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日,哈爾濱至大連高速鐵路開通運營5周年,累計安全開行動車組列車33萬列,運送旅客突破3億人次。
作為世界上第一條投入運營的穿越高寒地區(qū)的長大高速鐵路,5年來,全長921 km的哈大高鐵成功應對102場風雪考驗,運輸安全持續(xù)穩(wěn)定,旅客運量逐年增長,服務品質不斷提升,社會綜合效益顯著,為東北地區(qū)經濟振興發(fā)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哈大高鐵沿線冬夏溫差超過70℃,特別是進入冬季風雪天氣增多。中國鐵路沈陽局集團有限公司經過實踐摸索,形成了一套應對嚴寒、冰雪天氣運營安全組織措施,同時制定冰雪預警處置措施,建立氣象災害預警預報系統(tǒng),降小雪時,提前準備進路,啟動電熱道岔除雪裝置,對道岔進行加熱融雪;降中雪時,采用列車按站間間隔行車;降大到暴雪時,啟動道岔融雪裝置和人工清掃“雙保險”。
5年來全線共降雪102場,累計212.5 h,平均雪深67 mm。依靠嚴密的組織、科學的調度和有力的指揮,哈大高鐵一列列動車組穿越風雪,全力滿足旅客出行需求。
運輸安全持續(xù)穩(wěn)定。作為中國乃至世界第一條高寒高鐵,在沒有成形經驗借鑒情況下,經過多年自主探索創(chuàng)新,全面掌握了高寒高鐵的運營和維護技術。每年11月中旬到翌年4月中旬,每周開行一趟高速綜合檢測列車,實時監(jiān)測哈大高鐵各項技術指標,5年累計開行20萬km,相當于繞行地球近5圈。檢測列車開行頻次和密度為其他高鐵2倍,堪稱“國內之最”。
開通運營初期,對哈大高鐵實行冬、夏兩張運行圖,分別按時速200 km和300 km兩個速度等級開行動車組列車。從2015年12月1日起實行“冬夏一張運行圖”,全年按時速300 km運行。經過5年運營實踐,哈大高鐵形成了基礎設施、移動設備、綜合檢測、防災減災、應急救援為一體的安全管理體系,建立了系統(tǒng)配套的高寒高鐵安全保障體系,確保了哈大高鐵的安全有序運營。
旅客運量逐年增長。開通初期,哈大高鐵每天開行動車組列車67對,日均提供客座席位43 101個;目前,每天開行動車組列車增加到110對,日均提供客座席位140 034個。
2013年日均發(fā)送旅客 8.8萬人,2014年10.7萬人,2015年14.7萬人,2016年23.9萬人,2017年26.6萬人,實現逐年增長,其中2017年5月1日發(fā)送旅客41.6萬人,創(chuàng)單日發(fā)送旅客最高紀錄。5年來,哈大高鐵累計開行動車組列車33萬列,安全運送旅客突破3億人次,相當于東北3省總人口3次乘坐哈大動車組出行。
哈大高鐵開通5年來,形成以哈大高鐵為縱貫南北主軸,北部銜接哈齊、哈牡、哈佳3條高鐵,中部銜接長琿、長白烏及規(guī)劃的四通3條高鐵,南部銜接沈丹、丹大的高速鐵路網,并通過與秦沈客專(京哈線秦沈段)銜接,融入全國高速鐵路網。覆蓋遼寧14個地級城市中的12個、吉林9個地級市和自治州中的5個,形成以沈陽、長春、大連等城市為中心的2h經濟圈、各主要城市到北京的4~6h經濟圈。
如今,哈大高鐵列車已經聯(lián)通東北、華北、華中、華東等主要城市,通過中轉換乘可以通達國內所有高鐵城市。四通八達的高速鐵路網,極大縮短了區(qū)域時空距離,拉近了地區(qū)“經濟距離”,如縱橫交錯的動脈血管,為東北地區(qū)振興發(fā)展注入新的生機與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