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彤
《三字經》中有云,人之初,性本善。這一“善”字包含著豐富的意義和內涵,是與人為善,是嚴守道德底線,是堅守本心。從孩提時起,我們就在父母和老師的教誨中成長,從無知到成熟,早已深諳一切做人處事的道理。
在當今這個信息化高度發(fā)達的社會中,我們總是輕而易舉地獲取世界各地的消息。我們曾被“年輕小伙舍身救出落水者”的新聞所感動,我們曾稱贊“環(huán)衛(wèi)大爺面對巨款不為所動終于找到失主”的誠信與善良。但越來越多的負面新聞也出現在生活中,似乎是逼迫著人們看清這個社會也存在著陰影與黑暗?!袄先怂さ贡蝗朔銎鸱从炘p扶人者”的標題曾是那般刺目,“富二代駕車撞人后補刀”的殘忍令人們震驚、痛心。
我們開始感嘆世事多艱、人情冷暖,我們開始懷疑人與人之間殘存的信任究竟還剩多少。一些人高舉大旗,呼喊著“‘90后是垮掉的一代”,也有人叩問“社會怎么變成這個樣子”。我們無法從他人口中得到確切的答案,但不可置疑的是我們的社會得了一種“病”,一種人們越來越忽視規(guī)則,失去本心的病;一種有些老人倚老賣老、有些年輕人狂妄自大的病。
讓我們回憶孩提時的自己,是不是曾將“講文明懂禮貌”的忠告謹記在心?是不是也曾牢記著雷鋒叔叔的故事,真心實意地想為他人做一件好事?是不是也曾近乎固執(zhí)地遵守規(guī)則,做一個父母眼中的好孩子?然而當我們逐漸長大成人,有些人會將規(guī)則視為“古板”。當一些人年近花甲,仗著自己擁有幾十年的閱歷和處世經歷,堅守道德底線和社會準則的心一點點崩潰時,他們的道德也逐漸淪落。
更為年長的人們總是充當著教導者,但當自己在公共場合口吐臟言,而一旁的孩童在講話末了不忘“謝謝”二字時,會不會有一絲臉紅?當抱著孩子翻越馬路上圍欄的女士想到自己一直都充當著言傳身教的角色時,會不會感到有一絲不妥?當老人聽到孫女因為自己的言行替自己向他人道歉時,會不會忽然想起年幼的自己也曾這般有禮貌?
道德準則是貫穿人生始終的那一條線,沒有通融,沒有妥協。守住善的本心,方能始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