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勇民,范 嶸
(山西大學 哲學社會學學院,山西 太原 030006)
朱熹《論語集注》“四論管仲”注文初探
薛勇民,范 嶸
(山西大學 哲學社會學學院,山西 太原 030006)
朱熹《論語集注》是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論語》注本。注解文本體現(xiàn)了朱熹對孔子仁、禮思想的繼承與發(fā)展。其中“四論管仲”是《論語》中孔子對人物的評價內(nèi)容里所占篇幅最大的。通過研讀、分析朱熹《論語集注》中關于孔子對管仲的四次評價的注文,有助于理解朱熹獨特的哲學思想以及了解朱熹注解經(jīng)典文本的注釋方法。
朱熹;《論語集注》;“四論管仲”;仁;禮
《論語》中記載了大量的孔子臧否人物的內(nèi)容,其中以孔子對自己弟子的品評和訓誡為主,也有部分對同時代人物以及古人的議論??鬃釉趯Σ⒎鞘亲约洪T下弟子的人物評價中,側重于直接展現(xiàn)自己的理論主張,一方面以立場鮮明的評價表明自己的態(tài)度,另一方面以此為發(fā)端來表達自己的政治訴求。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些有限的篇幅當中,孔子對其他人物的評價惜字如金,唯獨對管仲例外。《論語》全篇可見孔子對管仲有四次直接評價。在這四次評價之中,既有贊揚,也有貶斥,且每一次評價,都頗具深意。朱熹《論語集注》作為《論語》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注本,是他“四十余年理會,中間逐字稱等”[1]窮其一生之力的心血之作,既對《論語》的經(jīng)典文本有所繼承,也有取眾家之長以及對自己所學的闡發(fā)。朱熹《論語集注》的“四論管仲”的注文,體現(xiàn)了以程頤的注釋為尊、增損改易古注、注重義理而不偏廢訓詁的特點。
《論語》中第一段對孔子評價管仲的記載位于《八佾》篇。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儉乎?”曰:“管氏有三歸,官事不攝,焉得儉?”“然則管仲知禮乎?”曰:“邦君樹塞門,管氏亦樹塞門;邦君為兩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禮,孰不知禮?”這一段是孔子以一系列管仲的非禮行為做例證,對管仲“不知禮”作出批評。整段以孔子評價管仲“器小”為開端,朱熹對本段的注文也由此開始:
器小,言其不知圣賢大學之道,故局量褊淺、規(guī)模卑狹,不能正身修德以致主于王道[2]67。
在孔子對管仲作出“器小”的評價之后,發(fā)問人繼續(xù)追問,孔子都一一予以正面回應,繼而又以反問的形式,作出了管仲事實上“不儉”“不知禮”的評價。在“器小”“儉”以及“知禮”之間,從整個對話的語境中看,似乎存在著一種聯(lián)系,《論語》原文并未直言這種聯(lián)系,朱熹的注文中以此解釋:
或人蓋疑器小之為儉……或人又疑不儉為知禮[2]67。
經(jīng)過注文的解釋,整段對話的邏輯鏈條逐漸浮現(xiàn)并被梳理清晰:孔子做出了管仲“器小”的評價,發(fā)問人則誤解管仲的“器小”實際上是“儉”,孔子繼而以管仲娶了三位女性這一事實為證否認了發(fā)問人的此種誤解,認定管仲“不儉”。而后則又有人認為管仲的這種“不儉”是“知禮”的表現(xiàn),孔子又以管仲的種種僭越為證,認定管仲“不知禮”。朱熹于本段最后的注文則如下:
愚謂孔子譏管仲之器小,其旨深矣?;蛉瞬恢善鋬€,故斥其奢以明其非儉?;蛴忠善渲Y,故又斥其僭,以明其不知禮。蓋雖不復明言小器之所以然,而其所以小者,于此亦可見矣。故程子曰“奢而犯禮,其器之小可知。蓋器大,則自知禮而無此失矣?!贝搜援斏钗兑病LK氏曰:“自修身正家以及于國,則其本深,其及者遠,是謂大器。揚雄所謂‘大器猶規(guī)矩準繩’,先自治而后治人者是也。管仲三歸反坫,桓公內(nèi)嬖六人,而霸天下,其本固已淺矣。管仲死,桓公薨,天下不復宗齊。”楊氏曰:“夫子大管仲之功而小其器。蓋非王佐之才,雖能合諸侯、正天下,其器不足稱也。道學不明,而王霸之略混為一途。故聞管仲之器小,則疑其為儉,以不儉告之,則又疑其知禮。蓋世方以詭遇為功,而不知為之范,則不悟其小宜矣?!盵2]67-68
這一段注文則點明了孔子做出這一番評價的真實意圖所在。正如注文最初所說,管仲“器小”不在于他的種種外在的行為,而在于管仲輔佐齊桓公的內(nèi)在方式,是行霸道而非王道。而王霸二道混為一談的根本原因,則在于管仲本人的學識、見聞以及修養(yǎng)。然而管仲種種“不儉”的明證為何還有人視作“知禮”,以及孔子為何卻以管仲的種種僭越行徑認定管仲“不知禮”,朱熹注文中表現(xiàn)出的問答雙方對于“禮”的理解的偏差,揭示出了“禮”這一概念具備的多重涵義。
朱熹認為管仲之所以“器小”,是因為他助桓公行霸道而非王道。而“王道”作為一種統(tǒng)治秩序以及統(tǒng)治策略的統(tǒng)一,在朱熹這里形成了“禮”的第一個涵義,即以仁義的策略及秩序統(tǒng)治天下,即“天禮”。這是一種“跨文本解釋”的方法?!巴醯馈边@一概念被廣泛提出以及解釋,并不是在《論語》之中,而是在《孟子》之中。朱熹以《孟子》來解《論語》,以行“王道”即“知禮”為解釋,把禮納入到了仁的范疇之內(nèi)。管仲僭越,不守為臣之道,可謂違禮。朱熹引蘇洵所注則進一步說明管仲僭越的內(nèi)在原因。作為君的齊桓公本已極盡奢靡,而管仲為臣也不遑多讓,“君淫亦淫,君奢亦奢”。管仲僭越的行徑,早已違背了“臣臣”的原則,而這則來自于齊桓公先已違背了“君君”的原則。這君臣二人各自所違背的原則,就是《論語》中孔子所要表達的“禮”的涵義之二,即不同身份的人要恪守的行為規(guī)范,即“人禮”。這些規(guī)范準則的來源即朱熹所注“大學圣賢之道”,亦即“理”。管仲不知大學圣賢之道,自然也不會“知禮”。與以上兩個涵義相比,朱熹注文中所體現(xiàn)的“禮”的第三個涵義則要顯得境界小得多,即在社會生活中由于日常生活習慣而形成的成文或不成文的儀節(jié)規(guī)定,即“物禮”。由此則不難理解為何有的人會認為管仲的奢華生活是“知禮”,因為這種“禮”正是以種種看似講究排場的形式來表現(xiàn)的??鬃佑枰苑穸ǖ幕卮穑梢娍鬃诱J為這種外在于人的“禮”的表現(xiàn),是不足為管仲“知禮”的依據(jù)的,反而彰顯了管仲的粗鄙。
從朱熹的注文中我們可以看出,他將《論語》原文中表現(xiàn)得并不十分明晰的孔子關于“禮”的內(nèi)涵進行精準的劃分,明確了“禮”三種不同意義上不同范疇內(nèi)的涵義,并結合孔子最初對管仲“器小”的評價,初步給出了他對于仁禮關系的認識。在注文中,朱熹尤為注重對“天禮”的闡發(fā),若以他自己的話來說,即“其旨深矣”。作為百姓生活日常行為規(guī)范的儀節(jié)之禮,是會隨著時代的演進而逐漸發(fā)生變化的。這種內(nèi)容和形式上都變動不居的禮,不是儒家所觀照的基本價值所在。而作為不同身份的人在不同場合要遵循的行為規(guī)范的禮,也同樣由于其并不恒久,而沒有成為朱熹關注的重點。朱熹在注文中所要表達的核心內(nèi)容,在于從根本上點明管仲何以“不知禮”。一方面,管仲的行為顯然與儒家重內(nèi)省,重自律,由己及人以小見大的心性論背道而馳。另一方面,管仲輔佐齊桓公的治國之道,也并非儒家所主張和稱許的王道治國。而王道與霸道究竟區(qū)別何在,朱熹注文中“管仲死,桓公薨,天下不復宗齊”一句,雖未明言,卻確實給出了答案。所謂霸道,即以國家實力以及國家利益為核心的現(xiàn)實主義治國策略,其國家機器的運轉,并不以人為主導,而是以具體的國家硬實力,即軍事力量、物產(chǎn)資源、經(jīng)濟資本等為主導。在國際關系上則基于國家實力的優(yōu)勢,而對他國在事實上形成或威脅或制衡或脅迫的關系。此種國家策略之下,人并不作為行政主體而存在,相反卻異化成為了以資本和武力為代表的國家硬實力的奴隸,受其宰制,喪失主體性。由于國際關系只是受這些硬實力要素主導,人在其中的作用只是工具及手段,因而才會有“管仲死,桓公薨,天下不復宗齊”的結果。而王道,即以道義為核心的理想主義治國策略,正與其相反,人作為行政主體,其主體性和價值得到高揚,又以修齊治平的邏輯來對人的道德品質(zhì)以及行為規(guī)范作出約束,最終則會形成一個仁君行仁政的治國模式。這種同時受“天禮”和“人禮”制約之下的君王,其無論在統(tǒng)治上還是個人生活上,都是不很舒服愉悅的,都與其作為動物性的人的本性相違背。吊詭的是,受到此種禮制約的君主,才不會喪失主體性以及人的尊嚴與高貴,始終可以作為權力的主人,處于自主自由的可進行主動選擇的狀態(tài)之下。而看似不受約束,可以任意違禮的“自由”的君臣,卻喪失了主體性,受權力和資本的奴役而失去了自由,只能被動地被所謂各種“看不見的手”推動,蹣跚前行,卻自以為得到了人世間至高享受以及絕對自由。自董仲舒以來,由“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的“三綱”逐漸代替了儒家自孔子以來就主張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倫理關系。這不是一個單純的以單向的義務關系替代雙向的義務關系的轉變,更代表了儒家政治學說的風向轉變。朱熹在本段注文當中所展現(xiàn)出的對“禮”的界定,正是以“禮”為名,對此種自西漢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盛行的名為王道、實為霸道的背離了孔孟原意的政治倫理思想的批判。
《論語》中其余三段孔子對管仲的評價都集中在《憲問》篇。這三段對話中孔子都對管仲做出了極高的正面評價,其中尤以第十六、十七兩段為重。子路曰:“桓公殺公子糾,召忽死之,管仲不死?!痹唬骸拔慈屎酰俊弊釉唬骸盎腹藕现T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子貢曰:“管仲非仁者與?桓公殺公子糾,不能死,又相之?!弊釉唬骸肮苤傧嗷腹?,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發(fā)左衽矣。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自經(jīng)于溝瀆而莫之知也?!边@兩段對話都是孔子面對弟子對于管仲不以死殉主而轉事二主的提問予以的回答,其中都直接涉及了對管仲是否是“仁”的評價。而孔子的回答則始終結合管仲之功,最終做出了“如其仁”的評價。這是一種看上去似是而非的回答,令人費解,朱熹的注文在此也分為了對子路、子貢提問的注釋與對孔子回答的注釋。
如其仁,言誰如其仁者,又再言以深許之。蓋管仲雖未得為仁人,而其利澤及人,則有仁之功矣[3]153。
在原文中孔子的回答事實上有些取巧,沒有直面肯定管仲是仁,也沒有斷定管仲是不仁,而是在肯定了管仲的功績是一種大仁的功績的同時,也沒有對召忽的死進行批判。朱熹的注文明確表現(xiàn)出了這兩點,且替孔子說出了管仲算不得仁人的這一評判。朱熹審慎地并未對原文“匹夫匹婦”一句有所發(fā)明,避免了走入管仲之仁是大仁、召忽之仁是小仁的這種將仁分出層次和差等的誤區(qū)。古注之中對此多有注釋,有將“匹夫匹婦”訓作“一夫一婦”即凡庶之人的[4]572-581,則召忽就成為了吝惜一己之名節(jié),而棄天下于不顧的獨行之士。這樣,也避免了以事功來界定仁[5],從而使仁免于功利化?!豆茏印分幸延性敿氂浭觯浴爸尽贝妗叭省?,認為管仲志在利齊國、利社稷、濟天下,召忽志在君臣之義,不在天下,因而孔子用仁來稱許管仲,且認為管仲的功績要比召忽的死節(jié)價值更大。繼而得出如有管仲之功,則可以不死,若無管仲之功,且背離主君侍奉仇敵,貪生失義,則也遠不如召忽。此類解釋都與《論語》中孔子的原意不相吻合,朱熹在注解的時候有意留白,確保了與原意的切合。
朱熹在注文中相對于原文更加清晰的表述,在于“而其利澤及人,則有仁之功矣”一句。如果說原文此處的“如其仁”尚且給人一種模糊的感覺,讓人不甚清楚孔子到底是說管仲其人還是在說管仲其功,那么朱熹注文則直接點明了此處的評價所指的對象。自荀子提出大儒、小儒的說法之后,儒家重視公共生活領域遠不如重視個人品德修養(yǎng)以及私人生活的情況有了很大改觀,儒家贊許事功,主張入世的特質(zhì)也得到了高揚。朱熹此處的注文巧妙地對仁之功做出了界定,即至少有實惠和利益澤及廣大民眾的功績,屬于仁之功一列,還從側面界定了仁。所謂仁之功,事實上就是孟子主張的仁政,而又與其有所不同。管仲此處之功,僅達到了仁政中滿足人民群眾生活富足、物質(zhì)需求能被保障的重民生的最基本要求,朱熹注文中何以不直稱其為仁政,而只稱其為仁之功,正是由于管仲之政,是助齊桓公行霸道而非王道,而行王道治天下才是孟子仁政觀點中的核心部分,才是仁政得以成為仁政的性質(zhì)表述。朱熹的注文在此則與前文中注管仲“器小”一節(jié)相呼應,以思想內(nèi)容的一致性而論,朱熹注仁之功而不注仁政的注文毫無疑問是優(yōu)秀的。由于朱熹注文的精準,任何一個讀者都可以從注文的表述中清晰地認識到,仁本身與仁之功是不同的。
對于孔子表述的評價,歷來多有爭議。受人非議千百年的曹操在建安十五年所寫的《求賢令》,正是以此為論據(jù)的:“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則齊桓其何以霸世?!盵6]當然《求賢令》中所謂“盜嫂受金”一節(jié)似有些偏頗,但曹操以管仲齊桓一事為據(jù),無疑也是他對孔子這一論述的詰難。這一問題顯得非常棘手,朱熹在注文中也并沒有像之前對“禮”的分析那樣,給出一個情感上令人滿意的、邏輯上又周延的解釋。這主要是受制于后人評價前人時所必然帶有的后見之明,朱熹在注文中兩次避免走入曲解儒家本旨的誤區(qū),已屬不易。
朱熹對子路、子貢的提問所注要遠遠詳于對孔子回答所注,這種詳略有序的篇幅設置,也表明了注文所要表達的側重點。
子貢意不死猶可,相之則已甚矣……程子曰:“桓公,兄也。子糾,弟也。仲私于所事,輔之以爭國,非義也?;腹珰⒅m過,而糾之死實當。仲始與之同謀,遂與之同死,可也;知輔之爭為不義,將自免以圖后功亦可也。故圣人不責其死而稱其功。若使桓弟而糾兄,管仲所輔者正,桓奪其國而殺之,則管仲之與桓,不可同世之讎也。若計其后功而與其事桓,圣人之言,無乃害義之甚,啟萬世反復不忠之亂乎?如唐之王圭魏征,不死建成之難,而從太宗,可謂害于義矣。后雖有功,何足贖哉?”愚謂管仲有功而無罪,故圣人獨稱其功;王魏先有罪而后有功,則不以相掩可也[3]153-154。
朱熹在此處的注文引用了程頤的解釋,這段解釋非常特殊,并未直接評價管仲的行為,而是先對齊桓公與公子糾的身份進行了一番審視,繼而又聯(lián)系到初唐玄武門之變一事。朱熹對程頤花費如此規(guī)模筆墨的這段解釋非常認可,引為注文,然而這段注文的前半部分存在顯而易見的問題。注文明確說道:“桓公,兄也。子糾,弟也?!倍聦嵣细鶕?jù)《史記》的記載,公子糾是齊襄公的弟弟,小白(即之后的齊桓公)是公子糾的弟弟,朱熹注文的兄弟關系恰與史實相反。除了《史記》之外,《莊子》《荀子》《韓非子》《越絕書》《說苑》也都是記載桓弟糾兄?!豆騻鳌酚涊d桓公是篡位,《谷梁傳》記載桓公不辭讓,也都是認為公子糾是齊桓公的兄長[4]572-581。只有西漢文帝舅薄昭給淮南王劉長的書信中吊詭地寫道:“齊桓殺其弟以反國”,這其中有著深刻的歷史背景。漢文帝是淮南王劉長的異母兄,劉長聯(lián)絡匈奴密謀叛亂,最后事發(fā)敗露受辱身死,由于淮南王是弟,漢文帝是兄,他不敢斥言殺兄,所以有意顛倒了公子糾和齊桓公的兄弟地位。而朱熹注文中為管仲不隨公子糾而死,轉而侍奉齊桓公的行為開脫的依據(jù)就在于他顛倒了公子糾和齊桓公的兄弟地位。注文后半所舉的初唐玄武門之變的例子,則因為唐太宗是弟,李建成是兄,所以王圭魏征不隨建成而死已先有害于大義,其后雖然于貞觀之治有功,也不足以贖前番之過,功過不能相抵,更不能以功掩蓋過錯。
到了朱熹的時代,中國受益于深厚的史官政治的傳統(tǒng),已經(jīng)積累了相當規(guī)模的歷史資料,其中涉及兄弟鬩墻,爭權奪利的著名事例已為數(shù)不少,這都為朱熹注釋此段提供了豐富的史料素材。之所以這種情況成為歷史記載以及后世儒家關注的重點,是因為此類事件不但涉及了權力更迭,更觸及了儒家的幾類基本倫理關系,既涉及人與天的關系,也涉及具有血緣親情關系的人與人的關系。而在管仲一事與注文所提及的玄武門之變一事中,還涉及了君臣之義的關系,諸多身份集于一人之身,導致了多種倫理關系交匯于一事之中的結果,這給孔子當時的評價以及后世朱熹的注釋都提出了挑戰(zhàn)。
朱熹的注文在此處已經(jīng)與《論語》的原意相去甚遠,子路與子貢只是想以管仲這種類似于貳臣的行徑來向孔子質(zhì)疑,始終并未涉及齊桓公與公子糾的身份問題,而注文則通篇在強調(diào)身份的重要性,朱熹已對《論語》的原意有自己的闡發(fā)。《論語》原文中的兩段,其中只涉及一對身份之間的關系,即君臣關系,而由于齊桓公和公子糾之間的特殊關系,朱熹在注文中則又加上了第二對身份關系,即兄弟關系。這二者同為“禮”的范疇,在朱熹的注文中卻都作為評價“仁”的先決條件。只有作為君的齊桓公處于正當?shù)男值荜P系之下,符合正當?shù)男值荜P系的秩序,作為臣的管仲的行為才有可能因為事實上的功績而被評價為仁。朱熹還認為,如果齊桓公是弟而公子糾是兄,管仲所輔佐的公子糾是正當?shù)睦^位人,齊桓公卻殺了他,現(xiàn)在反而侍奉齊桓公,圣人還認同管仲是仁,這豈不是在給不忠不義之人助威?由于《論語》的文本無法改變,為了使孔子的理論能夠自圓其說,也為了《論語》能和程頤的注釋相融合,朱熹注文中有意將齊桓公與公子糾二人的兄弟關系顛倒。這樣來看,朱熹的注文至少體現(xiàn)了他的兩點認識:其一是即使禮包含于仁之中,禮的價值仍然優(yōu)先于仁;其二則是在同為禮的范疇之內(nèi)的兩對關系,無血緣的君臣關系要次于有血緣的兄弟關系。
對于仁禮關系的把握,一定要基于仁、禮各自內(nèi)涵的清晰劃分才有可能做到。仁禮關系是一個歷史悠久的論題,從古至今已有不少論述。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一大原因就是對仁與禮各自的內(nèi)涵劃分不清,導致了不同層次的概念相互雜糅。朱熹關于此段的注文中所表現(xiàn)的禮先于仁的關系,其禮的內(nèi)涵為秩序,即前文所述之“天禮”。只有符合倫常秩序,即符合禮的行為,才可進一步對其作出是否為仁的評價。朱熹不惜顛倒兄弟地位,改易史實,也要表達出這一觀點,可見其對倫理綱常秩序的重視。注文中表現(xiàn)的無血緣的君臣關系要次于有血緣的兄弟關系一節(jié),則是對儒家基本精神的傳承。儒家的血緣之親、差等之愛,是一切倫理綱常的基本。之所以夫妻之倫為人之大倫,而非父子更非君臣,是由于夫妻乃是血緣之始,有了夫妻才有而后的父子、兄弟,君臣、長幼,朋友等則更在其后。這同樣也是儒家修齊治平邏輯的體現(xiàn)。正如注文中程頤所抨擊王圭魏征所言,連基本的基于血緣的兄弟關系都不置于前,無視建成和世民的兄弟身份,而侈談其轉事二主的君臣之義,更妄言其有功于貞觀之治,其實“何足贖哉”!
通過上述論述,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儒家理論體系中諸如仁、禮的一系列重要范疇,發(fā)展到朱熹的時代,其內(nèi)涵已經(jīng)發(fā)生很大改變。朱熹在注釋經(jīng)典文本的時候不拘泥于古人已有的經(jīng)注,將自己的思想融入注釋中,以注釋來闡明自己的思想。宋學自北宋中期以來形成的疑經(jīng)與以己解經(jīng)的學術潮流,也為如何評價學術成果的價值提出了新的疑問。嚴格合乎經(jīng)典原文本意是否與創(chuàng)造建構新的理論體系之間不可調(diào)和,二者之間具有同等的價值抑或有高下之分,朱熹《論語集注》已經(jīng)給予了我們明確的答案。固守經(jīng)典本意的解釋未必一定具有學術價值,看似離經(jīng)叛道與原文大相徑庭的解釋也未必都沒有價值。與原意是否吻合以及對理論是否有創(chuàng)新,這是兩種不同的學術評價體系,二者之間不必然具有聯(lián)系。我們不必要在發(fā)現(xiàn)了新的有價值的理論之后,一定要尋求和前人理論的契合,同時也不能把所有求新求異的理論都認定其有價值。由此我們可以大致了解朱熹注文的特點:其一,注重對原文本意的理解和繼承,在關乎儒家本旨的緊要關竅處,絕不輕易自行闡發(fā),更不必說疑經(jīng)改經(jīng);其二,對于經(jīng)典中語焉不詳?shù)牟糠?,以注重分析的方法,從?nèi)容上進行劃分,并加以闡釋;其三,筆力通貫,邏輯嚴整,力求自身注文思想內(nèi)容的一致性,避免抵牾。朱熹堅守經(jīng)文本意的特點已與宋學前期的潮流大有不同,其注重分析的特點也給人以撥云見月之感。
對朱熹追求注文思想一致性這一點,后世給予了褒貶不一的評價,因朱熹所注《孟子》中有不少內(nèi)容為一致性而一致性,把很多本來不相契合的內(nèi)容與思想強扭在一起,有牽強附會之嫌。這固然是其不足,然亦瑕不掩瑜。
[1] 黎靖德.朱子語類卷第十九·論語一[M].北京:中華書局,1986:437.
[2] 朱熹.論語集注卷二[M].北京:中華書局,1983.
[3] 朱熹.論語集注卷七[M].北京:中華書局,1983.
[4] 劉寶楠.論語正義卷十七[M].北京:中華書局,1990.
[5] 黎翔鳳.管子校注卷七[M].北京:中華書局,2004:332.
[6] 曹操.曹操集·文集卷二[M].北京:中華書局,2013:40-41.
A Study of ZHU Xi′s Notes about "Four Evaluations of GUAN Zhong" inCollectedAnnotationsonAnalectsofConfucius
XUE Yongmin,FAN Rong
(SchoolofPhilosophyandSociology,ShanxiUniversity,Taiyuan030006,China)
CollectedAnnotationsonAnalectsofConfuciusby ZHU Xi is the most popular and influential commentary of Analects of Confucius, because it embodies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Confucian thoughts on benevolence and etiquette (also Ren and Li) by ZHU Xi. "Four evaluations of GUAN Zhong" in the work contains the largest space about Confucius′s commentary on people in Analects of Confucius, so analyzing this commentary will help us to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about his philosophical thought and have a preliminary impression on his habit on commenting classical text.
ZHU Xi;CollectedAnnotationsonAnalectsofConfucius;"four evaluations of GUAN Zhong"; benevolence(or Ren);etiquette (or Li)
2016-12-28
薛勇民(1964-),男,山西萬榮人,山西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共山西省委黨校副校長。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哲學、應用倫理學。 范 嶸(1990-),男,山西太原人,山西大學碩士生。研究方向:應用倫理學。
10.16396/j.cnki.sxgxskxb.2017.03.022
I206
A
1008-6285(2017)03-0098-05