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金
【關鍵詞】 寄宿制學校;留守兒童;問題;解決策
略
【中圖分類號】 G62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05—0027—01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fā)展,城市化步伐的加快,越來越多的農民工背井離鄉(xiāng)進城打工,有些農民工把子女扔給老人監(jiān)護或寄養(yǎng)他人,于是在我國廣大農村中出現一個新的群體——留守兒童。據調查顯示,留守兒童的數量呈逐年上升趨勢,并引發(fā)了一系列社會問題,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寄宿制學校作為處理此類問題的一種重要途徑,其主要集學習、生活于一體,已成為留守兒童成長的重要基地。本文主要分析當前的寄宿制學校留守兒童在生活教育中出現的問題,并相應地提出了合理的解決措施。
一、寄宿制學校留守兒童教育中突出問題的成因分析
1. 學校方面。從當前的寄宿制學校的發(fā)展狀況來看,學校沒有充分發(fā)揮其本身的功能。首先,教育在實用主義及功利性思想的影響下,人們判斷事情的標準都偏靠了眼前的利益,在如今以教育為重的社會,各學校之間開始以學生成績?yōu)檩^量展開競爭,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學校越來越重視學生的學科成績,片面地追求學生的試卷分數,而忽視了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和想象力等全方面的培養(yǎng)。
2. 家長方面。留守兒童寄宿在學校里,只能通過電話與父母交流,父母也只能通過這種方式關心自己的孩子,電話交流不管是在時間還是空間上都有限,父母無法切實地了解孩子的真實情況,即使是電話交流,很多家長也是單單關心孩子的成績以及身體狀況,這樣很容易使得學生逐漸產生一種只有成績好家長才會高興的想法,這對兒童的成長而言非常不利。
3. 學生方面。兒童時期正是生理和心理發(fā)育的關鍵時期,也是性格形成的關鍵時期,需要的是一個健康溫馨的家庭氛圍,家長的關懷至關重要,寄宿制的生活恰恰使兒童與家庭生活脫離了一部分,在這種心理還不成熟的階段,過分關注成績使得學生對成績也更加偏執(zhí),一旦成績不好,就會受到來自家庭的壓力,進而自卑,產生一系列的心理問題。
二、解決策略
1. 改善寄宿生活條件。在農村,很多學校的寄宿條件并不好,一個宿舍往往需要擠較多人,而人一多就容易有各種矛盾沖突,這不僅給學校管理上增加了難度,對學生成長也不利。因此,學校寄宿宿舍人數不能過多,再者是寄宿生活的環(huán)境要改善,盡管農村學校一些設施跟不上現代化進度,但學生生活的環(huán)境必須干凈整潔,提供給兒童一個溫馨的生活環(huán)境,為保證學生的安全,必須按標準配備足夠的生活指導教師。
2. 班主任要多關注寄宿學生。對于寄宿的兒童來說,最難適應的是陌生的環(huán)境及獨立的生活方式,寄宿在學校的兒童要有生活自理能力,但不是所有的兒童都具備這種能力,在遠離了家人的生活下,兒童在心理上會有落差感,在這樣一個敏感的時期,需要成年人的指導和幫助。所以,對于班主任來說,除了平時關心學生的學習情況外,還要多加關注寄宿生的生活狀況,保證學生在學校能夠健康的生活。兒童好奇心較重,比較貪玩,學校除了提供生活條件外還要安排課余時間的活動,比如組織寄宿兒童做一些智力游戲以及一些體育活動,建立起幫扶體系,從日常生活的每一個細節(jié)抓起,堅持校內與校外相結合,引導與糾錯相結合,教學區(qū)與情感區(qū)相結合,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學生健康快樂地生活。
3. 呼吁家長進行配合。兒童正處于成長階段,需要的不僅僅是學校里的學習教育,更多的是家長父母的關愛,在小學時就讓學生與家人分離,不僅不能提高學生的成績,還會使學生對學習產生厭倦心理。寄宿在學校的兒童一般與家長的聯(lián)系都比較少,這也是很多留守兒童的缺憾,所以寄宿制的兒童更要充分地與家長盡可能地多交流。為了讓學生能感受父母隨時隨地的關懷,學校應該盡可能地多與家長溝通,將學生在學校的生活情況如實地匯報給家長,并提供家長與學生交流的平臺。
(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2016年度立項課題《農村寄宿制學校留守兒童成長教育策略研究》研究成果,課題編號:GS[2016]GHB0396)
編輯:蔡揚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