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亮
【內容摘要】隨著我國社會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多種富有技術性的教學手段也被廣泛應用,也促進了我國教育事業(yè)的完善及發(fā)展。其中化學課程是高中階段的難點和重點,利用新科技“微課”教學手段,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使教師提高教學效率,對化學課程教學有著重要意義。
【關鍵詞】“乙醛”教學 微課模式 高中化學教學
在高中化學課程教學過程中,化學教師一直研究和開發(fā)能夠提高學生化學學習效率及教學質量的方式,在如今技術進步飛快的社會中,“微課”模式教學就為化學教師帶來了便利。
一、微課模式下的高中化學課程模塊設計
(1)微課模式的基礎還是按照課程標準來設置的,以教材為基礎,在其中選用一些學生自學時比較吃力的、具有代表性的內容,比如一些理論知識、概念、原理、實驗過程等等,有效的解決化學課程教學中的難點、重點等問題。
(2)微課模式的形式主要是結合學生學習化學的特點及學生自身的特點來制定,采用抽象和具象相結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提升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3)微課主要結合自身的特點及化學課程的資料從而構成高中化學課程教學應用模型,分為課前自學版塊、課堂學習版塊和課后復習版塊三種。在學生完成課前預習之后,在課堂中通過觀看微課中的學習視頻從而解決自主學習中遇到的問題;課后預習板塊主要是通過微課對化學課程中的難點進行再一次消化,使學生能夠鞏固知識,并加深知識的記憶①。
二、以“乙醛”教學為例研究微課模式下的高中化學課程教學
在以“乙醛”為例研究高中化學課程教學在微課中的應用時,可以把其知識內容分為三個單元來進行講述,并且制作三個關于“乙醛”的小視頻。
1.講述乙醛物理性質知識
制定學習目標:學習乙醛的物理性質。
制定學習任務:
(1)提出問題:問學生,通過觀察乙醛樣品,你可以說出那些關于乙醛的物理性質?
(2)研究:如何區(qū)別葡萄糖及乙醛兩種無色無味液體?
(3)深度研究:如何使乙醛液體與水分解?
(4)分析思考:觀察學生在觀看乙醛物理性質視頻過程中是否有疑問,如若沒有教師可讓學生用自己所學知識解決此問題。在關于乙醛物理性質的問題中,學生通過觀察及思考對此進行總結講述;在區(qū)分葡萄糖與乙醛兩者液體時,學生通過對兩者分別測其密度及沸點來進行分析。通過以上描述可以得知,通過觀察學生課前預習、教師在課堂上提出相關問題、使學生自己設計實驗等活動中,可以使學生對化學知識的理解加深,使學生在其中學到思考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辦法,從而提高學生對化學知識的理解能力②。
2.講述乙醛的組成結構
制定學習目標:充分了解乙醛的組成結構
制定學習任務:
(1)提出問題:根據乙醛的分子式是否能寫出其結構形式。
(2)研究:乙醛在同一平面中一定有幾個原子?在同一平面中可能有幾個原子?
(3)深度研究:通過播放小視頻提問學生在CHO轉變?yōu)镃OOH的過程中有哪些反應?
(4)分析思考:了解乙醛組成結構這一單元中內容比較抽象化,學生的思維難以通過觀看小視頻就充分展開。所以教師可根據學生的理解程度動手組裝其內部分子結構模型,使其形象具體化,并且在此時播放講解乙醛分子結構的小視頻,以此來使學生展開充分的想象空間,從不同的角度認識此知識。
3.講述乙醛和強氧化劑之間的反應
制定學習目標:了解乙醛的性質。
制定學習計劃:
(1)提出問題:乙醛與強氧化劑之間有哪些反應?
(2)研究:使酸性溶液褪色的液體一定是乙醛?
(3)深度研究:在學過的化學知識中,有哪些可以使酸性溶液褪色的有機物?
(4)分析思考:在學生通過對乙醛與氧氣反應的小視頻觀看時,里面對此內容有文字講述及細節(jié)講授,教師為了學生能夠對此知識深度理解,還可讓學生背寫相關的化學公式,從中找到自己的錯誤,并且及時糾正,加深對乙醛性質的理解。還可使學生通過實驗演示此內容,加深對乙醛性質知識的理解。并且使學生互相探討交流“有哪些可以使酸性溶液褪色的有機物”這一問題,幫助學生了解有機物的組成對其性質的影響③。
三、結束語
微課是技術新時代的產物,也是一種最新、有效的教學輔助工具,不管是在高中化學課程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對今后的教學教育活動也有著促進作用。將微課運用到高中化學課程教學中,不僅能夠充分的激發(fā)學生對化學的學習興趣,還能使學生在課外進行自主學習,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應積極使用微課,也進一步的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
【注釋】
① 劉巖. 微課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應用的初步探索——以“乙醛”教學的微課應用模型為例[J]. 化學教育,2015,36(11):22-25.
② 孫微微. 微課在教學中應用的初步探索——以“乙醛”教學的微課應用模型為例[J]. 高中數理化,2016(2):62-62.
③ 佚名. 微課在高中化學教學應用中的初步探索——以“乙醛”教學的微課應用模型為例[J]. 讀與寫:上,下旬,2016,13(4).
(作者單位:江蘇省如皋市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