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比較視野”下的城市理論批判與重建

2017-04-11 06:34:23邱嬰芝李志剛武漢大學湖北武漢4007中山大學廣東廣州5075
四川行政學院學報 2017年2期
關鍵詞:視野城市化尺度

文 肖 俊 邱嬰芝 李志剛(..武漢大學,湖北武漢 4007;.中山大學,廣東廣州 5075)

“比較視野”下的城市理論批判與重建

文 肖 俊1邱嬰芝2李志剛3(1.3.武漢大學,湖北武漢 430072;2.中山大學,廣東廣州 510275)

基于歐美經驗的傳統(tǒng)城市理論正面臨瓦解。進入新世紀以來,對傳統(tǒng)城市理論的批判和反思已逐步成型,現(xiàn)有城市理論面臨轉型重構。從“比較視野”出發(fā),回顧城市理論的發(fā)展進程,系統(tǒng)梳理針對當前城市理論的批判與重建,對于當前中國城市理論建設實踐有重要意義。

比較視野 城市研究 城市理論 后殖民主義

進入21世紀,全球化和信息化進一步推進,信息技術、社會、經濟、文化迅速發(fā)展,城市化進程呈現(xiàn)全新特征。全球54%的人居住在城市,人類已經全面進入“城市時代”,尤其是發(fā)展中國家的城市化進程加速,中國、印度、非洲、南美等國家和地區(qū)的城市建設成就舉世矚目。城市化創(chuàng)造出全新的全球尺度,城鄉(xiāng)難以區(qū)分,完全自然的空間已經消失(Brenner,2013)。新的城市發(fā)展趨勢對傳統(tǒng)理論提出挑戰(zhàn),城市理論面臨全面轉型重構。傳統(tǒng)城市理論呈現(xiàn)理論與實踐的“分割”狀態(tài),同時發(fā)展中國家的經驗沒有出現(xiàn)在城市理論版圖之上(Robinson,2002;Roy and Ong,2011);傳統(tǒng)城市理論具有“歐美中心主義”色彩,缺乏對于南半球國家城市化建設經驗的重視。從“比較視野”出發(fā),城市理論應強調城市的多元性、多樣化,研究全球層面的不同城市,推動實現(xiàn)豐富多樣的城市理論生產(Mcfarlane,2010),以此獲得新的認知,建設更具“世界主義”的城市理論(Robinson,2002;2006)。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以來,中國城市化進程從1978年的17.9%快速提升至2014年的54.77%,城市數(shù)量從1978年的193個暴增到2014年的653個,用幾十年的時間走完了西方幾百年的歷程,期間大量借鑒來自歐美的城市化理論與經驗,成就舉世矚目。不過,套用西方理論也同時導致了城市無序蔓延、同質趨勢明顯、千城一面等問題。隨著全球化進程的推進,各國的交流與聯(lián)系愈發(fā)緊密,中國大城市的國際性不斷增強,更多中國城市出現(xiàn)在全球城市名單中;中國已與80多個亞非拉國家的400多個城市建立了友好城市關系,推動絲綢之路經濟帶等跨國項目建設。如何在全球化浪潮中構建有中國特色的新型城市化建設路徑和理論,如何通過經驗輸出構建中國在城市建設知識生產方面的軟實力,已經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比較視野”下的城市理論發(fā)展進程

“比較”是探討問題所用的一種常用方法?!氨容^視野”是一種研究策略、思維方式,在知識產生過程中發(fā)揮關鍵作用。比較的概念在實證社會科學研究中廣泛存在(Swanson,1971;Elder,1976)。比較意味著研究一個及以上的事件、目標、結果或過程,發(fā)現(xiàn)其中的相似性或差異性。比較研究致力于描述、解釋出現(xiàn)在不同社會單元(城市、團體、區(qū)域、國家、社會、部落)的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現(xiàn)象,并以此構建理論(Ward,2011)。“比較視野”的城市理論將比較的概念及方法運用于城市這一研究對象,以此界定城市,并對城市環(huán)境予以評估。

“比較視野”下的城市理論產生于20世紀40年代。人類學和社會學研究大量采用比較方法,不斷擴大城市社會生態(tài)范式的實證范圍。其中沃思的“城市作為一種生活方式”的思想深入人心,探討貧困城市的人類學研究不斷增加(Lewis,1961),促進了城市比較研究的興起。進入1970年代后,“比較視野”因其實用性而快速發(fā)展并達到鼎盛(Pickvance,1986)。在這一時期,馬克思主義作為重要的理論框架影響并鼓舞了比較城市研究。同時人類學研究的不斷發(fā)展,對欠發(fā)達地區(qū)城市的研究持續(xù)深入,促進了比較研究的發(fā)展。這一時期的研究強調建立模式和規(guī)則,在對城市政治經濟問題的探討上包含了多樣的跨國家比較視角(Harloe,1981),建構了“基于跨國的城市社會科學的新流派”(Walton,1976)。然而自1980年代以來,比較城市研究發(fā)展逐漸放緩。一方面,將全球劃分為不發(fā)達和發(fā)達地區(qū)、發(fā)展中國家和發(fā)達國家,限制了比較城市化在不同類別城市之間的比較。另一方面,由于后現(xiàn)代主義和后結構主義方法的興起,動搖了作為比較城市研究基礎的認識論假設(Osborne,2005;Boudreau et al.,2007;Nijman,2007a)。盡管這一時期比較研究方法在城市研究中的作用持續(xù)發(fā)揮(Castells,1983;Pickvance, 1986;Oliviera,1996),但它已經被大大邊緣化了。

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全球化進程的深入,政治、經濟、社會等各方面的信息與資源的空間流動持續(xù)加強。有關城市理論、建筑、發(fā)展策略的知識在全球廣泛傳播;城市政策或模式開始出現(xiàn)全球性移植(McCann,2011);城市轉型中出現(xiàn)的問題、沖突普遍得到全球性的響應。在全球化的助推下,對“全球城市”(或世界城市、國際化城市)的研究出現(xiàn)了前所未有的熱潮。此時,比較視野聚焦于全球城市,將盛行的世界城市、全球城市方法有效應用到比較城市研究,對全球各城市進行等級分類,例如,基于經濟指標,將城市分為“alpha城市”,“beta城市”(Taylor,2004),并進行對比研究。

進入21世紀,發(fā)展中國家的城市化全面興起,那些曾經作為邊緣的城市因其新興的城市化發(fā)展模式與問題正在動搖傳統(tǒng)的歐美范式解釋框架,挑戰(zhàn)陳腐的觀點。繼承的城市理論出現(xiàn)新一輪的認識論危機,傳統(tǒng)的城市理論存在“盲區(qū)”,與當前快速變化的城市化景觀脫節(jié)(Brenner,2013)。呼吁城市理論應實現(xiàn)“去中心化”,關注日常的城市經驗和地方經驗 (Ash Amin and Stephen Graham,1997),“取消隔離”(Mcfarlane,2010),并將南半球城市化實踐中產生的知識納入研究范圍。比較視野下的城市研究聚焦地方層面,既突出城市多樣性,又概括城市的普遍規(guī)律,推動城市理論的“民主化”(McFarlane and Robinson,2012)。

二、“比較視野”下的城市理論批判

理論作為“超越單一案例發(fā)聲的方式”,是比較研究的重要方向(Connell,2007)。為此,新的城市理論需要關注對于傳統(tǒng)城市理論的批判,尤其是內在假設,對比較城市研究策略的批判,借鑒不同學科獲取知識的方式及城市多樣化建設經驗,關注城市空間的復雜性、多樣性、聯(lián)系性,從而重塑比較研究的方法論基礎。

長久以來,由于不同類型城市之間無法比較的內在假設局限了比較城市研究的范圍,再加上比較研究較為嚴格的方法論,在基礎上限制了對有著特定共性的城市的比較。城市研究的歷史是一部現(xiàn)代化和發(fā)展主義的歷史。隨著工業(yè)革命在部分地區(qū)的快速發(fā)展,人們將特定的城市和現(xiàn)代化經驗緊密聯(lián)系。在先進的工業(yè)地區(qū),富裕國家中的城市往往被認為是創(chuàng)造、傳播、體驗現(xiàn)代性的優(yōu)勢地區(qū),因而是當代的、新興的。在這種認識下,現(xiàn)代的城市與非現(xiàn)代的城市產生對立,被認為無法進行比較。發(fā)展主義理論策略繼而產生,它關注現(xiàn)代性,并鞏固了城市的類型化研究——非現(xiàn)代的地區(qū)是欠發(fā)達的、需要發(fā)展的地區(qū)。對城市學家而言,城市的形式和結構往往體現(xiàn)了欠發(fā)達的特征:有限的城市基礎設施,非正規(guī)的建設路徑、經濟活動,城市缺乏資金、規(guī)劃,人口增長迅速但經濟增長緩慢,外部依賴強。通過這些特征,多元的城市被簡單地劃分為發(fā)達/發(fā)展中城市,第一世界/第三世界城市,南半球/北半球城市等。正是因為現(xiàn)代性和發(fā)展主義的理論,形成了當今城市研究的基礎,認為不同類型的城市之間無法比較(Robinson,2006)。但是,當前許多研究表明所謂“非現(xiàn)代性”的城市并非僅保持其傳統(tǒng)元素,而是將這一傳統(tǒng)植入到現(xiàn)代城市中。例如,人類學家發(fā)現(xiàn)非洲某些部落的人移居城市后,將部落文化帶到城市并與鄉(xiāng)村緊密聯(lián)系,因而,城市同時被原始、傳統(tǒng)所塑造。欠發(fā)達理論則認為貧窮國家的城市經驗與富裕、強權國家中的組織機構密切相關。因而,現(xiàn)代與傳統(tǒng)、發(fā)達與發(fā)展辯證聯(lián)系,以往靜態(tài)的、非辯證的二元分類視角存在較大問題。

由于現(xiàn)代性和發(fā)展主義導致了城市的類型化,使得比較城市研究趨于偏狹,出現(xiàn)了城市研究的“歐美中心主義”。由于西歐和北美通常被認為是現(xiàn)代性的典范,是具有先進的城市知識和實踐的分類,傳統(tǒng)城市理論往往局限在歐美地區(qū),并且以歐美的城市經驗和理論為基礎,而將其他地區(qū)的城市作為參照對象。城市理論存在明顯的地理分割,并主要聚焦于西方城市,而不認為南半球城市能夠改變城市知識結構和城市理論(Mcfarlane,2010)。其次,盡管城市研究者清楚地意識到地方與歷史具有特定性,但不同類型城市不可比的假設限制了全球范圍的城市比較,城市研究傾向于比較類似的城市,并從類似的城市中得到認識。這使得比較研究(包括相似性和差異性)局限在尋找相似性或既存可用的解釋中 (Kantor and Savitch,2005),而忽略了差異性的比較研究是產生新知識與經驗的重要途經。傳統(tǒng)理論往往將一個城市作為模型或普遍性的解釋(通常是歐美城市或東京、巴塞羅那等全球城市),進行范例城市與其他城市的比較分析。例如洛杉磯學派通過將洛杉磯與其他城市進行比較,認為洛杉磯是世界城市的縮影(Soja,1989),是范例城市或后現(xiàn)代城市主義的典范(Dear,2000)。但這種比較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全球其他城市的有效經驗,是表面的且缺乏啟發(fā)性(Beauregard,2003)。

“比較視野”的邏輯在于比較某些尺度單元(國家、城市或任何其他單元)的特征。通過控制相似的變量,并且隔離其他可能造成差異結果的潛在變量進行分析 (Denters and Mossberger,2006)。首先,傳統(tǒng)的比較城市研究對地理尺度的認識和處理存在問題(Savitch and Kantor,1995;Brinegar and Leonard,2008)。尤其許多城市政治經濟的比較研究通常涉及行政層級的問題,他們往往將每個層級尺度(國家、區(qū)域、城市)理所當然地作為本體論和認識論的前提(Cole and John,2001;Sellers,2005;Pierre,2005),但某一特定等級(例如鄰里或大都市)包含的單元具有差異;以國家層面的標準來決定城市可比較性的做法也受到質疑(Sellers,2005)。主流城市研究仍以考慮地理尺度為主,認為尺度是地圖上預先設定的、固定的單元(Denters and Mossberger,2006)。但在過去的20年中,地理學發(fā)展了一系列動態(tài)變化的理論來分析尺度,認為地理的尺度是由社會建構的(Smith,1993;Swyngedouw,1997,2000;Peck,2002),應將其作為一個社會空間實踐的策略場所(Brenner,2009)。其次,傳統(tǒng)研究通常將城市作為離散的、自我封閉的、在分析上互不相關的目標。多數(shù)研究以傳統(tǒng)的地方認識論為特征,即假定所有的社會關系的組織建立在封閉且離散的地域單元中(Brenner,2004),忽略了城市的開放性以及城市之間的聯(lián)系性特征。

三、“比較視野”下的城市理論重構

我們需要在新世紀的全新地理格局下重新認識城市、尺度等基本概念。在批判、繼承的基礎上,發(fā)展“比較視野”下的新理念、新方法和新策略。城市理論的重新定位以及比較研究復興的過程需要適應當前全球尺度的城市研究,這意味著研究者需要“重塑社會-科學知識前進的路徑”,將所有的城市作為理論和實踐生產的場所(Connell,2007)。

首先要打破不同類別城市不可比的假定。拒絕將城市劃分為巨型城市、亞洲城市、非洲城市、前社會主義城市、第三世界城市等的分類傳統(tǒng),采用諸如“普通城市”之類的新概念,關注城市的多樣性,用世界主義的方式(cosmopolitan)來理解城市。同時,借鑒后殖民主義研究中“去殖民化”的理念,超越現(xiàn)代性、發(fā)展主義的框架,打破西方主導的城市理論與研究范式。拓展比較城市研究實證案例的地理范圍,將不同城市的多樣性納入到理論構建中,不僅僅要發(fā)現(xiàn)差異性所在,更要探究在考慮不同的城市和背景后,城市理論和方法會如何改變。

其次,在地理尺度上,需要重塑適合比較研究的單元。尺度不是絕對的、固定的地理單元,而應該用演變的、流動的、動態(tài)的、過程的、社會空間斗爭的概念進行理解(Ward,2010)。許多學者將整體的功能性城市作為比較單元,來研究經濟區(qū)、城市網絡的運作、城市空間形式、大都市內管治結構等話題(Scott,2001)。在這一尺度上,通過對內部分異的、多中心的大城市(無論在富裕還是貧窮的背景下)進行比較,有助于闡明經濟環(huán)境變化時(諸如結構調整、自由主義、經濟危機等)大都市的空間變化動力(Rodriguez-Posé et al.,2001;Rogerson and Rogerson,1999)。但是選擇這一尺度或地域作為分析的單元同樣需要考察特定的研究問題,不能一概而論。城市比較的單元不是國家尺度也不是城市尺度,應超越城市實體范圍的過程(循環(huán)、流動過程)以及小于城市尺度的現(xiàn)象。一方面,許多城市的現(xiàn)象聯(lián)系于超越城市實體范圍或地域界限的網絡及循環(huán)中,因而這些聯(lián)系本身成為比較的單元。另一方面,在全球范圍的城市中,許多城市的某一層面受相同過程或因素的影響 (管治制度、經濟全球化、管理技術、政策和政治項目等)而持續(xù)重構,因此能夠作為比較的單元,以其自身的特點得以在眾多不同的城市背景下進行比較研究。應強調地理尺度的社會建構、相關性、動態(tài)性。

最后,城市是開放的、相關的、多元的,比較城市研究應該拒絕將城市理解為離散的、自我封閉的單元(Ward,2010)。以往對于城市的認識有著系統(tǒng)上的弱點,在進行比較研究之前需要明確如何理論化“城市”(Walton,1976)。城市是具有多種軌跡的,在歷史上和政治上具有多種可能性(Massey,2005)。值得注意的是,城市間的聯(lián)系是多方向性的,比如這種聯(lián)系不僅僅是從富裕國家到貧窮國家。同時,強調城市動態(tài)發(fā)展的過程而不是分類,這對于發(fā)展中國家更加有效,從而拓展地理上和功能上相關的過程范圍(Marcuse and van Kempen,2000)。

基于以上對傳統(tǒng)比較研究理論的批判與反思,研究者應開始注重城市的多樣性、關聯(lián)性、過程性,并基于此創(chuàng)新比較研究的新策略。從“比較視野”出發(fā),強調將不同城市的層面聯(lián)系在一起的多元跨國聯(lián)系,這樣的跨國研究有助于突破對城市有界性、封閉性的認識,從而促進對城市更為關系化的理解??梢酝ㄟ^一個特殊案例與其他多個案例的比較來更深入地理解這一案例的特殊性和普遍性,檢驗概括規(guī)律,并且促進理論討論。

同時比較研究應納入個體案例和整體系統(tǒng),部分不能獨立于整體而存在,這意味著社會、經濟、文化等各種聯(lián)系以及其包含的空間范圍,成為了合并比較研究的基礎。即比較分析的單元通過多元的歷史進程進行聯(lián)系,并在系統(tǒng)中相互塑造并彼此依賴。系統(tǒng)是自我發(fā)展、并在歷史中逐漸形成的。據(jù)此,城市不是離散、封閉的單元,城市中社會關系和權力相互作用,并與其他更廣泛的區(qū)域、國家、城市相互聯(lián)系。地理上的尺度不是固定的,而是社會建構的(Collinge,1999;Peck,2002)。最后,我們需要不斷進行理論反思,對當前具有缺陷的方法和理論進行批判和反思,從而發(fā)展新的比較視野。

四、結論與研究展望

當代比較城市研究的復興絕非偶然。全球化進一步加強了城市間聯(lián)系,要求城市研究更具國際化、開放化、動態(tài)化的視野,來增進城市間的相互了解和學習。誠然,世界上不存在統(tǒng)一的城市化模式,隨著發(fā)展中國家城市化進程的快速推進,不同背景下的城市化特征將會更趨明顯。實證的比較研究提供了思考不同背景下城市化建設路徑的機會,無論比較的對象是城市、特定的城市現(xiàn)象、城市化過程、或城市間聯(lián)系,都有益于城市化經驗的互相學習以及新理論的構建(Robinson,2014)。對于中國而言,“增長主義”造就的“中國奇跡”已成為過去式,隨著中國經濟進入“三期疊加”的“新常態(tài)”階段,城市化進程處于轉型的十字路口,面臨經濟、社會、生態(tài)等多種隱性危機以及各種治理矛盾,如何構建新型城鎮(zhèn)化成為中國城市研究的當務之急。而通過比較城市研究,借助其國際視野,吸取全球性的城市理論及建設經驗,能夠為構建有中國特色的新型城鎮(zhèn)化路徑及理論助力。同時,盡管比較城市研究強調發(fā)展中國家城市理論的重要性,但目前仍無法填補城市理論版圖的空缺。就中國而言,本土城市理論的缺乏仍是當前研究的短板所在,有中國特色的城市理論應該在比較中構建,在比較中完善,在比較中發(fā)揚。

[1]Brenner N.Theses on urbanization[J].Public Culture,2013,25(01):85-114.

[2]Robinson J.Global and world cities:a view from off the map[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2002,26(03):531-554.

[3]RoyA,OngA.Worlding cities:Asian experiments and the art of being global[M].John Wiley&Sons,2011.

[4]McFarlane C.The comparative city:knowledge,learning,urbanism[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2010,34(04).

[5]Robinson J.Ordinary cities:between modernity and development[M].London,UK,and New York,NY:Routledge,2006.

[6]SwansonG.Frameworks for comparative research:structural anthropology and the theory of action[M].Vallier,K.Comparative methods insociology:essays on trends and applications.Berkeley,C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1:141–202.

[7]ElderJW.Comparative cross-national methodology[M],InkelesA,ColemanJ,SmelserN.Annualreview of sociology.Palo Alto, CA:California Annual Reviews,1976:209–230.

[8]Ward K.Towards a relational comparative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cities[J].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2010,34(04):471-487.

[9]LewisO.Comparisons in cultural anthropology[M]. Moore FW.Readingsin Cross-Cultural Methodology.New Haven,CT:Human Relations Area Files Press,1961.

[10]Pickvance C G.Comparative urban analysis and assumptions about causalit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1986,10(02).

[11]HarloeM.Some noteson comparative urban research[M].Dear M,Scott A.Urbanisation and Urban Planning in Capitalist Society.London:Methuen,1981:179–195.

[12]Walton J.Politicaleconomyofworld urban systems:directions for comparative research[M].WaltonJ,MasottiLH.The city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crossnational research and newdirection in theory.London:Sage,1976:301–314.

[13]Osborne P.On comparability:Kant and the possibility of comparative studies[J].Boundary 2,2005,32(02).

[14]Boudreau J A,Hamel P,Jouve B,et al.New state spaces in Canada:metropolitanization in Montreal and Toronto compared[J].Urban Geography,2007,28(01).

[15]Nijman J.Introduction—comparative urbanism[J]. Urban Geography,2007,28(01).

[16]CastellsM.The City and the Grassroots[M]. London,UK:Edward Arnold,1983.

[17]OlivieraNDS.Favelas and ghettos:Race and class in Rio de Janeiro and New York City[J].Latin American Perspectives,1996,23(04)

[18]McCann E.Urban policy mobilities and global circuits of knowledge:Toward a research agenda[J].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2011,101(01).

[19]Taylor P J.World city network:A global urban analysis[M].London:Routledge,2004

[20]Amin A, Graham S.The ordinary city[J]. Transactions of the Institute of British Geographers,1997,22(04).

[21]McFarlane C,Robinson J.Introduction—experiments in comparative urbanism[J].Urban Geography,2012,33(06).

[22]ConnellR.Southern theory:social science and theglobal dynamics of knowledge[M].Cambridge:Polity,2007.

[23]Kantor P,Savitch H V.How to study comparative urban development politics:A research not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2005,29(01).

[24]SojaE.Postmodern geographies:thereassertion of space in critical socialtheory[M].London:Verso,1989.

[25]DearM.The postmodern urbancondition[M]. Blackwell,Oxford,2000.

[26]BeauregardRA.City of superlatives[J].City and Community,2003,2(03).

[27]Denters B,Mossberger K.Building blocks for a methodology for comparative urban political research[J]. Urban Affairs Review,2006,41(04).

[28]Savitch H V, Kantor P.City business: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on marketplace politic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1995,19(04).

[29]Brinegar S,Leonard J.Poverty and Affluence: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Economic Segregation in Metropolitan Cincinnati,Cleveland,and Columbus,Ohio,1970-2000[J].Urban Geography,2008,29(06).

[30]ColeA,JohnP.Local governance inEngland and France[M].London:UCL Press,2001.

[31]Sellers J M.Re-Placing the Nation An Agenda for Comparative Urban Politics[J].Urban Affairs Review,2005,40(04).

[32]Pierre J.Comparative Urban Governance Uncovering Complex Causalities[J].Urban affairs review,2005,40(04).

[33]SwyngedouwE.Neither global nor local:‘glocalisation’and the politics of scale[M].CoxKR.Spaces of globalization:reasserting the powerof the local.New York:Guildford Press,1997:137–66.

[34]Peck J.Political economies of scale:fast policy,interscalar relations,and neoliberal workfare[J].Economic geography,2002,78(03).

[35]Brenner N.World city theory,globalization and the comparative-historical method-Reflections on Janet Abu -Lughod's interpretation of contemporary urban restructuring[J].Urban Affairs Review,2001,37(01).

[36]Brenner N.New state spaces[M].New York,NY: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4

[37]ScottAJ.Global city-regions:trends,theory,policy[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38]Rodriguez-PoséA,Tomaney J,Klink J.Local empowerment through economic restructuring in Brazil:the case of the greater ABC region[J].Geoforum,2001,32(04).

[39]RogersonCM,RogersonJM.Industrial change in a developing metropolis:the Witwatersrand 1980–1994[J]. Geoforum,1999,30(01).

[40]WaltonJ.Theoretical methods in comparative urban politics[M].LoganJR,SwanstromT.Beyond the city limits:urban policy and economic restructuring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Philadelphia:Temple University Press,1990:243–260.

[41]MasseyD.For space[M].Sage,London,2005.

[42]MarcuseP,van KempenR.Globalizing cities:a new spatial order?[M].Blackwell,Oxford,2000.

[43]Collinge C.Self-organisation of society by scale:a spatial reworking of regulation theory[J].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D:Society and Space,1999,17:557–574.

[44]Robinson J.New geographies of theorizing the urban:putting comparison to work for global urban studies[M].Parnell S,Oldfield S.The Routledge Handbook on Cities of the Global South.London:Routledge,2014:57–70.

責任編輯:陳 琳

F291

:A

1008-6323(2017)02-0055-06

1.肖俊,武漢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博士研究生,武漢大學城市設計學院教師;2.邱嬰芝,中山大學地理科學與規(guī)劃學院博士研究生;3.李志剛,武漢大學城市設計學院院長、教授。

2017-02-01

猜你喜歡
視野城市化尺度
財產的五大尺度和五重應對
居· 視野
中華民居(2020年3期)2020-07-24 01:48:04
宇宙的尺度
太空探索(2016年5期)2016-07-12 15:17:55
失衡的城市化:現(xiàn)狀與出路
湖湘論壇(2015年4期)2015-12-01 09:30:08
視野
科學家(2015年2期)2015-04-09 02:46:46
“城市化”諸概念辨析
9
真相
讀者(2014年18期)2014-05-14 11:40:56
軌道交通推動城市化工作
視野
收藏·拍賣(2009年12期)2009-12-28 04:56:34
临江市| 新巴尔虎左旗| 额尔古纳市| 贺兰县| 温泉县| 垫江县| 平阳县| 黄龙县| 九江县| 莫力| 宁海县| 诸城市| 堆龙德庆县| 余江县| 慈利县| 松潘县| 页游| 通渭县| 当雄县| 甘德县| 瓦房店市| 杭州市| 买车| 越西县| 新蔡县| 铜陵市| 和龙市| 凤台县| 大化| 万源市| 洮南市| 墨竹工卡县| 六安市| 县级市| 广灵县| 南丰县| 麟游县| 喀喇| 昌吉市| 广南县| 大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