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建國以來史料學的理論探討

2017-04-14 10:13
關鍵詞:歷史學史學史料

(中國社會科學院 近代史研究所,北京 100006)

建國以來史料學的理論探討

劉 萍

(中國社會科學院 近代史研究所,北京 100006)

建國以來,史料學研究經歷了曲折的發(fā)展過程,史料的重要性一度被弱化,史料學是否應成為一門獨立學科也備受質疑。改革開放以后,史料學研究重新興起和繁榮,學術界對史料學的理論體系問題進行了多方面的探討,取得了顯著成果,然而與史料的大規(guī)模整理出版相比,理論探討缺乏深度和系統(tǒng)性。隨著計算機及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在數字化技術的沖擊下,傳統(tǒng)史料學又面臨新的挑戰(zhàn)和變革,有待于學界開展更廣泛、更多樣的理論研究?;仡櫩偨Y史料學的發(fā)展歷程,積極應對挑戰(zhàn),具有重要的學術意義。

史料;史料學;史料學學科理論體系

建國后,隨著新中國歷史學研究的展開,史料作為歷史研究的基礎,受到學界的高度重視,史料學也是史學界最早提出需要從歷史學中分離出來,獨立建設發(fā)展的一門學科。經過60多年的發(fā)展,史料學取得了不菲的成就,不僅搜集、整理、出版了大量種類繁多、內容豐富的學術史料,為新中國歷史學的建立和發(fā)展做出了巨大貢獻,而且在學科建設及理論研究上也有了長足的進展,史料學已經發(fā)展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近年來,隨著計算機及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史料的存儲、保管、呈現(xiàn)以及檢索都發(fā)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在數字化技術的沖擊下,傳統(tǒng)史料學面臨巨大挑戰(zhàn)和變革。受此影響,進入新世紀后,史料學研究相對沉寂。故總結史料學的發(fā)展歷程,重新認識或重提史料學,積極應對挑戰(zhàn),具有重要的學術意義。本文著重從史料學學科體系及理論研究方面對建國以來史料學研究進行綜合考察①。

一 建國以來史料學研究的四個階段

建國后,史料學研究雖然受到學術界的高度重視,并提出了要建立獨立的史料學學科的主張,但受國內政治形勢及學術思潮的影響,同其他學科一樣,史料學的發(fā)展也頗為曲折,大致可分為建國初期的起步、“文化大革命”時期的停滯、20世紀八九十年代的重興和繁榮、2000年至今的沉寂四個階段。

建國初期,即1949—1965年間,為新中國史料學研究的起步階段。建國后,隨著大規(guī)模史料整理工作的展開,為了給歷史研究提供更多有價值的史料,有學者提出了培養(yǎng)一批專門的史料工作者并建立獨立的史料學學科的主張。隨著1958年“史學革命”的興起,史料與史觀在歷史研究中的關系問題成為學界討論的熱點,雖然在討論中確立了以唯物史觀作為史料學研究的指導思想,但由于突出強調史觀的指導作用,史料的重要性被弱化,并出現(xiàn)了史料學不能成為一門獨立學科的觀點。這一時期,雖然有論文涉及到史料學的理論問題,但沒有出版一部以“史料學”命名的理論專著。

“文革”時期,即1966—1976年間,為國內史料學研究停滯時期。這一時期,受“左”傾思想的影響,不僅建國后已經啟動的一些史料搜集整理工作被迫中斷,史料工作遭受重創(chuàng),在學術方面也沒有一篇關于史料學理論研究的論著發(fā)表。

改革開放至20世紀末,即1977—1999年間,為國內史料學研究重新興起和繁榮階段。十年動亂結束后,隨著史學研究走上正軌,史料搜集、整理、考訂作為史學研究的基本功而受到學界重視,一些高等院校歷史系恢復或新開設了史料學或歷史文獻學課程,并嘗試著編寫教材。1983年,北京出版社出版了由陳高華、陳智超編寫的《中國古代史史料學》一書,該書是建國后第一部以“史料學”命名的著作。至1999年,共出版近10部史料學專著,發(fā)表論文數百篇。同一時期出版或發(fā)表的史學概論、歷史文獻學、史學研究法等著作或論文,也不同程度涉及到史料學學科理論問題。隨著史料學課程的恢復以及大量史料的整理出版,建立史料學的科學體系問題逐步引起學者重視,并展開了初步的探討。1992年,中國近現(xiàn)代史史料學學會成立,成為建國后第一個從事史料學研究的專業(yè)學術團體,為學者提供了深入探討和交流學術的平臺。至今,學會共召開了大型學術研討會21次、小型學術研討會40余次、國際學術研討會2次,出版學術論文集9部。

2000年至今,為史料學研究的沉寂期。這一時期,與史料的大規(guī)模出版形成鮮明對比,史料學學科理論研究較為冷清,雖然出版了數部史料學的專著,研究也更為細化,以專史命名的史料學著作增多,如黃永年著《唐史史料學》(上海書店出版社2002年版)、王暉著《先秦秦漢史史料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版)及姚繼榮、丁宏著《青海史史料學》(西苑出版社2007年版)等,但有關史料學理論研究方面的論文僅有數十篇,關注的問題也較為分散,缺乏討論和交鋒。

二 建國初史料學學科意識的強化與指導思想、研究方法的確立

史料是史學研究的基礎,沒有史料就沒有史學。史料學的任務,即是搜集史料,并加以整理考訂,為歷史研究提供史料基礎。一般認為,作為一門古老的學科,史料學是伴隨著歷史學而產生的,自從有了歷史學,就誕生了史料學。但中國傳統(tǒng)史料學在發(fā)展過程中,長期與歷史學轇轕在一起。傅斯年的“史學即史料學”,某種程度上也是基于中國傳統(tǒng)史學的特征有感而發(fā)。直至20世紀二三十年代,在西方學術思想的影響下,近代意義的專門學科開始出現(xiàn),史料學學科意識才逐步萌發(fā)。這一方面是適應學科分野的發(fā)展趨勢,另一方面也是在馬克思主義歷史學者批判“史學即史料學”錯誤史觀的基礎上產生的。

中國傳統(tǒng)史學雖然對于史料的研究具有悠久的歷史,但在理論方面的闡發(fā)較為薄弱。近代以來,隨著西方史學理論和研究方法的傳入,一些資產階級史學家開始從學術的角度總結史料學的理論方法,如梁啟超在《中國歷史研究法》中詳細論述了史料的范圍、類別以及搜集、鑒別史料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五四運動后,隨著馬克思主義的傳入,一些馬克思主義學者開始運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對中國傳統(tǒng)史料學的理論和方法進行總結,如翦伯贊撰寫的《略論搜集史料的方法》、《史料的搜集與辨?zhèn)巍?、《略論中國文獻學上的史料》等著作。不過,這一時期,史料學的學科意識還較為淡薄。

建國后,史料學的學科意識開始加強,一些學者明確提出了建立“獨立”的史料學學科的主張。隨著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國近代史研究受到學界的高度重視。為了給近代史研究提供史料基礎,新成立的中國史學會籌劃出版以《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為代表的有關近代史研究的系列資料,并隨即調集各方學術力量,開展大規(guī)模的史料整理編輯工作。同時,受蘇聯(lián)的影響,一些綜合性院校的歷史系開始仿效蘇聯(lián)教學模式,開設史料學課程,蘇聯(lián)有關史料學理論也為中國學界了解并接受。受此影響,史料學的特性及其與歷史學的關系為學界更為深入的認識和了解。這一時期,在批判資產階級史學的過程中,馬克思主義史學工作者在強調唯物史觀對于歷史學的指導意義的基礎上,對于史料學的特性及其與歷史學的關系問題進行了更為明確的闡述,進一步提出了建立“獨立”的史料學學科、培養(yǎng)專門的史料學研究者的主張。1956年,胡繩在《社會歷史的研究怎樣成為科學——論現(xiàn)代中國資產階級唯心主義歷史學在這個問題上的混亂觀念》一文中,一方面對于“史學即史料學”的觀點進行了批判,同時又強調史料考訂對于歷史研究的重要意義,肯定了傳統(tǒng)史學家的成績,認為:“許多中國的史學家們繼承了清朝的‘漢學家’們的工作,并且利用了從現(xiàn)代歐美傳來的各種科學知識和比較精密的邏輯觀念,而在史料的考訂上取得了不少成績。他們的這種工作,現(xiàn)在看來,并不是做得太多,而是做得太少了。他們的工作成績和工作經驗不應當被抹煞,而應當加以接受,加以發(fā)揚?!辈⒅赋觯骸坝捎谑妨瞎ぷ鞯姆敝睾托枰鞣N輔助性的專門知識(如古文字學、年代學、古文書學、古文獻學、歷史地理學、版本學、印鑒學等等),所以有一批專門的人來負擔這種工作是必要的,他們就是史料學家。史料學家是整個史學家隊伍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彼M一步呼吁:“今后我們還應當有計劃地進行史料的搜集、整理、考訂、注疏、翻譯(譯成現(xiàn)代普通話)等等工作,并且使史料學成為有系統(tǒng)的科學?!盵1]這一史料學的“獨立”意識,不完全是基于政治立場的表述,一定程度上也是學科發(fā)展的要求,反映了歷史學從粗疏雜糅到精密細化的基本發(fā)展規(guī)律。一些傳統(tǒng)的歷史學家也提出了同樣的主張。如顧頡剛提出,應當在“以書籍為主體”的傳統(tǒng)考據學基礎上“正式建立起史料學來”;鄭天挺在南開大學開設“史料學”課程,受蘇聯(lián)史料學理論的啟發(fā),明確提出應把“史料學”從“歷史研究法”、“史學方法論”中獨立出來的觀點[2]。但是,關于史料學如何從歷史學中獨立出來,以及史料學學科屬性及其與相關學科的關系等理論問題,尚未有學者做進一步的研究。

1958年,隨著“史學革命”的興起,關于史料學“獨立”問題的討論被打斷。史觀與史料的關系問題成為史學界爭論的焦點,突出強調史觀對于史學研究的重要意義,以馬克思主義理論指導史料搜集和整理工作,逐漸成為學界倡導的主流意識。劉大年認為:“馬克思主義研究任何問題都必須詳細占有資料,嚴格審查資料。……近代史研究根本不存在要不要史料考證的問題,只存在一個用什么觀點從事史料考證的問題?!盵3]有學者認為,在歷史研究中,觀點比史料重要,如果脫離了馬克思主義理論觀點的指導,歷史學不僅會降低成為單純的史料整理,甚至會成為少數舊式學者養(yǎng)性怡情的古董玩物[4]。有學者在論述史料與史觀的關系時認為,史料是由史觀駕馭的,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什么純客觀的史料,運用史料必須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為指導[5]。

而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具體而言就是要堅持階級分析方法,承認史料具有階級性。1950年,榮孟源率先發(fā)表《史料的階級性》一文,強調階級社會的一切史料均具有階級性,無產階級處理史料的方法是實事求是,即不僅要詳細占有材料,而且要有計劃、有意識地抓住典型,用階級分析的方法處理材料,而實事求是的科學方法也就是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6]。榮孟源的這一觀點,得到學術界普遍贊同。階級分析法的確立,是史料學學科理論建設中的一件大事,在史料研究中是否堅持階級分析觀點,成為馬克思主義史料學與舊的史料學的重要區(qū)別。

史觀與史料關系問題的討論,為馬克思主義歷史學的建立奠定了重要的理論基礎和輿論基礎。但這一時期的討論,帶有較濃的意識形態(tài)色彩,在批判資產階級歷史觀的同時,不可否認也出現(xiàn)了一些忽略或輕視中國史學實證主義傳統(tǒng)的傾向。由于突出強調史觀的指導作用,史料學的重要性被大大降低。1961年1月,在廣東省歷史學會年會上,許多學者認為:“因為歷史學是從事歷史規(guī)律的科學研究,而史料學只是把一個個的個別歷史事實弄清楚”,所以不能片面地夸大史料學的意義,“史料學只是一門重要的學科,……不可能成為一門科學”[7]。這些議論實際上否認了史料學可以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在討論中,同時也出現(xiàn)了一些“左”的言辭,將正常的學術討論上升為立場問題。1962年,劉節(jié)發(fā)表《談史料學和史學史》一文,探討史料學、歷史編纂學和歷史哲學在史學中的地位問題,認為史料學的內容,首先是史料的搜集,其次是史料搜集的方法,再次是史料的分類[8]。這一觀點立即遭到了批判,認為其沒有突出史觀的指導作用,世界觀存在的問題[9]。此后,學界基本上停止了對史料學學科屬性的探討。

不過,這一時期,王可風的《史料學應成為一門科學》一文值得關注。該文雖然未正式發(fā)表,但實際上它是建國后第一篇從理論和實踐角度對史料學學科屬性進行較為深入探索的論著②[10]277-288。文中,針對史料學是否可以成為一門科學的爭論,王可風從史料學的研究對象、范圍和特點,史料學的發(fā)展歷史,史料與史學研究的關系等方面,論證了史料學可以成為一門科學的觀點。作者認為,第一,“史料學是以研究社會發(fā)展遺留下來的各種史料為對象,包括實物史料和文字史料。”史料學的主要任務,是如何處理歷史資料,即搜集、整理、考證、鑒定過去遺留下來的史料,并科學地提供給歷史研究利用,這是史料學區(qū)別于自然科學及社會科學中的其他學科的標志。第二,史料學是綜合利用各種科學知識從事研究的一門科學,因此,史料學具有科學性。第三,史料學的產生和利用具有規(guī)律性,即史料學是隨著社會生產斗爭和政治斗爭的發(fā)展變化而產生的,史料學在社會歷史發(fā)展的各個階段中總是為生產斗爭和政治斗爭服務的;史料具有階級性,不同的階級產生不同的史料,不同的階級利用不同的史料;史料有完整的信息,才能考察其使用價值,方便其利用,反之,則不便利用。王可風認為,史料學是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與歷史學的進步,科學的分工愈細密愈專門而形成的?!吧鐣妨系拇罅看嬖?,過去史料工作經驗需要總結,這就是史料學產生的客觀條件。所以它和一般科學的產生一樣,并沒有什么不同”,建立科學的史料學體系也是新中國史學發(fā)展的需要。[10]277-288

三 關于“史料”與“史料學”概念的界定

史料學是以史料為研究對象的一門學科,首要的任務是應對史料這一基本概念進行科學的定義和闡釋?!笆妨稀币辉~雖然是個古老的概念,但長期以來卻缺乏明確的定義。建國后有關史料學的著述對史料的定義大都忽略不談,或以史料的種類、作用代替史料定義。目前所見到的史料學著述中,僅有零星的幾本(篇)對史料一詞進行了定義。較早對“史料”進行定義的是白壽彝。他認為,“史料”是“人類社會歷史在發(fā)展過程中遺留下來的痕跡”,包括“史跡遺存與文字記錄或歷史文獻兩類”[11]4。李良玉在《史料學片論》中認為,“史料就是人類在自己的社會實踐活動中殘留或保存下來的各種痕跡、實物和文字資料?!盵12]這一定義,與白壽彝對史料的定義基本相同。

近年來,已有學者開始重視這一問題。其中,張連生《重新審視“史料”的定義問題》一文值得關注。作者不僅呼吁應對“史料”這一史料學學科最基本的概念進行科學的定義,提出在操作時應避免“定義過狹”或“定義過寬”的趨向,并對近代以來有關“史料”定義的優(yōu)劣進行評析。作者認為,中國傳統(tǒng)的史家大都將“史料”定義為“歷史遺跡”或“歷史痕跡”,這一類定義雖然強調了史料的“過去性”,但認為“史料”必須是人類歷史的直接遺存的觀點,容易把由后人記述的像《二十四史》、《資治通鑒》之類的間接性材料排除在史料之外,定義范圍過于狹窄;而與之相反的另一種觀點,則是把“史料”簡單地定義為“歷史資料”,認為史料是研究、編纂歷史所用的資料,這種觀點雖然將歷史文獻、實物史料、口碑材料等一些事實材料容納進來,但也容易把各種理論材料(如史學理論觀點)以及研究成果、研究動態(tài),甚至于一些通俗歷史讀物等都納入“史料”的范圍,定義范圍太寬。作者提出了定義“史料”的兩個原則:一是要能夠概括可以作為歷史研究的證據來使用的全部事實材料,第二是要能夠排除不能作為研究某一歷史現(xiàn)象的證據來使用的某些事實材料。作者進一步將“史料”表述為“是指反映某一特定歷史事實的原貌的材料”,認為這樣定義不僅可以把當時歷史遺留材料(即直接材料,如實物)和后期記述性材料(即間接材料,如正史)都包括在內,又能夠把作為歷史研究證據的“史料”(事實材料)和各種歷史研究成果以及普通歷史讀物等區(qū)分開來。[13]作者這樣的表述是否精當,還應有進一步討論的空間。

任何一門學科的建立,需要對其內涵、對象、任務、作用以及與相關學科的關系等問題進行界定。從新中國建立直至今天,對于史料學的研究對象,學者的觀點一致,即都認為史料學是以史料為研究對象的一門學問。不過,在史料學的具體定義和內涵上差距較大。一種觀點是以張憲文、葛懋春等為代表,認為史料學就是研究搜集、整理史料的學問。如張憲文提出,史料學“是專門考察史料、研究史料的源流、價值和利用方法的一門學問”,史料學的任務“是在歷史唯物主義理論的指導下,對史料進行搜集、整理、??焙涂加喒ぷ?。它要考訂史料的真?zhèn)危_定史料的年代、作者、版本和來源,辨明史料的價值,以做到求實、求真,從而為歷史研究提供豐富的、可靠的史料”[14]1-2;葛懋春也認為,“如何搜集、整理、審查資料,闡明史料的研究和利用方法,就構成史料學這樣一門專門的學問”[15]268。一種觀點是以陳高華等為代表,認為史料學雖然是研究史料的搜集、鑒別和運用的科學,但又主張將之區(qū)別為兩類:一類是通論性史料學,即研究搜集、鑒別和運用史料的一般規(guī)律和方法,另一類為具體的史料學,即具體研究某一歷史時期或某一史學領域史料的來源、價值和利用[16]前言。根據這一觀點,有學者主張,應將具體的史料搜集、整理、考訂工作與史料學區(qū)分開來,前者只是史料學產生的實踐基礎,史料學是研究“史料的搜集、考證、整理和應用的理論和方法的歷史學科”,是具體的史料搜集、考證、整理和利用的理論總結,即主張史料學是通論性史料學[17]。

對于將史料學分為通論性史料學和具體領域史料學的概念,學者間是存有異議的。有的學者認為,二者在內容上沒有區(qū)別,“運用史料和利用史料是同義的,而鑒別史料和研究史料的來源與價值又幾乎同義”[18]。也有學者認為,史料學通論與具體史料學研究的問題“是不能截然分開的”,史料學應包含通論性史料學和具體的史料學兩方面,史料學的任務既包括確定史料的來源、可靠性、價值,也包括對史料進行分析批評和說明史料的利用方法[19]1,19-21。

四 關于史料學的學科屬性、學科體系等問題

如何界定史料學的學科屬性及其與相關學科特別是與歷史學的關系問題,是建立史料學學科體系的前提。

關于史料學的學科屬性,學界主要存在三種不同的觀點:第一種觀點認為史料學是歷史學的輔助學科;第二種觀點認為史料學是歷史學的基礎學科;第三種觀點則認為史料學不必成為獨立的學科。而持上述觀點的學者中,各自論述的視角又存在差異。

較早將史料學定位為歷史學輔助學科的是王可風。他在“文革”前撰寫的《史料學應成為一門科學》一文中,吸收蘇聯(lián)歷史學家捷列普寧等人的觀點,贊同史料學是歷史學的輔助科目[10]277-288。改革開放后,隨著學術思想的轉變,史料對于歷史學的重要性重新得到歷史學界肯定,史料學與歷史學的關系問題也成為學界討論的熱點。有學者認為,史料學對于詳細地占有可靠的歷史資料起著不可缺少的作用,但是掌握大量史料只是說明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的前提條件,是達到歷史研究目的的一個必要步驟,馬克思主義者重視史料在歷史研究中的作用,但是反對把歷史學降低為史料學,所以,“史料學是歷史科學的輔助科目,史料的搜集、考訂、整理應從屬于歷史科學的基本任務”[20]。榮孟源從歷史學和史料學的不同分工和任務進一步加以說明,認為:歷史科學的任務是研究和介紹歷史發(fā)展的規(guī)律,史料學的任務是搜集史料、研究史料和編輯史料,為歷史科學服務,兩者是不能分離的,但是歷史科學與史料學又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不能混淆,二者所擔負的任務是不同的;他指出,在具體的工作中,“史料學有自己的任務,有自己的特點,和歷史科學有所區(qū)別,可以成為獨立的學科”,但史料學是輔助歷史科學來搜集、研究、編輯史料,為歷史科學服務,所以,史料學是歷史科學的輔助課目[21]11-13。也有學者認為,史料學是研究搜集、鑒別、整理和利用史料的學問,屬于歷史研究法范圍,故是歷史學的輔助學科,是史學基本訓練的一種[22]1-2。馮爾康研究了史料學與歷史文獻學、目錄學、史源學的關系,認為史料學的研究范圍應包含這些學科的內容,但其自身又有不同于這些學科的特點,“它以把握圖書的基本情況為出發(fā)點,以闡明其史料價值和利用方法為任務和歸宿,而古典文獻學、目錄學、史源學沒有史料批判的任務”;他還從史料學的功能進一步說明史料學與歷史學的關系,認為:“史料學說明歷史文獻,以此為歷史研究服務,它是歷史學的一個輔助學科。歷史科學要闡明人類歷史的進程和發(fā)展規(guī)律,不用說這是史料學所不能完成的使命。所以史料學把它自身視作為歷史學服務的學科,而不是歷史學本體。”[19]22

張憲文則認為,史料學是歷史科學的一個基礎學科,是歷史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他從二者的不同任務進一步論述道:歷史科學是在占有豐富的史料基礎上,運用科學的史學理論和方法,也包含其他學科的理論與方法,對史料進行解剖、分析、綜合,得出科學的結論,以闡明歷史的發(fā)展規(guī)律;而史料學的任務則不同,它的任務是對史料進行搜集、整理、??焙涂加啠加喪妨系恼?zhèn)?,確定史料的年代、作者、版本和來源,去偽存真,辨明史料的價值,從而為歷史研究提供豐富的、可信的、價值大的原始材料,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史料學是歷史學的基礎”;對于強調史料學是歷史科學的“輔助課目”的觀點,張憲文認為,這顯然對史料學的學術評價還不夠充分[23]2。張注洪從史料學的學科內涵方面強調,不能把搜集、研究、編撰史料的具體成果作為史料學本身,史料學除研究具體史料的性質、特點、價值和利用外,還應有理論上的綜合研究,包括征集史料、闡明史料源流、考證史料、評價史料、編纂史料、提供史料、利用史料等七個方面的理論和方法,并由此衍生了文獻學、版本學、校勘學、考據學、辨?zhèn)螌W、輯佚學、史源學這一類研究史料的學科;因此,他認為,史料學的任務,除了具體的史料搜集整理外,還應探討搜集、分析、考證、評價、編撰史料,并進一步探索提供史料的理論、規(guī)律、方法和經驗,故史料學有固定的研究對象、任務和方法,因此是一門獨立的科學[24]。

有學者從史學研究的規(guī)律性方面出發(fā),不贊同史料學可以建立獨立的學科體系的觀點。李良玉從史料學研究的目的性角度,認為史料學是輔助歷史學的研究,其功能是提高史學研究的水平,而研究人員的史學研究水平恰恰反映了其史料學研究的水平,二者是相互融合、統(tǒng)一的,很難說一個史料學水平不高的學者,其史學研究水平會高;其次,史料學的內容許多方面與歷史學有同一性,與歷史文獻學也有相通性,比如在具體的操作層面上,如史料學考訂史料文本,解讀史料,重視前人收集、整理史料的文字成就,與歷史文獻學對文獻的實證、文獻的解釋與文獻的整序,其思想與方法是可以互為借鑒的,因此,歷史學的基本知識和方法具有普遍意義,無論在本學科的不同領域,還是相近研究學科和相近研究領域。從上述原因出發(fā),作者反對把學科細化,認為從重視史料學的建設出發(fā),可以把史料學研究作為歷史學研究中的一個領域,進行細致的專門化訓練,但不必非要強調是一個專門的學科[18]。這一思路實際上又回到傳統(tǒng)歷史學與史料學轇轕的狀態(tài)。針對上述觀點,有學者對歷史研究和史料學中對于考訂史料的任務進行了區(qū)分,認為:“史料學的任務是從總體上確定歷史文獻的可靠性,至于史書中每一個具體內容是否真實,那是歷史研究過程中史學工作者考訂的工作,不是史料學所能完成的?!本唧w來說,史料學是要弄清史料是在什么時候、由什么人編寫的,材料依據是什么,同時從寫作目的、態(tài)度等方面確定史料的可靠性[19]20。

有的學者對史料學的定義及內涵持不同的觀點,因此否定史料學可以成為單獨的一門學科。喬治忠在分析史料學、歷史文獻學、史學史研究對象及內涵的基礎上,首先認為,“史料學”以“史料”為學,而史料的范圍幾乎無所不包。所謂“史料學”,實際上是從研討某一具體的歷史問題,或某一時段、范圍的歷史問題的需要出發(fā),匯總相關的、可以利用的各類資料,進行排列、介紹和分析,本質上體現(xiàn)了從利用的角度對已知歷史文獻及歷史遺存的提取與組合。“史料學”、歷史文獻學與史學史有各自的內涵與學術特色,在治史中,單一的“史料學”眼光會造成嚴重的學術偏差,文獻史料的運用要建立在歷史文獻學深入研究的基礎之上。因此,“所謂的‘史料學’,不能自成一學,不可依賴”。其次,從學科知識的“組合序列”看,因為“史料學”是以利用史料的視角組合已知的資料與知識,這些知識雖然來自于相關學科,如歷史文獻學、考古學、文物學等等的研究,但它卻不能將提供知識的上述學科容納進來,其知識的組合不成序列;歷史文獻學的目的和視角是要從形式、內容和性質上深入認識具體的文獻,并且按不同類別、不同方法組合成不同的知識序列,如目錄學的序列、版本學的序列、辨?zhèn)螌W的序列等,這無疑是優(yōu)于“史料學”的學科概念[25]。作者的這一觀點,事實上涉及史料與歷史文獻、史料學與歷史文獻學的界定問題。白壽彝認為,“歷史文獻指的是有重要歷史意義的書面材料”,歷史文獻學應包含目錄學、版本學、??睂W、輯佚學、辨?zhèn)螌W等學科[26];而史料的含義較文獻為廣,“史料”是“人類社會歷史在發(fā)展過程中遺留下來的痕跡”,包括史跡遺存與文字記錄或歷史文獻兩類[11]4。目前,學術界對于史料的界定一般均認為包含文字記載、實物和口碑三種類型,故史料學應包含文獻學。

不過,無論是強調史料學是歷史學的基礎學科,還是認為史料學是歷史學的輔助學科,甚或不承認史料學可以自成一門學科,學界在以下兩點上均較為一致,即認為任何歷史研究必須在占有大量的史料的基礎上進行;史料學不等于歷史學,更不能代替歷史學。

史料學的建設,首要是其科學的學科體系的建設。關于史料學的學科體系問題,雖然史料學界對該問題已經開始重視,總的來看,真正進行深入研究的著述不多,僅在1980年代末期發(fā)表了屈指可數的幾篇論文,對一些概念性的內容進行了簡單論述,尚未形成較為成熟系統(tǒng)的觀點。之后進入沉寂期,整個1990年代,鮮見有關于史料學學科體系的論著發(fā)表。張憲文認為,所謂學科體系,首先必須能夠體現(xiàn)出學科的本質,體現(xiàn)學科的指導思想、發(fā)展規(guī)律和內在各種因素的密切聯(lián)系,在此基礎上構筑起嚴密的學科“理論網絡”;而史料學的學科體系,絕不是簡單地堆砌史料,或是簡單地敘述、介紹史料,“必須把這些史料分類整理,構筑成一個嚴密的整體,同時體現(xiàn)出學科內部以及史料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和制約”,具體來說,就是既要完整地反映歷史的基本史料,并要運用史料學的研究方法去分析、鑒別、考察史料,史料學的體系必須將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27]。李永璞在《史料學體系問題之我見》中,提出了史料學體系應具體包含以下七個方面:一、史料學的概念,包括史料學的對象、地位、任務、定義;二、史料學的內容,包括闡述研究史料的一般原則和具體方法,評介古今中外歷史的具體史料;三、史料的分類;四、史料的搜集;五、史料的考證;六、史料的整理;七、史料工作者的素質[28]。進入21世紀后,傳統(tǒng)史學又面臨新技術和新觀念的挑戰(zhàn),有學者從“新史學”及計算機技術對傳統(tǒng)史學的影響方面探討了史料學學科體系建設問題。徐善偉具體分析探討了“新史學”對中國傳統(tǒng)史料學在史觀、史料內容及史料存儲、傳遞、檢索和分析、處理、闡釋等方面的沖擊和影響,提出應重新界定史料的內涵和體系,并在此基礎上構建一種“理想的史料體系”,具體來講,就是拓展史料的范圍,將口述、田野調查、文學藝術、影像與媒體、生成數據等資料納入到史料體系之中,這一新構建的史料體系包括:一、書面史料,包括檔案文獻、“生成數據”資料(即“新史學”家依據計量方法對眾多原始數據進行加工處理而生成的新數據)、文學資料,二、實物(遺物、遺跡、遺址)與有形史料(圖像、影像及傳媒資料),三、口述資料與田野調查資料[29]。梁婷、楊春忠的《中國近現(xiàn)代史史料學研究的維度、意向與方法》一文,雖然重點關注的是中國近現(xiàn)代史料學體系,但也具有史料學“通則”的意義。該文指出,史料學受歷史解釋學的限定,史料的選擇與留存受歷史解釋與歷史解釋學的制約,歷史觀的變化、新方法的引入、新思潮的出現(xiàn),對史料搜集整理與史料學研究均會產生深刻的影響;從這一思想出發(fā),該文提出中國近現(xiàn)代史史料學的發(fā)展方向,首先是拓展史料的范圍,重視實物遺跡,民間風俗、語言、藝術等的留存,口述史料、影像資料、各少數民族和港澳臺地區(qū)與中外關系、文化交流、社會文化思潮等方面史料的搜集整理,其次在新的“歷史敘事”(“近代性”與“現(xiàn)代性”敘事)框架下,重新闡釋傳統(tǒng)史料,并賦予其新的意義,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發(fā)現(xiàn)”新的史料,以完善新的“歷史敘事”的框架[30]15-22。作者的意圖,實際上是在新的歷史觀及歷史研究趨向的指引下,首先厘清古代歷史史料與近代歷史史料的范圍和類別,拓展近代史史料的研究領域,以適應近代史學的發(fā)展。

史料分類是史料學學科建設中的基礎問題之一,但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除個別學者對于史料分類的標準、分類的依據、各種分類法的優(yōu)劣以及對歷史研究的影響等進行過研究外,多數史料學著作主要是從方便介紹史料的角度而對史料進行了簡單的分類,忽略對理論依據的探討。進入21世紀后,隨著出版的史料逐漸增多,分類問題已經引起一些學者的重視。有學者從歷史研究的角度認為:“恰當地給史料分類,是迅速、有效地搜集和利用史料的前提。因為史料的類型反映史料的分布規(guī)律,指示史料的搜尋線索。”[31]更有學者從學科建設的角度認為:“弄清楚史料分類的依據、各類史料的屬性及其交叉性質,有利于建立科學的史料學體系,也有利于認識各種史料的意義價值及其在使用中應注意的問題,提高利用史料的科學性。”[12]榮孟源在《史料和歷史科學》中對史料的分類法進行了深入研究,在學界影響較大。他在總結前人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了史料分類的四個方法,即分別按照史料形式、性質、版本、內容分類,而每一類下又可分為若干細目;作者進一步指出,按照史料形式的特點分類是史料學中傳統(tǒng)的主要分類方法,也是最方便的分類方法,但每一分類法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經緯縱橫交織在一起不可分割的,是相互聯(lián)系、相互制約的,各種史料分類法都有其特點,各種史料分類法的重復交叉也是難免的,在具體的史料工作中,應根據具體條件來具體分類[21]17-36。近年來,一些學者對史料的分類問題也提出了一些新的見解。李良玉提出應當依據史料的社會屬性進行分類的標準,即“根據史料的起源及其所反映的是何種社會力量從事的何種性質的社會活動,根據此種活動的社會功能及其對于史料價值的實際規(guī)定,來確定史料的分類”;根據史料的社會屬性,他認為,史料可以略分為八類:即文獻,檔案,報刊,回憶錄,前人著述,聲像資料,遺址,遺跡與器物,這八種史料有三個不同點,即史料的起源、屬性、對歷史的影響力均不同,而相互之間又互為交叉[12]??梢钥闯?,李良玉提出的分類法,在很大程度上仍然繼承了中國傳統(tǒng)的按照史料形式分類的方法。張秋升從史料產生的主觀性角度提出了“無意史料”與“有意史料”的概念,將史料作者的目的作為“鑒別史料可靠性的首要尺度”,并將史料分為“有意”、“無意”兩類,認為無意史料與有意史料相對應,是人們無意間留存下來的;作者在文中回顧了人們對“有意”、“無意”史料的認識過程,無意史料在歷史研究中的價值,進一步認為,有意史料和無意史料并不是截然對立的,而是涵容并存的,是相對的,因此,不能僅從史料形式上作簡單判定;作者進一步提出,要超越依據傳統(tǒng)的史料形式判定史料價值高低的觀念,而這里的超越并非簡單的否定[32]。作者這一大膽提法,實際意在提倡一種新的史料觀念,不無見地。趙興彬提出,以“信息載體質料的不同及其發(fā)展趨向作為分類標準”,并根據這一標準,把史料分為四大類,即文獻史料、實物史料、口碑史料、聲像史料[31]。這種分類方法,實際仍然是按照史料形式進行分類,其方法繼承了梁啟超的史料分類法,只是把口碑史料獨立出來,又增加了新的史料形式即聲像資料。

傳統(tǒng)史料學尚未有古代、近代之分,史料學的分期概念是隨著建國后中國近代史學科的發(fā)展以及對中國近代史分期問題的討論而出現(xiàn)的。1960年,戴逸在中國人民大學開設“中國近代史料學”課程,陳恭祿在南京大學開設“中國近代史史料介紹”課程,史料范圍均限定于1840—1949年這一時段。改革開放后,史料學的著作開始涉及到“古代”、“近代”、“現(xiàn)代”之分。古代史料學在時段上基本無歧義,一般將1840年之前劃為古代。如陳高華在《中國古代史史料學》中將該書涉及的“古代”范圍明確限定為:上起有文字史料的商代,下訖鴉片戰(zhàn)爭前的清代前期,即中國的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時期[16]?!敖薄ⅰ艾F(xiàn)代”史料學,大致有四種分期:一是以1840—1949為近代,如榮孟源的《史料與歷史科學》[21]、陳恭祿的《中國近代史資料概述》(中華書局1982年版)、張革非等的《中國近代史料學稿》(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0年版);二是以1919—1949為現(xiàn)代,如張憲文的《中國現(xiàn)代史史料學》[14]、何東的《中國現(xiàn)代史史料學》(求實出版社1987年版);三是將1840—1919劃分為近代、1919—1949年劃分為現(xiàn)代,如張注洪的《中國近現(xiàn)代史料學述論》(汕頭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四是將1919年至今劃分為現(xiàn)代,如陳明顯的《中國現(xiàn)代史料學概論》(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年版)。以上劃分,基本反映了學術界關于中國近代史分期問題討論的各種觀點。

綜上所述,國內史料學研究經過60余年的發(fā)展,取得了長足的進展,學科意識不斷強化,在學科理論方面也展開了全面的探討,但比之于建國后歷史學的發(fā)展水平,差距仍然較大,與史料的大規(guī)模整理出版相較,也不相適應,不僅缺乏有深度的系統(tǒng)性的理論著作,在諸多理論問題上也缺乏思想交鋒,自說自話,缺乏共識。特別是面對計算機及信息技術對傳統(tǒng)史料學的沖擊,缺乏應對。總之,具有近代意義、成熟完善的史料學學科目前尚未真正建立起來,中國史料學的發(fā)展和推進尚有待于學界更廣泛、更多樣的理論探討和史料學實踐。

注釋:

①本文所指的史料學,僅指中國史史料學,對于其他學科,如哲學史史料學、文學史史料學均不涉及。由于篇幅所限,對于具體的史料整理研究的理論和方法也不討論。

②根據文中內容及所引資料考證,該文應寫于1962年左右,文革期間又略作修改。該文未能發(fā)表,可能與當時的政治形勢有關。

[1]胡繩.社會歷史的研究怎樣成為科學——論現(xiàn)代中國資產階級唯心主義歷史學在這個問題上的混亂觀念[J].歷史研究,1956,(11).

[2]陳峰.文本與歷史:近代以來文獻學與歷史學的分合[J].山東社會科學,2010,(1).

[3]劉大年.中國近代史諸問題[J].歷史研究,1963,(3).

[4]章開沅.讀書與求解——史料與史學的關系[J].理論戰(zhàn)線,1959,(7).

[5]余子道,金沖及,胡繩武,等.歷史科學必須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J].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60,(1).

[6]榮孟源.史料的階級性[N].人民日報,1950-01-10(11).

[7]廣東省歷史學會年會討論史料與史學等關系問題[N].人民日報,1961-01-18.

[8]劉節(jié).談史料學和史學史[N].文匯報,1962-06-14.

[9]朱永嘉.論史料學、歷史編纂學與歷史哲學的關系[J].學術月刊,1963,(5).

[10]王可風.史料學應成為一門科學[C]//施宣岑,華明.王可風檔案史料工作文集.北京:檔案出版社,1989.

[11]白壽彝.史學概論[M].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1983.

[12]李良玉.史料學片論[J].福建論壇(文史哲版),2000,(5).

[13]張連生.重新審視“史料”的定義問題[J].河北學刊,2007,(2).

[14]張憲文.中國現(xiàn)代史史料學[M].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85.

[15]葛懋春.歷史科學概論[M].第3版.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87.

[16]陳高華,陳智超,等.中國古代史史料學[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3.

[17]張注洪.中國近現(xiàn)代史料學研究的回顧與展望[J].北京聯(lián)合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03,(1).

[18]李良玉.史料學的內容與研究史料的方法[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1).

[19]馮爾康.清史史料學[M].沈陽:沈陽出版社,2004.

[20]葛懋春.論史論結合中的幾個問題[J].文史哲,1982,(2).

[21]榮孟源.史料和歷史科學[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22]王檜林.中國現(xiàn)代史史料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23]張憲文.史料與史料學研究[C]//喬萬敏,俞祖華,李永璞.中國近現(xiàn)代史史料學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北京:新華出版社,2005.

[24]張注洪.關于建立中國近現(xiàn)代史史料學科學體系問題[J].煙臺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8,(3).

[25]喬治忠.對“史料學”、歷史文獻學與史學史關系的探析[J].學術研究,2009,(9).

[26]白壽彝.談歷史文獻學——談史學遺產答客問之二[J].史學史研究,1981,(2).

[27]張憲文.中國現(xiàn)代史史料學的任務體系和研究方法初探[J].煙臺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8,(3).

[28]李永璞.史料學體系問題之我見[J].煙臺師范學院學報,1988,(3).

[29]徐善偉.當代西方新史學與“史料之革命”——兼論中國新史學史料體系的重構[J].史學理論研究,2010,(2).

[30]梁婷,楊春忠.中國近現(xiàn)代史史料學研究的維度、意向與方法[C]//喬萬敏,俞祖華,李永璞.中國近現(xiàn)代史史料學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北京:新華出版社,2005.

[31]趙興彬.口碑史料厘定[J].史學史研究,2004,(2).

[32]張秋升.論無意史料與歷史研究[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5).

[責任編輯:凌興珍]

TheoryofHistoricalMaterialssincetheFoundingofPeople’sRepublicofChina

LIU Ping

(Institute of Modern History,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Beijing 100006, China)

Since the founding of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science of historical materials has undergone a tortuous development. The significance of historical materials was once attenuated, and it was questioned whether the science of historical materials should be established as an independent discipline. Following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the science of historical materials gained its revival and prosperity, and discussions in many regards were conducted concerning its theoretical system in the academic community, thereby attaining prominent results. However, compared with the large-scale arrangement and publication of historical materials, the theoretical discussion was in the absence of profundity and systematism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impact of digital technology, the traditional science of historical materials is confronted with new challenges and changes, on which more extensive and more diverse theoretical discussions remain to be carried out by academics. It is of tremendous academic significance to review and summariz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cience of historical materials and to actively grapple with the challenges.

historical materials; the science of historical materials; theoretical system of historical materials

2017-01-17

劉萍(1965—),女,四川蒲江人,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編審,研究方向為中國近代史、史料學。

K207

:A

:1000-5315(2017)05-0146-09

猜你喜歡
歷史學史學史料
五代墓志所見遼代史料考
史料二則
例談數據史料的辨?zhèn)闻c解讀
高中歷史學法指導
史料教學,史從何來
歷史學
史學漫畫館
史學漫畫館
“裸婚”背后的歷史學思考
當代史學的轉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