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飛
對于語文課堂教學來說,言語只是載體,互動也是表象,真正的學習需要學生思維的持續(xù)深入。那么,怎樣在課堂教學中有效鍛煉學生的思維呢?
學以致用,學與用之間唯一的橋梁是學生思維的連接。對于小學語文來說,“學”則更多側重于閱讀,而“用”在一定程度上展現(xiàn)為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對此最好的方法就是搭建讀寫平臺,推促學生對知識內容從接受到理解,再到內化,繼而形成言語表達習慣。
比如,《一路花香》這一課,從體裁來看,屬于寓言故事,主要講述了一位挑水工與兩只水罐之間發(fā)生的故事。其中一只水罐因有條縫會漏水而感到自卑,而聰明的挑水工則利用它澆灌了路邊的花草。這則寓言的寓意為:自身有缺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把自己擺到合適的崗位中去。從文章完整性來看,這篇課文似乎沒有結束,只寫到挑水工告訴破水罐可以發(fā)揮的作用后就結束了,而寓意則需要讀者自己去體會。這種看似沒有結尾但結果卻蘊含其中的課文有點獨特,因此,筆者就從這一點出發(fā),先讓學生分析這種結尾方式,讓學生領會其文本內涵,接著再引導學生與其他文本結尾進行對比思考,讓學生認識到這種結尾的好處,繼而嘗試仿寫。
課堂上,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對文本進行品析,繼而形成自己的理解,以便真正讀懂文本內涵,真正做到與文本、作者乃至編者進行深層次對話,繼而推促他們思維的主動深入。
比如,針對《宋慶齡故居的樟樹》這一課,表面上看是寫樟樹,但實際上卻是借樹喻人,用樟樹的高貴來襯托宋慶齡同志的高貴品質。這對于小學生來說,理解有一點難度。對此筆者則是通過比較來推促學生思維不斷深入,繼而理解文本內涵。具體做法是:直接出示文章4、5兩小節(jié),向學生提問:“這兩棵樟樹不僅外表美,而且還有內在美,如果你寫樟樹,接下來會怎么寫?”很多學生自然也會加個結尾。從文本整體性來看,這篇文章已經完整,但是筆者再次引導學生與文本內容進行比較,并問學生:“想想看,寫樟樹的內容已經結束了,但是與文本相比,還多了哪些內容?包括題目與插圖,自己好好讀一讀,試著進行比較。”通過小組交流,引導學生認識到寫樟樹其實就是寫宋慶齡。
小學語文教材的文體較多,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認知以及思維理解能力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在具體教學中,針對相對抽象的文本體裁,最好的方法則是通過比較,引導學生進行深度思考,發(fā)現(xiàn)不同文體表達的形式,繼而進行內化,形成他們自己的表達習慣。
比如,《談禮貌》這一課是議論文,筆者先讓學生讀課文了解大意,學生很快把目光鎖定在開頭與結尾。接著提問:“既然開頭與結尾已經說明了這個道理,為什么文章還要寫那么多呢?不是畫蛇添足嗎?”這樣在學生驚訝中引導他們閱讀文本,想一想,文本寫了什么,為什么要這樣寫?通過這一對比,大多數學生能夠明白,文本中舉例是為了證明文中所講道理的正確性。這樣也讓學生明白議論文這一文體的特點,主要是向讀者說明一個道理,而所列舉的例子則是為說明道理服務的。通過比較,便于學生認識文體本質,繼而去真正理解接受。
總而言之,語言是思維的載體,思維則是語言的靈魂,兩者密不可分。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善于通過語言訓練,強化語用,讓學生思維能夠得到有效鍛煉。還要結合學生思維實際,通過具體的語言材料,運用比較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進行比較,以便推促他們思維能力在比較中得到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