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丹丹
G615
班級是幼兒園進行保教活動的基本單位,是幼兒一日生活的主要陣地,所以良好的班級管理是班主任老師非常重要的一項工作。通過這幾年的班主任工作經(jīng)驗,我覺得良好的班級管理就是要處理好三種關系:教師與家長的關系、教師與教師的關系、教師與幼兒的關系。
一、教師與家長的關系是基礎。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家庭是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并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幼兒教育因其教育對象的年齡特點,是需要家長的密切配合、支持、才能得到好的效果。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的效果取決于學校和家庭的教育影響的一致性。如果沒有這種一致性,那么學校的教學和教育過程就會像紙做的房子一樣倒塌下來?!彼?,教師與家長的關系是良好的班級管理的基礎。只要家長認可你,相信你了,那么一切活動他們都會積極配合,遇到問題他們都會真誠理解,那么我們教師的工作就會事半功倍,可是要家長接受你很容易,認可卻很難,尤其是我們新接一個班級的時候,由于彼此的陌生,不了解,家長往往會對老師有戒備,挑剔的心理。這個時候,我們教師要用自己的專業(yè)知識,個人修養(yǎng),盡快征服家長。
本學期,一開學我們班來了15名新生,新生會因新的環(huán)境,新的老師,新的班規(guī)而不適應,哭鬧入園,哭鬧離園。新生家長雖然都客客氣氣,可是他們都在審視我們教師,送了孩子入園后不肯離開,躲在門后看;我們糾正孩子挑食,家長也委婉表達了意見,雖然我們也清楚解釋了原因,可是家長就說這樣孩子就怕老師了,不愿意來幼兒園……當時,真的很讓人頭疼。好在開學不久,我們召開了以班級為單位的家長會,在家長會上,我為家長精心準備孩子在幼兒園一日生活的各個環(huán)節(jié)的視頻,讓家長看到,在他們離開后,孩子都是開開心心參與活動的。然后用我的幼教知識和心理學知識為家長講解了幼教的重要性,我們幼兒園的辦學理念,我的教學理念……通過這樣一次交流的機會,我成功地征服了我們班的家長。從此,我們班反應情況的家長幾乎沒有了,班級有任何活動,家長都積極支持,成為了我們教學中的助力。
二、教師與教師的關系是關鍵。
有了良好的家園關系,我們還要有和諧的教育團隊。在一個班級中有班主任、配班教師和保育員三名老師組成的教育團隊,三位教師之間是否和諧是班級一切工作能否得以順利進行的關鍵。幼兒園的班級事務繁多且細碎,而無論大事、小事都馬虎不得,僅憑班主任一人是無法完成,需要班級里三個老師共同協(xié)作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在班級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要幫助組員認清自己在班級里的角色,明確自己的任務,積極完成的自己的工作,幫助并督促組員完成自己的工作;在與同事交往中,班主任要真誠以待,當同事出現(xiàn)問題,能幫忙就一定出手幫忙,當發(fā)現(xiàn)有人情緒不好,就及時找她談心,使其消除憂慮和不快,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
三、教師與幼兒的關系是重點。
教師與幼兒是教育過程中兩個最主要的要素,二者之間關系如何,直接影響著教育效果的成與敗?!队變簣@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教師要建立良好的師生、同伴關系,讓幼兒在集體生活中感到溫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任感。因此構(gòu)建良好的師生關系是一個和諧班級的關鍵條件。相信每位教師都有自己的教學理想,我的教學理想是:當我不教孩子以后,孩子還會喜歡我,家長還會承認我讓孩子有所成長。為了我的教育理想,我在日常工作是這樣做的,對幼兒采用“公平平等”、“ 嚴慈相濟”、“激勵賞識”三種態(tài)度,給幼兒“常規(guī)教育”、“安全健康教育”、“社會公德教育”三種教育。
三種態(tài)度:
1.平等對待每一位孩子。
班級里那么多孩子,一定就會出現(xiàn)不同背景的孩子,還會有親疏不同的孩子,如自己同事,親朋好友送來的孩子。面對各種各樣的孩子,我盡力做到平等對待。別以為孩子小不懂,其實小班的孩子就可以觀察老師是否偏心,而偏心是傷害孩子感情的一種最失敗教育。
2.對待孩子要嚴慈相濟。
一日生活中,孩子們有問題,我都會立刻幫助他們,比如誰的鞋穿不上,誰的鞋帶開了,誰的衣服脫不下來……所以我們班孩子遇到這樣問題,一定會來找我。我通過這樣生活中的小細節(jié)讓幼兒感受有困難可以依靠老師,從而讓他們產(chǎn)生信任感和安全感。但是對待孩子犯錯的時候,我都會指正他們,對于不積極改正的孩子一定會有懲罰,比如過了適應期還哭鬧入園的孩子,我就會和家長溝通晚點來接他,多次挑食的孩子不獎勵小紅花……這樣嚴慈相濟的對待孩子,孩子們對我既喜愛,又尊敬、信服。
3.采用激勵,賞識教育法。
清代教育家顏元說過,“數(shù)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泵總€孩子的內(nèi)心都是渴望被肯定、被認可、被承認的,所以我一直是激勵、賞識教育的推崇者。對于孩子,我們要觀察每個孩子的優(yōu)點,及時給予鼓勵和表揚,讓每個孩子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樹立自信心和榮譽感。
三種教育:
1.生活常規(guī)教育。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要根據(jù)幼兒的需要建立科學的生活常規(guī),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飲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習慣和生活自理能力。幼兒良好、文明的行為習慣正是班級開展工作的保證。因此,教師必須重視幼兒一日生活中的生活常規(guī)教育。我們班幼兒早入園要問好,晚離園要告別,飯前便后必須洗手,吃飯不挑食,午睡不打鬧,按時起床……一日生活中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我們班都有規(guī)則。我們教師都會時時提醒幼兒按照規(guī)則活動、做事,以便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2.健康、安全教育。
因為個人的經(jīng)歷的原因,我深刻認識到健康是一個人最重要的財富。我通過講故事、看視頻等活動讓幼兒明白偏食、挑食對身體有傷害,培養(yǎng)幼兒孩子養(yǎng)成健康的飲食習慣;使孩子懂得良好的作息時間有利于身體的發(fā)育,培養(yǎng)他們的時間觀念……等。同時,對于孩子安全教育也非常重要。通過各種形式,讓幼兒能簡單處理意外情況,懂得遠離危險隱患,熟記各種應急電話號碼,遇到問題知道找警察叔叔求助……
3.社會公德教育。
每次看新聞看到我們國人在外國旅游而因為不文明行為被曝光,我就覺得心里很難受。我不能改變所有人,但作為教育人,我覺得我可以從改變我的學生開始。我通過各種隨機教育的機會,對孩子進行社會公德教育。我給孩子們一個理念就是“不要給別人添麻煩”,因為不要給清潔工人添麻煩我們不可以隨意亂扔垃圾,不給售貨員添麻煩,我們不可以隨意弄亂貨物……社會公德教育,不是我對孩子說了,孩子們就一定會做到,但是我在孩子心里種下一個種子,會在合適的時機發(fā)出嫩芽,開花結(jié)果。
以上,就是我關于班級管理的一點淺見。每個幼兒就是一粒種子,班級就是一片土地,只有肥沃的土地才能長出茁壯的幼苗。我們一線教師要運用自己的專業(yè)知識,總結(jié)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為我們的幼兒耕耘出一片沃土,呵護他們茁壯成長!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2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