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紅新
(蘇州科技大學 外國語學院,江蘇 蘇州 215009)
選擇與適應:江蘇省旅游景區(qū)標示語的英文譯寫策略
徐紅新
(蘇州科技大學 外國語學院,江蘇 蘇州 215009)
得益于豐富的旅游資源,旅游成為江蘇省外向型經濟發(fā)展的一個重要部分和對外形象展示的窗口。毋庸諱言,當下江蘇省許多旅游景區(qū)公共標示語的英譯并不盡如人意,對該省旅游產業(yè)的外向型發(fā)展產生了消極的影響,也影響其對外形象的塑造和宣傳。研究發(fā)現,生態(tài)翻譯學的理論對公共標示語的英文譯寫大有啟發(fā)。在此理論框架之內,通過在語言、文化和交際三個維度上的“選擇與適應”,確立旅游景區(qū)標示語英文譯寫的“言不如文,文不如圖”“沿襲傳統,始終如一”“重在功能,不重文飾”“術語規(guī)范,歸異恰當”“語謙氣和,彬彬有禮”“有則必依,依則必嚴”等基本策略,以加快江蘇省旅游景區(qū)雙語標示機制的完善和成熟,并對其他公共服務領域標示語的譯寫給以啟示。
旅游景區(qū);標示語;英文譯寫;策略;生態(tài)翻譯學
標示語,也稱公示語,是指“公開和面對公告,告示、指示、提示、顯示、警示、標示與其生活、生產、生命、生態(tài)、生業(yè)休戚相關的文字及圖形信息”[1],具有指示性、提示性、限制性、強制性四種突出的應用功能。[2]2005年,北京首屆全國公示語翻譯研討會的召開標志著我國對公示語開始有規(guī)模、有組織地正式研究。[3]隨著國際化進程的加快,2008年奧運會前后,我國許多著名的旅游景區(qū)開始建立雙語標示機制。2009年,江蘇省發(fā)布了地方標準《公共場所標志英文譯寫規(guī)范》,標示語的英文譯寫越來越受到社會關注,這是因為英文標示語既可以體現一個地區(qū)的社會文明程度及人文精神,也反映出一個地區(qū)的國際化水平和良好的國際形象。設立英文標示語,一方面說明我們強大的國家語言能力,另一方面也確實大大方便外國友人,促進中國旅游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十幾年過去了,雖然江蘇省以南京和蘇州為代表的旅游景區(qū)的標示語譯寫受到了學界和有關部門的關注,某些方面已經比較規(guī)范,但無論是在語言形式上還是意義功能上依然存在各種問題,部分問題還特別嚴重,在譯寫效果和規(guī)范程度上仍有很大提升空間,亟需社會各界的進一步關注,雙語標示機制也亟需進一步完善和成熟。
生態(tài)翻譯學是一種思維創(chuàng)新,為翻譯學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論發(fā)展和學術視野。這一概念肇始于中國,是由清華大學胡庚申教授2006年首次提出的。胡教授結合進化論和生態(tài)學理論的核心思想,在翻譯適應選擇論的基礎上,搭建了生態(tài)翻譯學的基本理論框架,并提出且詮釋了該理論框架中的關鍵術語和概念。[4]他提出,生態(tài)翻譯學是“譯者適應翻譯生態(tài)環(huán)境的選擇活動”[5]。也就是說,生態(tài)翻譯學包括兩大方面:一是翻譯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二是譯者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選擇與適應。生態(tài)翻譯的過程,不僅僅是語言層面上形式與意義的簡單對等,還是一個譯者適應與譯者選擇的交替循環(huán)的過程。多維度適應與適應性選擇是翻譯的原則。語言維、文化維、交際維適應性選擇轉換是翻譯的方法。多維轉換程度、讀者接受度、譯者素質等是譯文的評價標準。[6]128在2010年11月首屆國際生態(tài)翻譯學研討會上,胡庚申教授又進一步提出了生態(tài)翻譯學研究的三個層次,即宏觀翻譯生態(tài)、中觀翻譯理論、微觀翻譯文本,也就是從譯學、譯論、譯本三個層次建立生態(tài)翻譯學的話語體系,這三個層次的研究關聯互動,三位一體,擔當著生態(tài)翻譯學話語體系的主體[7],生態(tài)翻譯學的基本理論進一步成熟。目前,這一翻譯理論在國內外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并廣泛應用于各種實踐翻譯過程之中。
生態(tài)翻譯學,是指“譯者適應翻譯生態(tài)環(huán)境的選擇活動”[6]9。翻譯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指的是“原文、原語和譯語所呈現的世界,即語言、交際、文化、社會,以及作者、讀者、委托者等互聯互動的整體”[4]1。換句話說,翻譯生態(tài)環(huán)境是類比于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而言的,包括語言、文化、社會、歷史、審美、心理等諸多因素,而具體到旅游景區(qū)標示語的翻譯生態(tài)環(huán)境就會涉及源語和目的語的語言與文化、景區(qū)主管部門、譯者、游客等的態(tài)度與情感、翻譯的目的等因素,即“翻譯生態(tài)環(huán)境是制約譯者最佳適應和優(yōu)化選擇的多種因素的集合”[4]1。因此,譯者要努力適應這一動態(tài)的環(huán)境,斡旋于源語與目的語的語言與文化之間,選擇恰當的語言形式,搭建順暢的文化橋梁,以創(chuàng)造出有利于生態(tài)翻譯環(huán)境的譯文。
(一)語言維度的選擇與適應
雖然從社會、歷史發(fā)展的角度來看,不同種族的人們生活在大體一致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和歷史環(huán)境之中,對于客觀世界的感知和思維等方面有很多共同經驗,使得不同文化之間的語言交流成為可能,但是巨大的語言文化差異又給翻譯帶來各種各樣的困難。譯者首先要面對且適應這些困難,充分了解源語與目的語的文化和語言,盡量選擇那些語義適應、形式匹配、文化上貼切的詞匯和句子來翻譯。不得已的情況下也要找到可以替代、轉換或者融合兩種語言的形式,以達到交際目的,實現兩種文化上的平衡。比如,景區(qū)中有大量關于“請愛護景區(qū)設施”“請愛護院內古跡”“請愛護文物”“請愛護公共財物”等標示語,其中的“愛護”,英文中有cherish, take care of, love, value, protect, maintain, safeguard, nurse等與之基本對應。對此,譯者就要做出準確的選擇。事實上,翻譯轉換必始于準確的理解。在這樣的語境中,譯者既應該考慮到“愛護”的真正含義,也應考慮到翻譯標示語的目的。這里的“愛護”確實有“關照”(take care of)、“珍惜”(cherish, value)的意思,但是更加強調的是“護”,即保護、呵護,而不是珍愛、寶貝,更無須游客去護理(nurse)、護衛(wèi)(safeguard),因此選擇用保護(protect),意義更貼切,意味更強烈。另外,源語句式上語氣委婉,但具有潛在的強制效果,游客見此標示就會意識到除認真執(zhí)行也別無選擇,否則必承擔不“愛護”之后果??梢?,我們選擇結構單一、用詞簡潔、具有指令功能的祈使句來表達,會更加符合標示語告示、提示、警示、限制等作用。故而,將上述標示語譯為“Please Protect Facilities”,“Please Protect Historic Sites”,“Please Protect Cultural Relics”等,更能真實地反映原文本的意圖。翻譯的過程必須是建立在一定的語言生態(tài)環(huán)境中,充分理解原文本,慎重選擇目的語的詞義、詞性、句子結構等語言形式,準確表達的再創(chuàng)造過程。
(二)文化維度的選擇與適應
美國翻譯家尤金奈達說過:“對于真正成功的翻譯而言,熟悉兩種文化甚至比掌握兩種語言更為重要,因為詞語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義?!盵8]135也就是說,譯者一方面要了解英漢兩種語言的差異;另一方面更要了解兩種語言承載的文化之間的差異,實現雙語文化內涵的傳遞與闡釋,才能實現語言之間的無障礙交流。比如,“廁所”這一英漢語言中對應性比較強的詞語,由于譯者錯誤的認知,在我們的標示語翻譯中就屢屢出錯?!吨腥A漢英大詞典(上)》中,“廁所”可譯為:bathroom, lavatory, toilet, restroom 和WC,即Water Closet。[9]這些名字也廣見于我們的各個景區(qū)。而據《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10]的解釋:WC是英美等國曾經使用過的陳舊詞語;lavatory 是指家用、飛機上或者高鐵上的廁所;toilet, bathroom是指居家用的洗澡間、衛(wèi)生間;公共場所的廁所美國常用washroom或restroom標識,英國常用the Gents/the Ladies 或Public Conveniences來標示。實際生活中,由于WC一詞在中國使用很廣,使得中國游客到國外找不到廁所,外國游客到中國也找不到廁所。這也許是由于最初的譯者翻譯錯誤而導致的社會問題。再有,對于蘇州景點寒山寺(Cold Mountain Temple)、寒拾殿(Cold Palace)的翻譯也是由于對文化的誤讀造成的。據百度百科介紹,寒山寺位于蘇州市姑蘇區(qū),唐代貞觀年間,由寒山、希遷兩位高僧創(chuàng)建。[11]也就是說,“寒山”不是山,寒山寺是以創(chuàng)建者的名字命名的,與周圍的山脈無關。更何況寒山寺周圍有何山、獅子山、虎丘山等等,根本沒有寒山,且大都是海拔不足百米的小山丘,也稱不上mountain, cold mountain的說法根本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信口開河罷了。而“寒拾殿在寒山寺的藏經閣內,殿中塑有寒山、拾得的塑像,寒山手持荷枝,拾得手捧凈瓶,二人披衣坦胸,憨態(tài)可掬。相傳他們是文殊、普賢兩位菩薩轉世,后又被皇帝賜封為和合二仙,是吉慶祥和的象征”[11],所以寒拾殿是由兩位高僧名字命名的,與冷熱無關。所以,將寒山寺譯為Hanshan Temple, 寒拾殿譯為Han-shi Palace,才能真實地反映其原本的文化內涵,實現無障礙的語言文化交流。
(三)交際維度的選擇與適應
翻譯絕不僅僅是兩種文字之間只講究“信、達、雅”的轉換問題,還會有一定的社會意義和現實目的。譯寫標示語的主要意圖就是對外國游客達到定義所規(guī)定的告示、指示、提示、顯示、警示的目的,所以譯者在選擇適應了語言文化方面信息的同時,還要充分考慮到翻譯的目的、交際的意圖,以及標示語翻譯需簡潔明了的特點,即讓外國游客理解標示語的內容并采取相應的行動。 筆者在調查中發(fā)現,有的景點將“愛護環(huán)境,禁止亂扔垃圾”“文明游覽,禁止喧嘩”“上下臺階,注意安全”“禁止攀爬,注意安全”等禁止類或警示類的標示語,分別譯為“Protect the Environment, No littering”,“Visit in Civilization, No Speaking”,“Up and Down, Be Safe”,“No Climbing, Be Safe”等。即使以上的逐字翻譯是正確的,從交際角度而言這種譯文也過于啰嗦,是不可取的。因為在相應的語境之中,將標示語的真正含義譯出是最高效的方法,也最有利于受示人快速理解標識信息并隨之行動。以上標示語應分別譯為“No littering”“Be Quiet”“Please Mind the Steps”和“No Climbing”,會更明確凸顯其標示意圖,這是因為既考慮語言文化的差異,也考慮外國游客的心理接受度,是交際維度最好的選擇。
江蘇省自然景色優(yōu)美,人文特色濃郁,旅游資源極其豐富。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旅游局官網信息,截至2017年,江蘇省5A級景區(qū)達23個[11],遍布全省各地。筆者對江蘇省5A級景區(qū)的標示語進行調查,發(fā)現不少景區(qū)標示語使用比較混亂,英文翻譯錯誤很多,類型多樣,與目前該省旅游發(fā)展的國際化需求不能完全匹配。比如,目前散見于江蘇省各景點常見的標示語“水深危險”(Take Care of Falling into Water),明顯的錯譯,令中外游客啼笑皆非;“小心碰頭”(Watch out Your Head),術語不規(guī)范,讓人自己去“看”自己的頭,滑稽之至!用Mind更符合英美人表達習慣;“公共廁所”(Public Toilets)屬于翻譯溢出,直接用Toilets更好。再看某些景點名稱,如寒拾殿(Cold Palace)譯者沒有完全理解漢語文化信息而硬譯;忠王府(Zhongwang Fu)全部使用漢語拼音,會使得外國游客依然不明白景點所屬范疇;主庭院(Garden)翻譯信息不充分等[12]。針對不同類型的翻譯錯誤,根據旅游景區(qū)不同于其他公共領域標示語的特點,筆者提出以下譯寫策略。
(一)言不如文,文不如圖
此處的“言不如文,文不如圖”,即“語言不如文字,文字不如圖示”。有時候蒼白無力的語言不如不言,錯誤的翻譯更會事倍功半,適得其反。圖畫是一種無國界的語言,其內容一目了然,簡單易懂,直觀性強,而且經濟實惠。因此,可以借鑒交通標示語的方法,將圖示大量運用于景區(qū)標示語之中。大量常見的禁止類標示語都可以圖示形式表示,如禁止拍照、禁止吸煙、禁止大聲喧嘩、禁止喂食、禁止寵物入內等等。還有一些指示類的標示語也可以使用圖示。相信到過倫敦的朋友都知道紅色的圓形管狀圖標表示地鐵,大大的英語字母“i”(information)表示信息咨詢等,所以我們的公共廁所、公共電話、公交站點、碼頭等也可以使用統一的圖示,并使之逐漸深入人心。又如一些警示類的標示語,小心落水、小心地滑、當心碰頭、警惕觸電等等。只要圖示標示運用規(guī)范,不僅有利于外國友人,也有利于國人;不僅可以應用于景區(qū),也可以輻射到社會各個領域。但是,只有將圖示法規(guī)范統一,形成體制,才會很好地貫徹下去。這同樣是一種適應翻譯生態(tài)環(huán)境的選擇,零污染,低排放,且能達到最佳的交際功能。
(二)沿襲傳統,始終如一
標示語的譯寫是與社會、文化、歷史、民族心理等各種因素息息相關的,尤其是人名、地名、路名、景點名稱的譯寫,更關系到國家利益、城市形象、民族感情等大事,不能任性而為,簡單處置。郭建中甚至認為,地名標志的譯寫是法規(guī)問題,不是學術問題。[13]但是,目前景區(qū)內譯名的不統一確實給外國游客帶來極大的困惑與不便。比如,蘇州市不少著名景點名稱的翻譯就存在不統一的現象。筆者簡要地舉幾個例子。拙政園至少有三種譯寫標識:The Humble Administrator’s Garden, Zhuozheng Garden, Zhuozhengyuan Garden; 獅子林也有三種:Lion Forest Garden, Lion Grove, Lion Grove Garden; 其他如盤門(Panmen Gate, Pan Gate)、太湖(Taihu Lake, Tai Lake)、下馬坊(Xiamafang, Dismounting Archway)、藝圃(Yiyuan Garden, Yi Garden)、萬年橋(Bridge of Ten Thousand Years, Wannian Bridge)等。眾多不同的譯名使游客認為它們代表不同的景點,造成許多不必要的麻煩。由于歷史沿革和語言文化習慣,很多公示語的翻譯都已約定俗成,不能隨意變更,否則會產生歧義。例如,林語堂在譯《浮生六記》時對蘇州地名大多采用了意譯的方法。由于這本書影響深遠,流傳甚廣,筆者認為很多歷史文化內涵豐富的譯法可以且最好沿襲下去。如滄浪亭(Ts’anglang Pavilion)、飲馬橋(The Bridge of Drinking Horse)、近山林(Forest by the Hill)、南園(The South Garden)、野芳濱(The Waterside of Rural Fragrance)、紫陽洞(The Purple Sun Cave)、煙雨樓(Tower of Mist and Rain)等。
我們既要尊重傳統,又要根據具體情況靈活變通,統一地名的工作勢在必行,不能讓人在同一地名或景點名稱上產生錯覺。所以,對于那些歷史意義不大或者新建的場館、建筑、街道、景點,就可以嚴格按照《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guī)范 第1部分:通則》的要求來翻譯,即“場所和機構名稱應區(qū)分專名、通名、修飾和限定成分,分別使用漢語拼音和英文進行拼寫或翻譯”[14]。由此,我們就可以將陽澄湖統一譯為Yangcheng Lake, 藝圃統一譯為Yiyuan Garden。
(三)重在功能,不重文飾
旅游景區(qū)等公共服務領域內標示語英文譯寫的主要目的在于實現其交際功能,以達到指引、警示、限制等作用。筆者在調查中發(fā)現,漢語中許多溫情而“文藝”的標示語,給英文譯寫帶來了困難。有的譯者會遵從“信”之準則,忠實譯出;有的譯者更注重其交際功能,只譯其意。由于譯者的翻譯原則不同,造成各種譯文大不相同,甚至還有各種翻譯的失誤。比如,禁止踐踏草坪,會寫有“小草也在長,踏入想一想”“足下留情,小草常青”“一草一段情,萬物皆有靈”“綠色有限,愛心無限”“繞行三五步,留得芳草綠”等不同的中文表達。其實,譯者只要堅持標示語“重在功能,不重文飾”的原則,就可以將上面的所有標示語譯成“Please protect the grass”或者“Please keep off the grass”,既能達到原文本的信息功能,也突出了標示語言簡意賅的特點。
(四)術語規(guī)范,歸異恰當
江蘇省的河多,湖多,游船碼頭也多,很多景區(qū)游船碼頭的標示語為“Boating Wharf”, 其實“Wharf”是指貨運碼頭, 游船碼頭應該用“Cruise Terminal” 或者“Marina”。這樣的術語錯誤不但會使標示語的英譯達不到預期效果,造成曲解或誤會,甚至導致對中國文化的誤讀。類似的術語錯誤標示,筆者注意到還有以下一些方面。
警務工作站:Police Affairs Station,應為Police Station;
投訴電話:Complaint Hotline,應為 Complaints Hotline;
殘疾人通道:Disabled Access, 應為 Disabled Only;
內部施工,暫停開放:Inside Construction, Temporarily Closed, 應為Under Construction, Temporarily Closed;
兒童與老人免費:Children and Old Citizens Free,應為 Children and Senior Citizens Free;
別讓您的煙頭留下火患:Dispose of Cigarette Ends Properly, 應為Dispose of Cigarette Butts Properly.
除了要注意詞匯含義和術語使用的準確之外,還要恰當地運用翻譯方法。英文標示語主要還是給外國友人以提示或警示的,應盡量符合他們的表達習慣,照顧他們的接受心理。除了飽含中國元素和中國歷史文化信息的內容,建議多使用歸化的方法翻譯。比如,對于“游客必須每人持票入內,廢票、偽造票不得入內。在參觀過程中,請自覺接受工作人員檢查”這樣的標示語,直接采用外國景點常用的套路,譯為“Admission by valid tickets only”[15],這樣的譯法簡潔明了,利于外國游客理解,也符合他們的文字習慣和表達方式。
(五)語謙氣和,彬彬有禮
“游客止步”常見于景區(qū)、機關、餐館等公共領域,有各種非常中國化的譯法,如“Guest go no further”, “Visitors should stop”, “No visitors allowed”, “Off limits to visitors”等。由此可見,中文標示語常常采用高高在上、盛氣凌人的祈使句,語氣強硬,命令性強,而英文標示語則更加強調禮貌原則,即使那些禁止類的標示語,他們也會首先考慮受者的心理,采用比較間接、含蓄、語氣較弱的表達方式。將“游客止步”譯為“Staff Only”,“禁止動手”譯為“Look with Your Eyes”,“請給老弱病殘孕讓座”譯為“Courtesy Seats”, “請不要隨地吐痰,亂扔果皮紙屑”譯為“Footprint Only”,這樣語謙氣和、彬彬有禮的翻譯,既有利于情感交流和信息傳達,更有利于凈化語言環(huán)境、提高公民的精神文明素質,值得我們大力提倡。
(六)有則必依,依則必嚴
2009年,江蘇省發(fā)布了地方標準《公共場所標志英文譯寫規(guī)范》;2013年12月,由教育部、國家語委組織人員研制的國家標準《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guī)范 第1部分:通則》正式發(fā)布,并于2014年7月15日經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正式實施;2015年11月26日,《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guī)范》(第2—10部分),涵蓋交通、旅游、文化娛樂、體育、教育、醫(yī)療衛(wèi)生、郵政電信、餐飲住宿、商業(yè)金融等領域的九個分則,也通過了國家語委語言文字規(guī)范標準審定委員會的審定,批準發(fā)布。這些文件的相繼出臺,將會為旅游景區(qū)的英文譯寫提供依據,起到重要的引導和規(guī)范作用。
我們要在全社會進行《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guī)范》的大力宣傳, 樹立行業(yè)內標示語譯寫良好的典范,推廣和實施某些模范景區(qū)的典型做法,做到“有則可依,有則必依,執(zhí)則必嚴,違則必究”,那么包括旅游在內的各公共服務領域的英文標示語就會逐漸規(guī)范標準起來,雙語標示機制就會逐漸走向成熟。
旅游景區(qū)標示語,從標示語譯寫、標牌制作、維護維修到監(jiān)督監(jiān)管,是一個系統工程問題,需要社會上各個部門齊抓共管,通力合作。責任部門與譯者應明確翻譯目的與責任,尤其是譯者翻譯時應本著嚴格負責的態(tài)度,準確理解語言與文化,在語言、文化、交際三維之間不斷選擇與適應,尋求最佳的翻譯策略表達和轉換,以純潔翻譯生態(tài)環(huán)境;標牌制作部門不但要保證牌子本身的質量,更應保證牌子的文字質量;旅游管理部門要注意平時的維護與改善,發(fā)現錯誤及時糾正;上級督導部門,如國家/地方語言文字委員會、國家旅游局等需定期督導、定期整治,將標示語的英文譯寫作為重要考察與評判點,實現標示語翻譯的規(guī)范化和標準化,并逐漸建立常態(tài)長效機制。當然,這一問題也需要學界與各方游客的監(jiān)督。只有全社會群策群力,有心并有力地治理語言生態(tài)環(huán)境,不斷提高譯寫水平,成熟的標示語雙語機制才能盡快建立起來,并為提高江蘇省旅游景區(qū)乃至國家形象做出積極貢獻。
[1]戴宗顯,呂和發(fā).公示語漢英翻譯研究:以2012年奧運會主辦城市倫敦為例[J].中國翻譯,2005(6):38.
[2]北竹,單愛民.談英語公示用語的語言特點與漢英翻譯[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02(5):76-79.
[3]楊永和.我國新世紀公示語翻譯研究綜述[J].外語教學,2009(3):104-108.
[4]胡庚申.從術語看譯論:翻譯適應選擇論概觀[J].上海翻譯,2008(2).
[5]胡庚申.傅雷翻譯思想的生態(tài)翻譯學詮釋[J].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2009(2):48.
[6]胡庚申.翻譯適應選擇論[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7]蔣驍華,宋志平,孟凡君.生態(tài)翻譯學理論的新探索:首屆國際生態(tài)翻譯學研討會綜述[J].中國翻譯,2011(1):34-36.
[8]NIDA E A.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3: 135.
[9]陸谷孫.中華漢英大詞典[Z].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5:194.
[10]霍恩比.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Z].李北達,編譯.4版 增補本.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
[11]寒山寺[EB/OL].[2017-05-10].https:∥baike.baidu.com/item/%E5%AF%92%E5%B1%B1%E5%AF%BA/414574?fr=aladdin
[12]王守仁,陳新仁.江蘇省公共服務領域英語使用監(jiān)測與研究(2015—2016)[C].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6:33-34,201.
[13]郭建中.街道路牌書寫的國家標準與國際標準[J].中國翻譯,2007(5):68-71.
[14]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查檢疫總局,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guī)范 第1部分:通則(GB/T30240.1-2013)[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4:2.
[15]牛新生.從感召功能看漢語公示語英譯:以寧波城市公示語為例[J].中國翻譯,2007(2):66.
(責任編輯:張 燕)
2017-06-19
2015年度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基于語料庫的江蘇省旅游標示語英文譯寫的問題與對策”(2015SJB548)
徐紅新,女,蘇州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英漢對比與翻譯教學研究。
H315.9
A
2096-3262(2017)06-005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