設計出預習的內容。其二,根據(jù)不同的預習內容,對學生進行有層次有梯度的預習方法的指導。在預習方法的指導上,沒有時空的限制。比如,有時在課堂上,有時在課后。在方法的指導上,沒有“好”“壞”的區(qū)別??梢允莻€人預習,可以是雙人互動,可以是小組合作等等。
3.預習的監(jiān)控。預習的監(jiān)控是對預習效果的檢查和預習方法的再調整。(1)課前記錄:老師及時收集批改每位學生的預習單,了解預習效果。(2)小組展示:授課開始時,先讓學生在組內介紹個人的預習成果,然后將成果匯總,選派一位代表向全班匯報或者通過某一活動形式展示小組成員的預習情況。教師對小組展示情況進行評價,從而對預習起到檢查督促的作用。(3)活動驗證:英語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需要多種活動的實施才能確保教與學的質量。如果學生能按要求完成預習任務,上課時就能有效地接受授課內容,積極參與課堂活動。授課過程中,筆者根據(jù)預習內容的設計組織各種教學活動來驗證預習的質量,并且用不同符號標記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情況。
三、指導閱讀技巧,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
教師可以借鑒語文閱讀教學的做法,在英語課文預習中,指導學生采用讀、劃結合的方法。常見的方法有:1. 初讀課文,迅速瀏覽,了解文章大意。2. 掃清文字障礙,主要是指新出現(xiàn)的單詞和短語。3. 尋找關鍵詞。教師應告訴學生在閱讀時要設法辨認關鍵詞,把注意力集中在能幫助了解全文中心的詞語和句子上。如文章的題目、段落小標題、劃線詞或斜體詞等。4. 注意段落結構。學生開始閱讀時,應先瀏覽文章的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因為第一段往往是全文中心思想的表示,為問題的討論和闡述作引導;最后一段往往是全文的概括和結論。同時還需要注意每個段落的第一句和最后一句,它們往往是段落的主題思想和中心大意,即所謂的“主題句”。5. 通讀全文,學生根據(jù)預習作業(yè)的要求進行尋讀,從總體上把握作者的寫作意圖。通過預習,培養(yǎng)學生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能力。6. 難句的理解。閱讀時如遇到復雜的長句,學生不要感到束手無策,要先找出句子的主干,再分析其附加成分,通過分析句子也就不難理解了。教師應該盡量引導學生根據(jù)上下文反復推敲,盡力把握作者的寫作意圖及態(tài)度,從多方面領悟其中的含義,有時還可以借助常識加以分析推理。
四、注重英語朗讀預習,培養(yǎng)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
在英語學習過程中,正確的英語語音,順暢自然的英語語調,可讓學生體會到英語所蘊含的韻律之美,從而培養(yǎng)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而若要實現(xiàn)上述目標,在英語教學中,英語教師需要注重朗讀,并指導學生強化朗讀訓練,以提高學生的語音與語感,讓學生感受朗讀的樂趣,會說更標準的英語,讓學生體驗成功,增強學習信心。同樣,通過朗讀,可幫助學生積累更為豐富的英語詞匯與優(yōu)美語句,逐步提高學生英語的語感,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想象力與思維能力,并為英語聽力、閱讀、寫作做好鋪墊,逐步提高學生口語與聽力能力,正所謂“看百遍不如讀十遍,讀十遍不如說一遍?!痹诔踔杏⒄Z教學中,教師需要借助課前預習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注重朗讀,注重模仿,學會聽,試著開口說英語,從而幫助學生將所學語言知識內化為表達技能。在初中英語課前預習指導中,教師可引導學生跟讀錄音,逐步完善自己的語音語調:首先,靜聽錄音,以熟練篇章語調語音。在第二遍訓練時,可分段聽音,然后跟讀課文錄音,模仿朗讀,用筆標記升調、降調、連讀、重讀或輕讀之處。在第三遍的時候,則不聽錄音,而是有感情地自主朗讀,初步感知課文內容,又或者不看課本而聽音跟讀。經(jīng)過如此聽音與跟讀,可讓學生說出更準確、更流暢的語調、語音,促進學生英語語感的提高,強化模仿意識,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
五、抓住課程內容的熱點,增強學生的自主操作能力
教師合理地布置預習任務,能大大的提高學生的預習效率和質量。英語作為和世界接軌的重要語言工具和載體,在學習和運用的過程中,會涉及到非常多且廣泛的熱門話題以及一些社會極為關注的焦點內容,所以教師應該實時的關注社會的動態(tài),并要使其和教學相結合,與一些教材內容和單元進行掛鉤,尤其在布置預習任務的時候,應加強反映出這一特點,考慮到學科的綜合性,尋找兩者的結合點,鼓勵學生在預習英語課程的過程中,對學習內容有著多角度、多層次、多渠道的分析和認識,開闊學生的眼界,豐富學生的知識面,也能滿足新課標的主要思想,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以及自主思考問題的能力,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具有開放性、共通性、包容性的學習理念。比如在布置“How was your weekend?”一單元的預習任務時,可以讓學生回想一下每個周末都是和誰過的,一般有什么活動等,例如本周末剛好是中秋節(jié),政府部門組織許多活動且有每年受到市民喜歡的花車巡游,要求同學們去觀看或參與活動等,然后讓學生用英文把周末發(fā)生的事情表述出來,既能與教學內容相符合,達到預習的效果,也能增強學生的自主操作能力和自主學習思考的能力。
六、強化預習反饋,發(fā)揚學生預習的積極性
預習反饋可以增強教學的針對性,教師應對學生理解掌握很透徹的內容少講或不講,把學生預習中困難較大的內容作為教學重點,點撥學生深入讀書,細心體會,這樣課堂教學就會有的放矢,實效性更強,課堂教學效率也會提高。因此,對于學生的自主預習,教師應采取多種方法及時檢查、評價,注重發(fā)揚學生預習的積極性、思考的主動性。例如,教師可以在批改學生預習作業(yè)時記錄其中錯誤率較高的題目,以便在課堂上反復強調,舉一反三;也可以在教授新知識之前,當堂檢測學生的預習情況,對表現(xiàn)較好的學生及時進行表揚,對表現(xiàn)不理想的學生及時進行鼓勵,并給予適當指導。
總之,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注重課前預習,指導學生預習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意識與能力,為課堂有效教學做好準備。
參考文獻:
[1]嚴慧琳. 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好英語的必要條件[N] 學英語(仁愛版)2002-04-05
[2]慕雪芹. 加強聽力訓練提高學生素質[N]學英語(仁愛版)2004-06-02
[3]Somewhere the sun is shining (by Jessia M. Raymond). [J] 瘋狂英語(中學版)2010(2)
[4]曾見應.初中英語有效預習策略的探究[J].科教導刊,2011(9)
[5]王建新.新課標理念下初中英語預習策略[J].新課程(教師版),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